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文青翘楚、浪子班头”,音乐、影视、文艺 三栖才子,新浪微博粉丝超四千万。“晓松奇谈”系列之人文卷、世界卷销量已过50万册,“鱼羊野史”系列总销量已过200万册。
★《晓松奇谈·命运卷》是高晓松“晓松奇谈”系列第三卷,是高晓松对古今中外不同时代背景下一些人物与国家命运起伏的全面解读。以高晓松的视角来看世界、观历史,风格轻松幽默,与死板的介绍人文风俗不同,有很多高晓松的个人见解和趣闻。
自诩“喜欢讲大道理”的高晓松到了北欧为什么变得不敢说话?
为什么说大学时的海子换个宿舍或许就不会做一名诗人了?
历史转折关头,“和平将军”因何阴错阳差与骨肉分离四十年?
在以色列战区,失去生活来源的老百姓们找到的新谋生手段竟然是做字幕组?
为什么说天平天国的战争策略恰好成就了上海和香港的繁荣?
一战时,竟有两位山东老乡跑到西班牙参加了国际纵队?
高晓松,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电影导演、词曲创作者、写字者。 音乐代表作品:《同桌的你》《恋恋风尘》《万物生》《彼得堡遗书》《校园民谣》作品集、《青春无悔》作品集、《万物生长》作品集
电影代表作品: 《那时花开》《我心飞翔》《大武生》《同桌的你》
文学代表作品: 《写在墙上的脸》《如丧: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鱼羊野史》(第1卷~第6卷) 《晓松奇谈·世界卷》《晓松奇谈·人文卷》《晓松奇谈·命运卷》《晓松奇谈·情怀卷》
一、太平天国与南北战争/ 001
1. 精英阶层的重要性/ 001
2. 国际环境的丧失/ 009
3. 意识形态的较量/ 017
4. 失败的原因/ 024
5. 两场内战的影响/ 032
二、口述历史之对谈张治中的女儿/ 040
1. 保卫新疆,功不可没/ 040
2. 仓促飞往北平/ 047
3. 骨肉分离四十年/ 054
4. 国共沟通的桥梁/ 062
5. 张家人的房产/ 066
6. 北戴河秘闻/ 073
7. 和张阿姨一起护奥运火炬/ 082
8. 虎将卫立煌/ 092
三、一个国家的诞生:伪装者/ 101
1. 根正苗红的共产党人/ 101
2. 伪装者/ 110
3. 复杂的历史/ 119
4. 十年浩劫/ 126
5. 性格决定命运/ 134
6.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海子/ 144
四、小国寡民的理想圣地/ 152
1. 天堂小国/ 152
2. 极致自由的大麻之城/ 159
3. 大宗师的摇篮/ 166
4. 领先的军事工业/ 172
5. 身先士卒的古斯塔夫大帝/ 179
6. 传奇的瑞典女王/ 186
7. 什么是平等/ 192
8. 高福利与低效率/ 200
五、文明与暴力的共同体/ 208
1. 伟大的圣地/ 208
2. 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 214
3. 扫雷草和死海/ 220
4.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真实关系/ 227
5. 犹太民族的语言/ 233
6. 传统与开明的碰撞/ 241
7. 犹太复国主义者/ 249
8. 以色列的未来/ 256
六、揭秘国际纵队/ 263
1. 冲上前线的左翼知识分子们/ 263
2. 风流的白求恩医生/ 271
3. 国际纵队里的中国战士/ 277
4. 从ISIS 到丝绸之路/ 285
七、答读者问/ 295
2016,说说心里话/ 295
1. 精英阶层的重要性
在《晓松奇谈》的前两本里,我跟各位读者分享了很多19 世纪60 年代的事情。但之前分享的那些,讲的其实都不是最大的事。
19 世纪60 年代,全世界发生的最大的两件事,就是改变了世界上的两个大国的两件事。全世界的人民都在盯着看的,全世界的报纸报道得最多的,就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国打的两场大内战,也就是中国的太平天国战争和美国的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完全发生在19 世纪60 年代,从1861 年开始打,到1865 年结束。太平天国则是从19 世纪50 年代就开始了,到了19 世纪60 年代才进入决战时期。
关于这两场震惊了世界的大内战,其实我一直没想好该如何跟各位读者分享。因为这两场战争都是显学。南北战争在美国是大显学,有汗牛充栋的书籍和众多影视剧讲述这段历史,我从小就看过著名的电视剧《南与北》,还有家喻户晓的《飘》(又名《乱世佳人》),相关的作品不计其数。
太平天国在中国也是大显学,中国人对于太平天国的认识:最开始大家认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农民起义,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后来又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洪秀全据说有88 个老婆,太平天国又有各种愚昧腐朽和落后性等。有关这两场内战,大家可以从各个方面获取充足的信息。所以我一直很苦恼,该找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探析这两场战争。最后想来想去,实在是没什么办法,只能硬来,用直接对比的方式入手。
