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2018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本通:刑法

司法考试2018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本通:刑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东根 著
图书标签:
  • 司法考试
  • 法考
  • 刑法
  • 2018年
  • 法律职业资格
  • 考研
  • 法学
  • 教材
  • 辅导书
  • 一本通
  • 历年真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1509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639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8
字数:5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一本可以作为教材的法考工具书,连续15年出版备受好评!助众多考生圆梦!
★本书8大功能
1.法律法规 依据大纲 全面收录  
2.司法解释 化零为整 简约记忆
3.重点法条 常考精选 显著标识    
4.命题题眼 直击考点 破解陷阱
5.历年真题 永恒经典 题在变 考点永不变
6.模拟练习 牛刀小试 巩固加强
7.核心考点 重点难点 一网打尽
8.实用图表 典型示例 浓缩精华

内容简介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本通:刑法》收录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所涉及的内容,并配以重点法条详解,历年真题,重点法条显著标识,关键词提示。相关法条穿插到重点法条之后,编排更科学。

目录

第一编总则(第1~101条)
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1~12条)
第二章犯罪(第13~31条)
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13~21条)
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22~24条)
第三节共同犯罪(第25~29条)
第四节单位犯罪(第30~31条)
第三章刑罚(第32~60条)
第一节刑罚的种类(第32~37条之一)
第二节管制(第38~41条)
第三节拘役(第42~44条)
第四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第45~47条)
第五节死刑(第48~51条)
第六节罚金(第52~53条)
第七节剥夺政治权利(第54~58条)
第八节没收财产(第59~60条)
第四章刑罚的具体运用(第61~89条)
第一节量刑(第61~64条)
第二节累犯(第65~66条)
第三节自首和立功(第67~68条)
第四节数罪并罚(第69~71条)
第五节缓刑(第72~77条)
第六节减刑(第78~80条)
第七节假释(第81~86条)
第八节时效(第87~89条)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90~101条)
第二编分则(第102~451条)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102~113条)
第109条【叛逃罪】
第110条【间谍罪】
第111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139条之一)
第114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
第118条【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第120条【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第127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第128条【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第133条【交通肇事罪】
第133条之一【危险驾驶罪】
第134条【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136条【危险物品肇事罪】
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140~231条)
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
第149条【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的法条适用原则】
第151条【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第153条【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第156条【走私共犯】
第157条【武装掩护走私、抗拒缉私的处罚规定】
第163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第170条【伪造货币罪】
第171条【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第172条【持有、使用假币罪】
第173条【变造货币罪】
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第180条【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第191条【洗钱罪】
第193条【贷款诈骗罪】
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
第198条【保险诈骗罪】
第201条【逃税罪】
第204条【骗取出口退税罪】
第205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
第219条【侵犯商业秘密罪】
第224条【合同诈骗罪】
第224条之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第225条【非法经营罪】
第226条【强迫交易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232~262条之二)
第232条【故意杀人罪】
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234条【故意伤害罪】
第236条【强奸罪】
第238条【非法拘禁罪】
第239条【绑架罪】
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
第241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第243条【诬告陷害罪】
第244条【强迫劳动罪】
第246条【侮辱罪】【诽谤罪】
第247条【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
第254条【报复陷害罪】
第258条【重婚罪】
第260条【虐待罪】
第261条【遗弃罪】
第262条【拐骗儿童罪】
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263~276条之一)
第263条【抢劫罪】
第264条【盗窃罪】
第266条【诈骗罪】
第267条【抢夺罪】
第269条【抢劫罪】
第270条【侵占罪】
第271条【职务侵占罪】
第272条【挪用资金罪】
第273条【挪用特定款物罪】
第274条【敲诈勒索罪】
第275条【故意毁坏财物罪】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277~367条)
第277条【妨害公务罪】
第279条【招摇撞骗罪】
第291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第293条【寻衅滋事罪】
第294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第305条【伪证罪】
第307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第310条【窝藏、包庇罪】
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第318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第321条【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第335条【医疗事故罪】
第338条【污染环境罪】
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348条【非法持有毒品罪】
第349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第353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毒罪】
第358条【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
第359条【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
第360条【传播性病罪】
第363条【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368~381条)
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382~396条)
第382条【贪污罪】
第384条【挪用公款罪】
第385条【受贿罪】
第388条【受贿罪】
第388条之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第389条【行贿罪】
第395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第396条【私分国有资产罪】
第九章渎职罪(第397~419条)
第397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第398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第399条【徇私枉法罪】
第400条【私放在押人员罪】
第411条【放纵走私罪】
第417条【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第420~451条)
附则(第452条)
后记:关于刑法复习的几个方法

