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斯,格林:哈佛医学院儿童心理学家、麻省总医院儿科专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40年潜心研究儿童心理,创立积 合作式问题解决法(SPCP),得到了美国教育部和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等 组织和机构的资助。各大知名媒体争相采访,是《奥普拉脱口秀》《早安美国》和《早间秀》等热门节目的座上客。创办了非营利网站“平衡生活”(LivesintheBalance.org)。他本人还在世界各地讲学。著有《暴脾气小孩:教养执拗、易怒孩子的新方法》《迷失在学校》等。
译者简介
王佳:重庆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翻译硕士,专注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赵婷婷:河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专注于英美文学研究。
出现矛盾
父母最重要的角色:做孩子的伙伴和帮手
大部分孩子在大多数时候能够实现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但是每个孩子总有那种需要特别努力的时候,有一些孩子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换句话说,有时候孩子的特性和父母以及社会加注在他们身上的期望并不匹配。
例如,如果一个老师要求孩子长时间地保持全神贯注和静坐的状态,但是孩子却分心多动或者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那么老师的期望和孩子的特性就存在矛盾了。如果孩子不得不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或者急于取悦老师,或者有能力在她感到厌烦的时候还能够集中注意力,或者是害怕你因为她的糟糕成绩发火,她都可能会试着克服分心、多动和无聊,哪怕只是在某些时候。但是即使孩子没有以上这些特性,矛盾依然存在。
如果在校车上孩子的同龄人都很吵闹,并且经常戏弄他人,而孩子内向、腼腆、敏感,那么在校车上的这种社会需求和孩子的反应能力就是不匹配的。如果孩子可以泰然处之,或者能够加入其他内向孩子的圈子,她就有可能减少或者战胜校车上的这种矛盾冲突。但是假如她没有这样的自保能力,那么她就无法解决校车上发生的问题,这时矛盾依然存在。
假如孩子的老师留下了大量的数学作业,但是孩子只明白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么矛盾就出现了。如果孩子能够顽强地应对逆境,或者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找到资源,并且在外援没有效果的情况下还能继续寻求其他的帮助,又或者老师很关心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难处,而且擅长提供帮助,这种情况下,孩子也许可以解决矛盾。否则,矛盾依然存在。
请注意在最后的这个例子中,解决矛盾不仅仅是你孩子一个人的责任。有时候,孩子需要一个伙伴来帮忙。而你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做孩子的伙伴和帮手。
我们倾向于把帮手这个称呼放在一些专业人士身上,比如医生、心理健康咨询师、教育工作者。但是作为一名家长,你也能够像专业人士那样向孩子提供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帮手你应该了解以下这些事情:
1. 帮手要真正去帮忙。换句话说,在希波克拉底誓词下,帮手不能帮倒忙。(希波克拉底,古希腊人,西方医学奠基人,被尊为“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誓言》只有五百多字,是医学院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以及他们的就职宣言。在其他领域里,希波克拉底誓言也被看作行业道德的要求。)
2. 帮手不要太感情化。换句话说,帮手要努力把自己置身事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客观。尽管帮手可以有自己的情绪,但是不能被情绪影响。也就是说,帮手要尽量保证不要把个人的情绪带到要解决的事情上。
我一直是个比较“佛系”的家长,崇尚孩子的自由发展,不太喜欢过多的干预。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自己也开始陷入了育儿的“迷茫期”。有时候,我试图和孩子沟通,却发现他似乎总是在跟我“对着干”,我说东他偏要往西,让我感到非常沮丧。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我太放任了,还是我太刻板了?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翻到了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育儿圣经”,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分享着她在育儿道路上的探索与感悟。书里提出的“如何构建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让我眼前一亮。我意识到,我过去太过于关注孩子的“行为”,而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这本书让我明白,亲密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积月累的用心经营。作者分享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可以实践的小技巧,比如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他们喜欢的事情,哪怕只是读绘本、玩积木,或者仅仅是聊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一点一滴地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陪伴方式,不再只是匆匆的“完成任务”,而是真正地去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去感受他们的快乐与烦恼。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与我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他开始愿意跟我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也敢于在我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会在我遇到困难时,笨拙地安慰我。这种感觉,真的太美好了。
评分坦白说,我曾经是一个相当“抗拒”育儿书的读者。总觉得那些书里讲的道理,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却发现是另一回事。而且,很多书的口吻都过于说教,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压力。但是,这本《合作式养育:如何处理亲子冲突孩子不会抵触?如何构建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没有让我觉得我是一个“不合格”的父母,反而让我看到,原来我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有办法解决的。书里关于“亲子冲突”的部分,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总是觉得,为什么我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他却总是跟我“对着干”?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讲道理、恐吓、奖励,但效果都不理想,甚至有时候会让孩子更加叛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告诉我,很多时候,孩子的“抵触”并非恶意,而是他们想要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在试探边界。它强调的是“看见”孩子,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里关于“界限设定”的部分。