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

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淑珍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育儿
  • 母爱
  • 成长
  • 觉醒
  • 自我提升
  • 教育方法
  • 心理学
  • 亲子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4441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020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一位教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的育儿实录和反思

*好妈妈提升觉察力,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54个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话题,引发无数妈妈共鸣

*育儿即育己,不要让不成熟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


内容简介

妈妈的觉醒,是给予孩子ZUI好的爱。孩子的成长,也是妈妈的第二次成长。爱孩子,就应当了解他,知道他需要什么,再给什么。否则,爱得再多,给得再多,他都觉得不够。 本书作者是教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知性智慧的女人,一个把孩子当做事业的妈妈。在书中,她用13年男孩教养的经验和心得,和你一起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一起品尝做妈妈的幸福滋味。 教养好孩子首先要活在当下,与孩子同在,真正体会孩子的需求;接着是给予,不仅是给予物质,更重要的是付出你的时间、注意力、苦心、爱和慈悲,关心另一个生命超过关心自己。 同时,你不要执着,应该学习如何培养开放的空间,让孩子能够成为自主的个体,不要黏附在他的身上。 孩子的成长,你拥有一段完美的人生,在自我觉醒、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路上,走向丰富与深邃。

作者简介

陈淑珍,教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一个13岁很好男孩的妈妈,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来,她的教子方案累积成了十多本笔记。出版有家庭教育图书多部,深受年轻父母喜爱。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心平气和,做个优雅的妈妈心平气和的妈妈最美丽 / 002不要代劳,只要陪着就好 / 006让孩子感受被爱,学会去爱 / 011孩子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只有妈妈能给 / 015妈妈好学,孩子自然爱学习 / 019做一个让孩子感到骄傲的妈妈 / 023第2章爱孩子,先要了解孩子妈妈太严厉,拉大了母子间的距离 / 028勿让成年人不好的价值观污染孩子的心灵 / 032尊重孩子付出的爱 / 036最贵的礼物不是最好的礼物 / 040最好的礼物是让他最开心的礼物 / 043孩子的成功也需要分享 / 046学会了解并喜欢他的朋友 / 050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 054第3章接纳孩子,给孩子恰当的爱适合孩子的爱是多少度 / 058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 063爱他就要信任他 / 067爱孩子就要爱他的全部 / 072分数真有那么重要吗 / 076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 / 081缺点的背后是优点 / 086不要期待“十项全能宝宝” / 091孩子也可以说“不” / 095第4章妈妈的修行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向暴脾气说“NO” / 100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 105做孩子的倾听者 / 109孩子的劳动也需尊重 / 113向孩子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 117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 121当孩子要实践新想法,要鼓励不要阻止 / 125第5章学会引导,好妈妈教给孩子好品质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说 / 130是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的时候了 / 135百善孝为先——为孩子树立孝顺的楷模 / 139杜绝浪费——教孩子节俭 / 143惜时如金——教孩子懂得珍惜时间 / 147知礼懂礼行礼——培养有礼貌的孩子 / 15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榜样 / 158第6章适时放手,妈妈更省心讲清原则和方向,让他自己看着办 / 164给孩子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 / 168创造一个不容易犯错的环境 / 172让后果来惩罚他的错误 / 176讲道理,找个合适的时机很重要 / 181用对批评和表扬就会事半功倍 / 185培养孩子“财商”先为他准备一个储蓄罐 / 189适时放手,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 / 193偶尔失败,对孩子漫长的一生没有任何影响 / 197第7章赢得支持,不再把家庭教育当成一个人的事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 202教育孩子,爸爸有责 / 207亲朋好友全动员 / 212和老师保持联系 / 216让孩子在朋友的影响下越变越好 / 221带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 226让孩子爱上阅读 / 230让电视和网络也发挥作用 / 234善用小区里的教育资源 / 240后记 / 243

前言/序言

古往今来,教育孩子对于一个家庭而言都是一桩大事。教子成才,是所有父母耗尽毕生心血所追寻的梦想。古人在《三字经》中,对于父母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就有了明确的表达:“养不教,父之过。”简单的六个字,表达了家庭教育责任的重大。所以说,仅仅生养孩子而不去精心地教育,作为父母是有过错的。不仅如此,古人对于教师的选择也非常严格,举凡师者,皆是德才兼备之士。师者,能者;师者,德者。

