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由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组织编撰,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上市公司经营、发展和改革状况,以及上市公司监管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专业性、综合性年鉴。《中国上市公司年鉴》从2007年起,每年一卷,以作为上市公司、投资者、监管工作者、研究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有关中介机构等共享和沟通上市公司信息资源的平台。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全方位、多角度、跨地区、跨行业地汇集了上市公司2015年度的基本状况,尤其是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及相关数据进行了详尽的采集和深度的分析,使读者可以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共设有8个篇目,各篇目下按具体内容分为章、节、目、段多个层次。篇目内容依次为:综合发展篇、上市公司行业篇、上市公司地区篇、上市公司治理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篇、大事记、政策法规篇及统计篇。为方便读者,本年鉴配有CD-ROM电子出版物。另外,因篇幅所限,政策法规篇和统计篇的内容只进入了电子出版物。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上市公司行业篇”中,上市公司的行业归属系根据中国证监会2015年第四季度发布的新行业划分标准分类。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由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各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部分证券公司、相关媒体等单位及部分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写,各种资料和数据可靠,均经各撰稿单位审阅。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首任会长陈清泰同志、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同志任编委会名誉主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同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李小雪同志任编委会主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负责同志任编委会副主任,各证监局负责人任编委会委员。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上市公司行业篇”、“上市公司地区篇”中的数据,除特别说明外,由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整理提供。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中的资料、数据,除特别说明外,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综合发展篇
2015年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沪市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沪市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会计问题分析报告
沪市上市公司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整体情况分析报告
沪市上市公司2015年度审计问题分析报告
沪市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实证分析报告
深市上市公司2015年并购重组情况与监管问题研究
深市上市公司2015年国资改革情况分析
深市上市公司2015年内控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深市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公司治理情况分析
深市上市公司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情况分析
2015年海外股票市场基本情况
第二篇 上市公司行业篇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
第三篇 上市公司地区篇
第四篇 上市公司治理篇
第五篇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篇
大事记
政策法规篇
统计篇
精彩书摘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
青海证监局本着“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一线监管的优势,以现场检查为抓手,以信息披露为主线,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目标,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和问责处罚力度,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促进市场公开透明。2015年,青海证监局多措并举、积极主动履行监督责任,辖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总体较好,各公司基本能够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如实反映经营成果、重大事项,能够及时针对媒体质疑履行核查及澄清义务,上市公司主动披露信息意识不断增强,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
(四)证券市场服务情况
2015年,青海证监局围绕“两维护、一促进”的核心职责,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全力推动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众公司规范发展,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力促进了辖区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将高风险公司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积极协调各方力量,防范和化解其风险。二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軍组和再融资做优做强,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鼓励上市公司建立持续、清晰、透明的现金分红政策和决策机制,督促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四是推动上市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业绩接待日活动,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有力增强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良性互动,进一步营造了辖区成熟、理性的股权投资文化,提升了辖区上市公司透明度,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五是加大培训力度,积极主动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
前言/序言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由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组织编撰,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上市公司经营、发展和改革状况,以及上市公司监管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专业性、权威性、综合性年鉴。《中国上市公司年鉴》从2007年起,每年一卷,以作为上市公司、投资者、监管工作者、研究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有关中介机构等共享和沟通上市公司信息资源的平台。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全方位、多角度、跨地区、跨行业地汇集了上市公司2015年度的基本状况,尤其是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及相关数据进行了详尽的采集和深度的分析,使读者可以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共设有8个篇目,各篇目下按具体内容分为章、节、目、段多个层次。篇目内容依次为:综合发展篇、上市公司行业篇、上市公司地区篇、上市公司治理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篇、大事记、政策法规篇及统计篇。为方便读者,本年鉴配有CD-ROM电子出版物。另外,因篇幅所限,政策法规篇和统计篇的内容只进入了电子出版物。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上市公司行业篇”中,上市公司的行业归属系根据中国证监会2015年第四季度发布的最新行业划分标准分类。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由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各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部分证券公司、相关媒体等单位及部分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写,各种资料和数据权威、可靠,均经各撰稿单位审阅。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首任会长陈清泰同志、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同志任编委会名誉主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同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李小雪同志任编委会主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负责同志任编委会副主任,各证监局负责人任编委会委员。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上市公司行业篇”、“上市公司地区篇”中的数据,除特别说明外,由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整理提供。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中的资料、数据,除特别说明外,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的编撰工作得到了各撰稿单位及撰稿人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本年鉴的不足之处,诚请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以使《中国上市公司年鉴》日臻完善。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洞察时代脉搏,解码经济图景 2016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中,继续稳步前行,挑战与机遇并存。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动态变化更是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本汇集数据的工具书,更是一部深度解析中国上市公司群体发展轨迹、洞察宏观经济趋势、预判行业未来走向的权威读本。