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的信息和数据,在内容的设定上,涵盖了绝大部分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议题以及青少年群体密切关注的议题。本书在对于青少年的自我保护的界定上,不仅包括保护自己的身体和财产不受侵害,还包括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他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内容。
本书分为“生命安全篇”和“个人发展篇”两个部分。“生命安全篇”包含突发性自然灾害、校园安全、居家安全、出行安全、运动安全、防范性侵害、日常防护和社会安全八部分,基本上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是帮助青少年认知、预防和应对风险;“个人发展篇”包括情绪与认知、卫生与健康、学业发展、德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和权益维护七个部分,涉及在成长历程中面临的困惑、挑战,以及合理的应对方式。
前言
一、生命安全篇
(一)突发性自然灾害
1.如何避免雷击?
2.遇到台风怎么办?
3.遇到地震怎么办?
4.遇到洪水怎么办?
5.遇到泥石流怎么办?
(二)校园安全
1.大扫除时如何防范风险?
2.在学校发生地震怎么办?
3.学校发生火灾怎么办?
4.如何避免踩踏事件?
5.课间十分钟的安全事项有哪些?
6.集体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项?
7.遭到同学欺凌怎么办?
8.遇到勒索怎么办?
9.遇到老师体罚怎么办?
10.遇到老师性侵害怎么办?
11.做实验时如何注意安全?
12.上学途中突然身体不舒服怎么办?
13.被同学孤立怎么办?
14.遇到被同学偷窃怎么办?
(三)居家安全
1.如何防诈骗?
2.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3.如何提防熟人伤害?
4.发现入室盗窃怎么办?
5.忽然停电怎么办?
6.遇到停水怎么办?
7.家里溢水了怎么办?
8.电器着火怎么办?
9.油锅着火怎么办?
10.煤气泄漏怎么办?
11.家中失火怎么办?
12.被油烫伤怎么办?
13.如何避免被刀切到手?
14.如何避免烧伤?
15.突然触电怎么办?
16.如何正确使用微波炉?
17.点蚊香有哪些注意事项?
18.如何正确燃放烟花爆竹?
19.家中长辈突然生病怎么办?
20.如何正确使用电视机?
(四)出行安全
1.如何安全乘坐交通工具?
2.迷路了怎么办?
3.步行时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4.骑自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
5遇到浓雾天气,骑车走路要注意什么?
6.雨天道路泥泞,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7.被困电梯怎么办?
8.遇到图谋不轨的出租车司机怎么办?
9.发生车祸怎么办?
10.外出乘车时如何防盗?
11.火车坐过站怎么办?
12.旅途中遇到交通事故如何保护自己?
13.晕车怎么办?
14.路遇交通严重拥堵怎么办?
15.使用共享单车有哪些注意事项?
(五)运动安全
1.如何预防运动安全事故?
2.运动前后如何正确饮水?
3.发生运动事故怎么办?
4.登山如何防寒?
5.在野外遇到毒蛇、马蜂等怎么办?
6.困在窄洞怎么办?
7.放风筝有哪些注意事项?
8.掉进泥沼如何自救?
(六)防范性侵害
1.什么是性骚扰和性侵犯?
2.什么是身体隐私部位?
3.遇到性骚扰、性侵害怎么办?
(七)日常防护
1.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
2.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3.鱼刺卡嗓子怎么办?
4.吃冷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5.误食农药或者其他有毒物质怎么办?
6.被狗咬伤怎么办?
7.如何预防蚊虫叮咬?
8.被蜜蜂叮咬怎么办?
9.在水库边玩耍有哪些注意事项?
10.遇到大雪降温天气怎么办?
11.误落水井怎么办?
(八)社会安全
1.如何防止被拐卖?
2.赶集、逛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3.遭遇抢劫怎么办?
4.什么是黄赌毒?如何远离黄赌毒?
二、个人发展篇
(一)情绪与自我认知
1.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2.如何摆脱嫉妒心理?
3.如何战胜自卑心理?
4.亲人突然离世,如何调节情绪?
5.如何看待父母外出务工?
6.如何看待“留守儿童”的标签?
(二)卫生与健康
1.如何正确地保护眼睛?
2.如何正确保护脊柱?
3.如何正确清洁双手?
4.如何正确清洁耳朵?
5.如何正确清洁鼻腔?
6.如何正确清洁牙齿?
7.如何正确使用耳机?
8.男生如何正确处理胡须?
9.女生如何正确处理月经初潮?
10.如何应对痛经?
11.发现遗精怎么办?
12.如何防治青春痘?
13.如何看待减肥?
14.如何处理瘀伤?
15.发高烧怎么办?
16.出水痘怎么办?
17.如何预防中暑?
18.溺水怎么办?
