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二孩家庭为主题,全书共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二孩家庭中手足亲情的优势;余下各章节则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二孩家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矛盾及应对策略,包括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安全意识和独特的个性等,以及孩子的喂养和安全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本书还附有孩子的书架、紧急情况的应对方式、孩子的急救箱、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等育儿实用知识,是二孩家庭的爸爸妈妈必读的一本亲子教育全书。
刘勇赫,本名刘畅,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硕士。2016首都家庭获奖者,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著有《挠脚怪来了》 《让孩子快乐的亲子关系》 《奶爸经》等。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顾问、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委员、北京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妈咪宝贝》 《中华家教》 《婚姻与家庭》等多家杂志专栏作者。在电视节目《成长》 《请教请教》 《成长大家谈》中担任客座嘉宾。刘勇赫为他4岁的女儿发明了150种亲子游戏,被网友誉为“亲子游戏大王”“猴爸”。他研发的“六步亲子阅读法”“潜能金字塔理论”得到了年轻爸妈们的广泛认可。
PART 01 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就是“手足”
一、大宝二宝是彼此的情感支撑
二、大宝是二宝成长的引路人
三、提前告诉大宝弟弟妹妹要来了
四、如何让大宝顺利地接受弟弟妹妹
五、理解大宝的“退步”行为
六、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大宝
七、两宝相差多少岁合适
八、与爸爸做好养育分工
PART 02 我感到没人理我了
一、二宝出生,大宝失落
二、带上大宝,共育二宝
三、大宝的生活规律勿打乱
四、大宝打二宝,该怎么办
五、给大宝适应的时间
六、拒绝别人逗弄大宝
七、放松心态,不做完美父母
PART 03 我会一直陪着你长大!
一、我是哥哥姐姐,要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样
二、大宝就要让着二宝吗
三、先护大,再护小
四、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矛盾
五、理解宝宝的负面情绪
六、不要比较,每个宝宝都不同
PART 04 同样的血脉,不一样的精彩
一、每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气质特点
三、气质和遗传的关系
四、肯定并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
五、根据孩子的特质做正向引导
六、男孩和女孩的性格差异
七、天生的气质类型决定教养方式
八、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发展差异
九、父母的成人标准影响孩子成长
PART 05 一起成长的幸福
一、让大宝适当管二宝
二、产生争执了怎么办
三、家长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的角色
四、“扮演游戏”的重要性
五、让孩子在“轮流”游戏中学会等待
六、分享不是失去,让两个孩子学会共享
七、把做家务看成是做游戏
八、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一些游戏
九、让爸爸成为育儿合伙人
十、选择一些适合全家一起出去玩的活动
十一、记录俩宝成长的点滴
PART 06 建立好的准则很重要
一、严厉不代表有准则,有准则不等于严厉
二、请不要纵容孩子的“胡作非为”
三、孩子打人和咬人怎么办
四、孩子对你说“不”,可能是在试探你
五、孩子撒谎,不要着急说破
六、体罚不可取
七、孩子不听话,没啥大不了
八、孩子发脾气,爸妈要反思
九、孩子在公众场合应该遵守的准则
PART 07 两个孩子的喂养难题
一、如何预防孩子过敏
二、早早给孩子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
三、确保孩子吃得营养均衡
四、孩子幼儿时期需要的重要营养素
五、不要给孩子喝太多饮料
六、合理安排孩子的点心时间
七、限时一周的如厕训练
八、两个宝宝怎么睡觉
九、分床睡,孩子比大人想象的要坚强
十、如何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症
PART 08 最重要的事——安全
一、不容忽视的居家安全
二、哪些一胎用品二胎可以接着用
三、手把手教你如何选择儿童安全座椅
四、一张高低床,还是两张单人床
五、孩子和宠物在一起的安全知识
六、看紧孩子 ,远离交通事故
附录Ⅰ 孩子的书架
附录Ⅱ 紧急情况的应对方式
附录Ⅲ 孩子的急救箱
附录Ⅳ 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PART 01 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就是“手足”
一、大宝二宝是彼此的情感支撑
一位家长说,促使她下决心生二胎的是,儿子快3 岁的时候,带他去楼下玩,儿子屁颠屁颠地跟在几个小朋友后面,跟着大家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带他回家的时候,儿子大哭大叫,用力挣脱她的手,一个劲地往小朋友那边冲。朋友说,当时就觉得好心酸,觉得儿子太孤单,太需要伙伴了。
