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唠叨型父母:父母整天唠叨,孩子会“选择性失聪”
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宽容的、宽松的、宽厚的,而不是一味地唠叨;反过来,如果孩子长期被唠叨,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面对逃无可逃的处境,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父母的教育就不起作用了。
2014年的一天,我在小区门口遇见了薇薇妈,她一见到我拉着我诉苦:
唉,现在的孩子,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理解父母呢?早上,薇薇吃完饭,收拾书包准备上学,我一边帮她收拾,一边叮嘱她:“上课好好听讲;放学后别在路边摊买东西吃,上回乱吃东西拉肚子,你还记得吗?”……还没等我说完,她就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对我说:“妈,我知道了,你别啰嗦了!”
下午,薇薇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我走过去,说:“薇薇,今天都上什么课了?老师讲课都听懂了吗?能跟上老师讲课进度吗?跟不上我给你请个家教怎么样?你们老师的普通话不好,我和学校说说?”
我没觉得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啊,可是她却冲着我大喊:“哎呀,妈,我求求你别说了!你真唠叨!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你看看,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和自己妈妈说话?我还不都是为了她好! 
不难发现,薇薇妈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喜欢唠叨女儿,以至于女儿产生了抵触情绪。
唠叨几乎是每位中国父母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父母爱孩子,为了让他们少犯错误、少遇到些挫折,时常喋喋不休地提醒他们:放学早点回家、下雨记得带伞、天冷了穿厚点儿……
要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而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确实需要引导,但并不想每天父母重复同样的话。试想,工作中,如果你的上司整天对你唠唠叨叨,你会不会感到厌烦?如果你是个敏感的人,或许还会觉得领导不相信你的能力。孩子同样如此,他们需要父母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唠叨。父母整天以爱的名义唠叨孩子,他们迟早会疏远我们,那么如何不唠叨地爱我们的孩子呢?
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闷热,我骑着电动车送妞妞上学。炎热的太阳照着我,感觉皮肤都在发疼。终于快到学校了,我松了一口气,结果妞妞突然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水彩笔,下午有美术课。”
我感到阵阵“疲惫”,有点不耐烦地说:“你不早说呢,现在骑回去买,你就迟到了。下次如果老师要再让买东西,你早点说,可别想这次似的。再说,送完你,我还要工作呢……”我的话还没说完,女儿便跳下车,一脸不高兴地说:“不买了,学也不上了!”然后,大步流星地往家的方向走,全然不顾人来人往的车流。
我在后面骑车追,冲到她面前,刚想质问她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却看到她两眼红红的,眼泪不停往下掉:“妈妈,我觉得我很可怜!”
我的头像被木棍打了一下,闷闷的疼。妞妞越哭越大声:“妈妈,你心烦时可以冲我发火,可是我也委屈啊!……”
“我觉得我很可怜”这句话使我猛然惊醒,意识到可能在教育方面出了问题,给了孩子不好的感觉。这件事情后,我开始有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变说为听,认真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论自己多忙、多累。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是不是对孩子太疏于引导了。我反倒觉得,这是为人父母必须做到的一点。自从转变了相处模式,渐渐地,我发现与女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沟通也顺畅多了。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绝不会对孩子做的每件事指手画脚,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宽容。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有在他们犯原则性错误时加以引导,往往这样更容易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作为父母,更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做到真正、全面地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唠叨孩子。
我的一个同学,40岁时才怀孕,结果孩子早产,生下来才4斤多点,在北京儿研所的保温箱待了半个月才顺利活下来。为了表达孩子的来之不易,他们给孩子起名为星星。
星星简直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心肝宝贝,我这个同学更是恨不得将最好的都给孩子。星星不仅吃的是进口奶粉,穿的、用的也全是品牌货。星星渐渐长大,但体质比较弱,时不时生病,我同学就更心疼了。担心孩子吃不饱,就端着碗在后面追着喂;孩子不爱喝水,她就想方设法设置各种奖励。
星星上了小学,每天早上我同学都会叮嘱他说:“在学校要多喝水!”“今天天气有点冷,你多穿件衣服。”……最开始星星耐心答应,慢慢他就厌烦了。有一次,星星被问急了,竟然瞪着眼说:“妈,你能不能别总唠叨我!”
