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錯誤早已讓我們信以為真?有多少謊言早已讓我們習以為常?你不妨把這本書當做一部益智遊戲手冊,一邊看,一邊多問幾個“為什麼”,然後靜下心來想一想,看看我們頭腦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是不是真的毋庸置疑?
親情與國法孰先孰後;法律麵前是否應該人人平等;法律條文是否應該嚮全社會公開;特權製度是否應該受到道德錶彰;敵人陣營裏的起義者是否應該受到我們的熱情接納;一切的侵略戰爭是否都是非正義的;在利益足夠大的時候,見利忘義是否纔是惟一閤乎道德的選擇……
這些問題在今天看來似乎沒有任何討論的必要,然而古人的深思熟慮往往能使我們大吃一驚,而在我們認真聽過他們的理由之後,又不得不承認在這些看似荒誕的理由之中確實飽含著真知灼見。
古往今來的聖賢大哲,你方唱罷我登颱,在作者搭建的擂颱上亮相過招,實在稱得上是精彩絕倫。彆說是“通俗哲學讀物”,即使是專業的哲學著作,這等排場讀者也很難見到。對於熊逸的博聞強記、深厚底蘊,我們隻能錶示由衷的敬佩。
這本書主要探討的是古人所麵臨的倫理上的兩難睏境,關注瞭思想傢在各種流行的社會觀念和社會思潮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討古人對正義問題的紛紜復雜的或清晰、或模糊的認識,
揭示瞭正義問題在抽象思辨中的邏輯終點及其在古代社會裏的復雜呈現,深入剖析瞭自洽性正義規則、對其做齣否定,並分析瞭這種否定精神在古人觀念中的體現。
熊逸,著名學者。齣版有《謀殺正義:正義觀念的心理根源、經典謊言與兩難問題》、《春鞦大義》、《隱公元年》、《道可道:老子的要義與詰難》、《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思辨的禪趣》等書。他的真知灼見在思想界引發廣泛關注,有網友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餘讀熊氏書,想見其為人……”
—— 對於經典和曆史,曆代的統治者們大多都有著一套套高明的剪輯和宣傳功夫,他們是很會用真話來說謊的,而不上當的人永遠是少數中的少數。
要記住:看這本書的時候不要輕易就下結論,你掌握的資訊越豐富,就越能夠體會齣作者的良苦用心,他可絕對不是僅僅把曆史和典籍做瞭些通俗化的說明而已。
—— 喻古諷今讓人眼前一亮,天馬行空又論證縝密,嬉笑怒罵卻絲絲入扣,掩捲舒眉似是醍醐灌頂。一整部書可手不釋捲一氣讀完,大量後現代手法,輕鬆愉快,詼諧幽默,隻覺行雲流水,浮想聯翩,而後頓開茅塞——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 熊逸學貫中西古今、論述充滿智慧與思辨,同時沒有絲毫的晦澀難懂,相反,即便是普通的讀者也能看懂全書、並且為其真知灼見拍案叫絕。
桃應的箭矢是這樣一個問題:“假如舜為天子,皋陶為法官,舜的父親瞽瞍殺瞭人,怎麼做纔是對的?”
在儒傢傳統裏,舜是理想型的天子,皋陶是理想型的法官,舜的父親瞽瞍則是一個理想型的壞分子。瞽瞍和那個同樣卑鄙惡劣,卻占有自己的全部父愛的小兒子象一起,三番五次地安排毒計,大有不把舜害死誓不罷休的勢頭。盡管瞽瞍是一個壞到令人發指且壞得完全不可思議的父親,舜卻始終是一個無怨無艾、一心盡孝的好兒子。那麼,桃應的問題我們便可以換一種錶達方式:天子是完美的,法官也是完美的,如果天子的壞父親殺瞭人,應該怎樣處理纔是對的?
對這個貌似需要長篇大論來反復論證的問題,孟子隻給瞭一個極其簡單明瞭的迴答:“把瞽瞍抓起來就是瞭。”仿佛在孟子看來,桃應的問題根本就不成其為一個問題。
在孟子的直截簡略麵前,桃應不免錯愕,於是追問道:“難道舜就不加阻止嗎?”
這個追問看來正在孟子的意料之中,而孟子繼續給齣瞭一個直截簡略得近乎過分的迴答:“舜怎麼能去阻止呢?瞽瞍殺瞭人,當然應該被捕。”
桃應更加睏惑瞭:“難道舜就這樣任由父親被捕不成?”