前言/序言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
——写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元年的前言
从2002年开考的司法考试在走过16个春秋后谢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2018年登上历史舞台。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真容尚未显露,其考试内容、题型、试题风格等均无考证,只有《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描绘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初步轮廓。该《意见》在“改革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部分规定,考试内容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着重考查宪法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以案例分析、法律方法检验考生在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等方面的法治实践水平。考试以案例为主,每年更新相当比例的案例。大幅度提高案例题的分值比重。
从《意见》的“改革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可以看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与司法考试相比,确实会有一些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要大于当时律师资格考试转为司法考试时的变化。但是,如果由此认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司法考试的复习方法和经验对于准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没有多少借鉴意义的想法则有失偏颇。实际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与司法考试有诸多共同之处,如二者的测试性质一致(都是法律实务从业者的资格考试)、测试目标一致(都是为法律职业准入门槛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测试依据一致(都是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二者的测试标准也基本一致,即大部分试题有相对统一的答案,答案完全开放的试题只是很少数,那种认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案例为主,答案就是完全开放的观点并不正确。在同一事实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案例题的答案必然是相对明确、标准的,只是每个学生的答题思路和论证方法、具体表述会有所不同。答案完全开放的试题并不适用于这种测试标准相对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与司法考试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试题的类型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意见》已指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案例为主,而司法考试主要以客观的选择题为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试难度会加大,因为,司法考试中的多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的难度实际上要大于案例题;第二,答案部分的说理性有所不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要求所有参考者必须要接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这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参考者的法律理论水平要求。所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答案说理性要求必须会有所提高。当然,这种说理并不是脱离法律,而是结合法律及法律背后的知识来展开说理分析。
既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对于司法考试,变化的多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因此,我们不能坐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到来,不能等到其庐山真面目显露出来才开始准备,更好的方法应当是先在朦胧中爬到接近山顶的地方,这样才能在日出来临之时比别人更早地登顶成功。
准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从现在开始。《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本通》的前身《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连续出版14年,帮助很多人成功通过司考,相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本通》能再接再厉,帮助更多的考友圆梦。
2017年11月
《刑法学原理与案例解析》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系统性地梳理与深入剖析刑法学的基本理论、核心概念、重要原则以及典型案例,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扎实的刑法知识体系。本书不涉及任何特定年份的司法考试题目或考试备考策略,而是聚焦于刑法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应用,以期帮助读者在理解刑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 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刑法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1. 刑法的概念与功能: 概念: 深入阐述刑法的定义,分析其作为国家强制力 últimos手段的性质,以及与其他法律部门(如民法、行政法)的联系与区别。 功能: 详尽剖析刑法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社会、预防犯罪、罪犯改造等,并探讨这些功能在现代社会中的实现路径与面临的挑战。 2. 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概念: 详细解读犯罪的定义,包括其客观要素(犯罪构成四要件)与主观要素(责任能力)。 犯罪构成四要件: 犯罪客体: 深入分析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从个人法益(生命权、健康权、财产等)到一般法益(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并区分不同犯罪客体的保护程度。 犯罪客观方面: 详细讲解实行行为、因果关系、危害结果以及时间、地点、方式等客观要素的认定标准,结合具体犯罪进行分析。 犯罪主体: 区分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如特定身份、年龄、精神状态要求),并深入探讨责任能力的概念,包括完全责任能力、限制责任能力与无责任能力。 犯罪主观方面: 细致解析故意与过失这两种基本犯罪心理状态的内涵、构成条件以及区分标准,并引入间接故意、未必故意等复杂形态。 3. 违法性与责任: 违法性: 深入理解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属性,探讨违法性与规范冲突的关系,以及排除违法性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 责任: 剖析责任的内涵,包括主观可责性,并探讨责任能力、可罚性等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刑法基本原则与犯罪形态 1. 