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腦病包括中風、眩暈、癲癇、癡呆、鬱證、失眠、痿證、痙證、顫證等多種神經係統疾病。腦卒中在我國每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年發病率為217/10萬,高於西方國傢和日本,緻殘率為70%~80%,死亡率為疾病譜的第二位,其中腦梗死患者的比例明顯高於腦齣血。而鬱證、失眠亦是臨床的多發病與疑難病。西醫治療手段較為有限,而中醫在診療此類疾病有著較大的優勢與特色。本書係統總結瞭中西醫腦病的診療特色與研究進展,對中西醫腦病研究人員與臨床醫師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在係統地總結現代中醫腦病學術成就和經驗、吸取曆代中醫腦病有價值的學術思想和鮮活的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充分顯示腦病中西醫治療的研究特色和優勢。本書分總論、各論兩大部分,總論主要論述腦病的相關基礎理論,從中醫對腦的認識、腦的解剖、腦的生理與病理、腦病中醫病機與辨證、腦病常用診斷方法、腦病特色療法、腦病護理、腦病的預防保健等方麵闡述。各論則對中風、眩暈、頭痛、昏迷、厥證、癇病、癡呆、鬱證、不寐、痿證、痙證、顫震的中醫治療方法進行全麵闡述,每個病證從中醫學概述、西醫學概述、病例分析等方麵進行總結。臨床參考部分亦收錄瞭中醫腦病學的前沿研究進展,全書著眼於實用,資料全麵,論述得當,條理清晰,能為廣大從事腦病的醫務人員提供較多參考。
董少龍,教授、主任醫師,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西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廣西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廣西中醫藥學會心腦血管病主任委員、廣西中西醫結閤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主持多項省部級課題,參加三項國傢科技部“十五”重點攻關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與開發課題。古聯,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科主任,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科研成果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及“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奬三等奬”等榮譽。
總論1
第一章中醫對腦病的認識3
第二章腦病的病因病機5
第一節腦病的病因5
第二節腦病病機特點9
第三章腦病的診法與辨證10
第一節癥狀10
第二節診法12
第三節腦病辨證思路與方法24
第四章腦病的治法36
第一節治療原則36
第二節常用治法42
第三節治療方法51
第五章腦病的護理和康復53
第一節護理53
第二節腦病患者的康復58
下篇各論69
第六章中風71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71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75
第三節病例分析88
第七章眩暈117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117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121
第三節病例分析127
第八章頭痛147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147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151
第三節病例分析170
第九章昏迷208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208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211
第三節病例分析215
第十章厥證228
第一節中醫學概念228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231
第三節病例分析234
第十一章癇病239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239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242
第三節病例分析257
第十二章癡呆269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269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273
第三節病例分析285
第十三章鬱病295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295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299
第三節病例分析308
第十四章不寐311
第一節中醫學概念311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314
第三節病例分析322
第十五章痿病327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327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330
第三節病例分析355
第十六章痙證407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407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411
第三節病例分析415
第十七章顫震425
第一節中醫學概念425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428
第三節病例分析438
第十八章痹病449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449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452
第三節病例分析469
第十九章口僻478
第一節中醫學概述478
第二節西醫學概述480
第三節病例分析482
隨著西醫學的飛速發展,中西醫結閤亦逐步形成並發展,腦病中西醫治療學就是從中西醫結閤內科學中派生的一門學科。腦病中西醫治療學是綜閤運用中醫、西醫和中西醫結閤醫學等理論研究並闡明中樞神經係統、周圍神經係統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發病機製、病理、臨床錶現、診斷、治療及預防、康復的一門中西醫結閤的醫學分支學科。
神經係統疾病的中西醫結閤研究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醫學期刊開始報道神經係統疾病中西醫結閤治療的病例,如華北地區的流行性乙型腦炎通過運用中醫辨證論治取得較好療效,這是中西醫結閤神經病學初創時期的一個開端。至20世紀70年代,上海、北京等地運用中西醫結閤治療顱內感染也取得瞭較好療效。在腦血管病的中西醫結閤研究領域可謂碩果纍纍,使中西醫結閤治療腦血管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水平有瞭極大提高,認識到腦血管病是以肝腎陰虛為基礎,虛(陰虛、氣虛、血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痰(風痰、濕痰、痰熱)、氣(氣逆)、瘀(血瘀)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上犯於腦,或閉阻腦脈,或血溢脈外卒而發病。中西醫結閤治療腦血管病最基本的治療原則是補益活血化痰。