不论是太平天国还是南北战争,这么大的内战,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在美国历史上也不曾有过。根据比较久远的官方数据统计,南北战争一共有62 万人战死疆场,占了当时美国全国人口的差不多2%。按照这个比例算到今天,也就是有600 万人死去。但是后来这个数字又被修正了,在2013 年,葛底斯堡战役150 周年的时候,美国的大部分地方都将62 万人修正成了75 万人,当然也有修正成85 万人的,但是我个人买到的杂志和看到的各种官方数据统计,都显示为75 万人。从南北战争结束后一直到今天,美国在所有战争里死亡的士兵数,加在一起可能也没有超过75 万人。除了太平天国两边杀之外,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战乱、疾病和饥饿等,导致中国人口减少了近1 亿人,从那以后,中国所有的战争全加在一起,死亡人数可能也没达到1 亿人。
把这么大的两场战争,拿来进行对比,我就只挑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观点,来跟各位读者进行分享和思考,我认为思考是最重要的,史实大家可以通过读书去获知。
我的第一个思考就是,美国南方和太平天国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
应该这么说,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美国南方都赢不了,因为它缺少了太多最根本性的东西。首先南方在人口上就比北方少太多了。北方当时有两千多万人口,南方只有几百万人,还有近一半是黑人。黑人不会帮助南方打仗,南方也不允许黑人上前线。所以南方真正的白人人口只有三百多万人。要发动全面战争,人口是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南方首先就处于了劣势。
在经济上,南方跟北方也是没法比的。其他的经济都可以忽略不计,一旦打起仗来,工业是第一重要的,能生产枪,能生产炮,能生产军服,能有战马,这是最重要的经济能力。南方的经济基本上就是靠种棉花。打起仗来,棉花其实没什么大用,虽然可以把棉花卖了,换成钱来购置武器等,但卖钱和购买的时间消耗太大了,根本来不及供应战场。南方的工业只有北方的二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南方在整个宣传战上,也没能占据上风。南方主要打出的宣传口号就是捍卫自由,捍卫宪法给我们各个州的自由。南方认为,我们原本就是依据各个州的意愿组合起来的,今天我们不愿意了,那就应该为了自由而战。也就是说,南方仅仅是为了自由而战,而没有指出北方到底错在了哪里。在宣传战上,双方为何而战是极为重要的。
总而言之,在各个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南方要想获得胜利,唯一的希望就是突然袭击,就是快刀斩乱麻,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南方和北方的首都也离得特别近,里士满离华盛顿非常近,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这就有点像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的,长远下去,蜀国是肯定不行的,趁着这些精兵老将都还在,得马上动手。于是,南方仓促而悲壮地上了前线,最后结果也不出所料,南方战败了。
太平天国的处境就和美国南方截然不同了。太平天国在中国的南方,但中国的南北方和美国的是相反的。中国最繁荣发达的地区,基本都集中在南方。当然在工业上,中国跟美国是不能比的,但南方好歹也是有一些工业的,如上海和江浙。人口就更不用说了,中国许多的精英人口都在太平天国掌握的两广和两湖。太平天国还拥有能够煽动民族主义的强大的宣传武器,这个宣传武器叫作——驱除胡虏,恢复神州。这个宣传策略是非常棒的
从装帧设计和排版来看,这本书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那种纸张的触感,油墨的质地,都透露出一种对阅读仪式感的尊重。很多时候,我们沉浸在电子阅读的便捷中,却忽略了实体书本身带给感官的愉悦。这本书的字体选择和行距处理得非常舒服,即便是面对大段的叙述,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种对物理载体的重视,与内容本身的深度是相得益彰的。它让你愿意放慢速度,拿起一杯茶,在一个安静的下午,去细细品味文字的重量。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邀请函,邀请你暂时从喧嚣的数字世界中抽离出来,回归到一种更专注、更具沉浸感的阅读状态中。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的敬畏之心,也极大地提升了作为读者的整体体验。
评分我欣赏这本书里那种对“宿命”和“变数”的探讨。它似乎在暗示,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历史的主宰者,但回过头看,无数看似偶然的节点,其实早已被某种宏大的力量所牵引。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去展示这种张力——人在努力突破局限,但局限本身又无比坚固。这种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洞察,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超一般的杂文集。我读完某些章节后,会陷入一种沉思,会忍不住去审视自己人生中的那些关键抉择,那些曾经认为是“自由意志”的结果,现在想来,是否也隐藏着某种更深层次的逻辑?这种阅读带来的内在反思,才是真正的好书的标志。它不光是让你“知道”了什么,更是让你“思考”了什么。