后来随着二宝的出生和逐渐长大,两个小家伙在一起玩的时间越来越多,虽然三不五时互相拆台,但更多的是互相陪伴和互相依赖,一起看书、玩游戏,一起运动、玩耍,前一秒可能为了争夺关注在哭闹,下一秒又拥抱在一起很亲密。有时候出门工作,担心他们害怕,他们还不耐烦地说:“赶紧走吧,我们在家玩得好着呢。”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与同龄伙伴的相处。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儿童若没有朋友,就会出现一系列适应问题。可是,如果他们对兄弟姐妹产生安全和依恋感,就能够有效地避免焦虑、忧伤和其他
适应问题的出现。
事实上,儿童在主动和其亲近的父母建立亲子关系之后,还需要一个与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社会交往的伙伴,这个伙伴就是他的“手足”。
玩起来更有趣
一般的父母很难走进孩子的世界,很难以孩子的视角与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大人经常玩着玩着就兴味索然,稀里糊涂地结束了。但小伙伴就不同了,他们认真极了,一个空瓶子可以玩半天,可以非常自然地互相称呼对方“妈妈”和“宝宝”,可以逼真地扮演上班、买东西、看电影等,将游戏深入地推动下去。因此,跟小伙伴玩肯定比跟妈妈玩更加有趣,手足感情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逐步学会社会交往方式
大宝二宝一起玩耍,能学会沟通、妥协、拒绝等社会交往的方式,是孩子学习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途径。能力差不多、站在平等位置上的两个孩子,不会像父母一样去“照顾”对方,当他们有分歧的时候,为了能继续玩下去,必须得互相协商、互相妥协。孩子们便是通过这个过程,逐步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
大宝是二宝成长的引路人
一位二胎妈妈说,生二胎前老怕照顾不过来两个孩子,生了之后发现,两个孩子比一个孩子好带多了!因为妹妹就是姐姐的“跟屁虫”,姐姐看书,妹妹也有模有样地看;姐姐出去玩,妹妹也要跟着;姐姐去学校,妹妹眼巴巴等着姐姐回来一起玩;姐姐写作业,妹妹也坐在姐姐旁边拿个笔乱画;妹妹不好好吃饭,姐姐在旁边做榜样,妹妹马上就有滋有味地吃起来……有了姐姐的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妈妈轻松多了,可以放心地刷牙、洗脸、美容,做点自己的事情了。
家有二宝,不仅大宝多了一个伴儿,也给自己减轻了带孩子的压力。虽然孩子小的时候,照顾起来会耗费精力,但过个两三年,等两个孩子可以互动的时候,照顾两个孩子比照顾一个孩子还轻松。因为大宝不仅是你的小帮手,还是二宝的楷模和榜样,是二宝成长路上的引导者。
大宝是二宝的榜样和指导者
一般来说,大宝和二宝关系越亲密,二宝越是崇拜大宝。对二宝来说,大宝是很厉害的,他们也想像哥哥/姐姐那样,因此他们会时常模仿大宝的行为。大宝对二宝来说,是成长的榜样和活动的指导者。而大宝也愿意帮助和指导二宝,大宝不仅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还能更好地开拓思路,培养和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说,以三年的辛苦换来一辈子的手足幸福,还是很值得的。
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研究发现,与独生子女相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社交能力会更强,这可能与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有关。一方面,老大经常用年纪大的优势来控制年幼的弟弟妹妹,与同伴交往时也使用相同的强制战术,所以他们可能更擅长当领导者;另一方面,年幼的孩子在与哥哥/姐姐的交往中学会了顺从和谈判的技能,与同伴交往时,他们更强调合作,也更善于处理冲突,故而会较受同伴欢迎。
PART 02 我感到没人理我了
带上大宝,共育二宝
大宝在面对家里多了一个比自己小的宝宝时,作为孩子,适应这样的变化是需要时间的。妈妈们要理解大宝内心的感受,不要强迫大宝立刻接受二宝,而是要充满智慧地引导大宝。孩子的参与意识都非常强,所以想让大宝尽快地接受刚出生的弟弟妹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宝直接参与到照顾二宝的日常生活中来,这是建立两个孩子手足感情的好机会。
◎妈妈可以尝试让大宝抱抱刚刚出生的二宝,面对柔弱的小宝宝,大宝的内心会非常兴奋,也会激起他的保护欲,为日后建立亲密的手足感情奠定基础。
◎让大宝帮助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二宝喂奶、洗澡、穿纸尿裤等,大宝就会知道,原来小婴儿这么小,没有牙齿,不会吃饭,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他就会理解为什么妈妈会花费许多时间来照顾二宝了,从而减少对二宝的嫉妒心。注意前提条件是不要逼迫大宝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妈妈给二宝喂奶时,不妨把大宝也搂过来,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孩子间的距离,大宝也不会觉得妈妈偏心,明白二宝的到来不会让他失去爱,而是会给他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生活乐趣。
◎大宝刚开始对小婴儿的成长过程没什么概念,让他参与到照顾二宝的日常琐事中来,他会体会到照顾他人的乐趣,慢慢接受刚出生的二宝,培养出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感,还会觉得弟弟妹妹是因为他的照顾才日渐长大的,就会增添对弟弟妹妹的亲切感,为将来培养手足之情打下良好的基础。