腦病中西醫治療學研究內容包括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和骨骼肌的疾病,病種包括由血管病變、自身免疫、變性、感染、遺傳、營養缺陷等引起的疾病,在進行診斷時應有一個全局意識和整體觀念,即要采用中西醫結閤的診斷思路。
本書的特點主要有四個: 一是按照教材進行內容更新,每個章節均包括近年來神經病學發展的新理論、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療法,並將循證醫學和規範化治療的理念貫穿在各論中。二是重視瞭相關知識的交叉融閤,列入瞭神經係統疾病的護理、針灸及康復內容。三是提高瞭本書的可讀性,繪有舌診的插圖,運用彩色模式圖共23幅,圖文並茂,直觀生動。四是全書的結構閤理,分總論、各論兩部分,各論包括病例部分,病例部分來源於科內近幾年的典型病例,均是運用中西醫結閤治療,便於讀者更好地在臨床上融會貫通,有所藉鑒。
本書是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編委們不辭勞苦、積極努力、團結協作、精心編撰的結晶。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唐農教授作為主審為保證本書的質量付齣瞭大量時間和精力。書中圖片為我省名老中醫董少龍精心拍攝。謹在此一並緻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敬意。
編者2017年12月
我對《腦病中西醫治療學》這本書最深的感觸,來自於它所倡導的“整閤醫學”的思路。在現代社會,單一的醫學體係往往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疾病。尤其是腦部疾病,其發病機製復雜,臨床錶現多樣,單一的治療手段常常顯得力不從心。這本書將源遠流長、注重整體調理的中醫理論,與循證醫學、精準醫學等現代西醫理念融為一體,試圖構建一種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治療框架。我個人對中醫的“治未病”和“辨證施治”的理念一直深以為然,而西醫在解剖、生理、病理、藥物藥理等方麵的深入研究,又是理解和乾預疾病的重要基石。將這兩者有機結閤,是否能夠開發齣更具靶嚮性、更少侵入性,同時又能兼顧患者整體健康狀況的治療方案?書中對於諸如腦卒中後遺癥的康復,以及老年癡呆癥的認知功能改善,在結閤中醫針灸、中藥調理與現代藥物治療、認知訓練等方麵的論述,是否能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這種跨越學科界限的探索,充分體現瞭作者對腦病治療的深刻洞察和不懈追求,也讓我對未來的醫學發展方嚮充滿瞭樂觀的期待。
評分《腦病中西醫治療學》這本書的書名,簡潔明瞭地概括瞭其核心內容,並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認為,治療疾病不應該局限於單一的醫學體係,尤其是在麵對像腦部這樣復雜而精密的器官時。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施治,強調人體的內在平衡與和諧,而西醫則擅長對疾病的病理生理進行精確的分析和乾預。這本書的齣現,預示著一種更加全麵、更加人性化的治療理念。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將中醫的“補益”、“活血”、“安神”等治療原則,與西醫的“抗血栓”、“抗炎”、“改善循環”等藥物治療相結閤的。例如,對於腦齣血的患者,除瞭西醫的緊急手術和藥物控製,是否會有中醫的輔助治療,以促進腦組織功能的恢復?對於腦梗死的患者,如何通過辨證論治,配閤西醫的溶栓、抗凝等治療,從而最大化治療效果,減少後遺癥?書中對於這些具體問題的探討,是否能為廣大腦病患者及其傢屬提供更切實可行的指導,從而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評分我最近偶然翻閱瞭一本名為《腦病中西醫治療學》的書,雖然我並非專業人士,但這本書所探討的領域,即腦部疾病的中西醫結閤治療,著實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常常對那些影響我們思維、情感甚至身體基本功能的疾病感到憂慮,也好奇是否有更全麵、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書中對於各種腦部疾病的分類、病因、癥狀的描述,雖然我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專業術語,但字裏行間透齣的嚴謹和係統性,讓我感覺這是一本經過深思熟慮、精心編撰的著作。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似乎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著重於“治療學”這個核心,預示著它將提供實際可行的治療方案,這對於求醫問藥的普通人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對書中對於不同腦部疾病,例如中風、癲癇、阿爾茨海默病等,是否有針對性的中西醫治療方案的介紹感到非常好奇。我尤其希望瞭解,在中醫的辨證施治理念下,如何與西醫的精準診斷和藥物治療相結閤,形成一種優勢互補的治療模式。這種跨學科的結閤,是否能為患者帶來更好的預後,減少副作用,提升生活質量,這些都是我內心深處想要探尋的答案。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傳遞瞭一種融閤與創新的信息,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對腦部健康有著天然關注的讀者,我被《腦病中西醫治療學》的書名所吸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關於腦部疾病的說法層齣不窮,但往往缺乏係統性和權威性。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提供瞭一個能夠信任的、深入瞭解腦病治療的平颱。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解讀,對於一些常見的腦部疾病,比如頭痛、頭暈、失眠等,在不同的病因和病機下,中醫和西醫分彆會采取哪些診斷和治療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將這兩種治療體係進行有效的對接和整閤。例如,在急性期,西醫是否會主導救治,而在恢復期,中醫的康復調理能否起到關鍵作用?或者,在中西醫的共同作用下,能否有效預防疾病的復發和進展?書中對於一些疑難雜癥,例如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癥等,在結閤瞭兩種醫學體係的優勢後,是否能為患者提供更全麵的治療策略?這種對疾病的整體觀和個體化治療的強調,正是現代醫學所追求的方嚮,而這本書似乎恰恰走在瞭探索的前沿。
評分我對《腦病中西醫治療學》這本書充滿瞭好感,它的書名就直接點明瞭其關注的核心——腦部疾病的治療,並且強調瞭“中西醫結閤”這一重要的治療模式。在當前的醫療環境下,雖然中西醫結閤的理念已經提齣多年,但真正能夠做到深入、有效結閤的書籍並不多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它能否為我們揭示,在中醫的理論指導下,如何更好地應用西醫的診斷技術,例如MRI、CT、腦電圖等,來更精準地定位病竈,評估病情。反之,西醫在治療過程中,如何藉鑒中醫的辨證論治,例如根據患者的體質、癥狀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中藥方劑或針灸穴位,來輔助西藥的治療,減少其毒副作用,並促進身體的整體康復。我尤其關心書中對於一些慢性腦部疾病,比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在結閤中西醫治療後,是否能夠延緩疾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和運動能力。這本書的價值,將在於它能否提供一套真正可行的、能夠轉化為臨床實踐的中西醫結閤治療方案,為腦病患者帶來福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