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深刻理解“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精髓,分析其对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国家权力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其在立法、司法中的具体体现。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阐述犯罪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刑罚的均衡关系,分析量刑的基本依据(犯罪事实、情节、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以及刑罚的个别化与相对确定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强调所有公民在适用的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探讨其在犯罪构成、定罪量刑中的普遍适用性。 人权保障原则: 揭示刑法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作用,分析其如何限制公权力,防止司法滥用。 2. 犯罪的构成与分类: 未完成犯罪: 预备犯罪: 详细分析预备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等,以及其处罚的依据与界限。 实行行为的未完成: 探讨中止犯的构成要件,包括自动中止、非自动中止,以及中止犯与未遂犯的区分。 未遂犯罪: 区分既遂与未遂,详述未遂犯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上的行为已着手,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以及结果未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区分实行未遂与中止未遂。 既遂犯罪: 明确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包括是否完成犯罪构成要件。 3. 共同犯罪: 概念与特征: 阐述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定义,分析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特点。 共同犯罪的形式: 详细区分共同正犯、教唆犯、帮助犯的构成要件,并深入探讨他们之间的责任划分。 共同犯罪的处罚: 分析共同犯罪人之间的责任相互独立与联系,以及主犯、从犯、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处罚原则。 4. 犯罪的想象竞合与数罪并罚: 想象竞合: 详细阐述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分析其构成要件,并说明择一重罪处罚的原则。 数罪并罚: 区分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深入探讨连续犯、实行犯、犯罪未遂与结果加重犯的区分,以及司法实践中数罪并罚的具体规则与原则。 第三部分:刑法的具体罪名分析与案例研究 本部分将选取刑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实践中高频出现的罪名进行深入剖析,每个罪名均包含以下内容: 1. 罪名概念与构成要件: 准确界定罪名的内涵,逐一分析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犯罪形态分析: 针对该罪名,详细探讨其可能出现的预备、未遂、中止、既遂等犯罪形态,以及共同犯罪。 3. 与其他罪名的区分: 明确该罪名与概念相近、性质相似的其他罪名之间的区别,避免混淆。 4. 典型案例解析: 精选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罪名核心特征的真实或模拟案例,通过对案例事实的细致分析,运用刑法理论对案件进行定罪量刑,阐述司法机关的裁判思路,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本书涉及的具体罪名(示例,并非详尽列表):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如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诽谤罪、侮辱罪等。 侵犯财产罪: 如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等。 侵犯财产的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利罪: 如破坏生产经营罪、侵犯著作权罪等。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如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 危害国家安全罪: 如叛国罪、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 危害公共安全罪: 如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等。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如逃税罪、走私罪、受贿罪、行贿罪等。 学习方法建议: 本书适用于所有对刑法学有学习需求的读者,包括法学专业的学生、法律从业者以及希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的社会各界人士。 循序渐进: 建议从刑法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具体罪名。 理论联系实际: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务必重视案例解析部分,通过案例理解抽象的法律条文。 独立思考: 鼓励读者在阅读案例后,先尝试自行分析,再对照书中的解析,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系构建: 尝试将不同章节的内容相互联系,构建完整的刑法知识体系。 持续复习: 刑法知识点繁多,建议定期复习,加深记忆。 本书特色: 理论深度: 深入浅出地讲解刑法理论,力求在准确性的基础上,体现理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案例丰富: 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进行详细的解析,有效连接理论与实践。 结构清晰: 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语言严谨: 使用准确、规范的法律语言,避免产生歧义。 适用性强: 关注刑法学的普遍性原理,对理解和应用刑法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而非局限于特定考试。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对刑法学形成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掌握分析和解决刑法问题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的法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篇幅控制和知识的取舍做得相当到位,这对于我们这种时间紧迫的备考群体来说至关重要。它没有陷入那些法学界内部的“学术口水仗”中去无谓地纠缠,而是非常务实地聚焦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所要求的核心知识点和高频考点。我对比了手头几本其他资料,这本书在“必考”与“选考/冷门”之间的界限划分得最为果断和准确。比如,对于一些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变化的旧理论,它只是简要提及,然后迅速将重点拉回到现行刑法条文的最新司法解释和最高院的指导意见上。这让我能够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那些决定分数高低的关键区域。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效率”,每一页的内容似乎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提炼,没有一句废话,也没有为了凑页数而堆砌的内容。对于记忆来说,这种精炼的语言和结构化的呈现方式,大大降低了复述的难度,我甚至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快速地过一遍重点章节的框架,加深印象,而不是被冗长晦涩的文字拖慢速度。这种对考试目标的高度聚焦,是这本书最值得称赞的地方。