本书以其严谨的资料搜集、精深的分析视角和广阔的战略视野,为所有关注中国资本市场、渴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逻辑的读者,提供了一扇全面而深入的窗口。 一、 宏观经济的时代回响:拨开迷雾,把握方向 2016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关键期。经济增速的换挡、结构性调整的深化、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都对中国上市公司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深刻地把握了这一时代的宏观背景,通过对当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环境、国际贸易格局等方面的深入剖析,为读者构建起一个理解上市公司行为的宏大框架。 本书系统梳理了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与挑战。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影响了传统产业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又如何激发了新兴产业的活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和风险?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境内外上市公司的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宏观层面的变量,在年鉴中得到了细致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宏观政策如何自上而下地塑造着资本市场的格局。 同时,年鉴也聚焦于2016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的调整、债券市场的变化、外汇市场的动态,以及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动向,都与上市公司的融资、投资和市值表现息息相关。本书通过对这些关键金融元素的梳理,展现了金融体系如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又如何成为影响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 二、 上市公司群体的全景透视:数据驱动,洞见未来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中国上市公司群体全面而详尽的呈现。本书收录了截至2016年底在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的基本信息、财务数据、经营状况、战略举措以及市场表现。这不仅是一个海量数据的集合,更是一个庞大经济体中无数个体的生动写照。 1. 数据维度:严谨与深度并存 本书的数据维度涵盖了公司上市情况、股权结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关键财务比率、股东信息、董事会构成、高管变动、募集资金使用、分红派息等方方面面。这些数据以标准化的格式呈现,便于读者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 财务分析的基石: 年鉴提供了2016年度各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数据,如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基于这些原始数据,本书进一步计算并呈现了如资产回报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毛利率、净利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关键财务比率,为投资者、分析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直接的分析依据。 股权与治理的镜像: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石。年鉴详细列出了主要股东及其持股比例,包括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等,并分析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和绩效的影响。此外,本书还记录了公司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构成和任职情况,有助于读者理解公司的决策机制和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战略与运营的轨迹: 年鉴不仅关注财务数据,更深入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例如,募集资金的投向与使用情况,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发展重点和投资方向;重大资产重组、并购活动,则勾勒出行业整合和企业扩张的图景;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指标,则可用于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2. 结构化呈现:分类与对比的智慧 为了便于读者检索和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对海量信息进行了科学的结构化组织。 按板块划分: 年鉴会根据不同证券交易所(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等)以及不同板块(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方便读者聚焦特定市场或板块的投资机会。 按行业归类: 按照国际通行的行业分类标准,将上市公司归入不同的行业,如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消费品、医药卫生、能源等。这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竞争格局以及各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重点公司聚焦: 对于具有代表性、影响力或特殊意义的上市公司,年鉴可能会提供更详尽的专题分析,深入剖析其商业模式、竞争优势、战略转型等,为读者提供案例学习的样本。 三、 行业发展的深度解析:趋势洞察,前瞻布局 2016年,中国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一些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压力,而另一些新兴产业则蓬勃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通过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为读者揭示了各行业的现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在产能过剩的钢铁、煤炭等行业,年鉴关注了相关上市公司的去产能举措、技术改造和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房地产行业,则分析了市场波动、政策调控对企业销售、投资和融资的影响。 新兴产业的崛起与突破: 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6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年鉴详细分析了这些行业中领军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商业模式演进以及资本运作情况,展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孕育与成长。 消费升级与服务业繁荣: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品、零售、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年鉴聚焦于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分析其品牌建设、渠道创新、用户体验提升等方面的举措,以及它们如何满足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四、 资本市场的互动与展望:连接实体,驱动创新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不仅是一份数据宝典,更是一份对中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互动关系的深度解读。 投融资的联动: 年鉴分析了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活动,包括IPO、增发、债券发行等,以及这些活动如何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关注了机构投资者的动向、私募基金的运作以及对外投资等,展现了资本如何在不同领域进行配置和流动。 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年鉴通过对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公司治理水平与企业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为投资者提供了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视角。 改革与创新驱动: 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年鉴关注了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市场监管的加强等重要政策动向,以及这些改革措施如何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和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 五、 目标读者与阅读价值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是一本面向广泛读者的权威参考工具。 投资者与分析师: 为股票投资者、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等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基础和深入的行业洞察,是进行投资决策、风险评估和价值分析的必备工具。 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者: 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行业竞争格局、学习优秀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 政策制定者与研究人员: 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提供了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研究素材,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精准地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为研究人员提供量化分析的坚实基础。 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 无论您是希望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中国企业创新活力,还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充满兴趣,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权威的视角。 结语 《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16)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波澜壮阔。它以数据的力量,揭示了数字背后的商业逻辑;以专业的分析,解读了经济运行的深层奥秘;以广阔的视野,展望了中国经济的无限可能。翻阅此书,您将如同置身于中国经济的宏大叙事之中,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洞察企业发展的规律,理解资本市场的力量,并为未来的探索与创新汲取智慧与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