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号: 9787302367635 9787121230301 9787121192197 9787121141225 9787121126055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梁山政治(白金版)》 |
| 作者: | 赵玉平 著 |
| 市场价: | 36.00 |
| ISBN号: | 9787302367635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简介: | 本书以《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为基本架构,深入浅出,独辟蹊径,在幽默风趣的谈笑之中,解读蕴含在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管理智慧。笔锋文理之间透析着小说家 的诙谐、谋略家的眼光、管理者的思路,以及的胸襟。本文的主角,朱武、樊瑞、萧让等人物虽然在《水浒传》中笔墨不多,却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极具故 事性。围绕这些传奇人物,本书设计了40多个小故事,来阐述组织管理中的48个典型问题,以生动的情节和精辟的分析向读者展示这些问题背后的规律以及解决 的要领。本书整合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诸多著作中的智慧典故,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 |
|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刘备的谋略》 |
| 作者: | 赵玉平 著 |
| 市场价: | 45.00 |
| ISBN号: | 9787121230301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简介: | 全书语言风趣幽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作者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将现代管理学名词信手拈来。在他看来,刘备有过人之处,也有不少缺 点,他寒微的出身决定了他不仅比同龄人更早成熟,而且需要不断重塑人际关系地图来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坚韧的刘备对现代社会那些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无疑是 如人生楷模一般的励志典范。书中一段段有关成长的故事和启迪心灵的智慧隽语,则悄无声息地化入阅读过程中,引发读者深思。 他,出身寒微,却三分天下,称雄一方;他,知人善任,善于借势,有过人的领导才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血雨腥风的年代,在艰难的境况下,刘备屹立不倒,走向成功,并非凭借运气。是不屈不挠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伟业。 本书所呈现的,是刘备的创业故事,也是草根英雄的成长史。当曾经的波澜壮阔归于平淡,当英雄在时间的长河中远去,我们仍能借助史书和文学的只言片语,去感受他们,理解他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从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中,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
|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曹操的启示 |
| 作者: | 赵玉平 著 |
| 市场价: | 39.00 |
| ISBN号: | 9787121192197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简介: |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本书继承了赵玉平“麻辣说三国”系列的一贯风格,将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成功故事和管理学知识相结合,用管理学、心理学的方法揭示真理,发现规律,结合每个职场人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帮读者换个角度看曹操,学习他的处世之道,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
|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跟司马懿学管理 |
| 作者: | 赵玉平 著 |
| 市场价: | 32.00 |
| ISBN号: | 9787121141225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简介: |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赵玉平“麻辣说三国”系列节目同名图书之一。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 |
|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向诸葛亮借智慧 |
| 作者: | 赵玉平 |
| 市场价: | 28.00 |
| ISBN号: | 9787121126055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简介: | 他的彪炳史册的智慧化身 他是德才兼备的千古典范 他的卓越才能至今都带给我们启迪和帮助 赵玉平博士教您向诸草包亮借智慧 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用自己的智慧书写了人间传奇。隆中对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一个个经典之作,犹如苍穹中的一颗颗璀璨的 明珠,成就了他无人企及的智慧传奇。那么,孔明先生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记载有什么不同,千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卓越智慧又能给 今天的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和帮助呢? 本书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诸葛亮的一生,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等大 事件都有精辟的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讲故事也分析规律,并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规律 和技巧。 |
