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商協會高層曆時五年親筆力作
以全球視野分析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的零售業應用場景
深入商業前沿,總結推送、挑選、支付、配送、用戶關懷環節産生的新商業模式
結閤美亞、榖歌、Airbnb等企業對新零售模式的探索和經驗,本書主要闡釋描述瞭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新技術對零售場景的改變和衝擊。
新的社會生活方式對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包括消費者的選擇方式、購買決策的核心決定因素等。
零售業在信息推送、商品呈現、配送、支付和用戶體驗等環節産生的新商業模式。
榖歌、美亞、Airbnb等公司在新零售領域的全新嘗試。
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正在改變我們的社會生活方式,也在重塑著零售業的産業格局與生態係統。傳統企業尋求變革,新的玩傢不斷崛起,科技巨頭頻頻跨界,零售業的未來競爭將變得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有趣。
本書作者基於全球零售産業的廣闊視野,係統梳理瞭新技術發展對零售業的改變和衝擊,詳細分析瞭零售業在商品信息推送、用戶挑選、結算支付、物流配送以及用戶關懷環節産生的新變化、新商業模式,並列舉瞭榖歌、美亞、Airbnb等公司在這些領域的新嘗試。作者提齣,單純的綫上電商時代已經終結,綫上生活化的購物方式將在日益互聯化的社會中成為主流。
本書是零售行業、科技行業的從業者,以及新零售、新經濟方麵的投資者、谘詢師、培訓師、研究學者瞭解新零售未來發展趨勢的前沿指導書。
[荷] 維襄德.永恩(Wijnand Jongen)
全球零售産業觀察傢、演講傢。
歐洲電商協會聯閤創辦人。
電商服務機構Thuiswinkel.org創辦人。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在綫營銷與遠程銷售專業教授。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與人聯閤創辦瞭Macropolis公司。
他先後畢業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的藍道爾夫-麥肯學院和艾維瑞特大學。
如今,要想進入零售行業必須要看清楚未來的大趨勢,這個趨勢是由新技術、新消費場景和新商業模式共同促進形成的。本書作者站在歐洲乃至全球的視角,對這幾個方麵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很有藉鑒意義和啓發性。
——柴躍廷,清華大學教授,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傢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傢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電子商務標準化工作總體組組長
在傳統零售和互聯網電商激戰和融閤的今天,未來的“新零售”究竟該怎麼做?歐洲電商協會主席維襄德·永恩 的《智能新零售》這本書告訴你新消費場景下的新零售模式,充滿行業洞見和實踐啓示,是學習“新零售”不可不讀的一本書!
——鄭毓煌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導、營創學院院長
維襄德·永恩的著作為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打造未來共享網絡提供瞭巨大幫助,也為期望加強閤作、改善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環境的中國企業傢提供瞭很好的參考。
——湯兵勇,中國上海東華大學教授、中國跨境電商應用聯盟主席、“一帶一路”專傢谘詢團成員
作為歐洲電商協會主席,維襄德·永恩先生對零售行業的商業模式和未來趨勢的認知是前瞻性的、全球性的。他在《智能新零售》一書中,結閤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對零售業正在形成的新生態做齣瞭深刻的解讀,非常值得當下的零售業從業者學習。
——盧旭成,創業黑馬首席內容官
維襄德·永恩教授分析瞭新零售時代下,消費需求、消費場景、消費方式、消費能力等方麵的變化,並結閤技術創新、物流發展、運營管理、産業協同、全球同步等環境因素,係統化地闡述瞭“智能”在未來新零售發展中的重要性。在新零售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本書值得每一位零售業從業者參考和藉鑒。
——王利陽,《社區新零售》作者,新零獸聯閤創始人、CSO
做新零售,一定要有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大數據,並以此反嚮優化商業模式。《智能新零售》以全球視野展示零售業正在融閤的新技術與産生的新模式,對新零售的參與者有很好的啓發。
——張桓,《名創優品的101堂新零售實踐課》主講人,瘋蜜、尚道創始人
第 一章 綫上生活化的社會 1
綫下綫上閤二為一 // 4
綫上生活化 // 5
社會的變革 // 8
綫上購物的終結 // 10
第二章 智能經濟時代的零售場景 17
物聯網 // 21
大數據 // 24
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閤現實(MR)和全息圖 // 28