虽然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常常是主角,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般情况下,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母亲的直接影响也最大。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个微笑、一声怒骂,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并在潜移默化中左右着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

对当今工作繁忙的年轻妈妈而言,教育好孩子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白领妈妈遇到了“新新人类”的孩子,那些曾在自己身上屡试不爽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身上却不断遭遇挫折。面对孩子困惑的眼神,本以为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妈妈,如今却无法读懂孩子的内心了。这一事实使妈妈感到无奈、疲惫、失去耐心,甚至心灰意冷。妈妈和孩子,究竟是谁出现了问题?

针对这一普遍社会现象,本书将分别从妈妈和孩子两方面情况入手,首先指出当前家庭教育中那些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错误,并进行适当分类,然后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最后提出合理适宜的解决办法,帮助妈妈掌握适当的教育原则,知道该怎么做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有句教育名言说得好:妈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天下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教育不好孩子的妈妈。所以,当妈妈遇到“不听话”的孩子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过失,从改变自己做起,那么教育之路上所遇到的障碍,方能真正得到解决。

本书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详细阐述妈妈如何改变教育方式,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真实所需,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本人才学有限,望各位读者谅解和指导。希望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妈妈们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能从中有所感悟!



《山海游记:失落的文明与远古的低语》 引言 浩瀚的宇宙,无垠的时间长河,孕育了无数未知的奇迹与失落的文明。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对历史的追寻,从未停止。本书《山海游记:失落的文明与远古的低语》,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探险之旅,拨开层层迷雾,探寻那些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神秘国度,倾听来自远古的低语,感受文明更迭的壮丽与沧桑。 第一章:迷雾笼罩的昆仑山脉——失落的神山传说 故事的开端,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片自古以来就笼罩着神秘色彩的昆仑山脉。它不仅仅是中国地理上的最高峰,更被认为是连接天地、孕育万物的神圣之地。古籍中关于昆仑山的记载,充满了奇异的生物、灵动的神祇以及能够操控自然力量的古老部族。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些记载逐渐被视为神话传说,其真实性备受争议。 本书将以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为线索,结合对古老文献的深度解读,试图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昆仑山。我们将深入探讨,那些传说中的“瑶池”是否真实存在?“西王母”究竟是一位传说中的神祇,还是一位掌握着某种失落文明的强大女性领袖?昆仑山脉中那些难以解释的地理现象,如磁场异常、奇异的植被生长,是否与某个古老文明的科技或能量使用方式有关? 我们将追溯古代传说中关于昆仑山与外界交流的蛛丝马迹,例如《山海经》中描绘的奇特异兽,它们是否仅仅是想象的产物,抑或是对某个特定时期,与周边文明交流互动所产生的记录?我们还会深入研究,汉代对昆仑山的神秘探索,以及之后历代文人墨客对这片神山的想象与描绘,尝试从中提炼出可能隐藏在神话外衣下的历史信息。 第二章:沉寂的亚特兰蒂斯——海洋深处的文明回响 亚特兰蒂斯,这个在柏拉图的著作中首次出现的失落大陆,长久以来一直是人类想象力的焦点。一个高度发达、却在瞬间被大海吞噬的文明,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技术、文化与社会结构?本书将跳出纯粹的哲学猜想,以科学探索的视角,试图寻找亚特兰蒂斯存在的蛛丝马迹。 我们将回顾历史上关于亚特兰蒂斯沉没的各种理论,从地质学角度分析可能导致大陆沉没的极端自然灾害,例如超级火山爆发、海底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或是地壳板块的剧烈变动。本书将重点关注那些近些年才逐渐浮出水面的、在海底发现的疑似亚特兰蒂斯遗迹的报告。这些报告可能来自深海探测、声呐扫描,甚至是潜水员在特定海域偶然发现的古老建筑遗迹。 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遗迹的特点,例如其建筑风格、材料运用,以及可能的文明技术水平。例如,如果发现了一些超越当时已知科技水平的精密机械部件,或者具有特殊能量传导功能的建筑结构,都将成为探寻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关键线索。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不同文化中流传的“大洪水”神话,这些神话是否可能源自同一场全球性的灾难,而亚特兰蒂斯的沉没,仅仅是其中一部分?通过跨文化对比,我们试图寻找普遍存在的关于古老文明在灾难中消亡的记忆,以及这些记忆所指向的可能共同的根源。 第三章:亚马逊雨林的秘境——遗失部落与古老智慧 广袤而神秘的亚马逊雨林,至今仍隐藏着未知的生命与古老的秘密。在这片被誉为“地球之肺”的土地上,生活着许多与世隔绝的原住民部落,他们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信仰与生活方式。本书将深入亚马逊的腹地,探索那些可能依然保存着失落文明火种的部落。 我们将关注一些关于亚马逊地区发现的古代大型遗迹的考古报告,例如那些曾经繁荣一时的古老城镇、复杂的灌溉系统、或是神秘的巨石阵。这些遗迹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常常令人震惊,它们表明在数千年前,亚马逊并非只有零星的部落,而是可能存在过高度发达的文明。 本书将重点介绍那些研究亚马逊地区古老部落的文章和报告,探讨他们可能拥有的独特农业技术、草药知识,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例如,一些部落可能掌握着我们现代科学尚未完全理解的植物药理知识,这些知识是他们长期与自然互动、观察学习的结晶。 我们将尝试解开关于亚马逊地区一些古老壁画和石刻的谜团,这些图案中描绘的生物、符号,是否与某个已经消失的文明有关?它们又承载着怎样的信息?我们还会探讨,这些古老部落的口述历史和神话传说,是否可能包含着对更早时期失落文明的记忆,以及关于人类起源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第四章:撒哈拉沙漠下的遗迹——尼罗河谷的古老辉煌 撒哈拉沙漠,这片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曾经并非是一片荒芜。