当同学跟我说起这件事时,她满脸的无奈:“我也知道这样喋喋不休地问,孩子肯定会厌烦,可是我真的担心他的身体。”
我安慰她,并给她分析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然后提出一些建议。从那以后,她减少了对星星的唠叨、叮嘱,也不再追问学校发生的一切了,母子俩的关系也逐渐改善。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可是如何把握爱的分寸呢?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对孩子的事情件件插手,饮食起居事事操心,不停地叮咛嘱咐,不厌其烦,很容易让孩子出现负面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适当的爱。
   独裁型父母:不懂平等,再怎么沟通都是无用功
很多父母不懂得与孩子之间也是平等了,总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必须言听计从。长期下去,父母与孩子之前就会因为缺乏沟通而出现矛盾。
2015年的一个周末,妞妞叫了几个关系很好的小伙伴到家里玩。这几个小家伙中午都没吃多少,我怕他们下午玩太疯早早就饿了,打算做些小甜点。之后,妞妞便跟小伙伴商量吃什么,蛋挞还是曲奇。
一个名叫静静的孩子说:“阿姨,我非常喜欢你!我爸妈从来不会听我的意见,而且我说什么他们都认为不对。妞妞有你这么好的妈妈,真幸福!”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她便说了一下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原来,他们家一个月前买了新房子,爸爸妈妈商量着如何装修。有一天,妈妈问:“静静的房间怎么弄?”
“她的房间放张书桌,放一张床就够了。”静静还没有回答,爸爸就直接说道。
“我想把我的房间刷成蓝色,和天空一样的颜色!”静静忍不住插嘴道。
“你懂什么?小孩子的房间越简单越好!”爸爸不耐烦地说。
“我们班的板报都是我画的,大家都说我画得好……”静静小声嘟囔了一句。
“今天你喜欢这样的,也许明天就不喜欢了,刷一次墙很费功夫的。”看着爸爸不满的神情,静静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孩子与母体分离的一刻,就成了独立的个体,虽然他们一直在父母身边,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当他们开始认识与感知这个世界时,更有了独立的思想。作为父母,应该最大程度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跟他们沟通。那么,如何沟通才有效呢?
孩子的内心是非常丰富的,不耐心听他们说话,只知道训斥他们,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他们,甚至认为他们的话无足轻重,采取敷衍的态度来对待他们……都是错误的。
妞妞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要在家,她就围着我转,并把她遇到的有趣的事说给我听,上了小学之后也会给我讲有关同学和老师的事。
那段时间,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工作非常忙,根本没有时间去听她说那些“小事”。不论她对我说什么有趣的事,我都会说:“好,我知道了。”如果她跟我说自己遇到的困难,我会停下手头的工作,安慰她一下:“这次已经这样了,下次要注意避免。”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说。
有一天,妞妞回到家,沮丧地对我说:“妈妈,今天运动会,我参加了100米赛跑,是最后一名。”当时,我正忙着写稿,听她这么说,我捧着她的脸蛋说:“没事,下次努力就行了。我现在很忙,你自己先玩会啊。” 听了我的话,妞妞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后来,班主任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妞妞运动会比赛时本来可以跑第一,可是跑到一半,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她为了帮助同学才影响了比赛成绩。老师为此夸奖了妞妞,说她关爱同学的品德值得表扬。我突然意识到,那天妞妞或许想把整件事告诉我,我却因为写稿没能听她把话说完。
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也很后悔,从此以后,妞妞只要跟我说她的事,我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倾听。妞妞做得好时,我表扬她;妞妞犯错时,我耐心纠正。现在,妞妞什么都愿意对我说,我们的关系更贴近了。
在孩子向你陈述一件事情时,如果你只顾自己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他们就会觉得你是不关心他们、不爱他们的,很可能下次再发生了什么事情时,他们就不会跟你说了。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当孩子跟你说话时,一定要认真听,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你心不在焉,敷衍他们,这样只会让他们不信任你。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只上过小学,没有太多文化,但他对我的教育却一直影响着我。
在许多人看来,父亲都是高高在上的、威严的象征,可是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对我严厉过,不会把我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我小时候,他跟我说话总会蹲下来,保持跟我的目光平行,一边注视着我,一边耐心地告诉我应该如何做,他听我说话时也是如此。
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妞妞出生后,我和妞妞爸就做了一个约定:要倾听孩子。
很多人都说“孩子是一种神奇的生物,与孩子简直是无法沟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无法做到与孩子平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站在那里大声呵斥孩子“快过来”“一边去,别烦我”……诸如此类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言腔调确实能显示出父母的威风,可是在孩子心目中,这样的父母是不可敬的,所以才导致双方沟通不畅——不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仿佛没有听到。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父母身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大,父母在与他们沟通时,越要注意纠正这一点。
或许你不是教育专家,但是只要选择了本书,你就可以成为大家眼中的优秀父母!
