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叛逆期的正面管教

3岁叛逆期的正面管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莉 著
图书标签:
  • 正面管教
  • 叛逆期
  • 3岁
  • 育儿
  • 亲子关系
  • 行为管理
  • 幼儿教育
  • 儿童心理
  • 家庭教育
  • 情绪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ISBN:97875054396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583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轻型纸
套装数量: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核心卖点:正面管教
  一场风靡欧美的教育风暴!从“管不住”到“不用管“”的管教技巧!30多年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相关书籍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
  ◆本书读者定位非常精准。
  专门针对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技巧,如何顺利实施,如何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书里都能找到详细的答案。
  ◆内容、封面设计
  在内容上,力求为父母打造一套zui实用、zui具价值且权&威的早教经典!在封面上,采用畅销书的经典设计;

内容简介

  当孩子成长到3岁左右时,他们的di一个叛逆期来了——让他洗澡,他偏不洗;让他不要在外面乱跑,他偏要跑;动不动就发脾气,谁都哄不住;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不满足就大哭大闹、不依不饶……
  那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你的?如何立规矩孩子才会遵守?孩子不好好吃饭睡觉怎么办?严厉管教虽然可以维护父母的权&威,却会使孩子自身失去良好的判断力;而如果一味地本着对孩子尊重的态度,对孩子听之任之,则又会陷入溺爱的泥淖。正面管教正是采用接纳与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在坚定和善的气氛中成长和自律。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3岁孩子的大脑、情感发育和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将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工具应用于3岁孩子的养育中。

作者简介

  王莉,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儿童心理专栏作家、菜鸟妈咪工作室首席顾问,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曾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专注于儿童发展、家长心理及亲子关系的研究与写作。与人合著多部育儿、教子类畅销书,如《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培养zui棒女孩的第1本书》等。其作品思想成熟,视角独特,为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zui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人小鬼大,别以为你懂3岁孩子的心
3岁是孩子的第一个转折点:决定孩子的一生 / 002
3岁是自我意识的爆发期:不要、不行、不可以! / 004
3岁是语言大爆发时期 / 007
社交与情感的需求期:渴望交到好朋友 / 010
让做什么偏不做,说什么他都会顶嘴 / 013
叛逆期真相:3岁不乖没有错,3岁太乖要小心 / 016
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 018
爱他,就要了解他:与3岁孩子相处的技巧
爸爸的困惑:为什么我不像他妈妈那样讨他喜欢 / 022
做个快乐的妈妈,信赖关系帮孩子度过特殊时期 / 023
3岁孩子的需求:伙伴、自由和更多的爱 / 025
技巧1:保证你有大量时间陪孩子 / 029
技巧2: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去了解孩子、关爱孩子 / 030
技巧3:接纳孩子的感受 / 031
技巧4:允许孩子发点儿小脾气 / 033
技巧5:请蹲下来和3岁孩子沟通 / 034
技巧6: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 / 036
正面管教技巧一:立规矩的7个原则和技巧
任性:孩子为什么会我行我素 / 040
规矩要简单、明确、具体,孩子才会愿意照着做 / 043
立下规矩要做到:说一不二,不留余地 / 046
选择相信:表达你对孩子的信任 / 048
zui重要的原则:坚持!坚持!坚持! / 050
如何科学、温和地和孩子设立界限 / 052
当孩子不肯遵守约定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 054
正面管教技巧二:这样说,孩子才会听你的
你真的知道如何跟孩子说话吗 / 058
选择,让孩子对你的话不再“左耳进, 右耳出” / 061
技巧1:说孩子爱听的,听孩子想说的 / 062
技巧2:尽量把句号变成问号 / 066
技巧3:激发孩子合作的魔力词汇 / 068
请用尽心思地表扬你的孩子 / 071
如何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 074
传递“我很喜欢你”的讯息,平息孩子的逆反情绪 / 077
正面管教技巧三:帮助3岁孩子培养良好的个性和能力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 082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 084
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 086
请不遗余力地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 089
即使看起来幼稚,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 / 091
让孩子明白:有些路终须要自己走 / 094
一去商场就大吵大闹要买喜欢的玩具 / 098
常常对着手机、电脑看得入迷,跟他说话不理人 / 100
每天催着刷牙、收拾玩具,从来不主动做 / 103
总是以摔门或摔其他东西发泄愤怒情绪 / 10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不满足就越闹越凶 / 109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面对焦虑、愤怒和不安的情绪 / 112
吃饭像打仗——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
孩子对吃饭不感兴趣,原因是什么 / 116
让孩子拥有对食物的自主权 / 118
什么时候开始吃——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 119
决定如何吃——吃饭时应有的规矩 / 122
应对孩子挑食的技巧 / 125
孩子总是不好好睡觉——爸爸妈妈怎么办?
di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肯睡觉?” / 130
di二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孩子常会半夜醒来哭闹?” / 133
整理你为孩子设置的睡眠时间与入睡习惯 / 135
如何帮助孩子早点儿上床睡觉 / 138
讲故事和聊天的巨大作用 / 140
让孩子在夜里保持睡眠的方法 / 143
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睡眠环境 / 144
21天效应养成的好习惯——正面习惯的培养
为什么孩子“性子慢” / 148
拆坏的东西远远没有孩子的探索心重要 / 150
这样教孩子合作、分享,孩子才善良、有爱心 / 153
有耐性:引导孩子明白等待的意义 / 156
培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阅读能力 / 158
抓住3岁之后孩子自理能力的萌芽 / 160
教养重要,爱更加重要: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需要规矩,更需要爱 / 164
不要居高临下地指责,爱和规矩是无声的教育 / 166
不必发号施令:你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 169
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 171
用zui好的方式,向孩子表达你的爱 / 173
现在开始,帮助你的宝贝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 175
妈妈信箱:0~3 岁孩子妈妈zui关心的问题
要不要给3岁的孩子报兴趣班 / 180
孩子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 / 180
孩子总爱问“为什么”怎么办 / 181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时怎么办 / 182
孩子怕去医院,妈妈怎么办 / 184
孩子喜欢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怎么办 / 186
孩子出现咬人、打人行为怎么办 / 187
孩子很霸道怎么办 / 190
3岁孩子有吮吸手指的习惯怎么办 / 192
孩子3岁了还是尿床怎么办 / 194
孩子动不动就哭怎么办 / 195
孩子是“破坏狂”,怎么办 / 196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 / 198
孩子坐车的时候不老实怎么办 / 199
爷爷奶奶总是惯着孩子,怎么办 / 201
孩子不擅长表达,很害羞怎么办 / 202
3岁孩子很抗拒洗澡怎么办 / 204
孩子总是沉迷于电视怎么办 / 205
3岁左右的孩子能帮大人做哪些家务 / 206
孩子3岁了,还能和大人一起睡吗 / 208