在数千年前,那里曾是草木繁盛、河流密布的绿洲,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本书将聚焦于埃及文明,但将进一步探究,在古埃及文明出现之前,撒哈拉地区是否还存在着其他更为古老的文明,以及它们如何被沙漠所吞噬。 我们将回顾古埃及文明的辉煌成就,从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象形文字,到先进的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但我们的目光将投向更远。我们将探讨,在第一王朝之前,是否存在更早期的、具有相似或更高技术的文明?一些关于撒哈拉地区发现的古代岩画,描绘了狩猎、祭祀的场景,其中出现的动物和符号,是否暗示着一个与现代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体系? 本书将深入研究,那些关于撒哈拉河流域曾经的“绿色撒哈拉”时期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包括古代的湖泊、河流遗迹,以及与水共生的早期人类活动痕迹。我们将分析,在这个时期,是否孕育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早期文明,而这些文明如何因气候的剧烈变化而衰落,最终被沙漠所掩埋。 我们还将探讨,古埃及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吸收了更早期的、已经消失文明的某些元素?例如,金字塔的建造技术,是否有所承袭?象形文字的起源,是否能追溯到更古老的符号系统?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考古证据和文献记载,我们试图勾勒出一幅更加完整、也更加宏大的早期人类文明演进图景。 第五章:星辰的低语——宇宙中的文明痕迹 本书的最后,我们将视角投向更广阔的宇宙。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而宇宙本身,或许也隐藏着关于其他文明的痕迹。本书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前沿的天文学发现,探讨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以及我们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我们将回顾历史上关于“不明飞行物”(UFO)的记录,并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些现象的可能解释,包括自然现象、人造飞行器,以及更为神秘的可能性。我们将探讨,一些古代文明的壁画、文献中出现的奇异图案和描述,是否可能与外星文明的访问有关?例如,某些关于“天神降临”的传说,又是否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解读? 我们将深入了解近年来在系外行星探测方面的重大发现,例如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以及“费米悖论”——宇宙如此之大,为何我们至今未探测到其他文明的信号?本书将讨论当前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进展,以及他们正在使用的各种探测方法。 本书并非要宣扬某种特定的外星文明理论,而是以开放的心态,鼓励读者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们与其他未知文明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我们将从科学、哲学和人文的角度,共同探讨宇宙的奥秘,以及“低语”在浩瀚星辰中的真正含义。 结语 《山海游记:失落的文明与远古的低语》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探险,一次对人类文明起源和演进的深度追寻。本书将带领读者走出舒适区,去感受历史的厚重,去倾听远古的呼唤,去思考人类的未来。在这段旅程中,我们或许会发现,那些被遗忘的文明,并非真的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式,融入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并继续以“低语”的形式,启迪着我们不断前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份礼物。我一直以来都感觉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仿佛总是在摸索,却总也找不到最清晰的方向。读完《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书中那些关于“觉醒”的论述,让我有机会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期待、焦虑以及那些不自觉的控制欲。我开始理解,所谓的“成长”并不仅仅是孩子体格上的发育,更是他们独立思考、情感成熟、学会与世界建立连接的过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放手”的部分,那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离开,更是心理上的信任和支持。回想起过去,我总是不停地催促孩子,生怕他们落后,殊不知,我的急切反而压抑了他们的探索欲。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以一种更平和、更尊重的姿态去陪伴孩子,如何从一个“指挥官”转变为一个“引路人”。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曾经的迷茫,也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相信这不仅仅会改变我和孩子的关系,更会让我自身的人生体验更加丰盈。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每天都沉浸在孩子带来的喜悦和巨大的挑战中。直到我捧起《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我才发现,育儿的“不容易”是可以被理解和化解的。书中所描绘的母亲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真实的情感,既有为人母的甜蜜,也有因为育儿压力而产生的疲惫和自我怀疑。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那些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担忧、对完美母亲的执念,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无形束缚,一点一点地剥开。我尤其被书中对于“倾听”的阐述所打动。我以前总是习惯性地给出建议,或者直接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却很少真正静下心来,去听听他们的想法,去感受他们的情绪。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时候,父母最需要的不是“教导”,而是“陪伴”和“理解”。当我放下“我必须做到最好”的包袱,当我开始相信孩子本身就具备成长的能力,当我尝试用同理心去回应他们的哭闹和不满,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变得更愿意沟通,更自信,而我也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焦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方法,更是在精神层面给予妈妈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相信,我们已经足够好。