19.腿抽筋怎么办?
20.流鼻血怎么办?
21.眼睛里进异物了怎么办?
22.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23.被饭噎着怎么办?
24.骨折了应该怎么办?
25.冬天如何避免冻疮?
26.传染性疾病的防护
(三)学业发展
1.应该如何学习?
2.如何应对考试紧张?
3.考试成绩不理想怎么办?
4.父母不让上学怎么办?
5.学习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向谁求助?
(四)德行发展
1.我国有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
2.为什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
3.犯了错误怎么办?
4.如何培养崇高的品德?
5.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五)职业生涯规划
1.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2.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如何做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
4.当职业规划困难时,应该向谁求助?
5.获得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6.有哪些可以选择的职业方向?
(六)人际交往
1.人际交往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2.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
3.父母离异怎么办?
4.如何与家中长辈相处?
5.家中长辈不理解自己怎么办?
6.如何与老师相处?
7.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误解?
8.如何消除同学间的误解?
9.遇到同学表白怎么办?
10.怎样培养健康的兴趣?
11.发现朋友有不良爱好怎么办?
12.如何正确地使用电脑、手机?
13.网上如何交友?
14.网友约见怎么办?
(七)权益维护
1.儿童、青少年有哪些基本权益?
2.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哪些求助渠道?
3.儿童、青少年需要培养哪些权益保护能力?
4.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循序渐进的心灵成长之旅。它并没有上来就抛出那些吓人的理论和冷冰冰的规章制度,而是非常巧妙地从“认识自我”这个最基础的层面开始引导。开头部分详细地探讨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比如情绪的波动性、对外界的探索欲,以及在群体中寻求认同的迫切性。这种深度挖掘内在需求的方式,让我觉得作者是真的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书中对于“建立自信”和“学会说不”这几个章节的论述尤为深刻。它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你要自信”,而是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步骤,比如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如何用坚定的语气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界限。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应对网络压力”的章节,它没有一味地禁止使用网络,而是教导孩子如何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以及在遭受网络暴力时如何寻求支持,这种与时俱进的指导,显得非常实用和人性化。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化繁为简”,但绝不流于肤浅。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准,既有足够的权威性,又带着一种大哥哥大姐姐般的亲切感。我发现它在处理敏感话题时,尤其体现了高超的技巧。比如在谈到人身安全,特别是涉及到身体界限和性教育的边缘内容时,作者用词非常得体,既清晰地界定了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绝对的禁区,又避免了使用任何可能引起阅读不适的露骨或恐慌的描述。它更像是在铺设一条心理防线,教会孩子识别那些“灰色地带”的行为模式。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分析——当然,这些案例都经过了艺术化的处理和匿名化处理,但它们的力量在于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情。通过这些“别人家的故事”,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安全直觉。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严谨而富有逻辑性。它似乎遵循了一个“由内到外,由近及远”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逻辑。首先是“心理建设”,解决内在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接着是“日常环境安全”,涉及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熟悉环境下的自我保护;然后过渡到“社会交往安全”,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陌生人,如何应对诱惑和胁迫;最后,它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讨论“心理创伤后的恢复与求助”,这显示出作者对青少年完整成长的关怀。这种分层级的结构设计,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理解能力,有选择性地深入学习不同层面的知识。更值得称赞的是,在每个章节的末尾,都有一个简洁明了的“自测与回顾”环节,这些小测验不是为了评分,而是为了帮助读者巩固记忆,并引导他们思考“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做”,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有效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略带沉静又不失希望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拿到手里的时候,能感觉到纸张的质感很扎实,印刷的字体清晰易读,对于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实用性书籍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大量的留白设计,让厚厚一本书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反而有一种清爽、易于吸收的感觉。而且,里面的插图和图示简直是点睛之笔,那些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场景,比起冗长的文字描述,更能直观地让孩子们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比如如何识别危险信号,或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保持冷静。我甚至看到有一些小小的漫画片段,用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述一些严肃的安全知识,这点非常符合当代青少年的审美和接受习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到实用的自护技能。整体来看,这本书从外到内都散发着一种专业又亲切的气息,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不少心血,绝非那种敷衍了事、只为应付任务的出版物。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市面上同类的“手册”抱持着一种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说教,要么信息量太大而显得杂乱无章。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标准答案”,而是一套“思维工具箱”。它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判断”和“积极应对”,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和盲从。书中用了很多篇幅去讲解“信息甄别能力”,教会孩子如何质疑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例如,当遇到有人要求帮忙做某件事,或者许诺高额回报时,这本书教导的不是简单地拒绝,而是分析其背后的动机和潜在的风险点。这种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风险评估能力的教育方法,我认为比任何单一的防范技巧都要来得长远和宝贵。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赋予了青少年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护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