精彩书摘

  为什么我们的要求他们总不能认真对待,而是敷衍塞责?
  我们需要孩子听我们讲话,听懂我们讲什么,并且思考我们话里的含义。首先,父母就要搞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听不懂、听不进去,甚至根本不愿意听我们讲话。
  育儿专家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情绪是影响儿童“听话”的最大阻力。当孩子内心感受不到认可、尊重、认同和理解时,自然就会滋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绪下,孩子根本不愿意听父母讲话,即便听懂了,也会在报复心理的作用下故意对着干。所以,只有你和孩子的相处方式让他觉得舒服,或者你说的话让他感觉舒服、受用,他才会跟你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听你讲话,并由此表现出好的行为。那么,孩子到底爱听什么样的话呢?
  亲密的话
  爱是滋养孩子成长的源泉。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亲人,也是他们唯一的朋友,自然需要和父母进行比较多的亲密接触。成长之后,他们会建立友情、遇见爱情,但父母之爱,依然是他们心底最柔软的一块圣地。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需要父母更多的爱,父母多说些亲密的话语,自然会让孩子觉得安心舒适,也会将父母看作世界上最值得依靠和信赖的人。
  比如:
  “宝贝,你是上天送给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
  “我姑娘怎么能长得那么好看呢!”
  “我儿子长大了,就是不一样。”
  “没关系,宝贝,妈妈小时候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努力了好久终于改掉了,妈妈相信你也能行!”
  表扬的话
  希望得到他人肯定,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孩子在这方面则表现更甚。任何微小的肯定,都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外化为他保持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动力,所以,只要看到孩子进步,父母就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及时予以夸奖。认对一个字、答对一道题,甚至说了一句贴心的话语,都可以成为父母夸赞他的理由,也是帮孩子树立自信的难得机会。
  鼓励的话
  哪怕孩子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父母也千万不要苛求,打击指责,比如,“你怎么那么笨啊!”“我说了多少遍你还是不懂”……与其说这些,还不如换个说法,既能表达自己的期望,又能向孩子传递满满的鼓励,这样一来,他即便失败也不惧怕,仍旧信心满满地继续向前。
  “你已经有很大进步了,再接再厉哦!”
  “今天弹得真不错!”
  “不要紧,下次小心些就不会再摔碗了。”
  目标明确的话
  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迂回婉转,所以,如果父母说话的语气果决、简练、不含糊,孩子就会心甘情愿地去照办。但千万要注意目标明确并不等于命令,命令的方式他们可不容易买账,如果能在里面加入一些鼓励、分析和引导,孩子可能更容易接受。比如,“你要乖乖睡觉,这样明天才不会迟到,老师喜欢这样的小朋友”“昨天是妈妈帮你洗的脸,今天是不是该你自己洗啦”。
  聪明的父母善说,高明的父母善听。父母一方面要重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学习如何倾听孩子说话。
  ……