这种哲学层面的触动,是很多只重信息不重思考的读物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烟云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遥远的故事娓娓道来,听起来就像邻家大爷在茶余饭后,带着几分戏谑,几分沧桑,跟你拉家常一样。我尤其喜欢他处理那些宏大叙事时的那种“去神圣化”的处理方式。比如讲到某个帝王的功过时,他总能从一个非常刁钻的角度切入,让你看到那个历史人物铁血外衣下,其实也有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和种种无奈。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如同急促的鼓点,将你拉入某个惊心动魄的瞬间;时而又慢下来,像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让你细细咂摸其中蕴含的滋味。读着读着,我感觉自己仿佛搭上了一辆时空列车,穿梭于不同的朝代,看到的不再是教科书上僵硬的年代和事件,而是一群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们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与抗争。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在于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世界的视角,那种带着点儿“江湖气”的通透,实在难得。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场盛宴,那种信手拈来的典故和现代网络梗的无缝衔接,让人拍案叫绝。它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历史解读的刻板印象。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心一笑,不是因为内容有多么滑稽,而是因为作者总能在最严肃的场合,抛出一个极其精准、又带着点儿黑色幽默的比喻。比如他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时,会突然引用一个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段子,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厚重的内容瞬间变得轻盈易懂。更难得的是,这种看似随意的叙述,背后是深厚的学养支撑。你不会觉得他在卖弄学问,而是他真的将那些繁复的知识点,内化成了自己思考世界的底色,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这本书读起来的体验,就像是和一个学识渊博又极度风趣的朋友聊天,你会忍不住想一直听下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转折或神来之笔。它把“知识的普及”这件事,做到了“艺术的享受”的高度。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结构有一种迷人的松散感,但当你细看时,会发现所有的线索都巧妙地收拢在一个更宏大的主题之下。它不像传统论著那样步步为营、逻辑严密到令人窒息,反而更像是一张巨大的思维导图,从一个点发散出去,连接着看似不相干的许多领域——从古代的哲学思想,到近代的社会变迁,甚至偶尔还会插播一些关于美食或艺术的见解。这种跳跃感,非常考验作者的驾驭能力,稍有不慎就会显得东拉西扯。但在这本书里,作者成功地通过他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清晰的主旨,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编织成了一张有机的整体。每一次的跳跃,都像是为你的思考打开了一个新的侧门,让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之前的内容。这种阅读的体验是流动的,是充满惊喜的,让人时刻保持着探索的欲望。
评分◆ 一年之内,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挪威、波兰、巴西等近30个国家的出版社纷纷出动,争夺本书版权。
评分非常好,发货速度快。
评分为什么上海滩ZUI红的两位女明星,人生际遇和结局却迥然不同?
评分非常不错,白话历史书,有趣味,孩子们也爱看,值得推荐。
评分一直在京东买书,京东的活动非常划算,但是打包越来越差了,以前还有盒子,现在就一个塑料袋,书角都碰坏了。
评分书还是很不错的 应该是正版,这次活动也很给力,券很不错,希望京东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支持支持,屯起来慢慢看~
评分睡觉时间到了,可是小白熊还很清醒,他一点儿都不想睡,还想和小伙伴们伊莱、克洛伊、莱姆、阿斯兰、路易、艾米、莎士比亚一起玩!熊妈妈怎样才能让他乖乖地睡觉呢?
评分为什么晓松说张勋是民国奇葩代表人物?
评分每次京东打折都会补充一批书 我的书架早就已经放不下了 暂时摆在衣柜的角落里 也马上要放不下了 开了封的基本上都通读过一次了 还是有不少还没有开封的 每天慢慢的读 心情很是不错 这次买的几本书一如既往的好 送的也快 优惠力度大 纸质书读起来 就是比电子书有感觉 不知道现在从小接触电子屏的小孩子 长大了还能不能有这种感慨了 总之希望多搞活动 好书每天读起来 购物车还有许多想买的书 等清一清库存再进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