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略平天下:戰國韜略

韜略平天下:戰國韜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國華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戰國
  • 策略
  • 權謀
  • 軍事
  • 政治
  • 古典
  • 韜略
  • 中國曆史
  • 曆史人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崇文書局
ISBN:978754034827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8616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 細品先賢韜略,縱覽往世興衰,看清中華民族的發展脈絡和走嚮。

★ 從大曆史觀的角度和全局視角,將中華民族獨有的謀略智慧精彩呈現。

★ 用文學的語言,通俗寫史,帶領讀者身臨其境,體會運籌帷幄的魅力現場。

★ 以史為鑒,在曆史的鏡前,找到修身、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智慧。

★ 戰國時代是個群雄競逐時代,是個英雄輩齣的時代,也是謀略迸發的時代。本書依據現有的曆史資料,針對影響曆史進程的各種謀略,作齣閤乎情理的分析和解讀。


內容簡介

“韜略平天下”叢書按照年代,共分為8冊,再現瞭春鞦、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代、清代中國曆經的韆年風雲巨變以及蘊含其間的智慧和謀略。細品先賢韜略,縱覽往世興衰,看清中華民族的發展脈絡和走嚮。來自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的曆史學教授們,傾注全力,用文學的語言,通俗寫史,帶領讀者身臨其境,體會運籌帷幄的魅力現場。


《戰國韜略》是“韜略平天下”係列叢書中的戰國捲。春鞦無義戰,列國兼並,東周式微,戰國時代拉開序幕。二百年間,群雄蜂起,風雲激蕩,縱橫捭闔。諸侯或以力爭,或以智取。策士奔走於道路,朝秦暮楚;智士論辯於朝堂,宦海弄潮;謀士獻計於幕後,運籌帷幄。諸子百傢,群星閃耀;三教九流,各有機巧。他們共同在中華文明史上描繪瞭光輝燦爛的一頁。


作者簡介

  趙國華,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颱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東漢文化研究會會長。齣版有《中國兵學史》《皇位更迭》《中國謀略事典》《孫子兵法辭典》等作品。

目錄

第一章

周:夾縫圖存

平衡外交 / 003

轉患為利之道 / 009

弱者何以自處 / 014

寡謀而亡國 / 019

第二章

魏:虎頭蛇尾

魏文侯獨步中原 / 025

吳起的傳奇 / 033

霸業中落 / 038

信陵君的風度 / 046

苦撐危局 / 056

第三章

韓:四戰恃謀

韓昭侯與申不害 / 065

傍秦以自救 / 071

無奈的抉擇 / 076

韓非論權術 / 080


第四章

楚:大國頹敗

從危亡到復興 / 091

楚懷王誤國 / 096

春申君的膽識 / 103

楚國的覆滅 / 109

第五章

齊:東方稱雄

田氏代齊 / 117

齊威王的南麵術 / 121

孫臏神機妙算 / 126

孟嘗君的私智 / 131

從極盛到潰敗 / 140

田單齣奇復國 / 146

自毀藩籬 / 152

第六章

燕:保守一隅

蘇秦說閤縱 / 157

燕昭王求賢 / 164

樂毅伐齊 / 168

趁火打劫 / 173

荊軻刺秦王 / 176


第七章

趙:南守北攻

從大夫到諸侯 / 187

趙武靈王的創舉 / 193

藺相如與廉頗 / 201

兩強相爭之道 / 207

平原君的做派 / 213

名將隕落 / 221

第八章

秦:一統天下

商鞅變法 / 227

司馬錯攻蜀 / 237

張儀說連橫 / 241

遠交近攻 / 250

呂不韋擅權 / 264

李斯與嬴政 / 272

吞並六國 / 277

前言/序言

人類社會的曆史,既是一個充滿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人類解決問題所憑藉的力量,大緻可以分為四種:權力、財力、暴力和智力。謀略是人們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方法,屬於一種智力博弈。這種智力博弈不僅保存於經典著作,而且躍動於現實生活。每一個社會角落都有謀略的閃光,每一段曆史河流都有謀略的結晶。特彆是亂世重謀略,競爭重謀略,交往重謀略。在漫長的人類社會中,謀略不僅改變瞭人們的命運,而且影響瞭曆史的進程。

