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2018考研政治大纲,对考研政治历年真题主观题部分进行了深度剖析,总结考查规律和答题方法,给出评分点,让解答主观题的每一步骤都有理有据。在此基础上,精选时政热点材料,进行模拟训练,稳扎稳打,方法与练习并重,让主观题应试不在心存畏惧。
任燕翔: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地区考研政治阅卷组成员,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访问学者。任老师在授课方法上坚持“一切从真题出发,一切以真题为检验标准”,特别关注讲授内容与应试得分之间的关系。独创的“三级知识体系”复习方法和“关键词”答题法,效果甚佳。
目 录
第一章 主观题答题的技术性问题和原则性问题······················1
第二章 马原主观题的考查规律、答题方法与背诵内容·················4
第三章 毛中特主观题的考查规律、答题方法与背诵内容··············41
第四章 纲要主观题的考查规律、答题方法与背诵内容···············74
第五章 思修主观题的考查规律、答题方法与背诵内容················105
第六章 时政主观题的考查规律、答题方法与背诵内容···············137
虚幻的主观题恐慌(代序)
考研政治中的主观题,也就是材料分析题一直是考研学生的噩梦。客观题(选择题)无论复习效果如何,会不会做,总是能选出ABCD的,而主观题想胡乱写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很多学生自始至终都没勇气去做一道主观题,因为拿到主观题时大脑一片空白,卷面一片空白。实际上这种恐慌是自己吓自己,是把主观题妖魔化了。
第一,主观题得分是拉不开差距的,历年主观题的平均分都在25~30分之间。因为自2006年起,主观题考查的主体不再是知识性考点,而是立场、方向、宏观的趋势。考查知识性考点,一旦没背,不知晓,就会拉开巨大差距,但是考查立场、方向、宏观趋势,是拉不开差距的。因为我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充满信心,而且还都知道十九大、“一带一路”“文化自信”很重要。所以,把身家性命都放在主观题上的同学要警醒,政治拉分主要是客观题,尤其是马原和毛中特的多选,选择题没过关,寄希望于主观题自己得超高的分,别人都不会的,通常自己会成为一个笑话。所以,我这本书的定位并不是让你得多高的分数,而是让你背诵和准备政治主观题的时长压缩到极致,得到30~35分的成绩,把节省下来的大把时间留给你的专业课,因为在后期专业课才是投入回报比最高的科目。
第二,我这本书不是预测和押题,我有专门的预测卷——4套卷。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的重要程度远超过4套卷,因为这本书能保证你的安全,即在所有预测都不准的情况下你的主观题依然不会出事崩盘。我是个风险厌恶型的人,我决不允许我的学生把希望就寄托在几道押题上。因为押中专题很容易,但押中考查角度,给出准确的答案是很困难的,我去年押中靠的是运气。比如我们都知道要考十九大,但是十九大到底在哪个科目里面命题,第一问怎么考怎么答,第二问怎么考怎么答,这是很难预测的。
第三,你们最后不能被一堆热点淹没,越到后期,热点越多。但热点不等于考点,如果不符合命题的固定套路,再热的点也无法入题,我们就不用关注,比如萨德的部署。反过来,一些非热点如果符合命题规律,也会入题,比如2013年大家都认为必考十八大时,考了基层民主制度。所以,各位要冷静下来,回归到真题和考点。
最后,这本书的背诵内容如果全部背完,主观题上30分是没什么问题的,用得好的学生能到35分,但是40分以上没戏,因为35分再往上,背诵的内容会成倍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嘛。这本书不要自己自学,一定要配合线下或线上的课程,背诵也要在我直播课的指导下,必定事半功倍。
任燕翔
2017.9
如果说考研政治是一场攻坚战,那么这本书就是我手中最犀利的“信息战”武器。我关注到,它在处理相对晦涩的“毛中特”部分时,没有采用那种流水账式的叙事,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历史转折点”和“理论创新”来构建知识模块。这种结构化的梳理,使得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的核心矛盾和解决思路,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于如何将“史论结合”和“现实分析”融入论述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原理,但不知道如何将它应用到具体的时事材料上。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示范解答,教会我们如何进行“四步走”或“五段论”式的论证展开。它的实用性是压倒一切的,不是让你去成为理论家,而是让你成为一个高分考生。每次我感到复习疲惫时,翻开它,总能找到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又重新充满了斗志,因为我知道,主观题的难关,有它在,就不是过不去的坎。
