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法》主要记载了从殷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作战原则和方法,是现代人研究古代军事思想的可靠文献,《史记》对此书即有记录,称之为《司马穰苴兵法》。可惜,在流传过程中,此书多有亡佚,及至宋代元丰年间编纂《武经七书》,将《司马法》收入其中时,已经仅存五篇,曰《仁本第一》、《天子之义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用众第五》。本书整理者综合历代研究成果,将诸家阐释加以爬梳整理,并汇校各个版本,写成《司马法集释》,且于书末附录逸文及相关序跋,以飨读者。
王震,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子部、经部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兵部文献用力极深。
前言
凡例
司马法集释卷上
仁本第一
天子之义第二
司马法集释卷中
定爵第三
司马法集释卷下
严位第四
用众第五
附录一 司马法逸文
附录二 重要序论汇录
(一)施氏七书讲义序
(二)武经直解序
(三)司马法集解引
(四)司马法集解之集说
(五)武经汇解序
(六)武经开宗序
(七)武经总论
(八)二酉堂刊司马法序
(九)笺经室刊司马法古注附音义序
(十)笺经室刊司马法古注附音义叙
透过《司马法集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的只言片语,我深刻感受到古人对于军事战略的理解,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武力征伐。它更像是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体现,是将政治、经济、民心、天时地利等一切可能影响战争走向的因素,都纳入考量的范畴。书中对于“谋”的极致追求,对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向往,以及对“德”在军事行动中的核心地位的强调,都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军事哲学。这并非鼓吹战争,而是对战争的审慎态度和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它教导我们,真正的军事强大,在于能够通过智慧和道义,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者在不得不战时,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种以人为本、以道义为先的理念,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领导者,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它让我们明白,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份力量,以及如何避免其被滥用。
评分《司马法》这部古老的兵书,其思想之深邃,历来令无数治军者和历史爱好者为之着迷。此次有幸拜读《司马法集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虽内容未能一一览尽,但仅从其引介的宏大框架和部分精要条目中,已然窥见这部兵书的非凡价值。它并非仅仅罗列战术技巧,更是一种军事哲学、一种治国之道。书中对“道”、“德”、“仁”、“义”等儒家核心概念与军事实践的融合,展现出一种以人为本、以德服人的高远视野,这在充斥着冷兵器时代血腥厮杀的兵书序列中,无疑是一股清流。想象一下,在那个尚武的年代,能够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这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上的巨大超越。它所蕴含的战略智慧,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战场博弈,触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力求实现长治久安,而非一时的军事胜利。这本书所搭建的理论体系,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即便只能仰望其部分山体,也能感受到其磅礴的气势和深厚的底蕴。
评分读罢《司马法集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的引言和部分解读,我对于古人如何理解“战争”这一宏大命题,有了更为立体的认知。它不再仅仅是排兵布阵、冲锋陷阵的物理较量,而是包含着复杂的心理博弈、深刻的政治考量,乃至对天时地利的精准把握。书中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强调,并非简单的地理和气象描述,而是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将自然的规律、社会的稳定、民众的向心力,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这一点尤为令人拍案叫绝。相较于许多只关注具体战术的兵书,《司马法》更像是一位深谙世事的老者,娓娓道来治军之道,指引着人们如何去洞察人心,如何去凝聚力量,如何在最小的代价下达成目标。这种“以智取胜”、“以德服人”的理念,即便在现代社会,对于领导力、团队建设乃至国际关系的处理,依然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它让我们反思,真正的强大,或许不在于拥有最尖锐的武器,而在于拥有最清晰的头脑和最坚定的信念。
评分《司马法集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的编纂,仿佛为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军事智慧殿堂的窗户。虽然书中关于具体作战方略的细节尚未尽数了解,但其宏观的军事思想和哲学层面的论述,已足以让人心潮澎湃。书中所倡导的“以礼为基,以人为本”的军事理念,与我们当下对“软实力”和“价值观”的追求不谋而合。它并非宣扬暴力,而是强调通过周密的谋划、合乎道义的行动,最终达到“安邦定国”的根本目的。这种“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审慎态度,以及对战争一旦爆发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的深刻反思,足以让每一个决策者警醒。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战争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和平的珍视,永远是不可动摇的基石。这本书所蕴含的,不仅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跨越时空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深入探究。
评分《司马法集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所呈现的军事思想,让我看到了古代智者对战争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治理的宏大视野。它并非仅仅停留在战术层面的堆砌,而是深入探讨了战争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政治和心理因素。书中对“道”、“仁”、“义”等儒家核心价值观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颠覆了我对传统兵书的刻板印象。我看到的是一种以德服人、以礼治军的宏大叙事,是对“兵者,诡道也”之外更为深邃的智慧的探索。它强调的是,真正的胜利,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更是人心所向、政通人和的结果。这种将军事智慧与国家治理、伦理道德紧密结合的思路,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国际关系、国家安全乃至企业管理,都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它提醒我们,任何形式的“战争”或“竞争”,都应以道义为基石,以人为本,方能实现长久的稳定与繁荣。
评分替朋友带的 非常划算
评分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显然,话多是件危险的事!
评分中国清代的学术流派。称汉学、朴学、考据学派。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名。惠栋、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为其代表人物。其中有吴、皖二派之分:吴派创自惠周惕,成于惠栋;皖派创自江永,成于戴震。
评分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使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评分是我非常喜欢的古籍,值得拥有。
评分书是原版,印刷好装订好,满减加券很便宜,值得阅读和收藏,快递及时迅速,服务态度也很好。
评分续编相对于第一编纸质印刷方面进步很大,内容也都是经典,古典著作中还是有很多值得仔细看看的,古人的思想也不是那么枯燥,很多有趣的地方
评分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经典收藏,值得一读。。。。。
评分好书,新品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