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搞懂销售心理学

一本书搞懂销售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慧敏 著
图书标签:
  • 销售心理学
  • 心理学
  • 销售技巧
  • 影响力
  • 说服力
  • 沟通技巧
  • 行为经济学
  • 营销
  • 谈判
  • 消费者行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575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44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79
字数:2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本书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2.图表为主,文字为辅,一目了然。


内容简介

《一本书搞懂销售心理学》从顾客的消费心理透视、销售过程中的心理博弈以及谈话技巧等方面阐述如何在销售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提高销售员的业务水平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十二个方面:热情招呼,架起沟通桥梁;察言观色,揣摩顾客意图;主动接近,读懂顾客心思;理性分析,推断顾客需求;认真倾听,了解顾客需求;巧妙询问,探询顾客需求;介绍产品,引发顾客兴趣;塑造价值,诱导顾客体验;合理报价,激发购买欲望;处理异议,赢得顾客信任;明察秋毫,识别成交信号;把握时机,快速促成交易。

全书最后附录不同类型客户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技巧,并且全书设置了情景导入、心理破译、课外拓展、销售心理解析等模块,对于如何搞懂销售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作者简介

赵慧敏,女,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与管理心理、心理卫生等。参与多项项目,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务实的工作精神。所讲课程浅显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博得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经常受邀给企业做有效授权、有效沟通、时间管理、心理健康辅导讲座等课程。著有《老年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动态薪酬考核体系》《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职位分析评价体系》图书。

