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

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旻湖 著
图书标签:
  • 临床医学
  • 药物
  • 速查
  • 手册
  • 第三版
  • 处方
  • 用药
  • 参考
  • 医学参考
  • 药物查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67138
版次:3
商品编码:12328285
包装:平装
开本:48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20
字数:4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科技的日新月异,医院所用药品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使一线医务人员很难掌握所有药品资料,也不清楚医院现有药品品种。有鉴于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组织编写了这本《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介绍本院现使用的西药、中成药和医院制剂,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其他quanwei资料,以介绍临床一线日常处方所需要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包括商品名、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给药说明等项目。书后还附有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峰谷血药浓度范围、常用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作者简介

陈旻湖,教授、博士生导师,消化内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酸相关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理学博士,副主任药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副主任。从事临床及药学工作20余年,负责临床药学工作。

杨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现担任广东省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专业学组组长,广东省药学会妇产药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房自动化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七届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秘书。

陈孝,香港中文大学药学院博士毕业,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硕士生导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 中山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


目录

第1章 抗微生物药物???????????????????????????????????????001

第2章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088

第3章 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168

第4章 主要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180

第5章 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190

第6章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236

第7章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253

第8章 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292

第9章 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298

第10章 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307

第11章 激素及其有关药物????????????????????????????????339

第12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384

第13章 维生素类药物??????????????????????????????????????393

第14章 酶类及其他生化制剂?????????????????????????????407

第15章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414

第16章 营养药物????????????????????????????????????????????429

第17章 抗肿瘤药物?????????????????????????????????????????448

第18章 影响免疫功能药???????????????????????????????????492

第19章 各临床科室备用药物?????????????????????????????516

第20章 其他药物????????????????????????????????????????????577

第21章 中成药???????????????????????????????????????????????608

第22章 医院制剂????????????????????????????????????????????686

附录??????????????????????????????????????????????????????????????691

索引??????????????????????????????????????????????????????????????699


精彩书摘

1 青霉素类

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为抑制具有转肽酶活性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药品品种】

青霉素钠Benzylpenicillin Sodium

天心制药 Inj.【甲】【国基】:80万U,0.33元/瓶

【临床应用】用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及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也可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樊尚咽峡炎、放线菌病等。

【用法用量】im. 成人:80万~200万U/d,q6~8h; 小儿:2.5万U/(kg·d),q12h。iv gtt. 成人:200 万~1000万U/d,分2~4次给药;小儿:5万~20万U/ (kg·d),分2~4次给药。

【注意事项】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不宜用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剂;不能与氨基糖苷类药置同一容器内给药;注射液应新鲜配制应用,配制后不宜久置。

【给药说明】用药前必须做皮试。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为广谱青霉素,作用机制同青霉素。

【药品品种】

阿莫西林胶囊

联邦制药 Caps. 【甲】【国基】:0.25g×24粒,12.37 元/盒

【临床应用】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口腔及耳鼻喉感染;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泌尿生殖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亦可与克拉霉素等药物联合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旋杆菌。

【用法用量】po. 成人:0.5g,q6~8 h,每日剂量不超过4g。小儿:3个月以上,每日20~40 mg/kg, q8 h;3个月以下,每日30mg/kg,q12 h。

【注意事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易发生皮疹, 应避免使用;哮喘、湿疹及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与甲氨蝶呤(MTX)同用减少甲氨蝶呤肾清除率,增加肾毒性;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

苄星青霉素 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

为半合成长效青霉素,作用机制同青霉素。

【药品品种】

苄星青霉素

石药集团 Inj.【甲】【国基】:120万U,3.53元/瓶

【临床应用】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也可用于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治疗各期梅毒。

【用法用量】im. 成人:60万~120万U/次,每2~4 周1次;小儿:30万~60万U/次,每2~4周1次。

【注意事项】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 临用前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使成混悬液;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药呈配伍禁忌。