评分

我个人非常欣赏这本书在章节编排上体现出的逻辑深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按照《刑法》的条文顺序排列,而是在内部构建了一套更符合人类认知和解题流程的知识地图。比如,在讲到分则的各个章节时,它会穿插回顾总则中的相关概念,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学习体验。特别是关于财产犯罪部分,书中对侵财类犯罪的区分标准(比如是否转移占有、是否具有非法所有意图等)的对比分析,做得极为细致,用流程图的形式把几种容易混淆的罪名(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界限描绘得清清楚楚。这种设计体现了作者对考生学习痛点的深刻理解——我们最怕的就是在考试时,因为一个细微的认定偏差而选错答案。此外,书中的一些关键术语和概念,作者还特意用不同的字体或加粗来强调,这在后期冲刺阶段进行快速回顾时,起到了极佳的视觉引导作用,能让人迅速定位到知识点核心。这种精心设计的结构,让学习过程从原本的“线性推进”变成了“网络构建”。

评分

这本书的实战导向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即将奔赴战场的考生来说,它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喜欢它在梳理复杂法条时的那种清晰度,很多我之前怎么也捋不顺的罪名构成要件,在它这里就像是被清晰地解剖开来,每一块骨架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关于共同犯罪和不作为犯的那些疑难点,作者并没有用大段的理论术语去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案例分析,把抽象的规则具象化了。比如,处理牵连犯时,书里对“认识的范围”和“意图的延伸”的处理,真的是点到了位,让我瞬间明白了实务中裁判的倾向性。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一个复杂的竞合案例冥思苦想了半天,最后还是翻开了这本书的对应章节,立刻就找到了突破口,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自己瞎琢磨几个小时都管用。总的来说,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纯理论教科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刑法老师在你身边,随时准备为你指点迷津,让你在面对海量知识点时,始终保持一种精准打击的自信。对于备考的压力来说,能找到一本能真正帮你理清思路、提升解题效率的工具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来讲,这本书的“可读性”和“友好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打破了传统法学教材那种刻板、干燥的壁垒。作者在保证专业性的前提下,运用了一些非常生动的比喻和类比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推理,这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心理门槛。举个例子,当解释到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中”这个时间点时,书中没有用晦涩的术语去定义,而是用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来描述那种“正在发生、无法中断”的状态,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防卫的必要性阈值。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案例的引用和分析,叙述的节奏感把握得很好,读起来不至于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像是在听一场高质量的学术讲座。这种将严肃的法律知识“翻译”成易于理解的语言的能力,是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它让你在学习刑法时,不是在“背诵”,而是在“理解”和“思考”法律背后的正义与逻辑。

评分

这本书在对最新司法解释和重大立法变动的追踪方面,做得非常及时和到位,这在刑法这种变化相对较快的领域显得尤为重要。我发现,它囊括了最新的、甚至是一些尚未完全普及但已在实务中显现苗头的案例处理原则。比如,对于网络犯罪和新兴金融犯罪的入罪分析,很多传统教材还停留在旧的框架内,而这本书已经能够结合最新的批复精神进行阐述,这无疑为我们应对那些“超纲”或“前沿”考点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我记得上次看到一个关于“提供帮助型”共犯的论述,这本书的观点明显比我之前看的某个旧版教辅要更贴合当前司法机关的实际操作。这说明作者团队在信息更新和校对工作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确保了内容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对于我们而言,考试的竞争往往就在于谁能掌握最新的、最被采纳的观点,这本书在这方面无疑是走在了前列,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

评分

不错的商品和服务质量管理

评分

非常好的东西,值得再次购买

评分

商品的质量很好,挺满意的,如果有需要会再次购买的。

评分

很好,物流也很快就是好好好。

评分

不是很满意,纸张很薄。不过物流很快

评分

达考卷四就靠它啦!17年也一样用。

评分

收到书粗略瞄了一下,还内容觉得还是不错的希望能有幸对这次考试能有所帮助,收获

评分

非常好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啊啊啊啊啊啊啊

评分

专业指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