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精英成长记
丰田口口相传的独立工作法大公开
事半功倍的秘密:
丰田老员工手把手教你提高工作效率的38个口诀和5种工作能力
本书将运用情景故事,把丰田工作的思维方式融会贯通,具体展
现出来。通过阅读情景故事,我们可以一点一点下载丰田思考力到我
们的大脑当中,和我们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我们的技能。
原丰田机械师。Plus Drive株式会社董事长兼CEO。1996年,以机械师的身份进入丰田,负责5000台汽车的修理工作。在工作现场彻底记住口头禅并掌握“独自思考的习惯”后,在比技术力的“技能奥林匹克”中成为史上年轻的冠军。此外,还连续两年参加比改善创意的全国性比赛——“创意工具竞赛”。转行进入IT行业后,在提供PC支持的戴尔电脑公司连续五年成为客户满意度的员工。2015年,成立以推进WEB销售为主业的Plus Drive株式会社,并就任CEO一职。
译者:王群 大阪产业大学国际会计专业研究生,现就职京都某商社,常驻京都。《在日本》杂志撰稿采访。曾翻译作品 《不浪费人生的超级管理术—与拖延症分手的200种方法》 《丰田高效工作法》 《一册在手,初中三年数学详实总归纳》
第一章 如何让工作卓有成效 /1
1.时间是动作的影子 /2
2.努力不只是多流汗那么简单 /9
3.如果没有遭遇困难,大脑也就很难高速运转 /14
4.自“働”化 /20
5.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25
6.没有代替方案,就不要轻易使用否定权 /29
7.没有课题的报告,没有资格称作报告 /33
【延伸阅读】改善思维 /37
第二章 换一个视角,让1+1=3 /41
8.持续把握目标设定 /42
9.多能工 /47
10.横向展开 /52
11.把其他部门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 /56
12.比算术更厉害的忍术 /60
13.学会换位思考比自己高两个级别的立场 /64
【延伸阅读】横向展开思维 /69
第三章 只要明确了问题所在,90% 是可以解决的 /73
14.把自己置身于舒适圈以外 /74
15.三现主义 /80
16.先现场,后数据 /84
17.记住路上总有遗落的金子 /88
18.静听物语 /92
19.想要不脱离现实,眼就要盯紧数据 /97
20.配合销售,只生产有销路的产品 /101
21.不做个人孤岛 /105
【延伸阅读】现场思维 /108
第四章 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111
22.用找借口的大脑思考如何行动 /112
23.不用“背运”这种借口停止反省 /116
24.机械“未坏先老”的情况占大多数 /120
25.不需要目录工程师 /123
26.不反抗,不遵守 /126
27.尽心追究问题的原因,而不是追究责任 /129
28.痛打“落水狗”,非君子也 /133
29.五个Why /136
30.本质原因 /139
31.重要的是“为了什么目的” /142
【延伸阅读】追究本质原因的思维方法 /148
第五章 速度推进解决 /151
32.巧迟拙速 /152
33.搞好人际关系要多倾听少说教 /155
34.和质量相比先把数量搞上来 /159
3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64
36.1 个可能性> 100 个没办法的理由 /169
37.人只发挥了自己潜能的百分之一而已 /174
38.把变化当做真正的安全后盾 /179
【延伸阅读】行动思维 /183
作者后记 /187
附录 “丰田的口头禅”汇总 /189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很多商务人士都强烈希望能够参与这样的训练。其实,无论是细
节主义的工作方式也好,还是想要提高效率的期望也罢,工作中为
重要的恐怕是面对各种商务场合如何“思考”,因为这才是解决问题
的根本所在。不论如何优秀的组织体系,实际运营终究还是要依靠人
来执行,这个人要有他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同样,不论多么优秀的
软件,实际操作使用的仍然是人,这个人同样需要有他自己的一套思
维体系。
有这样一家公司,每天都会从不同角度训练一个人的“思考力”。
这就是我所在的企业—丰田汽车,简称丰田。
丰田工作现场,常常被提起的一句“口头禅”是“用自己的头脑
思考”。将这句话称为丰田企业工作法的DNA 也不为过。这句话不
止被现场工作的人所倡导,丰田自身的发展也得益于该思维方式发挥
的积极作用。
在丰田工作期间,我常常被这句“口头禅”所影响。甚至到现在,
哪怕我已经离开丰田公司,但那时候耳濡目染而形成的习惯和思维方
式,总能帮助我完美地解决工作上棘手的问题。
PAGE:II
丰田高效工作法
我反思思考并总结出丰田“口头禅”中提到的思考方式。大致能
细分成以下五种类型。
1.改善思维
集思广益,从微小之处开始致力于思维方式的改善。仅仅是按部
就班的工作将无法得到大家的首肯。如果能够把改善思维引进到工作
当中,我们不但能够重新体会到提高“时间的质量”的喜悦,还能认
识到多“动脑筋”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工作卓有成效,取得新的建树。
2.横向展开思维
把想法以及行动举一反三,推广运用的思维方式。在企业里,我
们常常听到同样的对策在不同的部门推广,某某的解决问题方案被别
的部门采用等。但如果认为这就是横向展开思维,那么仍然是非常局
限并且令人惋惜的。如果我们掌握了横向展开思考的精髓,那么我们
不但可以抛开组织体系和个人的局限,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宽广,而且
还能让自己的成长更加高效、高质。与此同时,新的想法更容易萌发。
活用该思维方式常常能用较小的力量撬动起更大的重物。
3.现场思维
理解现场的重要性,从现场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一位刑事
警察的口头禅“正在事件发生现场!”在日本特别有名。也就是说,
不管现代科技如何发展,现场仍然是信息量大的场所。如果能够体
会到这个思维方式的精髓,就能获得更加正确的判断能力,并且提高
发现问题的能力。
4.追究本质原因思维
不被表象所迷惑,能够深入追究本质思考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工
PAGE:III
前言 前言?
作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在一些重要的决策上常常表现得优柔寡
断,无法正视问题并从本质上加以解决。如果能够拥有追究本质原因
的思考能力,我们就不会因为表象而左顾右盼,轻率下决心了。反而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5.行动思维
