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化外科治疗方案。在欧美地区,保乳率能达50%,而我国就算在沿海的发达城市,保乳率都不足20%。保乳手术开展落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是我们乳腺外科医师的理念问题。对保乳的不自信,内心深处害怕复发,常常限制了保乳手术的开展。从1998年开始,我们从保乳手术的机械性实施,到现在对保乳治疗有着全画幅的理解,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里,我们经历过成功,也尝试过失败。有无数患者的感激,也有局部复发患者的不理解。但这不影响我们的追求。事实上,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保乳治疗发展到今天,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外科手术范围的缩小这么简单。他的背后是对肿瘤生物学的颠覆性的理解(从Halsted的有序过扩理论到Fisher的系统性疾病理论),是日益精准的放射治疗技术对肿瘤局部控制进行保驾护航,是不断强大的系统治疗对全身疾病的立体控制。这些学科的光荣史,成就了保乳手术的今天。保乳治疗,并不仅是保留乳房的手术,我们所提倡的保乳,不仅仅是外科手术的平面发展,而是一个立体空间化的发展,包括乳房保健,外科的乳房保留,身体正常机能的保护(精准,减少不良反应等不必要的伤害),生命的保全还有生活质量的保护。我们希望可以给予患者的是一个多维度的保乳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保留女性的美丽和尊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于2014年出版了《乳腺癌保乳治疗》一书,至今已有3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中心的工作全面铺开,业务范围高度拓展。按计划我们开始了《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第二轮修订与更新,很高兴在此得到中山大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及相关部门的信任与支持,参与编写《乳腺癌保乳治疗苏逢锡2017观点》。这本书本质上是《乳腺癌保乳治疗》第二版的观点高亮,也是乳腺外科医师临床实践的工具书。我们精简了关于乳腺癌保乳的相关观点,删除了一些纷繁复杂的临床研究数据,清晰地阐述了一些复杂的逻辑关系,使得本书的可读性更强。在这本《乳腺癌保乳治疗苏逢锡2017观点》中,我们希望尽可能的简明扼要,也尽可能的多一点中国实践与本土经验的展示。由于时间仓促,内容上也许会有可以再精进的地方,希望同行积极批评指正。
保乳,是一种行医态度,是一种立体的哲学思想。我们将继续多维度地延伸这一理念,拓展我们的临床实践,保护女性的尊严。
苏逢锡
苏逢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名誉主委;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广东省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世纪后期创立中山二院乳腺肿瘤中心,它是以西医学治疗为主导的乳腺癌单病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从最初的4张病床,每年新收乳腺癌患者7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近60张床及每年乳腺癌患者出入院人次数近6000例,乳腺手术台次达2500多余台,每年新收乳腺癌患者近1000人;每年乳腺专科门诊就诊数近40 000人次,并且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他坚持对早期乳腺癌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乳腺癌人性化治疗方面在国内领先并达国际水平:国内首先开展“Fisher保乳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研究”,保留乳房手术率达57%;国内首先开展以保留腋窝为目标的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在《中华外科杂志》上首先报告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研究成果,并把该成果用于临床,保腋窝率42%。在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包括早期乳腺癌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一直在国内倡导Oncopalstic手术的开展,大胆实践“乳腺癌疾病管理”的新理念。领导并建立了现代化、一流的“一站式服务门诊”,是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乳腺癌临床医学研究专家。多次前往美国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哈佛大学血液研究中心、佛罗里达州坦帕H Lee Moffitt 癌症中心和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综合乳腺中心学习交流。
科学研究方面参与多项全国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如“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国遗传性/家族性乳腺癌多中心临床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临床科研获中山大学5010项目支持。主编《乳腺癌保乳治疗》一书,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和国际级杂志发表研究论著120多篇,其中一半以上被SCI收录,包括《Archive of Surgery》《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并担任《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审稿人。主持举办多届国家“现代乳腺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及主办了四届“广东乳腺病研讨会”,推广保乳保腋窝等新技术及增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2014年9月,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五届国际乳房肿瘤整形大会(IOPBS)和第一届中国乳腺外科大会。
我是一个对医学前沿信息非常敏感的读者,尤其关注那些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领域。乳腺癌保乳治疗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这本书的书名“乳腺癌保乳治疗苏逢锡2017观点”给我一种信息时效性和专家权威性的双重感受。2017年的观点,意味着它可能包含了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指南。我非常好奇苏教授是如何在那个时间节点上,对保乳治疗进行总结和展望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基因检测在保乳治疗中的作用?例如,它是否会分析哪些基因突变会影响保乳的成功率,或者哪些患者更适合接受保乳治疗?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与保乳手术联合应用的讨论,因为这些都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热点。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平衡肿瘤根治与乳房外观、生活质量的思考,因为这对于很多女性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纸质手感非常舒服,翻开的时候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这一点我非常喜欢。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由于家庭原因,我一直在关注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尤其是保乳手术。我听说苏逢锡教授在业内非常有声望,所以当看到这本书时,简直是欣喜若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保乳治疗的原理、适应症以及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我特别想知道,在2017年,对于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的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界限在哪里?有没有哪些技术上的革新使得更多患者能够选择保乳,而不是一味地选择全切?此外,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关于如何提高保乳率、如何减少复发率的有效方法?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建议,比如患者在术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不仅仅在于提供医学知识,更在于给患者带来希望和信心,指导他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从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我就能感受到一种专业和沉稳的力量。“苏逢锡2017观点”这几个字,仿佛是权威专家对一个重要医学领域最精炼的总结,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乳腺癌是一个让许多家庭都为之揪心的词汇,而“保乳治疗”则代表着希望和保留,是无数患者和家属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这个领域注入了一股新的、也许是前沿的视角。我期待着能在字里行间找到针对保乳手术在2017年有哪些新的发展、技术上的突破、以及苏教授是如何看待和指导这些实践的。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或者术后康复的独到见解?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单凭书名,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它可能包含的严谨的医学论述、详实的病例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希望它能成为我了解乳腺癌保乳治疗领域的一扇重要窗口。
评分从书的装帧设计来看,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医学著作,我想它一定汇集了苏逢锡教授在2017年关于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精华思想。我一直认为,保乳治疗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对女性身体完整性和生活尊严的尊重。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提高患者对保乳治疗的认知和接受度的内容。书中是否会探讨在心理支持、术后美学重建等方面的经验?例如,它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乳房再造技术,或者分享一些成功的心理干预案例,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手术后的生活?我还想知道,在2017年,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是否有了新的探索和突破?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为那些在乳腺癌治疗道路上徘徊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带来更清晰的指引和更坚定的信心。我深信,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医学知识的传播,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对生命的关怀和对希望的传递。
评分这本书在我手中的分量感很足,这让我觉得它一定蕴含了扎实的学术内容。作为一名对乳腺癌治疗领域略有了解的读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保乳治疗的发展。苏逢锡教授的名字,在医学界绝对是响当当的。2017年的观点,听起来就像是当时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总结。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解析保乳治疗的最新技术,比如是否会详细介绍微创保乳手术、术中放疗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外,对于保乳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017年是否有了更清晰的界定?书中是否会讨论如何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定最优化、最个体化的保乳治疗方案?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关于长效内分泌治疗、化疗药物选择的更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保乳治疗的决策。这本书的价值,我预感会体现在它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基于最新证据的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