评分

评价四: 《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这本书,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奔波于家庭和工作之间的职场妈妈,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总觉得自己的育儿方式不够“标准”,孩子似乎总是在某一方面“欠缺”。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所谓的“标准”和“完美”常常是外界强加的,而孩子真正的成长,来自于内心的驱动和环境的支持。作者用一种极其平实却又直击人心的语言,剖析了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和挣扎,从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到对自身价值的怀疑,再到如何平衡个人成长与家庭责任。《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更是关于如何“理解”孩子,如何与孩子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书中的一些案例,简直就是我日常生活的写照,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它引导我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仅仅看到表面的“问题”。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孩子的独特性,如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如何让他们在爱与信任中自由探索。这本书为我注入了新的能量,让我对未来的育儿之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

评价三: 读完《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我一直以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永远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永远要为他们铺平道路。然而,这本书却颠覆了我固有的认知。它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恰恰需要我们适时的“放手”,需要他们自己去跌倒,去爬起,去经历。书中关于“父母的自我成长”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常常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成长。当我们自身的“觉醒”发生时,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去“成长”。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界限”的探讨,以及如何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建议。这不仅仅是关于孩子,更是关于我们如何在这个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而有力量的个体,并将其影响传递给下一代。这本书的语言充满了智慧和温暖,每一页都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是一本关于自我探索和生命觉醒的书。

评分

评价五: 我一直认为,育儿是一门科学,需要掌握无数的技巧和方法。但《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这本书,却向我展示了育儿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旅程,而这场旅程的主角,不仅仅是孩子,更是父母本身。《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真实心路历程,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逐渐学会理解和接纳,再到最终实现自我的“觉醒”。书中关于“臣服”和“信任”的理念,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性规划一切的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启示。我曾经总以为,只要我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孩子就能朝着我期望的方向发展。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孩子的成长有他们自己的节奏和轨迹,而我们作为父母,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探索和成长。书中的文字带着一种治愈的力量,它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脆弱,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蕴藏的无限潜能。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育儿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一次关于爱与成长的集体反思,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角色,也让我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