今天的讀者已經不太能夠理解桃應的睏惑。在中國傳統的法律理想裏,有一句眾所周知的名言,即“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也就是說,在法律麵前應當人人平等。皇親國戚或任何特權階級肆意作奸犯科而不受法律製裁,這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但在法理上毫無疑問是大大不該的。然而事情的另一麵是,儒傢認為國傢法理是傢族倫理的自然拓展,孝道處於毋庸置疑的核心位置。桃應的問題便關乎法理,其言下之意是:舜如果聽任父親被捕伏法,作為兒子顯然有違孝道,那麼以儒傢的標準來看就很不閤適瞭。
我必須要說,這本書在處理那些敏感的曆史人物時,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剋製與洞察力。它沒有急於給任何一位統治者貼上絕對的標簽,而是聚焦於他們所處的“場域”。作者擅長描繪那種“明知是錯,卻不得不為之”的睏境。比如,在分析某次大規模的勞役或嚴酷的法律推行時,敘述的基調總是沉鬱而富有同情心的,它不迴避殘酷性,但它將殘酷的動機歸咎於係統性的壓力,而非單純的邪惡。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的深度,它迫使讀者去反思:如果我站在那個位置,麵對同樣的內憂外患,我的“正義”又將以何種麵貌齣現?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成功地將曆史的厚重感,轉化成瞭對當下自我身份認同的持續追問,讀完後,那種揮之不去的曆史迴響,久久不能平靜。
評分初讀此書,最先抓住我的是其語言的張力和邏輯的嚴密性。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故作高深或晦澀難懂,相反,作者運用瞭一種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現代洞察力的筆觸,將那些錯綜復雜的古代政治哲學概念娓娓道來。在探討權力與德行的張力時,行文跌宕起伏,如同在欣賞一場精心編排的古代宮廷大戲,隻不過這場戲的劇本,是韆百年來無數仁人誌士的血與淚寫就的。我尤其注意到,作者在引用史料時極其審慎,每一次的論證都建立在紮實的文獻基礎上,使得那些看似推測性的分析也具有瞭極強的說服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層次豐富的,初讀為情節所動,再讀則為論證所摺服,三讀則會為其中蘊含的人性洞察而深思。它成功地將曆史研究的深度與大眾傳播的廣度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
評分這本書對古代治理模式的審視角度非常獨特,它不像許多傳統史著那樣,將曆史簡單地劃分為“明君”與“昏君”。相反,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煉金術士,將古代帝王和謀士們麵對的那些“毒藥”——如資源枯竭、邊疆動蕩、內部派係傾軋——提煉齣來,讓我們看到,在極端壓力之下,所謂的“正義”往往是一種動態的、不斷被重新定義的實用主義産物。我感覺自己仿佛被作者拉到瞭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棋局中央,去體會每一顆棋子的移動都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這種對“曆史必然性”的解構,是本書極具啓發性的地方。它提醒我們,評判古人時,我們腳下站立的道德高地,其實也是前人不斷試錯、流血纔搭建起來的,因此,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責,或許纔是麵對曆史的正確姿態。
評分這本書的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對曆史事件背後復雜倫理睏境的深刻剖析。作者沒有停留在對宏大敘事的簡單復述,而是巧妙地將讀者帶入到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關鍵時刻,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決策者在“對”與“有效”之間的艱難權衡。比如,書中對某些著名政治策略的描述,不再是教科書式的褒貶,而是通過對當時社會結構、意識形態衝突的細緻梳理,展現齣任何一種選擇都伴隨著巨大代價的現實。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事中穿插的那些鮮活的個體命運,正是這些小人物的悲喜,構成瞭曆史洪流中那些宏大決策的真實注腳。讀完全書,我感覺自己對“正義”這個概念的理解被極大地拓寬瞭,它不再是一個抽象的道德口號,而是在特定曆史語境下,需要用智慧和勇氣去踐行的、充滿瞭妥協與掙紮的過程。這種對復雜性的擁抱,是本書最寶貴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極其精巧,每一章似乎都在與前一章進行對話,共同構建起一個關於古代權力運作的立體模型。它不是一個綫性的時間敘事,更像是一個螺鏇上升的思維過程。作者擅長使用對比手法,比如將某個朝代的早期改革與後期的鎮壓政策進行並置,從而揭示齣治理藝術中那種內在的、幾乎是宿命般的矛盾性。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反復琢磨作者對某一特定製度的描述,那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古老的機械裝置前,試圖理解每一個齒輪如何咬閤,共同驅動著龐大的帝國機器嚮前運轉。對於那些對政治哲學或古典政治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從實踐案例反推理論的路徑,它不僅僅是曆史迴顧,更像是一部關於權力實踐的“使用手冊”,盡管這份手冊的後果往往是沉重的。
評分很好的書,做活動買的,囤著慢慢看。
評分熊逸的好書,值得推薦,多買一本送人
評分很喜歡這類帶有哲學意味的書,趁著打摺買幾本慢慢看。
評分東西不錯,物流也很快,贊
評分京東買書是很方便,就是不知道為什麼不能用運費券。
評分不錯,不過質量很好,送貨速度很快,下次有需要再來。
評分商品完好,快遞給力,下迴購物還會選擇京東!
評分熊逸老師的書關注起來!
評分神龍見首不見尾,高人熊逸的作品,初讀之下就被摺服。我有《春鞦大義》《一切心法》,現在又有瞭《治大國》,看看這個正義母題如何展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