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释》译文力求信、达、雅,注释力求简明,并参证《说文》学、古文字学的成果作出评议,确非浮泛之作。
——郭锡良(北京大学教授)
《说文》是我国字书之祖,而译注《说文》全书,熔古今研究成果于一炉,兼顾学术性与实用性,并能化艰深为平易,使不同程度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受到教益的,当以这部《今释》较为成功。
——向熹(四川大学教授)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汉语字源的字书。作为两汉文字训诂学之集大成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说文解字今释》即以大徐本为底本,通过每个字条的句读、注音、释文和注释,尽力逐条解说许慎原文的含义,并引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加以参证。全书标点精细,校勘详审,注音准确,译文明白通畅,注释部分择善采纳诸家之言,简易明了,而不一味堆砌,参证部分全面吸收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益以作者之独到心裁,或肯定许慎说解文字的严谨科学,或指出许慎因受时代、条件的历史局限而出现的某些谬误,而其所引古文字形亦便于读者了解文字字形之流变。
《今释》一书使一部难认难读、难释难懂的《说文解字》,成为文理科学子皆宜、雅俗共赏之作。自1997年初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至今已重印8次。此次增订,增补了徐铉附于各部之后经籍中常见的新附字四百余字,并利用新材料和研究成果,对全书注释和参证部分进行了大幅修订,而全书2万余个古文字形也一一用更为清晰的图片加以替换,使本书更臻完善。
汤可敬,1941年出生于湖南益阳,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院(今湖南师大)中文系,1992年被评聘为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说文学与汉语史研究。编著《新编古代汉语》(1989年北京出版社出版,1992年修订,并更名为《古代汉语》),曾获国家教委第二届(1986-1989)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专著《说文解字今释》(1997年岳麓书社初版,2006年再版),曾入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初评,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另发表《词诠述评》《部首略说》《说文“多形多声说”研究》等四十余篇论文。
第一册
前言
凡例
卷一
……
卷七
第二册
卷八
……
卷十四
第三册
卷十五
……
卷二十二
第四册
卷二十三
……
卷三十
主要参考书目
笔画检字表
音序检字表
本书的写作,虽由撰者承担,却凝聚了许多前辈和同辈专家学者的心血,甚至可以说,它是集体的结晶。我敬爱的老师周秉均先生,一直是我写作本书精神上、知识上的支柱。1962年,就读于湖南师大中文系时,周先生的古代汉语讲授,激发起了我学习和研究《说文解字》的极大兴趣。1989年底,先生亲自指导的、由我主编的《新编古代汉语》经北京出版社出版后,先生高度评价了我所撰写的“文字编”。我以此为基础,撰写本书。先生谢世前,逐字审定了本书前十一卷。在病榻上,先生还惦记着本书的出版。直到今天,每当想起先生,我不得不反复修订本书。在我有生之年,若不尽力提高它,完善它,我将愧对先生于九泉之下。
最近沉迷于这套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说实话,我原本是想找一本快速入门的字源书,随便买了这本,没想到却收获了意外的惊喜。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的“今释”二字,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专著,而是真正为现代读者着想的解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多义字时的细致入微。一个字在古代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用法和含义,有些甚至已经完全被现代语言淘汰了,这本书里都会一一列出,然后用最现代、最贴近生活的语言去解释,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字是这么来的!”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研究“道”字,原以为它就是指“道路”,但通过今释的讲解,我才明白它最初的含义与“首”、“首领”以及“行走”的概念紧密相关,后才引申出“道理”、“方法”等抽象意义。这种层层剥笋的解析过程,极大地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而且,书中对异体字和通假字的辨析也做得非常到位,这对于阅读古籍或者研究古代文献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误解。这是一套值得反复咀嚼的书,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古汉语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说文解字》解读本。市面上很多版本要么过于学术化,生僻的古音、古义堆砌,让人望而生畏;要么过于通俗化,为了追求易懂而牺牲了严谨性。这套《说文解字今释》则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的严谨性体现在对原典的尊重和考据的细致入微,但它的“今释”部分又充分考虑了当代读者的认知习惯。我特别喜欢它对“会意字”的阐释。很多会意字,如果只看单个部件,很难理解整体的含义,但作者通过巧妙的串联和合理的推测,将这些部件的逻辑关系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举例来说,对某些涉及天文、地理的复杂字,作者引用的现代科学知识和历史地理背景,使得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了。这不仅仅是文字学的学习,更是一次综合性的文化扫描。如果说《说文解字》是历史留下的金矿,那么这套今释就是最精确的、现代化的挖掘指南。
评分这套四册书的厚重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象征着中华文字沉淀下来的千年历史。我当初购买,是冲着它名字里“今释”二字,希望能摆脱那些僵硬的古籍阅读体验。事实证明,这套书成功了。它在保持对许慎本义的忠诚度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解释非常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对于字义的引申过程的分析,那简直就是一部微型的汉字“心路历程”记录。他们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展示出多种可能的演变路径,并给出理由充分的论证。这种开放而严谨的态度,让我觉得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对于那些希望提升自己中文书写和阅读辨析能力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良师益友。它带来的知识增益,远超其售价本身所代表的价值,是真正值得收藏的经典之作。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堆砌晦涩术语的古籍敬而远之,觉得它们像是高墙,将普通读者挡在了门外。然而,这套《说文解字今释》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行文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更像是与一位博学的老先生对谈,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材。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深谙“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在解释字形结构时,他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字长这样”,而是深入到造字的哲学层面。比如,有些象形字,通过今释的描绘,我能清晰地在脑海中构建出那个古代的实物形象,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看任何图解都无法比拟的。此外,这套书的体例设计也十分科学,查阅起来非常方便,不像有些大部头,想找一个字得花上半天时间。它通过巧妙的编排,将相关字族归类,使得读者在学习单个字的同时,也能对一个字族群的演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于提升个人文字素养和鉴赏能力,这本书的助力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说文解字今释》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部著作的,起初我对古代的字书有些畏惧,觉得它们晦涩难懂,充满了生僻字和繁复的解释。然而,当我翻开这套书的头几页时,那种顾虑立刻烟消云散了。作者的讲解非常清晰,他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许慎原著中的字义,更是结合了现代汉语的演变和使用习惯,用非常生动有趣的笔触,将一个个古老的汉字“复活”了过来。比如,他对“马”字的解释,不仅详细考证了其甲骨文、金文的形态,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古人如何通过观察马的特征来创造这个字的结构,让我这个对古代文字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古代社会生活、礼仪习俗的字,通过今释的阐述,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对古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字体清晰易读,注释详尽而不杂乱,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对于任何一个对汉字文化有热情,想探究文字本源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化史。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装帧精美!很是喜爱!注解详细,内容精当,值得推荐!
评分这本书真不错,现在修订本也补充了大量古文字字形。而且吸收了各家研究成果,简明扼要,是初步学习说文的好书。
评分经典啊。。。。。。。。。。
评分经典啊。。。。。。。。。。
评分送货及时,包装过硬
评分物流速度快,质量有保障。
评分印刷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