立刻行动,在各种应对措施中发现新的突破口,激活新的智慧的
思维方式。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单单纸上谈兵已经无法应对各种突发
事件,要先试着行动,在变化中应对变化。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能
够让我们更加精准地洞察问题所在,让人得以飞跃性地成长。
我认为丰田的思维方式主要可以归纳划分成以上五种。但是面对
具体问题时,这几种思维方式应该如何贯穿到我们的行动当中,如何
成为身体力行呢?
本书将运用情景故事,把丰田工作的思维方式融会贯通,具体展
现出来。通过阅读情景故事,我们可以一点一点下载丰田思考力到我
们的大脑当中,和我们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我们的技能。
非常荣幸您能翻开本书一起学习丰田秘传的高效工作法,让我们
一起升级大脑的思考力吧!
《丰田高效工作法》这本书,我完全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去翻的,因为我之前读过太多关于效率的书籍,很多都让我感觉像是“听故事”,道理都懂,但就是用不上。我原以为这本书也会是类似的形式,会讲一些丰田公司里发生过的,关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励志故事,然后从中提炼出一些大家都能懂的道理,但具体怎么落地,可能还需要自己去摸索。所以,我当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看完也就是“知道”了,但未必能“做到”。但是,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给我讲那些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从非常微观的个人工作出发,去探讨如何让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变得更有效率。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个关于“如何处理突发状况”的章节,它不是给我一套死的应对方案,而是教我如何去培养一种“预见性”的能力,去提前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案。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维,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也非常有安全感。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幽默风趣,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就像在看一本生活类的杂志,不知不觉就被吸引进去了。它不是那种让你感觉“压力山大”的“成功学”书籍,反而会让你觉得,原来高效工作,也可以是这么轻松愉快的事情。它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效率的提升,不仅仅是依靠某种方法或者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一种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以及一种持续学习和改进的习惯。
评分读完《丰田高效工作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高效工作”的刻板印象。之前我以为,高效就意味着快,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任务,甚至可能需要牺牲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我设想这本书会充斥着各种加速技巧、时间管理秘籍,可能会讲一些如何更快速地阅读、如何更有效地回复邮件之类的“硬核”技能。我也准备好了,要带着一种“学习战斗技能”的心态去阅读,可能会遇到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或者步骤。但是,《丰田高效工作法》这本书,它并没有给我灌输那些“速成”的技巧,而是从一种更深层次的“工作哲学”入手,去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我们会低效,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地高效。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通过一系列非常贴近生活的场景,去剖析那些隐藏在我们工作中的“浪费”,比如不必要的流程、无效的沟通、重复性的劳动等等。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如何优化信息获取”的例子,它并没有让我去学习什么高深的搜索技巧,而是引导我去思考,我们平时获取的信息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否能够直接解决问题。这种“返璞归真”的提问方式,让我自己去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读起来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交流,他会用最朴实的语言,给你最深刻的启发。它让我明白,真正的高效,不是把工作做得又快又急,而是把工作做得又好又稳,并且在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评分我拿到《丰田高效工作法》这本书,一开始真的没抱太大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效率提升的书籍已经很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无非是时间管理技巧、番茄工作法之类的。我当时更关注的是它的“丰田”标签,想着大概率会讲一些工厂车间里的精益生产、零库存之类的理论,虽然我也听说过这些理论很厉害,但总觉得离我的日常工作有点远,可能会比较晦涩难懂。没想到,这本书彻底打了我一记“惊喜巴掌”。它没有直接给你灌输什么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就把那些看似高深的理念,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了出来。