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他,就讓他讀經吧

愛他,就讓他讀經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空山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閱讀
  • 兒童啓濛
  • 經史子集
  • 傳統文化
  • 傢庭教育
  • 國學經典
  • 品德修養
  • 人文素養
  • 幼兒教育
  • 中華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紡織齣版社
ISBN:9787518032525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046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7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讀經界“筆杆子”空山先生力作
2《愛他,就讓他讀經吧》全麵記錄一個私塾先生對教育的“另類”探索
3 當代讀經教育首倡者王財貴教授傾情推薦
4該書未齣版,便被無數讀經傢長和老師視為“寶典”的“讀經教科書”

內容簡介

《愛他,就讓他讀經吧》是作者在辦學、教學過程中所寫的心得隨筆,包括國學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傢長課堂等方麵內容,觀點新穎獨特,並與實踐相結閤,發人深省,被許多讀經傢長和老師視為讀經教育的指南,體製教育
內老師傢長也視之為難得的教育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空山,原名吳小東,儒傢學者,讀經教育實踐者,西南師範大學(現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曾任中學和高校教師,2008年創辦北京韆人行書院(原“三人行傢塾”)。辦學之餘所撰寫教育文化隨筆,思想透闢,文筆流暢,在讀經界廣為流傳。現任韆人行書院院長。

目錄

第一章 他,就讓他讀經吧—讀經教育理念
愛他,就讓他讀經吧/002
我們都上學,卻不曾“讀書”/006
同樣一摞書,砌齣不同的生命高度/009
孩子會長大,種子要發芽/012
為什麼讀經的孩子是快樂的/015
讀經瞭,便不同瞭/018
何德何能堪讀經/022
社會越復雜越需要讀經/026
教育的“玄機”/028
讀經的齣路(三則)/031
讀經是“為瞭將來犧牲現在”嗎/036
經典會白讀嗎/039
一時的難與一生的難/041
什麼樣的人讀經難/043

第二章 “包本”的幸福—讀經教學初探
老實大量讀經的關鍵在信心/046
“滴水不漏”讀經法/049
純讀經與不純讀經之我見/052
“包本”的幸福/054
等不得與急不得/061
與讀經同仁通信二封/063
兒童讀經需要“因材施教”嗎/068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072
經典不是理解瞭纔有意義/074
怎樣看待古代私塾教學經驗/076
正視教育中的“苦”/080
“愛”和“玩”需要強調嗎/082
“自主學習”的誤區/084
讀經與師道尊嚴/086
談戒尺/089
嚴格是無量慈悲/091
“把自己交給孩子們”/093

第三章 挺起胸膛做父母—對今日父母的忠告
挺起胸膛做父母/096
孝道與個性/098
“假民主”之害甚於猛虎/100
由嚴入寬易,由寬入嚴難/104
孩子本無事,父母自擾之/106
傢長也要老實讀經/110
今日父母的兩個“擔心”/113
親情如燭火,經典如太陽/115
也說“經孝不能兩全”/118
經典是傢庭最柔韌的紐帶/121
孩子為什麼沒有誌氣/123
孩子的天性是動還是靜/125
保護孩子的元氣/127
你孩子頭腦裏究竟有什麼/129
傢庭應成為能量的源泉/132
對今日父母的十個忠告/134

第四章 走嚮智慧的教育—百年教育反思
走嚮智慧的教育/139
對“全麵發展”的省思/142
平列思維與立體思維/145
王財貴教授的一點“苦心”/148
“魯一變,至於道”—談濛氏教育與讀經教育/153
不要指望孩子的“自覺”/164 這樣一所學堂/170
第五章 中國,你迴來瞭—讀經與文化關懷
中國,你迴來瞭/176
中國,希望你這一次真的醒來/179
為什麼要讀儒傢經典/183
讀史不讀經,安得識聖賢—與易中天先生商榷/186
那些死於文化枯竭的天纔/193
讀經的人是幸福的/195
不讀經的人是孤獨的/197
一個儒者的“末日觀”/199
“古道照顔色”/202
讀經與戀愛/204
遍讀天下書的秘密/207
讀經感悟(五則)/209
機窗外的那顆星/213
“白飯堂”記/215
附錄
認識“王教授”/218 文禮書院參訪記/226
“君子先難而後獲”—來自讀經私塾學堂的迴應/230
誰把孩子看死瞭?—我所理解的讀經教育,兼答賀希榮先生/242
後記 /258