目录

导读 如何正确把握销售心理 1
0.1 销售,是要把客户“引”进来 2
0.2 销售的最关键点就是建立信赖感 3
0.3 销售,需要站在客户的立场 3
第一课 热情招呼,架起沟通桥梁 5
1.1 招呼顾客的目的 6
1.2 打招呼的技巧 7
1.3 招呼顾客场景实例 10
课外拓展:打招呼是成功推销的第一步 13
第二课 察言观色,揣摩顾客意图 15
2.1 从外在表现观察 16
2.1.1 从年龄观察顾客的需求 16
2.1.2 从性别观察顾客的需求 18
2.2 从内在表现观察 20
2.2.1 从顾客行为观察 20
2.2.2 从顾客态度观察 21
2.3 从相互关系上观察 22
2.4 观察顾客的注意事项 22
课外拓展:学会察言观色,助你读懂对方心理 23
第三课 主动接近,读懂顾客心思 25
3.1 接近顾客搭话的时机 26
3.2 接近顾客的方法 28
3.3 接近顾客的注意事项 30
课外拓展:接近顾客的10句话 31
第四课 理性分析,推断顾客需求 33
4.1 分析顾客的消费层次 34
4.2 分析顾客的购买动机 36
4.3 分析顾客的购买行为 37
4.3.1 从购买目标的选定分析 37
4.3.2 从购买态度与要求分析 38
4.3.3 从顾客的情感反应分析 39
4.4 分析顾客的购买决策 41
4.4.1 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 41
4.4.2 购买决策内容 42
4.4.3 购买决策过程 42
4.5 分析顾客购买过程的心理 45
课外拓展: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50
第五课 认真倾听,了解顾客需求 53
5.1 倾听的重要性 54
5.2 倾听的原则 55
5.3 倾听的步骤 57
5.4 倾听的技巧 59
课外拓展:销售员如何学会倾听 60
第六课 巧妙询问,探询顾客需求 63
6.1 学会向顾客提问 64
6.1.1 开放式 65
6.1.2 封闭式 67
6.2 向顾客提问的原则 69
6.3 向顾客提什么样的问题 70
6.4 询问要有耐心 72
6.5 跨越提问的雷区 73
课外拓展:销售员应养成提问的意识 74
第七课 介绍产品,引发顾客兴趣 77
7.1 提炼产品的卖点 78
7.1.1 提炼卖点的步骤 79
7.1.2 提炼卖点的途径 79
7.1.3 提炼卖点注意问题 80
7.1.4 常见的产品卖点 81
7.2 设计精彩的开场白 82
课外拓展:吸引顾客的开场白 85
7.3 找到顾客的兴趣点 88
7.4 做精彩的示范 91
课外拓展:示范操作的注意事项 94
第八课 塑造价值,诱导顾客体验 97
8.1 FABE法则的定义 98
8.2 用FABE法则塑造产品价值 100
8.3 引导顾客体验 102
课外拓展:邀请顾客体验的注意要点 104
第九课 合理报价,激发购买欲望 107
9.1 巧用促销策略 109
9.2 明确顾客的利益 110
9.3 比较同类产品 110
9.3.1 比较方式 110
9.3.2 比较内容 111
9.3.3 注意语言的运用 112
9.4 慎重报出价格 113
课外拓展:不要掉入“价格陷阱” 115
第十课 处理异议,赢得顾客信任 117
10.1 分析异议的原因 118
10.1.1 顾客自身的原因 119
10.1.2 商品原因 120
10.1.3 价格原因 121
10.1.4 销售员的原因 122
10.1.5 其他原因 122
10.2 了解异议的类型 123
10.3 判断异议的真假 125
10.4 看清虚假异议的理由 127
10.5 处理异议的流程 128
10.5.1 平时留心,事前准备 129
10.5.2 认真倾听,表示理解 129
10.5.3 了解情况,仔细分析 130
10.5.4 选择时机,审慎回答 131
10.5.5 收集整理,总结经验 134
10.6 顾客异议的分类及排除方法 134
10.7 处理异议的常规方法 136
10.8 处理价格异议的技巧 140
10.9 预防异议的产生 143
课外拓展:把客户的每一次“异议”看成一次“成交”的机会 144
第十一课 明察秋毫,识别成交信号 147
11.1 语言信号 148
11.2 行为信号 150
11.3 表情信号 151
11.4 事态信号 151
课外拓展:先确认成交信号,再采取措施 152
第十二课 把握时机,快速促成交易 155
12.1 请求成交法 156
12.1.1 请求成交法的适用性 157
12.1.2 使用请求成交法的优点 157
12.1.3 请求成交法的局限性 158
12.1.4 运用请求成交法应注意的问题 159
12.2 选择成交法 159
12.2.1 选择成交法的使用效果 159
12.2.2 选择成交法的优点 159
12.2.3 选择成交法的缺点 160
12.2.4 运用选择成交法应注意的问题 161
12.3 从众成交法 162
12.3.1 从众成交法的使用时机 162
12.3.2 从众成交法的优点 162
12.3.3 从众成交法的缺点 163
12.3.4 运用从众成交法应注意的问题 163
12.4 机会成交法 164
12.4.1 机会成交法的适用性 164
12.4.2 机会成交法的优点 165
12.4.3 机会成交法的缺点 165
12.4.4 运用机会成交法应注意的问题 166
12.5 保证成交法 166
12.5.1 保证成交法的使用时机 166
12.5.2 保证成交法的优点 167
12.5.3 保证成交法的缺点 167
12.5.4 保证成交法的注意事项 167
12.6 优惠成交法 168
12.6.1 优惠成交法的使用时机 168
12.6.2 优惠成交法的优点 168
12.6.3 优惠成交法的缺点 169
12.6.4 使用优惠成交法的注意事项 169
课外拓展:销售成交的技巧 169
附录 不同类型客户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技巧 171
一、价格至上的客户 172
二、避而不见的客户 172
三、不说真话的客户 173
四、无权购买的客户 173
五、言行不一的客户 174
六、抱怨一切的客户 174
七、口称缺钱的客户 174
八、优柔寡断的客户 175
九、说长论短的客户 175
十、关系至上的客户 176
十一、趾高气扬的客户 176
十二、态度冷漠的客户 176
十三、捉摸不透的客户 177
十四、自以为是的客户 177
十五、我行我素的客户 177
十六、冲动任性的客户 178
十七、极其理智的客户 178
十八、抱有成见的客户 178
十九、畏首畏尾的客户 179
二十、沉默寡言的客户 179