评分我之前用过好几本不同的政治主观题复习资料,大多是厚厚一本,感觉像在啃一本大部头的教材,读起来非常耗时费力,而且很多内容其实是重复劳动。然而,这本宝典的价值密度非常高,每一页、甚至每一段文字都凝聚着实用的应试技巧。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政治学科话语体系”的精准把握。考研政治的主观题,它本身就是一套相对固定的语言体系,你如果用日常口语去回答,即使内容正确,分数也会大打折扣。这本书则像一本“官方翻译器”,教会你如何使用最规范、最能取悦阅卷老师的“政治语言”来表达你的观点。例如,在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时,它提供的关键词和短语组织方式,精准对标了教材和官方文件中的表述。通过反复研读和模仿,我的答题开始有了“标准答案”的味道,那种结构完整、术语规范的感觉,是其他资料很难提供的。对于时间紧张的考生而言,这种高效的、直指核心的复习材料,简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考研路上的一剂强心针!我记得那段时间,政治复习总是感觉抓不住重点,尤其对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和系统梳理的主观题更是束手无策。但自从翻开这本宝典,那种迷茫感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它不像有些资料那样堆砌概念,而是真正做到了“应试”二字。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把那些复杂的理论知识点,通过非常精妙的框架结构展现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白“这个知识点考到主观题,我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去组织语言”。特别是对于那些常考的哲学原理和思修部分的论述题,书里提供的范式和答题模板,简直是解题的“肌肉记忆”。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对历年真题的深度剖析,那种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层层剥茧地分析出“阅卷老师到底想看到什么”的洞察力,这比死记硬背一堆官方说辞有效得多。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帮我找到了政治主观题的得分密码,让原本令人生畏的论述题,变成了一个可以精准拿分的项目。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政治主观题上感到吃力的战友们,它绝对是通往高分的捷径,让你在考场上胸有成竹,落笔生风。
评分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对政治理论科目的“文科思维”一直感到非常头疼,感觉自己永远无法掌握那种严谨的论述规范。这本《应试宝典》,可以说是为我们这类“跨界选手”量身定做的救赎之光。它最牛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说”。例如,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理和方法论时,它提供的分析框架,直接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可以套用的分析工具。我发现自己不再是生硬地背诵定义,而是能够真正运用这些工具去解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或材料题。书中对“热点追踪”和“知识点联络”的处理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会清晰地标示出哪些理论在近几年考查频率最高,以及如何将某一理论知识与时政热点进行巧妙结合,这在考场上展示了你对理论的活学活用能力。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用心,重点突出,关键语句加粗,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快速回顾时,效率倍增。它真正实现了从“学到”到“会用”的转变,极大地增强了我对政治科目的信心。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那么多考研辅导材料,真正能让我产生“相见恨晚”感觉的并不多,但这一本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编排逻辑非常贴合考生的实际需求,不是那种面面俱到却缺乏重点的百科全书,而是精准聚焦于“如何得分”的实战手册。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近现代史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两个板块时所展现出的细致入微的梳理。它把那些看似零散的历史事件和政策变动,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这对于构建完整的论述框架至关重要。我以前背诵时总是记了前头忘了后头,但这本书的梳理方式让我明白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毫不费力,这对于高强度的复习阶段来说,简直是精神上的放松。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构建一个滴水不漏的论述结构,告诉你哪些论点是“必得分点”,哪些表述是“加分亮点”。这套方法的应用,让我在模拟测试中,主观题的平均分稳稳地提升了十多分,这对于总分竞争激烈的考研来说,太关键了。
评分Great!
评分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评分6
评分喜欢,加油!
评分差评,我这书还没收到,价格就降的一塌糊涂,大家不要买文都的书。。乱定价
评分信赖京东,商品质量过关,包装完好,快递速度惊人,点个赞
评分非常有用
评分不错的商品,京东购物很值得信赖,下次我还会来买的的,希望这款产品能越卖越好,值得购买的,对了,奶茶挺好的,活好挺好玩的
评分还不错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