【给药说明】用药前必须做皮试。



临床药物速查手册 (第三版) 本书并非收录于“临床药物速查手册 (第三版)”之中,但本简介将为您深入剖析一本涵盖广泛临床实用医学知识的书籍,其内容之精炼、实用,足以成为您案头的必备参考。 一、 深入洞察疾病机制,构建扎实理论基础 本书首先致力于揭示各类常见及疑难杂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它并非简单罗列病症,而是通过对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深入浅出解读,帮助读者构建起对疾病本质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心血管疾病章节,书中不仅会列举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病,更会详细阐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栓形成通路、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的具体作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则会剖析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等病变的炎症介质、气道重塑过程以及通气/灌注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 对于感染性疾病,本书会追溯病原体的侵袭、宿主免疫系统的防御与逃逸机制,并深入讲解不同类型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在人体内引发的特异性病理改变。例如,在病毒性肝炎部分,会详细介绍不同型别病毒的复制周期、对肝细胞的损害途径,以及宿主免疫应答在疾病迁延或康复中的作用。 此外,本书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也进行了详尽阐述,涵盖基因突变、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血管生成以及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为临床医生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二、 覆盖广阔临床领域,精选前沿诊疗指南 本书在疾病机制的基础上,将诊疗的重点聚焦于临床实践。它精心筛选并整合了国内外最新的、权威的临床诊疗指南,并以清晰、逻辑性强的结构呈现。本书的覆盖范围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现代医学的各个重要分支: 内科系统: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内科(哮喘、COPD、肺炎、肺栓塞)、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肾脏内科(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血液内科(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神经内科(脑卒中、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 外科系统: 普通外科(腹部疾病、乳腺疾病)、骨科(骨折、关节疾病)、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胸心外科(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脑肿瘤)等。 其他专科: 妇产科(月经失调、不孕症、妊娠期并发症)、儿科(儿童常见病、生长发育障碍)、皮肤科(常见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眼科(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耳鼻喉科(鼻炎、咽喉炎、眩晕)、精神科(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对于每个疾病单元,本书都提供了详尽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原则。例如,在糖尿病的管理部分,不仅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监测意义,还会详细阐述生活方式干预、不同类别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药物联用的策略。对于胰岛素治疗,则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胰岛素的特点、注射方案、以及血糖监测与调整的原则。 三、 聚焦临床实践,提供精准的诊疗思路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高度的临床实用性。它摒弃了空泛的理论,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将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决策。 诊断路径图: 针对常见症状(如胸痛、腹痛、发热、咳嗽、黄疸、头痛等),本书提供了清晰的诊断路径图,引导读者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入手,到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最终做出准确诊断。这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鉴别诊断要点: 在每个疾病单元,本书都提供了精炼的鉴别诊断要点,列出了易混淆的疾病,并突出其关键的鉴别特征,帮助临床医生快速排除或确诊。 治疗方案细化: 对于具体的疾病,本书不仅提供了治疗原则,更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例如,在抗感染治疗部分,会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以及患者的临床情况(如年龄、肝肾功能、过敏史等),推荐合适的抗生素,并明确剂量、用法、疗程。对于肿瘤治疗,则会详细阐述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不同治疗手段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联合治疗的策略。 药物应用指南: 即使不包含药物本身的信息,但本书会深刻探讨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关键考量。例如,在讨论某种疾病的治疗时,会详细阐述药物选择的原则,包括疗效、安全性、经济性、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患者依从性等。对于需要精细化管理的药物,如抗凝药物、降压药物、降糖药物等,会详细说明其监测指标、调整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危急重症处理: 对于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急性肾衰竭、严重脓毒症、急性中毒等,本书提供了规范化的抢救流程和处理原则,帮助临床医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决策。 四、 强调循证医学,拥抱最新研究进展 本书在内容编撰过程中,始终坚持循证医学的原则。所有诊疗建议都建立在最新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之上。作者会引用权威的临床试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确保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是最可靠、最前沿的。 同时,本书也关注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适时将其融入临床实践的讨论中。例如,对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AR-T 细胞疗法,抑或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介入治疗新进展,本书都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了解这些新技术、新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与局限。 五、 语言精炼,结构清晰,便于快速检索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其语言的精炼和结构的清晰。作者深知临床医生时间宝贵,因此力求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传达信息。大量的图表、流程图、表格被用于概括复杂信息,使得读者能够快速抓住重点。 本书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疾病单元都遵循相似的结构,这大大方便了读者进行快速检索和查阅。通过目录和索引,读者可以迅速定位到所需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总而言之,这本未被包含在“临床药物速查手册 (第三版)”中的医学书籍,是一部集基础理论、临床指南、实践经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参考。它以其深刻的疾病机制解读、广阔的临床覆盖、精准的诊疗思路、严谨的循证医学态度以及清晰的结构设计,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强大而高效的学习与工作工具。无论您是刚入职的年轻医生,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与启示,在不断变化的医学领域中,保持专业的前沿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药剂师,我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患者咨询和医嘱审核工作,对药物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求极高。《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的出现,无疑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与其他药物参考书籍相比,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速查”特性。信息被高度浓缩,但关键信息点却一个不少,比如药物的用法用量、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妇女)的用药指导、以及临床上经常遇到的药物相互作用,这些都以非常清晰的格式罗列出来。我常常需要快速确认某些药物联合使用的风险,或者针对特定患者调整剂量,而这本手册总能在我需要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答案。我尤其欣赏它在药物相互作用部分的条目设计,很多情况下会直接列出“避免联用”、“谨慎联用”等明确建议,并简述其机制,这对于避免用药错误非常有帮助。此外,手册还涵盖了一些罕见但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一些急救用药的信息,这为我处理突发状况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每次患者带着处方来咨询,我都能快速在手册中找到对应信息,并给出专业、精准的解答,这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也大大减轻了我的工作压力。