前言/序言

當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欺騙瞭你,隻有經典不會。
當你在塵世找不到一點點依靠,隻有經典可以。
當你流落異國他鄉,天涯海角,隻要你還記得經典中的句子,你就不會孤單。
經典是不老的故土,永恒的傢園。
即使你深陷囹圄,隻要你心頭還縈繞經典的聲音,你就仍然擁有自由和光明。
即使你罪孽深重,隻要你相信經典,仍然可以浪子迴頭,走嚮新生。
一個民族,不管經曆多少屈辱艱難,隻要經典不死,就一定有機會從廢墟中復興。
經典,是無望時的希望,無靠時的依靠,無助時的幫助。
——吳小東
《愛他,就讓他讀經吧》這本書,它並非一本教人如何“讀經”的工具書,更不是一本陳列經典名錄的百科全書。這本書,它的核心,是關於“愛”與“傳承”的一場深刻對話,是關於如何將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以一種溫潤而有力量的方式,傳遞給下一代。 想象一下,我們身處一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孩子們被無數的新鮮事物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被碎片化,他們的內心渴望著一種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支撐。而作為父母、長輩,我們手中握著一份源遠流長的智慧,一份曆經時間淘洗、依然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經典。這份經典,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先哲們對生命、道德、智慧、修養的深刻洞察,是中華民族精神血脈的源頭活水。 那麼,如何讓這份寶貴的財富,不再僅僅是書架上的擺設,不再隻是束之高閣的“理論”,而是真正走進孩子的生命,滋養他們的心靈,塑造他們的品格呢?這正是《愛他,就讓他讀經吧》這本書所要探討的核心命題。 這本書並非讓你去考證古籍的字詞,去鑽研晦澀難懂的經義。它更關注的是如何打破“讀經”的壁壘,讓它變得親切、自然,乃至充滿趣味。它所提倡的“讀經”,是一種生活化的滲透,是一種情感的連接,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熏陶。它希望通過一係列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通過一個個細膩而富有啓發性的方法,嚮你展示,如何將這份古老的智慧,融入我們現代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們常常會感到睏惑,當孩子麵臨人生中的選擇,當他們遭遇挫摺,當他們對世界感到迷茫時,我們能給予他們什麼?是物質上的滿足,還是暫時的安慰?《愛他,就讓他讀經吧》這本書,它給齣的答案是:給予他們一套安身立命的內在力量,給予他們一套指引人生方嚮的道德羅盤,給予他們一套麵對未知世界的勇氣和智慧。而這份力量,這份羅盤,這份勇氣和智慧,恰恰就蘊藏在那份值得我們珍視的經典之中。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拒絕瞭枯燥的說教,而是以一種更加人性化的視角,深入淺齣地講述瞭“讀經”的益處,以及在現代傢庭中實踐“讀經”的可能性。它會告訴你,讀經並非是孩子童年負擔,而是一場充滿愛的啓濛。它會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孩子們在接觸經典後,思想上發生的積極變化,行為上展現齣的良好習慣,以及內心滋生的善良與堅韌。 它所強調的“讀”,並非一定是逐字逐句地背誦,而是包含著理解、體悟、甚至是將經典中的智慧,轉化為生活中的行為準則。例如,書中可能會講述,如何將《論語》中關於“仁”的理念,用孩子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融入到傢庭的日常互動中;如何從《道德經》的“道法自然”,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欣賞大自然的美好;如何通過《詩經》中的詩句,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和對生活的熱愛。 這本書更像是一本“讀經”實踐的指南,它會為你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可操作的方案。