很多孩子天生喜欢照顾小婴儿,只要父母给予适当的指引,提出适当的要求,大宝就会愿意承担很多的家庭任务,逐渐适应家有二宝的生活。
大宝二宝,手心手背都是肉
家有二宝,不仅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财力,更需要及时处理两个孩子的各种情绪反应和心理不适。可不要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困惑、妒忌与抱怨,它其实代表的是孩子对尊严和权力的重视。如果父母长期忽视某个孩子,过分强调另一个孩子,很容易造成宝贝的心理落差,进而出现排斥或怨恨同伴的情况。
我从事亲子教育工作10 余年,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之余,我一直坚持解答或回复家长们的提问。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们的困惑都集中于亲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两个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我曾经这样想,二宝生活,实际上是孩子从亲子生活到社会群体生活之间的过渡阶段,和自己的手足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能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家有二宝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由于许多80 后、90后父母缺乏生活经验与早教能力,不能采用适宜的方法处理孩子间发生的矛盾与摩擦,导致大宝、二宝“关系紧张”“反目成仇”。因此,趁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之际,我觉得应该在亲子沟通与亲子互动方面多给年轻爸妈一些提示,以减轻他们的焦虑与紧张。
本书涉及的内容涵盖心理学、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并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二孩家庭中手足亲情的优势及所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应对策略,包括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分享意识、安全意识以及独特的个性等,将兄弟姐妹之间的沟通、父母和孩子的沟通、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等内容融合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里,以小见大,通俗易懂,是专门为二孩家庭量身定做的亲子教育指南。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但手心手背都是肉,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平等地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而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也都渴望能够独享爸爸妈妈的爱。所以,如果您有两个孩子,您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用他们能够感受到的方式去爱他们。
由于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在编写过程中,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祝愿每一个二孩家庭和谐美好。
这本书的书名“二孩家庭:爸妈,大宝和二宝这样沟通(凤凰生活)”就像是一个及时雨。我一直觉得,二孩家庭最难的不仅仅是精力的分配,更是情感的维系。大宝从独享宠爱到需要分享,这种转变本身就很不容易,父母如何引导,如何让大宝不产生被忽视感,是个大问题。而二宝的到来,更是需要父母花心思去建立亲子关系。我好奇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沟通策略?比如,大宝是学龄儿童,二宝是幼儿,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需求肯定不一样,父母在和他们沟通时,应该采取怎样的不同方式?我特别希望书中能讲到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比如,在孩子争吵时,父母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裁判,是调解员,还是引导者?会不会有一些“禁区”需要父母避免,以免加剧矛盾?“凤凰生活”这个出版社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基调会比较温和、理性,不会是那种急功近利的育儿方法。我想要的是能够帮助我理解孩子心理,并与之建立有效连接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规矩”或“惩罚”。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兴趣,是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我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二胎家庭的亲子沟通。从“大宝”到“二宝”,家里的成员增加了,但父母的时间和精力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与两个孩子都建立起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并且让他们之间也能和睦相处,这几乎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安抚新生儿,或者如何管教大宝,而是更侧重于“沟通”这个层面,如何让大宝理解父母的爱并没有因为二宝的到来而减少,如何让二宝感受到父母的关怀。