精彩书摘

  《一本书搞懂销售心理学》:
  情景导入
  王老师:“上一堂课,我们讨论了如何观察顾客,大家的发言都非常积极。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如何接近顾客。”
  “谁来说说什么是接近?”王老师问道。
  学员小李举手后说道:“我觉得接近就是销售员向顾客打招呼表示欢迎,或是询问顾客需要何种商品或服务。”
  小张随后也举手发言:“我认为接近顾客是推销洽谈活动的前奏,是推销人员与顾客正式就交易事件接触见面的过程。”
  王老师:“小李和小张都说得非常好!每一次销售都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接近顾客。当顾客进店后,通过一系列的观察,边和顾客寒暄,边接近顾客,是销售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作为销售员,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环,否则,到手的生意也会失去。”
  此时,小许举手发言:“王老师,您说得太对了。‘接近客户的三十秒,决定了销售的成败’,这是我经常在我们公司早会上听到的口号。可是我刚转行做销售不久,对如何接近顾客,还真有点儿把握不准,您给我们好好讲讲吧。”
  王老师:“如何接近顾客,是销售员给顾客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时机,是能否引起顾客注意、因此接近、进而对产品产生兴趣、后面的产品展示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阶段。也是关系到销售成败的举足轻重的第一步,而有技巧的接近方法则是连接产品展示与成交的一座桥梁。”
  “那这堂课,我们就来从接近顾客搭话的时机、接近顾客的方法、接近顾客的注意事项这三个方面来讲讲如何接近顾客。”王老师接着说。
  3.1接近顾客搭话的时机
  接近的困难在于接近时机选择的困难,接近太早或太迟都不合适。接近太早,顾客会有压迫感或产生警戒心;接近太迟,顾客会感到受到冷落而失去购买兴趣。因此,销售员要把握适当的时机接近顾客。
  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销售员应主动接近顾客,并与顾客搭话,建立初步联系。
  (1)顾客一直注视着同一件商品时
  这个时候正是接近顾客的时机,因为长时间只看着同样的商品,证明这位顾客不知什么原因对那件商品有“兴趣”,或者这时候他已经到达“联想”的阶段了。
  这时招呼的方法为,从顾客的正面或是侧面,不慌不忙地说声“欢迎光临”。若是认为顾客已经进入“联想”阶段的话,不妨用比“欢迎光临”更能令“联想”高涨的语句,比如“这个设计得很不错哦”这样的语句来招呼,也许更为恰当。
  (2)顾客用手触摸商品时
  一直看着某件商品的顾客有时会用手去触摸商品,这表示他对那件商品感兴趣。人对引发他兴趣的东西往往会摸摸看,来证实一下。利用此特点,可以抓住接近的好时机。只是这时候,客人正欲接触商品的刹那,若从背后趁其不备时出声的话,恐怕会吓到客人。应先屏住呼吸一会儿,再从侧面自然地向前招呼较妥当。
  (3)顾客从看商品的地方抬起头来时
  一直注视着商品的客人突然把脸转了过来,这意味着他想把商品拿在手上仔细看一下,想要销售员过来的意思。这时可毫不犹豫地大声说“欢迎光临”,这样的招呼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大部分可以成功。
  (4)顾客脚静止不动时
  在店内边走边浏览陈列及展示柜中商品的顾客,突然停下脚步,这时是向前招呼的最好时机,因为他可能在那儿找到了心里想要的东西。看清楚是什么商品令他心动,赶快趁热打铁地向他招呼。
  (5)顾客像是在寻找什么时
  一进到店里来,顺客就左顾右盼地像在寻找什么时,应该尽早向他说声“欢迎光临,您需要什么吗?”招呼得早,省去顾客花时间寻找的麻烦,他心里会高兴。销售员也能做有效率地配合,可以说一举两得。
  (6)和顾客的眼睛正面碰上时
  和顾客的眼睛正面碰上时,并不在购买心理过程阶段的任何一个阶段里面,还是应该轻轻说声“欢迎光临”。这虽然未必和销售有所关联,但把它视为应有的礼貌还是需要的。然后暂退一旁,等待再次向前招呼的机会。
  以上六个接近顾客的好机会,要根据各自店铺的情况、经营商品种类及所处地区灵活运用。
  ……

前言/序言

很多销售人员都困惑:为什么攻坚多年,客户却迟迟不签单?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客户,怎么一夜却成了别人的VIP?论自己怎么说,客户都不买账。好不容易要签单了,顾客又说再考虑考虑。论怎样拍胸脯保证,客户始终都不信任你。这究竟都是为什么?


事实上,人的购买行为都是由其心理来决定的,因此知道客户在想什么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能洞察并影响客户心理,那就一定可以引领客户做出购买行为,达到自己的销售目的!