戰國時代是一個群雄競逐時代。

齊國處於東方,楚國處於南方,秦國處於西方,燕、趙兩國在北方,韓、魏兩國居中央。它們像一隻隻雄獅,彼此廝殺,左右著天下的大勢。所謂“七雄”之外,還有一些弱小的國傢,像魯、宋、衛、中山諸國。它們像一隻隻羔羊,隻能在夾縫中委麯求全,對天下形勢的演變,根本不起什麼作用。然而,無論是廝殺,還是在夾縫中求存,各國諸侯都會采取各種謀略,以應對各種問題。於是,從謀略的角度來審視戰國的曆史,就成瞭一個不錯的視角。

戰國時代是一個天下統一的時代。

就天下大勢而言,這個時代分為三個階段:從三傢分晉到商鞅變法,戰國七雄並立於世,是一個多極競爭階段;從商鞅變法到五國攻齊,齊秦兩國主宰天下,是一個兩強對峙階段;從五國攻齊到秦並六國,秦國對山東六國擁有絕對優勢,是一個一國獨勝階段。秦國原本較為落後,因為商鞅變法的成功,開始走上富強的道路,經過曆代君臣的苦心經營,利用軍事和外交手段,不斷地嚮外拓展,終於吞並六國,構築起一個統一王朝。所以,這個時代充分證明:統一是曆史的大趨勢。

戰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齣的時代。

時勢造就英雄,英雄改變時勢。戰國時代的英雄人物,既有開明有為的君主,如魏文侯、齊威王、秦孝公和秦昭襄王、趙武靈王,又有變法圖強的政治傢,如李悝、吳起和商鞅;既有馳騁沙場的軍事傢,如孫臏、樂毅、田單、趙奢、白起和王翦,又有縱橫捭闔的外交傢,如蘇秦和張儀;既有聞名天下的士人領袖,如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和呂不韋,又有叱吒風雲的刺客,如豫讓和荊軻。正是這些英雄人物,不僅書寫瞭個人的曆史,而且影響著時代的進程。

戰國時代是一個謀略迸發時代。

在先秦諸子中間,與儒傢、道傢、墨傢相比較,兵傢、法傢、縱橫傢最為重視謀略。這三傢所持的政治理念和主張不同,從不同的側麵建構起不同的謀略理論。大體說來,法傢側重於政治問題,兵傢側重於軍事問題,縱橫傢側重於外交問題,因而對謀略理論的建構,就形成三個主要流派:兵傢謀略有《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六韜》等論著,法傢謀略有《商君書》《申子》《慎子》《韓非子》等論著,縱橫傢謀略有《蘇子》《張子》《鬼榖子》等論著。這三個流派的産生和發展,構成中國傳統謀略理論的主要內容,對中國文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這樣一個生動活潑的時代, 需要我們仔細地品味和咀嚼。

本書的撰寫旨趣,不在於尋求社會發展規律和還原曆史本來麵目,而在於審視謀略、謀略理論和謀略傢及其曆史作用。作者希望依據現有的曆史資料,針對影響曆史進程的各種謀略,作齣閤乎情理的分析解讀。這種研究思路和方法,已經不屬於“找規律”、“還麵目”的範圍,倘若硬要給它一個分類,大緻可以歸為鑒賞史學。“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曆史敘事是一種深刻而顯明的言說形式,通過敘述曆史人物的事跡,可以深刻地揭示其中蘊含的道理。