前言/序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为人父母者都要直面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阶段——当孩子长到两三岁时,那个一直依赖你、毫无保留听从你的乖宝宝,似乎一夜之间长了脾气。他突然讨厌大人把自己当成小孩,有了那么多的“我要”和“我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出父母的保护,去探索和创立自己想要的世界。
  是的,当孩子成长到3岁左右时,他的第一个叛逆期就到来了。3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孩子的身体、大脑、情感发育和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会让父母感到疑惑、劳神费力、充满挑战,甚至艰难的一段时期。
  3岁的孩子身体能量极其旺盛,在发现自己能自由控制身体之后,他开始从父母的羽翼下悄悄探出头来,尝试独立行走。同时,在心理上,他开始坚持自我意见,并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强行要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了解到这些之后,你应该为自己孩子的加速成长倍感庆幸,曾经那个只知道躺在床上发呆、睡觉和憨笑的小不点儿,开始一点点融入这个他将长期生活的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他在进步,在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在感受独立的艰难与快乐,并由此建立和衍生出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品质。
  面对3岁的孩子,在限制、接纳与引导之间,显然后两项更为有效。因为严厉管教虽然可以维护父母的权威,却会使孩子自身失去良好的判断力;而如果一味地本着对孩子的尊重的态度,从而对孩子听之任之,则又会陷入溺爱的泥淖。而正面管教的方式正是采用接纳与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在坚定和善的气氛中成长和自律。这种理论自1981年问世以来,已经成为养育孩子的“黄金准则”,在世界各地都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和老师接受,并受到他们的欢迎。
  正面管教不是粗暴的惩罚,也不是一味地遵循孩子的意愿,而是可以使孩子的日常表现越来越理想,运用技巧达到最佳教养目的的方法。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掌握正面管教的方法,我们编写了本书。书中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3岁孩子的大脑、情感发育和发展的特点,辅助家长将正面管教的理念应用于3岁孩子的养育中。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怎么说,3岁的孩子才会听?
  如何帮助3岁的孩子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习惯?
  孩子不好好吃饭和睡觉怎么办?
  3岁孩子的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解决?
  ……
  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唯有终止负面的教养,才能让孩子活出更好的未来。希望这本书能为父母教养3岁孩子带来帮助,愿所有父母都能教出一个自信、感恩、积极向上的孩子!