销售心理学是每个销售人员必须掌握的。销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销售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心理学。掌握了销售心理学,销售人员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客户心理,就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再让用户对自己产生抵触情绪,就可以明明确确地告诉客户你是谁,你要跟他们介绍什么,你给客户介绍的产品是否对他们有帮助,客户为什么现在必须要买你的产品。


《一本书搞懂销售心理学》从顾客的消费心理透视、销售过程中的心理博弈以及谈话技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销售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提高销售员的业务水平和技巧。其主要内容包括十二个方面:


◇热情招呼,架起沟通桥梁;


◇察言观色,揣摩顾客意图;


◇主动接近,读懂顾客心思;


◇理性分析,推断顾客需求;


◇认真倾听,了解顾客需求;


◇巧妙询问,探询顾客需求;


◇介绍产品,引发顾客兴趣;


◇塑造价值,诱导顾客体验;


◇合理报价,激发购买欲望;


◇处理异议,赢得顾客信任;


◇明察秋毫,识别成交信号;


◇把握时机,快速促成交易。


本书还设置了情景导入、心理破译、课外拓展、销售心理解析等模块,书后还附录了不同类型客户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技巧,对于如何搞懂销售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本书由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赵慧敏编著,参与编写和提供资料的有丁红梅、王红、王纪芳、王月英、王群国、王建伟、陈秀琴、陈运花、陈宇、刘建忠、刘俊、刘雪花、刘云娇、李敏、李宁宁、张丽、张桂秀、张巧林、马丽平、郑时勇、罗玲、齐艳茹、赵艳荣、何春华、黄美、匡仲潇。最后,本书由赵慧敏老师审核完成。在此,对他们付出的劳动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触心扉,赢未来:洞悉人性,掌握成交的艺术 在商业世界里,每一次销售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人性密码。理解这些密码,如同拥有了一把解锁客户内心世界的钥匙,从而引导他们做出购买决策。本书《一本书搞懂销售心理学》并非简单罗列技巧,而是深入探索驱动人类行为的深层心理机制,为您构建一套融会贯通的销售思维体系。我们不谈空泛的概念,不讲难以实践的套路,而是聚焦于那些触手可及、经过无数实践检验的心理学原理,并将其转化为您在销售战场上得心应手的利器。 一、 潜意识的导航:为何他们会买? 销售的成功,往往并非源于客户“理性”的判断,而是被潜意识中的驱动力所悄然引导。本书将带您潜入客户的潜意识深处,揭示那些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需求与渴望的根源: 我们将剖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销售中的应用。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理解客户处于哪个层次,就能精准定位他们的痛点和追求。是价格便宜能满足基本需求?还是品牌形象能带来归属感?亦或是产品能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我们不仅研究“需要什么”,更深挖“为何需要”,揭示那些隐藏在表面需求之下的深层渴望,例如对安全感的渴求、对认可的渴望、对新奇的探索欲,以及对摆脱痛苦的本能驱动。 情绪的漩涡: 情绪是购买决策的强大推手。我们不是试图压抑客户的情绪,而是学习如何理解和引导。书中将详细阐述“喜悦、恐惧、愤怒、悲伤、惊讶、厌恶”等基本情绪在销售互动中的体现。您将学会识别客户的情绪信号,无论是他们言语中的微妙之处,还是肢体语言的细微变化,都能被您捕捉。更重要的是,您将掌握如何通过共情来建立连接,如何通过积极的情绪引导来增强客户的好感,甚至是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利用某些“正面”的焦虑来激发他们的购买紧迫感,但绝非恐吓或欺骗。 认知偏差的陷阱: 人的大脑并非完美无缺的逻辑机器,它常常依赖“捷径”来快速处理信息,这也导致了各种认知偏差的产生。本书将系统介绍“锚定效应”、“确认偏误”、“损失厌恶”、“从众效应”等经典心理学概念,并提供生动的案例分析。您将学会如何利用锚定效应来塑造价格感知,如何利用确认偏误来强化客户对产品的信心,如何巧妙运用损失厌恶来激发行动,以及如何利用从众效应来传递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这些并非操控,而是对人类认知规律的深刻洞察,从而更好地呈现产品价值。 动机的引擎: 驱动人们采取行动的内在力量是什么?本书将深入剖析内在动机(如成就感、兴趣、学习)和外在动机(如奖励、避免惩罚)在销售中的作用。您将学会如何通过激发客户的内在动机来建立长期的忠诚度,并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外在激励来促成即时购买。我们将探讨“互惠原理”、“承诺与一致”等社会心理学原则,让您明白为何人们倾向于回报善意,为何一旦做出承诺便会努力去兑现,以及这些原则如何在销售中发挥潜移默化的力量。 二、 沟通的艺术:如何触动心弦? 销售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信任的建立。这本书将教会您如何通过精妙的沟通技巧,触动客户的心弦,赢得他们的信任。 倾听的力量: “说”比“听”更容易,但“听”往往比“说”更能打动人。本书将强调积极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倾听技巧,让客户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您将学习如何运用开放式问题、澄清性问题、总结性反馈等方法,深入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和顾虑。我们不仅要听客户说了什么,更要听懂他们“没说”的。 语言的魔力: 同样的商品,不同的描述,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本书将引导您学习如何运用“框架效应”来塑造产品价值。