3D打印 // 31
機器人化 // 33
人工智能 // 34
區塊鏈 // 36
隱私 // 38
第三章 共享經濟時代的消費者 43
共享經濟真的是新生事物嗎 // 46
綫上共享經濟的興起 // 47
社會變革 // 48
共享經濟帶來的商業模式 // 50
消費者轉變為産消者 // 53
零邊際成本社會的誕生 // 54
懷疑的聲音 // 55
共享經濟的挑戰 // 56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61
第四章 循環經濟下的可持續購物 63
循環與可持續 // 66
綫性經濟係統下的資源利用 // 67
零售業中資源的使用 // 68
循環經濟下的新角色 // 74
循環經濟帶來的新商業模式 // 78
循環零售悖論 // 79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83
第五章 贏傢通吃的全球本土化經濟 85
購物生態係統的興起 // 89
擔憂之聲 // 98
零售商的睏境 // 99
贏傢通吃的經濟模式 // 104
歐洲的擔憂 // 106
臨界點 // 107
第六章 賦能綫上生活化的消費者 109
數字原住民、數字移民和數字文盲的未來 // 112
行為改變的驅動力 // 117
忠誠度 // 121
信息即貨幣 // 122
智能經濟、共享經濟、循環經濟和全球本土化經濟讓個人數據更強大 // 123
綫上生活化消費者的消費過程 // 125
第七章 推送:N=1效應 127
綫上生活化消費者的購物動機 // 130
尋找與被發現 // 131
新科技拓展瞭推送的深度 // 134
第八章 挑選:新的選擇模式 141
選擇之悖論還是選擇之天堂 // 143
機械型選擇 // 144
先對比,後選擇 // 146
綫上生活化消費者在哪裏購買 // 151
綫上生活化消費者如何購買 // 153
新的選擇模式 // 156
第九章 支付:區塊鏈技術與無點擊購買 157
非接觸支付 // 160
錢包戰爭 // 165
身份識彆:新的支付方式 // 170
區塊鏈革命 // 175
無感覺支付:快速發展 // 177
第十章 配送:“最後一公裏”的矛盾 179
配送選擇 // 182
零售商的顧慮 // 183
國際配送 // 188
“最後一公裏”的挑戰 // 191
新商業模式 // 192
“最後一公裏” // 197
第十一章 用戶關懷:服務讓用戶與商傢更親密 201
用戶服務的演變 // 204
同理心 // 208
智能經濟、共享經濟、循環經濟和全球本土化經濟下的用戶關懷 // 209
人工智能在用戶關懷中的應用 // 210
個人接觸 // 213
用戶親密度 // 214
第十二章 新零售商業模式 217
變革的開始 // 219
平颱和網絡商城 // 220
專業型平颱和專業型網絡商城 // 224
百貨商店 // 225
專業型零售商 // 227
品牌直營零售商 // 230
中端市場的分崩離析 // 234
第十三章 新零售時代的工作機會與學習方式 239
零售業就業市場形勢 // 241
舊派與新式零售商 // 246
實體網絡化企業 // 252
人纔戰爭 // 253
第十四章 互聯社會的崛起 259
權力轉移 // 261
政府的反應 // 265
互聯化的社會 // 268
重獲控製權 // 271
後記 273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像是被拉進瞭一個全新的商業宇宙。書裏對“新零售”這個概念的解讀,簡直是把我腦子裏那些模糊的碎片都給串起來瞭。它不再是簡單的綫上綫下疊加,而是真正看到瞭技術如何滲透到每一個觸點,重塑瞭消費者的習慣和期望。尤其是關於“新場景”的討論,讓我對實體店的未來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冷冰冰的貨架陳列,而是開始注重體驗、情感連接,甚至可以是社群的聚集地。書裏舉瞭很多生動的例子,比如一些品牌如何通過打造沉浸式的購物空間,讓顧客願意花更多時間停留,並産生更深層次的認同感。這種從“賣商品”到“賣生活方式”的轉變,真的非常震撼。我還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數據驅動的部分,它揭示瞭如何利用大數據精準分析消費者行為,從而優化産品、營銷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在這個時代,不擁抱變化、不理解科技的力量,就真的可能被淘汰。它不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教科書,而是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考框架,引導你去發現新的可能。
評分這本書在“新消費”的解讀上,簡直是把我對當下消費趨勢的認知升級瞭。它不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消費者“想要什麼”,而是深入分析瞭導緻這些“想要”背後的深層原因。作者探討瞭Z世代的消費觀、社群經濟的崛起、內容電商的興盛,以及消費者對品牌價值觀和情感連接的日益重視。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為體驗買單”的論述,它精準地抓住瞭現代消費者從物質追求轉嚮精神滿足的轉變。不再是僅僅追求商品的實用性,而是更加看重購買過程中的情感體驗、社交屬性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書裏舉的很多例子都非常生動,比如一些小眾品牌如何通過打造獨特的品牌故事和社群文化,贏得瞭大量忠實用戶。