《亲子沟通的艺术:解锁与孩子心灵的连接》 内容简介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面临着挑战。当孩子步入一个全新的探索期,他们开始展现出更强的自我意识,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也可能伴随着一些让家长感到棘手的情绪和行为。这并非“叛逆”,而是他们生命力蓬勃生长、个体逐渐独立的信号。然而,对于初为人父母或者面对孩子行为变化的家长而言,如何在这个关键时期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亲子关系,如何用爱与智慧引导,而非简单地压制或恐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亲子沟通的艺术:解锁与孩子心灵的连接》正是为此而生。 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规则”或“禁令”,而是一次深入探索亲子关系本质的旅程。它将带领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需求与动机,从而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让您与孩子之间建立起坚实而温暖的连接。这不是一本关于如何“管教”孩子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陪伴”孩子成长的书,如何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可靠的引路人。 第一部分:理解孩子的成长密码——看见不一样的“叛逆” 本书的第一部分致力于颠覆家长们对于孩子成长中一些“挑战性”行为的刻板印象。我们常常将孩子的一些独立尝试、表达不满、甚至短暂的对抗行为简单地归结为“叛逆”,并急于用“纠正”或“惩罚”来解决。然而,这种理解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核心的动力——自我认同的建立和独立性的萌芽。 揭开“叛逆”的真相: 我们将深入剖析,孩子在特定年龄段出现的某些行为,其实是他们探索边界、寻求自主、发展个性的自然过程。例如,当孩子开始说“不”,或者坚持做自己的事情时,这并非是对家长的挑战,而是他们在尝试“我”的存在感,在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帮助您识别这些行为背后真实的含义,从“问题”的视角转变为“机遇”的视角。 情绪的语言: 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直接而强烈,有时甚至会让家长感到束手无策。本书将教会您如何解读孩子的情绪信号,理解他们哭闹、发脾气、沉默寡言背后可能隐藏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将探讨共情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倾听孩子的情绪,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言语。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时,他们就更容易平静下来,并愿意与您沟通。 好奇心的力量: 成年人往往会因为各种顾虑而限制孩子的探索,比如“危险”、“脏”、“不该做”。然而,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最强大驱动力。我们将探讨如何安全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如何将“禁止”转化为“引导”,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而不是因为被过度限制而产生挫败感和抗拒情绪。 安全感的基石: 许多孩子行为的出现,根源在于他们内心深处对安全感的渴望。当孩子感受到不确定、不被理解或被抛弃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各种“不听话”的行为来寻求关注和确认。本书将重点阐述如何通过稳定、一致、充满爱的回应,为孩子构建一个牢不可破的安全感堡垒。 第二部分:建立心灵的桥梁——有效的亲子沟通法则 在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后,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成为连接您与孩子心灵的桥梁。本部分将为您提供一套实用、易于掌握的沟通技巧,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建立起流畅、坦诚的对话。 倾听的智慧: 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接收声音,更是用心去感受。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积极倾听”,包括非语言的沟通(眼神、姿势),适时的回应(点头、嗯),以及如何提出开放式问题,鼓励孩子表达更多。避免打断、评判和说教,让孩子感受到您真的在乎他们的想法。 表达的艺术: 如何清晰、温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是一门艺术。我们将探讨“我”信息的使用,例如用“我感到担心”代替“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小心”,从而将焦点放在感受上,减少指责和对抗。学会如何设定清晰的界限,同时又不失温情。 情绪的疏导与引导: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直接的道理说教往往无效。本书将介绍一些情绪调节的策略,帮助孩子学习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引导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提供一些放松的方法(深呼吸、拥抱),或者通过游戏来转移注意力。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也非常关键,本书也将提供一些支持家长的建议。 解决问题的协作: 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我们不是扮演“救世主”,而是成为“合作伙伴”。我们将学习如何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集思广益,寻找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种协作式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爱的语言: 除了言语,爱的表达还有很多方式。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拥抱、牵手)、高质量的陪伴(专注的游戏时间、睡前故事)、以及日常的关怀(为孩子准备一份小惊喜、一句温暖的鼓励),来传递爱与支持。了解孩子的“爱的语言”,并用他们最能接收到的方式去爱他们。 第三部分:成长的陪伴者——智慧的育儿策略 理解、沟通是基础,而智慧的育儿策略则是将这一切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指南。《亲子沟通的艺术》将为您提供一套灵活、适应性强的育儿方法,帮助您在复杂多变的育儿环境中保持从容和有效。 界限与规则的智慧: 孩子需要界限来学习安全和责任,但界限不应是僵硬的牢笼。本书将探讨如何设定清晰、合理且与孩子年龄相符的界限,以及如何以一致但非惩罚性的方式来执行规则。我们将区分“管教”与“惩罚”,强调通过引导和学习来纠正行为。 鼓励与赞美的力量: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但并非所有赞美都有效。我们将学习如何给予“有意义的赞美”,即赞美孩子的努力、过程和进步,而非仅仅赞美结果或天赋。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容忍失败,培养他们的内在驱动力。 选择与自主权: 给予孩子适度的选择权,是培养他们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本书将探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在保证安全和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给予孩子更多自主决定的机会,例如选择穿什么衣服,选择玩什么玩具,选择晚饭吃什么。 挫折教育的艺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如何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从中学习和成长,是家长的重要课题。我们将探讨如何不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去经历失败,并从中学习如何面对和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韧性。 家长的自我关怀: 育儿是一场马拉松,家长自身的能量和情绪状态至关重要。本书不会忽视家长的需求,我们将提供一些自我关怀的建议,帮助家长在忙碌的育儿生活中找到平衡,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持续的学习与成长: 育儿没有终点,孩子在不断变化,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本书鼓励家长成为一个持续的学习者,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探索。 《亲子沟通的艺术:解锁与孩子心灵的连接》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邀请,邀请您与孩子一同踏上一段充满爱、理解与成长的美好旅程。它将帮助您从“面对挑战”转变为“拥抱机遇”,从“控制”转向“引导”,最终建立起一段深厚、持久、充满活力的亲子关系。愿这本书成为您育儿道路上的温暖伴侣,点亮您与孩子心灵连接的每一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没有采用那种严肃的学术腔调,反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艺术家的灵动。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仿佛在听一位极具感染力的演说家在分享心得。我发现它在介绍具体工具和技巧时,总是巧妙地融入哲学思考。例如,关于“延迟满足”的讨论,书中引用了许多有趣的典故和现代科学的佐证,让原本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极易被理解和记忆。对于我这种工作繁忙的家长来说,书中那些可以快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小“咒语”和“暂停键”设计,简直是救命稻草。它没有要求我花费大量额外时间去“上课”,而是鼓励我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刷牙、吃饭、睡前故事的每一个微小瞬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真是独树一帜,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坐在你身边,用一种极其亲切、带着点儿江湖气的口吻,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如何应对孩子成长期“小脾气”的实战经验。我特别欣赏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大量的、活生生的案例。比如,书中关于“情绪风暴”的描述,简直就是对我家那位“小霸王”日常的精准复刻。它教会我的不是生硬地压制,而是如何在那样的混乱中,为孩子搭建一个可以安全释放情绪的“避风港”。那种强调“看见”和“倾听”优先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急于纠正错误的惯性。每次读到那些关于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来应对突发状况的章节,我都会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好像突然找到了破解亲子沟通密码的关键钥匙。这本书的行文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幽默风趣,时而深刻内省,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反思自己的管教盲区。