您将掌握如何使用积极、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连接的语言来描述产品,如何将产品的特性转化为客户的利益,以及如何通过讲故事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我们还会探讨“非暴力沟通”的原则,教您如何在不引起对抗的前提下,清晰、坦诚地表达观点,解决异议。 非语言的密码: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这些非语言信号往往比语言本身更能透露真实想法。本书将为您解析常见的非语言沟通模式,教您如何解读他人的非语言信号,并如何运用自信、开放的非语言姿态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信任感。您将学会如何通过微笑、眼神接触、身体朝向等细节,传递真诚和专业。 提问的智慧: 提问是销售中最具力量的工具之一。本书将引导您学习如何设计和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以引导客户思考,挖掘潜在需求,并最终引导他们走向购买决策。从开放式到封闭式,从引导式到探索式,我们将系统解析各类提问的适用场景和技巧,帮助您在对话中占据主动,并让客户感觉是自己主动发现了产品的价值。 三、 信任的基石:如何建立稳固关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任成为稀缺资源。本书将为您提供构建和维护客户信任的实用方法。 真诚的力量: 销售的最高境界是“我不是在卖你东西,而是在帮助你解决问题”。本书将强调真诚在销售中的不可替代性。您将学习如何以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建议,即使这意味着暂时放弃眼前的订单。诚信的长期回报远大于短期利益。 专业的权威: 客户愿意将问题委托给专业人士。本书将指导您如何展现您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洞察,让客户相信您是可靠的专家。这包括深入了解产品、市场趋势、竞争对手,以及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客户能够理解的价值。 共情的连接: 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难处和期望,是建立情感连接的关键。本书将教会您如何通过主动设身处地,表达同理心,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 信誉的积累: 信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每一次成功的交易、每一次真诚的互动逐渐积累起来的。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您建立良好的口碑,并通过客户推荐来扩大影响力。 四、 异议的化解:将拒绝转化为机会 客户的拒绝和异议并非终点,而是销售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本书将帮助您将这些“挑战”转化为“机会”。 理解异议的本质: 并非所有异议都是对产品的否定,很多时候是客户对信息不完整、不清晰的担忧,或是对风险的规避。本书将帮助您识别不同类型异议背后的真实原因,例如价格、功能、信任度、时机等。 积极回应与引导: 您将学习如何用积极、建设性的态度来回应客户的异议,而不是陷入辩解或对抗。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异议处理框架,例如“感受-感受-感受”法、FABE法则(Feature-Advantage-Benefit-Evidence)的变体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提供额外信息、证明或担保来打消顾虑。 转危为机: 成功化解客户的异议,往往能进一步加深客户的信任,并使其更加确信自己的购买决策。本书将教会您如何巧妙地将客户的顾虑转化为展示产品优势的机会,并最终促成成交。 五、 成交的智慧:让客户心甘情愿地说“是” 当一切准备就绪,如何自然而然地引导客户完成购买?本书将为您揭示成交的心理学智慧。 临门一脚的时机: 掌握“购买信号”的识别,了解何时是最佳的成交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地提出成交请求。 选择的艺术: 提供有限但有吸引力的选择,让客户感觉拥有掌控权,同时又将他们引导向您期望的方向。 行动的促成: 学习运用一些温和而有效的成交技巧,如“假设成交法”、“选择成交法”等,让客户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购买。 后续的维护: 成交并非销售的终点,而是建立长期客户关系的起点。本书将强调建立售后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以巩固客户满意度,并为未来的销售机会奠定基础。 《一本书搞懂销售心理学》将带您踏上一段探索人性、理解沟通、建立信任、化解挑战,并最终实现卓越销售的旅程。它不仅仅是一本销售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连接彼此,从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行动手册”。准备好,用心理学的智慧,点亮您的销售之路,触动更多的心扉,赢取更广阔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标题虽然直接,但它所传达的信息却远超我的预期。我一直认为销售是一种基于逻辑和说服力的活动,但这本书让我看到,情感和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并没有提供一套万能的销售模板,而是教会了我如何去观察、去倾听、去理解。书中关于“互惠原则”和“稀缺性”的运用,让我对如何在不引起反感的情况下,让客户更愿意接受我的建议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同理心”的论述,它强调了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和运用同理心。我之前可能过于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而忽略了客户的真实感受。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销售是建立在互信和共赢的基础上的。它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故事和场景来打动客户,这比枯燥的产品介绍要有效得多。