比如,它可能會分享如何選擇適閤孩子年齡和心智的經典篇章,如何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如何通過親子共讀、故事講述、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讓“讀經”成為一種親子互動的溫馨時光。它也會探討,當孩子對“讀經”産生抵觸情緒時,傢長應該如何應對,如何用耐心和智慧化解孩子的疑慮,重新點燃他們對經典的熱情。 《愛他,就讓他讀經吧》這本書,它不僅僅是寫給父母的,它更是寫給所有關心下一代成長的人。它所倡導的“讀經”,是一種超越功利、迴歸心靈的教育理念。它相信,通過這份古老的智慧,孩子們能夠建立起健康的價值觀,培養齣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一個更加豐盈和有意義的人生。 這本書,它試圖打破我們對“讀經”的一些固有認知,例如認為“讀經”是刻闆的、枯燥的,是為應試而服務的。相反,它所呈現的是一種更加自由、更加靈動的“讀經”方式,一種讓經典真正活起來,走進孩子心靈的方式。它會讓你看到,當孩子的心靈被這份智慧所滋養,他們會變得更加溫和、更加包容、更加有同情心,也更加能夠理解和尊重他人。 這本書,它是一次愛的傳遞,一次智慧的傳承。它告訴你,當我們真正熱愛一個人,不僅僅是滿足他當下的需求,更是為他長遠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心靈根基。而這份根基,這份力量,這份方嚮,恰恰是那份流傳韆年的經典所能給予的。 它鼓勵我們,不要害怕將這份寶貴的財富,以最真誠、最貼切的方式,分享給我們的孩子。它相信,這份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的土壤中,依然能夠綻放齣璀璨的光芒,照亮孩子們前行的道路。 這本書,或許會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重新思考我們能為孩子留下些什麼。它會讓你明白,物質的富足固然重要,但精神的滋養,纔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這份財富,這份力量,恰恰蘊藏在那些我們應該傳承下去的經典之中。 這是一本關於愛的踐行,關於智慧的分享,關於未來的期許。它邀請你,走進這份古老的智慧,開啓一段全新的親子教育之旅,讓你的孩子,在愛的浸潤下,在智慧的引導下,茁壯成長,成為一個內心豐盈、品格高尚、麵嚮美好未來的人。它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喚醒更多人對經典教育的重視,讓這份寶貴的精神遺産,在新的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說實話,第一眼就抓住我的眼球瞭。那種深沉的藍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透露齣一種古典而又莊重的氣息。我本來以為這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古籍解讀,畢竟書名聽起來就帶著一股“說教”的味道。然而,翻開第一頁,那種感覺立刻煙消雲散瞭。作者的文筆極其細膩,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布道者,更像是一位與你並肩而行的老友,用最樸實的語言,將那些看似遙遠的人生哲理,一點點地掰開揉碎,呈現在你麵前。我特彆欣賞他處理具體生活場景的方式。比如,他會引用一些看似毫不相關的日常瑣事——清晨的霧氣,鄰居傢的狗吠,甚至是廚房裏油鹽醬醋的味道——來巧妙地引齣那些核心的教義。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讓原本嚴肅的內容變得可親、可感。讀著讀著,我常常會放下書,陷入沉思,思考自己過去是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的。這本書沒有給我一個標準的答案,它隻是提供瞭一麵鏡子,讓我清晰地看到自己內心的局限和盲區。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給你灌輸瞭什麼,而在於它激發瞭你自我審視的勇氣和欲望。它更像是一把鑰匙,讓你找到瞭通往內心深處的那扇門。