评分

我是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资深护士,日常工作中接触的药物种类繁多,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以其高度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成为了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它非常贴合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手册在每个药物条目下,都会清晰地列出药物的给药途径、注意事项、以及需要密切观察的患者反应。这对于我们一线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我尤其喜欢它关于药物配伍和给药途径的提示,很多时候,不正确的配伍或给药方式会导致药物疗效下降甚至产生危险。这本手册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时刻提醒我注意这些细节。而且,手册的信息更新及时,能够反映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进展,这让我能够始终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护理。在我看来,这本手册不仅仅是一本药物字典,更是我们一线护理人员必备的“安全指南”。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住院医师,我对各种药物的熟悉程度还在不断加深过程中。《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是我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将复杂的药物信息呈现在我眼前。每天,我都会带着它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遇到不熟悉的药物,就立即翻阅查找。手册中关于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的描述,让我对用药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谨慎地开具处方。特别是它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药物不能同时使用,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危险的组合。我曾经在一次用药时,因为疏忽忽略了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幸好在写病历前再次翻阅了手册,才及时发现了潜在的问题,避免了严重的后果。此外,手册中的剂量建议,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掌握药物的用量。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易读性和信息量之间的平衡把握得非常好,既不会过于简单而显得肤浅,也不会过于复杂而令人望而却步。

评分

这本《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简直是我床头柜上的“救命稻草”!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医生,每天接触的患者病情复杂多样,用药方案更是需要反复核对,生怕出现一点点差错。以前,我得翻阅厚重的大部头药典,查找信息耗时费力,而且很多时候关键信息被海量文字淹没。但自从有了这本手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的设计非常直观,开本大小也正好,放在包里随身携带无压力。最关键的是,它把常用的临床药物分类归纳得井井有条,每个药物的介绍都抓住了核心要点: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剂量用法等等,都用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图表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在不良反应部分的呈现方式,往往会列出最常见和最需要警惕的副作用,并附带一些处理建议,这在紧急情况下真的太有用了。有一次,一位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心悸,我立即翻阅手册,迅速找到了可能相关的药物副作用,并及时调整了用药,避免了进一步的风险。这种“即时可用”的信息,是其他很多参考书无法比拟的。而且,它的信息更新速度也很快,每次出新版,我都会第一时间购入,确保自己掌握的是最新的临床指南和药物信息,这点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评分

我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深知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鸿沟。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在课堂上学过各种药物的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具体的病情和患者,却很难第一时间回忆起所有细节。《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并非一本学术理论的详尽论述,而是一本真正服务于临床实践的工具书。它的排版设计考虑到了快速翻阅的需求,关键词的提取和信息点的标注都做得非常出色。我经常在查房或者会诊时,遇到需要快速确认的药物信息,比如某个药物的起始剂量、某个特殊药物的监测指标、或者某种不良反应的初步处理原则。这本手册总能迅速地将我引向我需要的信息,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决策。我曾遇到过一名患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患者,用药非常复杂,一旦调整其中一种药物,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当时,我就是依靠这本手册,逐一排查了所有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并参考了手册中关于老年人剂量调整的建议,最终制定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用药方案。它的实用性和权威性,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