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陈默老师有上万个小时的咨询经验,咨询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儿童及青少年。在此基础上,她才能敢说她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以及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没有理论的堆砌,主要目的是让父母觉得这本书有用。一本书能做到有用就很不简单,这体现了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既来自陈默老师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了解,也来自她长达二十几年的实践生涯。本书针对小学生较常出现的各类具体问题,为父母及老师分析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本书分为八章,包括关注孩子的情绪、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训练孩子的学习习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异常情况处理、帮助孩子度过心灵危机、塑造有良好品质的孩子。其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性、可读性,语言流畅、感人,极具感染力。
陈默,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后攻读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系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心理教育工作,自1996年起担任心理咨询工作,2004年获得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被华东师范大学特聘为专家咨询师。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矫治经验,接诊过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阿斯贝格综合征、情绪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原发性及继发性学习困难、青少年性心理障碍、各类神经症及少年儿童心理疑难杂症,独创学习困难“三维”诊断“五行”矫治理论,被纳入中学教师培训教材。多年来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初中教师课堂教育外显行为对初中生学习心理影响的研究》获全国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论文二等奖,《将户外游戏活动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获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二等奖。作者工作之余为《少年儿童报》《少年科技报》《新闻晚报》《新德育》等报刊的心理辅导专栏执笔,获得广泛好评。
第一章 关注孩子的情绪
孩子经常精神萎靡
当孩子开始妒忌别人
那些考试焦虑的孩子
妥善应对敏感多疑的孩子
孩子爱发脾气
对所有人都很冷漠的孩子
孩子在学校里战战兢兢
永远要做第一名
在学校里太无聊
总是做追随者的孩子
希望所有人都最爱自己
从不会约束自己的孩子
深感孤独的孩子
总和其他孩子合不来
稍受批评就痛哭流涕的孩子
孩子开始和同学攀比
父母打了孩子
第二章 促进孩子的思维发育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文总是背不出来
要不要参加奥数训练
计算总是出错
如何让孩子爱阅读
读不懂题外之意
对学习英语没兴趣
遇到难题就退缩
如何平衡孩子的学习与玩耍
第三章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有学习兴趣
孩子从小就开始偏科
幼小衔接对策
孩子不肯积极举手发言
做作业拖拖拉拉
不会写作文的孩子
父母要不要陪着孩子做作业
孩子不肯做作业
孩子不喜欢老师
孩子不愿去学校
考试前后父母该怎么做
老师投诉孩子不守秩序
不可以用钱来激励孩子学习
如何恰当地鼓励孩子学习
第四章 训练孩子的行为习惯
怎样给孩子制定规矩
孩子早上不肯起床
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
让孩子按时上床睡觉
放学回家后先做作业
不催促就让孩子行动起来
让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帮助孩子规划自己的时间
成为有毅力的孩子
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
孩子不肯好好吃饭
让孩子学会做家务
第五章 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所有的孩子都可爱
不能帮孩子挑选伙伴
平等面对孩子的小伙伴
当孩子被人欺负了
当孩子欺负了别人
被所有小朋友排斥的孩子
观察孩子的交友特点
班里有个特殊孩子
孩子不爱出门
第六章 异常情况处理
孩子患了多动症
改变孩子对立、挑衅的行为
患非典型自卑症的孩子
当心儿童癔症发生
孩子患了学校恐惧症
从不在学校说话的孩子
总在学校摸生殖器的孩子
孩子患了抽动症
对性萌生兴趣的孩子
让左撇子有个愉快的童年
有书写强迫症的孩子
第七章 帮助孩子度过心灵危机
当孩子遭遇了可怕的创伤
帮助孩子面对亲人的死亡
当家庭出现重大变故
父母要离婚了
留守孩子依然可以健康成长
被母亲抛弃的孩子
无奈转学的孩子
老师要求孩子留级
孩子被摸了敏感部位
永远缺席的父亲
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之后
经历校园霸凌事件
天天争吵的父母
第八章 塑造有良好品质的孩子
让孩子成为有礼貌的人
怎样让孩子不说谎
能为别人考虑的孩子更受欢迎
做不怕事、不惹事的孩子
尊重公共秩序,培养合格公民
会谦让的孩子有福
培养守诺言、讲信用的孩子
感恩教育怎么做
比惨教育培养了什么
“图书市场上的育儿书籍及家庭教育类图书汗牛充栋,为什么你还要挤进去?”我曾这么问陈默老师。她说:“因为我遇到的家长总是问我,有没有一本可以拿来就用的书。”
父母们需要什么?需要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无论理论有多好,父母做得到、能做好才是关键。更何况,有时候这个理论与那个理论还自相矛盾。能让父母做得到、做得好是一门技艺,必须拥有长期实践经验,才能精通这门技艺,才能指导父母。
陈默老师已经有上万个小时的咨询经验,咨询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儿童及青少年。在此基础上,她才能敢说她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以及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
这本书没有理论的堆砌,主要目的是让父母觉得这本书有用。一本书能做到有用就很不简单,这体现了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既来自陈默老师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了解,也来自她长达二十几年的实践生涯。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现在是一门“显学”,多少父母为此烦恼不已。若能遇到好的指导,就会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上更自信。有句常说的话是:孩子一上学,家里就没好日子过了。这说明很多父母缺乏管理孩子的能力,迫切需要学会如何与孩子合作,如何与孩子和谐相处。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小学生的问题不容乐观,他们承受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但他们的年龄还小,很无助,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责任重大。
小学阶段是人生漫长求学路的开始阶段,身心发展都处于关键期,父母责无旁贷,要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健康、愉悦地走好第一步。