老实说,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太多了,而且很多都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不过,这本书的标题却深深地吸引了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句话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敏感点。我承认,有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让我很头疼,但我总觉得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这本书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书中的观点非常务实,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充满了作者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比如,它强调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们适当的选择权,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曾经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着他们学习各种技能,结果却适得其反,孩子变得越来越抵触。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学会了放手,给孩子空间去探索和成长。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技巧,比如积极倾听、同理心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未意识到的重要方面。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比以前融洽多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跟我对着干,而是更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育儿指南。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实用、最有启发性的育儿读物之一。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父母,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又不失力量的方式,揭示了许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以前总是被孩子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一旦他哭闹起来,我就跟着心烦意乱,结果双方都无法好好沟通。这本书教我如何冷静下来,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并用恰当的方式回应,而不是简单地压制或忽略。这不仅仅是针对孩子,对我自己的情绪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此外,书中对“边界感”的阐述也让我茅塞顿开。我曾经以为给孩子自由就是最好的教育,但忽略了为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在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规矩和责任。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发现孩子变得更加有条理,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这本书不像是枯燥的理论讲解,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导师在进行深入交流,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和实用建议,让人读完后迫不及待地想去实践。
评分我真的要为这本书点赞!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都和孩子朝夕相处,但有时候却感觉自己像是在打一场“消耗战”,精疲力竭,却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孩子有时候会特别黏人,有时候又会突然变得很叛逆,让我觉得很难以招架。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它让我明白,孩子的行为背后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我的回应方式才是决定孩子行为走向的关键。书中关于“正面管教”的理念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以前总是习惯于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错误,但这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变得越来越胆小。这本书教我如何用鼓励、赞赏和引导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小毛病”,让我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尝试着书中提到的“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发现孩子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起来,也更愿意主动去做一些事情。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管教,更重要的是关于如何建立一种积极、健康、充满爱的亲子关系。它让我重新认识到,育儿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重新充满了能量,对未来的育儿生活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宝典!我以前总是对孩子的叛逆和不听话感到束手无策,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很多问题出在自己的教育方式上。作者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让我能立刻get到核心要点。比如,书中提到要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命令和指责。我试着在孩子抱怨时,放下手中的事情,认真地看着他,用平静的语气回应,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孩子竟然愿意跟我沟通了!还有,关于设立规则的部分,我也学到了很多。以前我总是随心所欲地定规矩,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现在我明白了,规则要清晰、具体,而且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让他有参与感,这样他才会更愿意遵守。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教会我们“为什么这样做”,让我从根源上理解了孩子的行为,不再因为孩子的“小错误”而焦虑不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手忙脚乱的“新手爸妈”,而是变成了一个更有智慧、更有耐心、更懂得如何引导孩子的“成长伙伴”。强烈推荐给所有还在育儿路上摸索的家长们,它真的会给你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熊孩子”的看法。以前,我总觉得我家孩子就是那种天生就比较难管的孩子,各种小毛病层出不穷,让我头疼不已。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才“培养”出了所谓的“熊孩子”。作者的文字非常接地气,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直击人心。她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讲述了如何理解孩子的行为,如何回应孩子的需求,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书中的“后果教学法”让我印象深刻。以前我总是强行阻止孩子犯错,但这本书告诉我,与其直接阻止,不如让孩子承担适当的后果,从错误中学习。这不仅仅是惩罚,更是一种成长。我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些小小的失败,结果发现他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和有韧性。这本书还强调了“榜样作用”,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我意识到,我们自己的行为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发现和孩子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充满敌意,而是更愿意听我说话,也更愿意听从我的建议。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育儿技巧,更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全新理解和升华。
评分还没打开看,期待内容,一下买了好几本书,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评分帮女儿买的,小孩子很喜欢。
评分非常好,送货也很快,已经开始看了
评分很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评分宝妈 学习学习怎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 自我提升 希望对孩子有帮助
评分发货很快。书的质量还可以,有几本偏薄,有的装帧还可以。满减买的,很实惠。
评分和宝宝一起看书,做活动就忍不住买买买
评分送货方便快捷,书质量很好。
评分送货快,买来做参考借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