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指导,毕竟,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常常是沟通不畅的根源。例如,当大宝因为二宝哭闹而烦躁时,父母该如何引导大宝理解并接纳,同时又不忽视大宝自己的情绪?又或者,当两个孩子都向父母寻求关注时,父母该如何平衡,才能既照顾到他们的个体需求,又让他们明白家庭是一个整体?“凤凰生活”的出品,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期许,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既实用又富含智慧的育儿理念。
评分说实话,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第一反应是“终于有本正经讲二胎家庭沟通的书了”。现在家庭里,很多都是两个孩子,但真正能处理好孩子之间关系,以及父母与两个孩子之间互动的,却没那么多。我观察过很多朋友的家庭,孩子大了,矛盾也多了,父母夹在中间,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是该偏向老大,还是疼爱老二?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这个核心问题——“沟通”。这让我觉得它很有针对性,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育儿书。我尤其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涉及到如何让大宝主动承担起“哥哥/姐姐”的责任,而不是仅仅是“分享”和“退让”;同时,又如何让二宝感受到被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总被拿来和哥哥姐姐比较。还有,书中会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技巧吗?比如,当两个孩子因为一件玩具争得不可开交时,父母应该如何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协商和妥协,而不是总是依赖父母来解决。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具体的沟通场景演示,让我可以学以致用,让我的家庭氛围更加和谐,孩子之间也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二孩家庭:爸妈,大宝和二宝这样沟通(凤凰生活)”简直太符合我现在的需求了。我正处于一个典型的二孩家庭的尴尬期,大宝刚刚懂事,二宝也还没完全独立,两个孩子之间的摩擦和争执几乎是家常便饭,而我这个当妈的,常常是夹在中间,疲于应对。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沟通”,这让我觉得它不是那种光讲道理的书,而是会教我具体怎么做,怎么说。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讲到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比如,当两个孩子都想要同一件东西,或者因为一件小事而吵得不可开交时,父母应该如何介入,才能既解决眼前的问题,又能教导孩子学会合作和妥协?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秘诀”,让我能更从容地面对这些情况,而不是每次都以我的“咆哮”告终。而且,“凤凰生活”这个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信心,觉得它应该会提供一些比较人性化、有温度的育儿建议,而不是冷冰冰的理论。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启发,让我能够更有效地与我的两个孩子沟通,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就深深吸引了我——“二孩家庭:爸妈,大宝和二宝这样沟通(凤凰生活)”。作为一位正在经历二胎挑战的母亲,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情绪时。市场上关于育儿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时候都显得过于理论化,或是只关注某个单一的方面。而这本书的副标题“爸妈,大宝和二宝这样沟通”则直击痛点,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特别好奇作者将如何具体地指导父母们,在拥有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大宝和小宝的需求,如何在他们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避免争宠、嫉妒等常见问题。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如何在新生儿出生后安抚大宝的情绪,如何让大宝感受到自己依然是被爱和被重视的;又或者,在孩子争吵时,父母应该如何介入,是选择公平地评判,还是引导他们自行解决?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经典的对话案例,让我们能模仿学习?“凤凰生活”这个出品方也让我对内容的品质有了一定的期待,希望它能传递出一种温暖、积极、贴近生活的育儿理念,而不是冰冷的说教。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有了很高的期待值,我迫切地想知道,它能否成为我在二孩家庭育儿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