这套《梁山政治、刘备的谋略、曹操的启示、跟司马懿学管理、向诸葛亮借智慧》的书,我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本来只是想随便翻翻,没想到却一头扎了进去。尤其是《梁山政治》这一本,我感觉作者对梁山好汉们的权力斗争、利益分配、以及内部派系是如何形成的,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它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把那些江湖上的粗莽汉子,如何在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里,形成一种“规矩”和“秩序”,描绘得淋漓尽致。读的时候,我常常会联想到一些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比如团队的凝聚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领导者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作者并没有回避梁山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反而通过对这些的细致分析,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最草莽的组织,也存在着一套自己独特的政治生态。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林冲、鲁智深、武松这些人物在权力格局中扮演角色的解读,他们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而是有各自的立场和算计。这本书让我对“政治”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庙堂之上,而是看到了它在任何群体运作中都可能存在的影子,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
评分最近沉迷于阅读这套《梁山政治、刘备的谋略、曹操的启示、跟司马懿学管理、向诸葛亮借智慧》,尤其是《刘备的谋略》和《曹操的启示》这两本,给了我极大的阅读乐趣和深刻的反思。刘备的部分,我非常欣赏作者对他“识人”能力的刻画。他能够不计前嫌,将关羽、张飞这样性情桀骜不驯的人收服,并将他们作为自己的核心班底,这背后一定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和沟通技巧。书中对刘备如何利用“情义”来笼络人心,同时又不失战略目标,这一点分析得非常到位。我从中看到了一个领导者如何平衡情感与理性,如何建立起一支忠诚可靠的团队。而《曹操的启示》,则让我看到了一个“实用主义者”的政治智慧。曹操不像刘备那样强调“仁德”,他更加务实,也更加决绝。作者对曹操在军事上的果断和在政治上的手腕,都进行了精彩的描绘。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解读,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社会僵局,也为他赢得了无数优秀的人才,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打破常规、追求卓越的组织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读完这两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如何理解历史人物的成败,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人物性格和成败原因很感兴趣的读者,《曹操的启示》和《跟司马懿学管理》这两本书,真是让我大呼过瘾。曹操的部分,我发现作者并非简单地将他塑造成一个奸雄,而是深入挖掘了他身上那些极具争议性,但又确实助他成功的特质。比如,他对人才的“唯才是举”,打破了门阀的桎梏,这一点在当时是极具颠覆性的;他对战争的果断决策和灵活应变,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前后的表现,简直是一场教科书式的军事分析。更重要的是,作者揭示了曹操身上那种“敢于犯险”和“不怕失败”的精神,这股劲儿是他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动力。而《跟司马懿学管理》则给我带来了另一种感悟。司马懿不像曹操那样锋芒毕露,他更像是一位“慢热型”的领导者,善于隐忍,懂得布局,并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作者详细解读了他如何在外敌环伺、内部权力不稳的情况下,一步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最终为司马家族的崛起奠定基础。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忍耐”的力量,以及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冷静和耐心,这对于我在职场中面对压力和挑战时,非常有借鉴意义。
评分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领导我的团队,恰好翻阅了这套书中的《刘备的谋略》和《向诸葛亮借智慧》。这两本书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围绕着“智谋”和“人才”展开。刘备的部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如何从一个贩鞋的草根,一步步建立起蜀汉基业。作者着重分析了他的“仁德”招牌背后,隐藏的非凡策略。比如,他对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才的凝聚力,那种“如鱼得水”的信任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他对曹操、孙权等强敌的周旋,那种“以弱胜强”的韧性是如何体现的。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谋略并非只是权谋算计,更多的是一种长远的格局和对人心的把握。而《向诸葛亮借智慧》则更加聚焦于具体的决策和执行层面。诸葛亮那些“空城计”、“七擒孟获”之类的计策,作者并没有仅仅当做故事来讲,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逻辑和思想。我尤其关注作者关于“知人善任”和“因势利导”的论述,这些对于我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评估和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以及如何抓住市场机遇,提供了不少实操性的思路。总的来说,这两本书让我意识到,在领导力这条路上,智慧和策略是不可或缺的。
评分我一直觉得,管理是一门既需要艺术也需要科学的学问,这套书中的《跟司马懿学管理》和《梁山政治》,恰好触及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跟司马懿学管理》,我发现司马懿的管理风格,很多时候是“无为而治”的精髓。他并不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而是善于放权,但他放权的同时,又有着极高的管控能力。作者通过对他如何处理内部矛盾、如何激励将士、以及如何制定长远战略的分析,让我看到了一个深谋远虑的管理者的形象。他那种“静待时机”的策略,在今天看来,也依然适用于很多需要长期积累和耐心经营的领域。而《梁山政治》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群体管理的复杂性。虽然梁山上的“政治”看起来很粗糙,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在缺乏健全制度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人情、恩义、以及一定的“潜规则”来维持一个组织的运作。作者对宋江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处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利用“天命”来巩固自身权威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形式的“管理”。这两本书让我觉得,管理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