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图书翻译与传播的角度,将近代以来日文图书的汉译出版的这一历史过程生动而深刻地再现在读者目前。这是目前国内首部以特定国别为对象的图书出版研究专著,为图书的跨文化交流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国别性(日文语种)的研究样板。
田雁,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会图书选考委员会中方委员。出版有多部中日文专著。
绪论
第一章 从东京到上海——翻译中心的转移(1851-1911)
第一节 日本观的转向
第二节 晚清变革与汉译日文图书
第三节 从东京到上海——翻译中心的转移
第四节 独领风骚的时代
第二章 战争阴影下的图书翻译(1912-1949)
第一节 日本观的背离
第二节 战争阴影下的图书翻译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的璀璨
第四节 译品之争
第五节 新文化、新思想与备战
第六节 战争的影响与汉译日文图书的影响力变迁
第三章 文本操控与译者操控(1949-1976)
第一节 被疏离的日本
第二节 重理而轻文
第三节 内部发行、皮书和潜在译作
第四节 无法署名的译者们
第五节 时代性作品的缺位
第四章 转型中的机遇与挫折(1977-1999)
第一节 改革初始的中日蜜月
第二节 市场化与国际化
第三节 翻译版图变迁中的社会因素
第四节 电影、电视与日文图书的翻译
第五节 未能畅销的日文翻译图书
第五章 翻译出版中的新元素(2000-2011)
第一节 遭遇冰点的中日关系
第二节 学科版图中的新元素
第三节 内容为王——呼唤畅销书
第四节 繁荣与反思
末章 汉译日文图书的影响与意义
后记
参考书目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出版行业的朋友,我总觉得《日文图书汉译出版史》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整个出版业的发展脉络。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多少本书被翻译,多少家出版社参与,而是深入探讨了“翻译”这个行为在出版史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如何受到时代背景、社会需求、甚至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翻译政策的演变的部分印象深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对于引进外国图书的态度和导向都会有所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哪些类型的日本图书能够被引进、被翻译,又以何种方式呈现给中国读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翻译出版从来都不是一件纯粹的学术或商业行为,它更是文化交流的策略,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书中对一些翻译过程中的争议和挑战的描述,也让我看到了译者和出版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智慧。读完这本书,我对整个出版生态有了更宏观的理解,也更加珍视那些默默奉献的译者和出版人。
评分这本《日文图书汉译出版史》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日本文学接触新世界的一把金钥匙。我一直很喜欢看日本的动漫和日剧,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翻译的薄膜,很多细微的情感和文化韵味似乎难以完全体会。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它。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之旅。我惊叹于古代中国士人如何将那些生涩难懂的日本古籍,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语言赋予新的生命;也看到了近现代翻译家们,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潮中,努力架起中日两国文学交流的桥梁。书中那些关于翻译策略的讨论,比如直译与意译的取舍,专有名词的考证,以及如何处理那些在日本本土文化中独有的概念,都让我大开眼界。我仿佛看到了每一本被翻译过来的日本图书背后,都凝聚着译者无数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不仅仅是在翻译文字,更是在传递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所阅读的每一本译著,也激发了我更深入地去了解日本文学和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历史。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日文图书汉译出版史》听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枯燥,但实际阅读后,我发现它充满了故事性和人文关怀。我一直认为,翻译是沟通的桥梁,而这本书正是讲述了这座桥梁是如何在中日之间搭建起来,又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加固和完善的。书中不仅仅是记录了事件和数据,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一个个翻译家、出版人的故事的挖掘,展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和坚守。我看到了他们为了传播知识、促进文化交流而付出的努力,也感受到了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人命运。这本书让我对“翻译”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碰撞。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书页在我眼前缓缓展开,每一个被翻译的日文图书,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也连接着两国民众的心灵。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有着特别的偏爱,尤其是一些那些鲜为人知但却至关重要的历史进程。当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日文图书汉译出版史》这本书时,我就被它的主题深深吸引了。我一直好奇,中国读者是如何一步步接触到日本的文学作品的?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又是哪些人,以怎样的努力,促成了这一切?这本书就如同一个精密的解剖刀,细致地剖析了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从早期零星的、带有学术性质的翻译,到近代随着两国交往的加深,翻译作品数量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再到当代更多元化、更贴近大众需求的翻译出版,每一个阶段的变迁都被作者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那些重要译本的详细介绍,比如某某大师翻译的某某名著,在当时是如何引起轰动的,又是如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翻译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时代变迁的生动史诗,让我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一门外语,如果能结合该语言国家的文学作品,是最高效也最有趣的方式。《日文图书汉译出版史》这本书,虽然它本身不是一本教日语的书,但它却让我更加渴望去了解那些被翻译过来的日本文学。我一直对日本的推理小说情有独钟,但读这本书后,我才了解到,原来我所喜欢的那些作家,他们的作品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翻译引进,并且影响了中国的推理文学创作。书中对不同时期日文图书的翻译出版情况的梳理,让我看到了中国读者口味的变迁,以及翻译策略的调整。我惊叹于那些早期的译者,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那些复杂的日文原著呈现给国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所接触到的日本文学,其实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而我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它激发了我想要去追溯这条河流的源头,去了解更多那些未曾被我熟知的日本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