評分

從一個純粹的閱讀體驗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學術性與生活性的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我發現,它似乎藉鑒瞭許多古代哲學的底層邏輯,但它完全沒有使用那些拗口的術語或晦澀的邏輯推演。作者的功力體現在他能將復雜的概念,用最貼近生活、最容易被大眾理解的語言重新構建。例如,書中關於“界限”的探討,如果用社會學或心理學的語言來寫,可能會充斥著各種模型和實驗數據,但在這裏,它被描繪成瞭“如何溫柔而堅定地為自己的花園設下籬笆”。這種高度的“翻譯能力”,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是真正深入到生活的底層去體驗,而不是停留在書齋裏進行理論的堆砌。這本書的每一句話都像經過瞭韆錘百煉,沒有一句是多餘的廢話。它像是一部高密度的信息壓縮包,但讀起來卻毫無壓力,反而有一種“酣暢淋灕”的感覺,讀完後會有一種“原來如此,我早該這樣想”的頓悟。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變化,是看待“衝突”和“關係”的方式。在我的固有觀念裏,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是需要被快速消除或解決掉的“問題”。然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截然不同的視角。它認為,很多時候,我們試圖去“修復”關係,其實是在強行抹平個體間的自然差異。作者強調瞭一種“並存的美學”,即承認差異、尊重張力,並將這種張力視為維持關係活力的必要條件。書中提到一個觀點,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大意是:真正的愛,不是找到一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而是學會欣賞那個與自己截然不同、甚至時常讓你感到不適的靈魂。這種對人性復雜性的坦誠接納,極大地緩解瞭我過去在處理親密關係時那種強烈的控製欲和完美主義傾嚮。讀完它,我學會瞭對生活中的“不完美”報以更多的敬意和溫柔。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取悅他人的書,而是一本讓你先與自己和解,然後纔能以更健康姿態麵嚮世界的指南。它教會我的,是一種更宏大、更具包容性的生活哲學。

評分

我是在一個非常迷茫的時期偶然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我正經曆著職業上的重大變動,對未來感到一片迷茫,對自己的選擇也充滿瞭自我懷疑。市麵上關於“成功學”和“自我提升”的書籍多如牛毛,但大多都是空泛的口號和膚淺的激勵,讀完後除瞭短暫的亢奮,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這本書,它走的是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子。它不急於讓你“行動起來”,而是先讓你“停下來”。書中的敘事節奏非常舒緩,仿佛特意放慢瞭時間的流速,讓你有空間去感受文字背後的重量。我記得其中有一章,專門探討瞭“等待的力量”。作者用瞭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描繪瞭種子破土而齣前的漫長黑暗,那種寂靜、蟄伏,卻又充滿生命力的狀態。這一下子擊中瞭我。我意識到,我的焦慮來源於對“立即見效”的執念。這本書教會瞭我,有些深刻的成長,是無法被壓縮時間的,它需要土壤的醞釀,需要耐心的等待。它沒有直接告訴我該怎麼做,但它通過對“內在秩序”的描繪,讓我對自己的內心有瞭一個全新的結構性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進行瞭一次徹底的“精神排毒”,那種被外界喧囂裹挾的緊迫感大大減輕瞭。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我通常是一個非常注重內容而不太在意形式的人,但這本書的細節處理,讓我不得不駐足欣賞。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不是那種光滑刺眼的銅版紙,而是略帶粗糲感的米白色紙張,手感溫潤,墨色在上麵洇染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讓眼睛感到疲勞。更讓我驚喜的是那些穿插在文字間的插圖。這些插圖不是那種具象的畫麵,更像是抽象的符號、古老的紋飾,它們與文字內容形成瞭一種奇妙的呼應關係。有時候,一段話讀到情感高潮時,旁邊恰好配著一幅極簡的綫條畫,那種意境被瞬間拉伸,充滿瞭留白的美學。這讓我意識到,作者和設計者在創作這本書時,一定是抱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他們不隻是在“寫書”,更是在“造境”。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也投射到瞭內容的打磨上。每一個章節的過渡都極其自然流暢,沒有生硬的轉摺,仿佛是按照自然規律展開的有機體。這本書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和反復品味的藝術品。

評分

好書

評分

好書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這本書很好,很受用,很好!

評分

這本書很好,很受用,很好!

評分

評分

評分

好書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