评分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对“父母自我成长”的强调。作者反复提醒我们,面对孩子的外在挑战,往往映射的是我们内在的未被处理的情绪和期待。书中关于“自我觉察”的篇章,篇幅不长,但分量极重。它引导我去审视自己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需求是如何在无意识中影响我对孩子的反应的。这种深层次的内观,让我开始明白,真正的“管教”是双向的修行。每一次孩子爆发,都是一次提醒我需要停下来,关注自身能量场的信号。它的语气坚定而富有同情心,既不指责父母的失误,也不放任对孩子的溺爱,而是找到了一条非常适中的、基于尊重和平等的中间道路。这种平衡感,是市面上很多育儿书难以企及的。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非常精妙,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线性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模块化”的学习路径。你可以根据当下最棘手的问题,快速翻阅到对应的章节,找到即时的解决方案。比如,当我正在为孩子“不愿分享”的问题焦头烂额时,书中关于“所有权界限”的讨论,立刻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框架。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关注“负面行为”的矫正,还花了大篇幅来讨论如何“放大积极行为”。书中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赞美指南”,让我学会如何用具体、真诚的方式去肯定孩子的努力而非仅仅结果。这套方法论的实操性极强,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充满正面反馈的家庭氛围,孩子感受到了被看见的价值,自然而然地,那些令人头疼的对抗行为也减少了许多。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精心打磨、即插即用的亲子互动工具。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它绝不是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育儿速成手册”。作者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剖析,细致入微,尤其是在探讨“自主性”与“控制欲”的微妙平衡时,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我尤其赞叹它对“规则建立”这一核心议题的处理方式。它没有提倡僵化的、铁板一块的规矩,而是倡导一种“有弹性的界限”。书中的“合作式决策”模型,让我开始尝试与孩子共同协商而非单方面下达指令,这种转变虽然初期有些挑战,但长期来看,效果立竿见影。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处理当下的小冲突,更重要的是,它在帮你重塑一套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亲子关系蓝图。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在孩子面前手足无措的“救火队员”,而更像一个懂得引导的“园丁”,关注的不再是修剪枝叶,而是深挖土壤,培育根基。

评分

正版书,正品保证。京东购物放心省心舒心,价格合理,发货送货快,售后服务好。

评分

质量不错,内容丰富,能学到很多知识。

评分

200-100的活动,这么一大堆的书,很划算,不错不错~

评分

书质量不错,有独立塑料包装,京东小哥快过年送货都很快!

评分

内容没看,由于书太脏,用橡皮擦了!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因为这个书名,所以买了。

评分

印刷很好 纸质不错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