《權謀韆麵:亂世中的權力遊戲》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聚焦於戰國時代具體的軍事策略或縱橫捭闔的外交博弈,而是深入剖析瞭權力運作的底層邏輯及其在不同曆史背景下的具體呈現。全書以“權力”為核心,通過對曆史長河中一係列關鍵事件、人物決策和社群互動的細緻考察,構建瞭一個關於權力獲取、鞏固、轉移與消亡的復雜圖景。 我們不談具體的戰役部署,而是探討在權力真空期,不同政治力量如何利用模糊地帶進行試探與擴張;我們不探討具體的閤縱連橫之術,而是著重分析信息不對稱環境下,決策者如何通過製造“認知差”來影響對手的判斷和行動。 第一部分:權力的源起與形塑 本部分追溯權力概念的演變,從部落間的資源控製,到城邦內部的秩序建立,再到帝國興衰中的結構性權力。我們關注的重點是,權力是如何被“賦予”和“接受”的。 書中詳盡分析瞭權威的閤法性來源。這並非單純的血緣繼承或武力徵服,而更多地依賴於社會契約的心理基礎。我們引入瞭“敘事權力”的概念,探討統治者如何通過精心構建的意識形態、神話傳說和道德規範,使得被統治者自願地接受現存的權力結構。例如,對古代宗法製度的研究,揭示瞭其在維護統治穩定方麵,相較於純粹的暴力壓製更為持久和隱蔽的機製。 同時,本部分也深入探討瞭權力對個體心理的塑造作用。通過對早期政治傢個人傳記的對比分析,我們揭示瞭在麵對抉擇時,權力對心智的腐蝕性與催化性。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意誌,往往在權力的誘惑或壓力下,錶現齣驚人的易變性。我們考察瞭“忠誠”的成本與收益分析,以及背叛在權力場域中作為一種高風險高迴報策略的內在邏輯。 第二部分:結構性權力與微觀操控 本部分將目光從宏觀的帝國結構,聚焦到社會運作的微觀層麵,探討權力如何滲透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之中,形成難以察覺的“結構性約束”。 我們詳細剖析瞭“製度陷阱”的構建。製度並非總是中立的工具,它們往往是既得利益者為維護自身優勢而設置的隱形壁壘。書中通過對古代法律條文、稅收政策及其執行細則的考察,展示瞭權力如何通過對規則的解釋權和執行權的壟斷,實現對社會資源的定嚮分配。 此外,對“信息流的控製”的分析占據瞭重要篇幅。在信息傳播受限的時代,誰掌握瞭“第一手”和“最終解釋權”,誰就掌握瞭塑造公眾認知的主動權。我們探討瞭如何通過選擇性公開、信息噪音的製造,以及對曆史記錄的微妙修改,來鞏固既有的權力關係。這不是簡單的造假,而是一種基於概率學的、對預期結果的精確引導。 第三部分:權力流動與抵抗的藝術 權力從未靜止。本部分關注權力從一個主體嚮另一個主體轉移的過程,以及在權力高壓之下,社會如何醞釀齣抵抗的可能。 我們研究瞭“權力衰變的臨界點”。權力衰敗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一係列內部矛盾的積纍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共同促成的。書中係統梳理瞭財政枯竭、精英階層離心、以及意識形態信仰危機這三大核心風險要素,並分析瞭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加速瞭既有政權的瓦解。 在抵抗方麵,本書避開瞭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描述,而是側重於非暴力、隱蔽的“摩擦抵抗”。研究對象包括瞭底層民眾如何通過“效率低下”、“程序拖延”和“文化逃逸”等方式,消解上層的命令,實現自我保護。這是一種慢性的、係統性的對權力執行力的消耗戰。 最後,書中提齣瞭一個關於“權力遺産”的思考:即便是最強大的政權崩塌之後,其留下的管理模式、權力話語乃至思維定勢,如何繼續影響後續的社會形態。這揭示瞭權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展性與滲透力。 總結 《權謀韆麵:亂世中的權力遊戲》旨在提供一套普適性的分析框架,用於理解任何復雜社會結構中的權力動態。它要求讀者跳齣對具體事件的關注,轉而審視那些驅動曆史進程的、無形的、永恒的人類互動法則。本書是一部關於治理藝術、人心深處與結構博弈的深度思考之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就吸引瞭我,那種運籌帷幄、決勝韆裏的感覺撲麵而來。我特彆喜歡曆史題材的書籍,尤其是那種能深入剖析古代智慧的,總能從中汲取到很多在現代社會也適用的道理。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那個風雲變幻的戰國時代,親眼見證那些謀士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乾坤。作者的文筆老練,將復雜的曆史事件描述得清晰明瞭,讓人在閱讀時絲毫沒有晦澀感。他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每一個君主、每一個謀士,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和局限性,讓人在贊嘆之餘,也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與無奈。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那種客觀與深刻,既沒有盲目歌頌,也沒有過度批判,而是將曆史的真相呈現給讀者,引導我們去思考背後的邏輯和權謀的藝術。讀完之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感覺自己對“策略”的理解又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那種感覺就像是偷學到瞭一個大人物的秘密武器。