我记得里面有一个关于“改进小问题”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但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率提升。这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日积月累”的力量,以及“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那些被忽视的小细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顺畅”,是不是也阻碍了我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轻松,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就像在听朋友聊天一样,不知不觉就吸收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我尤其欣赏它提出的“持续改善”的概念,它不是让你一次性学会所有技巧,然后就高枕无忧,而是鼓励你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就像一个永不停止的循环。这种持续进步的精神,让我觉得很有动力,也很有方向感。这本书让我明白,效率的提升,不仅仅是掌握几个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评分说实话,《丰田高效工作法》这本书,我当初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是带着点“猎奇”心态的。我一直觉得“丰田”这个名字,就代表着一种高度的工业化、流水线式的严谨和高效,就像他们的汽车一样,精密、可靠,但也可能有些冰冷和刻板。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本书大概会讲很多关于流程再造、标准化作业、削减浪费之类的,可能会有很多图表和数据,需要我带着放大镜去研究。而且,我担心的是,这样的工作法,会不会过于强调“执行”和“服从”,而忽略了创造性和个人发挥的空间。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才发现我之前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它并没有给我一种“被操控”的感觉,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去探讨如何让工作变得更轻松、更有效。书中的案例,虽然可能来自丰田公司,但却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觉这些高效的工作方式,并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指令,而是融入了思考、沟通和团队协作的智慧。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如何“发现隐藏的浪费”,它并没有让我去刻意找茬,而是引导我去观察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小麻烦”,比如反复查找资料、信息不对称、不必要的沟通环节等等,然后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小麻烦”。这种“从小处着手,积少成多”的理念,让我觉得非常接地气,也很有可行性。而且,这本书也没有给我一种“完美主义”的压力,它提倡的是“持续改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完美。这种开放性的思维,让我觉得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有改进的空间和希望。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工作视角,一种更积极、更灵活的工作态度,以及一种能够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
评分《丰田高效工作法》这本书,我真的非常惊喜!我一直以为,“丰田”这个名字更多的是跟汽车制造、精益生产联系在一起,所以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我的预期是比较偏向于企业管理、车间生产线上的流程优化。我设想书中会充斥着各种图表、生产数据,还有很多案例分析,讲的是如何在一个团队里,通过固定的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实现效率的最大化。我甚至做好了可能读起来会有点枯燥,需要反复咀嚼才能理解的准备。然而,当我翻开书的第一页,就发现我的想法被完全颠覆了。它没有从宏观的企业层面切入,而是以一种非常贴近个人视角的方式,开始探讨“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场景,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然后自然而然地找到解决之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感到非常舒服,也更容易接受。书中举的很多例子,虽然背景设定可能是在丰田公司内部,但其传递的理念和方法,却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日常的各种工作中,无论是白领、学生,还是自由职业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和启发。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减少不必要的会议”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提出“减少会议”这个口号,而是深入分析了导致会议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并给出了非常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如何设定明确的会议目标,如何控制参会人员,如何有效管理会议时间等等。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力,以及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于“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一种持续改进的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