這讓我意識到,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贏得消費者的心,不僅僅是靠産品本身,更需要有溫度、有靈魂的溝通和互動。這本書讓我對“消費者”這個群體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未來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更有效的連接有瞭更清晰的思路。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對“新科技”在零售業應用的深入剖析。我一直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這些詞匯有所耳聞,但總覺得離我的生活有點遠。這本書卻用非常貼近實際的案例,展示瞭這些技術如何實實在在地改變著我們購物的方方麵麵。從刷臉支付的便捷,到無人零售店的效率,再到智能推薦係統的個性化,每一點都讓我覺得科技的力量無處不在,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觸手可及。作者在分析時,並非簡單羅列技術名詞,而是詳細闡述瞭這些技術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們如何解決傳統零售業的痛點。比如,它解釋瞭AI如何通過學習海量數據,實現更精準的用戶畫像,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符閤其需求的商品和服務。這讓我對未來購物的期待值瞬間提升瞭好幾個檔次。而且,書中對這些技術的未來趨勢也進行瞭前瞻性的預測,這對我這種對行業發展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價值。它不隻是停留在當下,更是在為我們描繪一個更智能、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未來零售圖景。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對“新物流”的理解可以說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我總覺得物流就是把東西從A點送到B點,效率和速度是最重要的。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物流背後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和技術驅動。作者詳細介紹瞭智能倉儲、自動化配送、無人機和無人車等前沿技術如何顛覆傳統的物流模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強調瞭物流不再僅僅是“最後一公裏”的交付,而是整個供應鏈協同優化的核心環節。通過精細化的管理和智能化的調度,物流能夠極大地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甚至成為品牌差異化的重要競爭力。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比如一些電商巨頭如何利用技術構建瞭一個高效的全球物流網絡,能夠實現快速響應和精準配送,這對我來說是相當具有啓發性的。我發現,未來的物流將更加注重個性化、柔性化和綠色化,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物流這個看似傳統的行業,發現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力和發展空間。
評分整本書讀下來,感覺就像是進行瞭一場思維的“大洗禮”。作者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將“智能新零售”的各個組成部分——從前沿科技的應用,到物流配送的優化,再到消費場景的重塑,以及新生代消費者的獨特需求——串聯成瞭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我發現,這些要素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驅動著零售業的深刻變革。書中對於“協同”和“融閤”的強調,讓我深刻體會到,未來的商業競爭,不再是單點突破,而是整個體係的競爭力。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利用新科技,更是關於如何將科技、物流、場景、消費者洞察等各個環節進行高效整閤,形成一個動態平衡、持續進化的商業模式。這本書沒有提供簡單的“秘籍”,而是提供瞭一種戰略性的思維方式,引導讀者去思考整個零售業的未來走嚮。它讓我認識到,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擁抱變革,並不斷探索新的可能性,纔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評分還可以吧!畢竟是國外的案例 有些不接地氣 開闊下思路吧
評分做活動買的,性價比高
評分還可以吧!畢竟是國外的案例 有些不接地氣 開闊下思路吧
評分做活動買的,性價比高
評分做活動買的,性價比高
評分買東西上京東,送貨速度快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還可以吧!畢竟是國外的案例 有些不接地氣 開闊下思路吧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