評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戰國時期的曆史瞭解得並不算深入,更多是停留在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層麵。但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刷新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復述曆史,更像是在解構一個復雜的係統。作者似乎擁有穿透曆史迷霧的慧眼,將那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後隱藏的深層動機和精妙布局一一揭示齣來。我最欣賞的一點是,作者在描繪那些驚心動魄的智鬥時,總能找到非常恰當的比喻,讓一個外行人也能立刻明白其中的奧妙。比如,他對某個閤縱連橫的策略分析,簡直可以用“庖丁解牛”來形容,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每一次讀到關鍵轉摺點,我都忍不住要停下來,迴味一下,琢磨自己若是身處其中,會如何應對。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對曆史産生瞭前所未有的興趣,感覺自己也成瞭一個半個“戰略傢”。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挺有味道的,古樸典雅,拿在手裏就有種厚重感,非常符閤其內容的主題。翻開內頁,那種字體排版和留白的處理都顯得非常考究,閱讀體驗極佳,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內容上,作者對於不同學派思想的交融與碰撞也有獨到的見解。戰國時期,百傢爭鳴的盛況是曆史的一大看點,而這本書沒有將這些思想割裂開來,而是將它們巧妙地融入到具體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中去分析,使得理論不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工具”。我特彆喜歡看作者對比不同流派在麵對同一睏境時所采取的不同策略,那種思想上的交鋒比戰場上的廝殺更引人入勝。這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智慧如何在高壓環境下展現其極限的教科書。

評分

坦白講,最初拿起這本書是帶著一點“挑戰”的心態的,畢竟戰國史料浩如煙海,要從中提煉齣清晰的脈絡並不容易。然而,作者的敘事功力實在瞭得,他像是搭建瞭一個精密的舞颱,將各個諸侯國的興衰沉浮組織得井井有條,絲毫沒有那種曆史堆砌的雜亂感。特彆是對那些長期被忽略的次要人物和邊緣事件的處理,既不喧賓奪主,又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極大地豐富瞭曆史的維度。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迫不及待想知道下一個局勢將如何演變。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讓你瞭解瞭過去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你如何去“看”曆史,如何透過錶麵的烽火狼煙,看到深層的力量博弈和戰略意圖。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反復品味和收藏的佳作。

評分

作為一個對權謀學一直抱有好奇心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既有深度又不會過於晦澀難懂的作品。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的期待。它並沒有將那些曆史人物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祇,而是細緻地描繪瞭他們在巨大壓力下的掙紮、權衡和最終的抉擇。讀起來讓人感到非常真實,甚至能體會到他們做齣某些“非人道”決策時的內心煎熬。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是很多同類書籍所欠缺的。每當讀到一個關於背叛或結盟的章節,我總會思考,在那個特定的曆史背景下,他們是否真的彆無選擇。這種帶著批判性思維的閱讀過程,比單純接受信息要來得更有價值。這本書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權力場中的復雜人性,讓人受益匪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