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关于销售心理学的深度探索,它不仅提升了我的销售技巧,更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坦白说,起初是被书名吸引,但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却远超我的想象。这本书并非一本教你如何“套路”客户的功利性读物,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理解销售的深层逻辑。它巧妙地将心理学理论与销售实践相结合,让我对客户的决策过程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书中对于“锚定效应”和“承诺与一致性”的阐述,让我深刻理解了在沟通中如何巧妙地引导客户思维,而不会显得过于强势。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反向心理学”的探讨,它揭示了在某些情况下,恰恰是“不推销”反而更能引起客户的兴趣。这本书让我明白,销售并非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而是一场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开始更加关注客户的感受和需求,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非语言信号来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每一次阅读都仿佛是一次心理学的探险,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洞察,也让我在销售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虽然书名可能有些夸张,但里面的内容绝不是空穴来风。我一直觉得自己在销售方面有些瓶颈,总是抓不住客户的 G 点,感觉自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豁然开朗。它没有教我那些花哨的销售套路,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比如人们为什么会拒绝,为什么会犹豫,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掏钱。书中关于“认知失调”和“社会认同”的分析,让我明白了很多平时难以解释的购买行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建立“情感账户”的章节,它提醒我,销售不仅仅是关于产品本身,更是关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提供积极的体验。我之前可能过于关注产品的功能和价格,而忽略了客户的情感需求。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通过理解客户的痛点和期望,并用真诚的态度去回应,才能真正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处理异议和拒绝的实用技巧,这些技巧并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建立在理解客户立场的基础上,非常具有启发性。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本关于销售心理学的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标题党”,但内容却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在理解客户动机和建立信任方面,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我之前一直认为销售就是技巧的堆砌,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深入剖析了人类的深层心理,比如为什么人们会做购买决定,是什么驱动了他们的需求,以及如何在情感层面与客户建立连接。书中举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让我更容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关于“损失厌恶”和“锚定效应”的讲解,让我对如何定价和展示产品有了全新的思考。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提问引导客户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推销产品。这本书还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解读客户的真实想法。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销售指南,更是一本关于人际沟通和理解的宝典,对于任何需要与人打交道的人来说,都非常有价值。我强烈推荐给那些想要提升自己销售能力,或者想更深入了解人性的人。

评分

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前总觉得销售就是把东西卖出去,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销售的本质是满足需求,是解决问题,更是建立关系。它并没有提供什么速成的秘诀,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心理学原理,比如“蔡格尼克效应”如何影响客户的注意力,以及“曝光效应”如何帮助我建立品牌认知。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心理学理论是如何在实际销售场景中发挥作用的。我学到了如何通过提问来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自信和专业,以及如何通过故事来打动客户的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销售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产品知识,更需要具备高超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洞察力。我不再害怕与客户打交道,而是更加期待每一次与客户的交流,因为我有了更强的信心去理解他们,去帮助他们。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它的书名所能概括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