我一直以为设定界限就是要“管”,要“约束”,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效的界限设定,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之上的,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同时也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我开始尝试着在和孩子约定规则时,不仅仅是单方面告知,而是和他一起讨论,让他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这种方式,让我发现孩子反而会更主动地去遵守,因为那是“我们”共同制定的规则。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育儿路上的“及时雨”!作为新手父母,每天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从前,我以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他们的成长自然会顺遂。但现实是,孩子像个小小的“探险家”,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挑战,而我,这个“探险领队”,常常在各种突发状况下捉襟见肘。书里提到的“合作式养育”,一开始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领悟到,这不仅仅是一种育儿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它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沟通,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与我过去那种“父母权威至上”的观念截然不同,但正是这种“不同”,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希望。尤其是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我过去总是习惯性地压制,或者试图用道理去说服,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书里提供的那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同理心倾听”,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孩子情绪爆发时,先放下自己的评判,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难过、愤怒或委屈。这种看似简单的改变,却能瞬间化解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我开始尝试着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比如在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哭闹时,我不再急着去讲道理,而是先蹲下来,温柔地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你的玩具被抢走了,你感到很委屈,对不对?” 这种表达,让孩子感觉被理解,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育儿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一种爱的艺术。
评分我是一名爸爸,对于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一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我希望成为一个好父亲,但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与孩子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孩子的母亲在这方面比我做得好,我总是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能力不足”。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关于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理解他们的行为,以及如何与他们建立深厚的亲密关系。书里关于“如何处理亲子冲突”的部分,让我意识到,我过去在面对孩子的冲突时,往往过于急躁,容易用命令式的语气,这反而激化了矛盾。书里提出的“合作式养育”理念,让我明白了,原来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也可以充满平等与尊重。它鼓励我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强加自己的意志。我开始尝试着在与孩子沟通时,先放慢自己的语速,用平和的语气,去询问他们的想法。这种改变,让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似乎也变得更加愿意与我交流,不再像以前那样常常沉默或者对抗。书里关于“构建亲密关系”的内容,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我发现,原来很多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用心,就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比如,每天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或者仅仅是观察他们玩耍,并且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这些点滴的付出,都在悄悄地改变着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能够真正走进孩子内心的父亲。
评分我是一名职场妈妈,每天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疲于奔命。我爱我的孩子,但常常因为忙碌和疲惫,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连接。有时候,我会因为孩子的一点小错而严厉批评,事后又感到非常内疚。我渴望与孩子建立更深厚的亲密关系,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没有给我增添更多的育儿压力,反而像一股清流,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书里关于“构建亲密关系”的部分,让我意识到,高质量的陪伴,比长时间的陪伴更重要。它鼓励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互动,哪怕只是每天睡前十分钟的聊天,或者一起哼唱一首儿歌。我开始尝试着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去倾听他们的语言,去解读他们的非语言信号。我发现,当我对孩子展现出真正的关注和好奇时,他们会变得更加愿意与我分享,更加信任我。书里的一些小故事和案例,都非常生动有趣,让我能很快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且很容易地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作者提到在孩子分享自己一天经历时,父母可以适当地提问,引导孩子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说“嗯,知道了”。这种技巧,让我发现孩子能够跟我聊更多有趣的事情,我也能更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评分书很好,也很划算,199-100,等于五折
评分不错东西很好,很好的图书,就是折扣少了,等折扣多了再买多一些
评分京东发货就是快,质量很不错,到货就迫不及待的翻来看了,跟图书馆的一样。
评分看看吧,还是有点用的,养育孩子是一生功课呢。
评分提前买好,备着,等孩子出生边学边用
评分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觉得更多的是在思想上对父母的育儿方式进行教导。感谢西尔斯,让我认识到满足孩子需求的重要性,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和发育都有帮助。
评分不错东西很好,很好的图书,就是折扣少了,等折扣多了再买多一些
评分学习里面的心得,很多感悟 非常棒的 送货也快
评分京东发货速度很快,希望看完这本书会有受益,也希望自己未来的日子能学着当一个好妈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