陈国鹏
2017年6月
我一直秉持着“放养”和“精养”相结合的育儿理念,但在孩子进入小学这个关键时期,我发现“放养”好像不太适用了。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圈子,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时候我会感觉有点被隔离开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与他保持良好的沟通,不至于让他觉得我在干涉他的自由,但又能让他感受到我的支持和关爱。我尤其关注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让他们盲目接受信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好奇心,鼓励他们探索世界的建议?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能在品德、情商和创造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想知道,作为家长,我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最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评分最近孩子上小学,真是把我愁坏了,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陀螺”,整天围着孩子转,学习、生活、情绪,无一不操心。每天晚上辅导作业,都感觉自己要被气炸了,孩子的回答总让我哭笑不得,有时候真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更别提什么社交、兴趣班,感觉自己像个全能保姆,还得是24小时在线的那种。听到身边有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鸡汤”,但我真的迫切需要一些“秘籍”来拯救一下我这濒临崩溃的状态。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不是空洞的大道理。我尤其关心孩子进入小学后,如何帮助他适应新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如何平衡学习和玩乐,不至于让孩子压力过大。还有,怎么才能和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让孩子在学校得到更好的关注,而不是被忽视。这本书有没有关于如何处理孩子青春期前的种种叛逆和挑战的建议?毕竟,小学生阶段也是性格养成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不想错过任何一个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
评分我一直觉得,育儿这件事,与其说是“养”,不如说是“教”。但教什么,怎么教,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家孩子是那种比较敏感、内向的孩子,上小学后,我最担心的就是他在学校会不会被欺负,会不会交不到朋友。每次问他学校里怎么样,他总是含糊不清,让我非常担心。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自信心,以及社交能力的具体方法。比如,如何引导孩子主动与人交流,如何帮助他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何让他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变成一个“书呆子”,所以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在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也是我非常看重的。这本书会不会有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理念的探讨,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以及如何与孩子建立更亲密、更信任的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有耐心、更懂孩子的家长,而不是一个只会唠叨和焦虑的“管家婆”。
评分作为一名职场妈妈,我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白天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下班回家还得面对堆积如山的生活琐事和孩子的学习辅导。我感觉自己被撕裂成两半,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高效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建议,我会非常感激。比如,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与孩子高质量地相处,如何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培养他的独立性。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省力”的妙招,让我不用每天都筋疲力尽。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将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影响孩子。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即使是忙碌的家长,也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它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解读,让我更深入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应对?
评分说实话,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我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感觉整个人的能量都被掏空了。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晚上接孩子回家,中间还要惦记他午餐吃得好不好,课间有没有喝水,下午有没有被老师点名批评。我总是在各种群里潜水,看别的家长分享的经验,但有时候感觉大家说的不一样,甚至有点矛盾,让我更加迷茫。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有逻辑性的育儿框架,让我知道在不同阶段,孩子需要什么,我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关于学习方面,我该如何辅助他,而不是过度干涉?是应该死抓分数,还是更注重过程和能力?还有,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如写作业的专注度、预习复习的方法,有没有一些实用的技巧可以学习?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定心丸”,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且确实有一些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我遇到的问题,而不是让我越看越焦虑。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应该是正品,印刷精美,内容丰富。
评分非常实用
评分我儿子看的津津有味,好书啊!
评分很好的书籍,包装也很好,是孩子很好的课外读物。
评分挺好的东西,希望下次再便宜点,我就会可以一次多买点,谢谢。
评分听过陈默老师的课 非常有益
评分很好很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到货很快啊,收到后就开始看了,每晚都会看一些。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