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门德尔松、毕加索、洛克菲勒、杜拉克……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都是犹太人。犹太民族对孩子的教育法,与中国传统家教有某些相似之处。 本书从一个教育专家的视角切入,通过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全面系统地揭示了造就犹太奇迹的根本原因,告诉世人:犹太奇迹并非神秘莫测、不可的神话,而是建立在教育之上的。只要像犹太人那样重视教育、抓好教育,你的孩子完全可以像犹太人一样优秀,我们也可以创造出比犹太奇迹更辉煌的中华奇迹。 本书通过各种案例和实例展现了犹太家庭的“真正的教育经验”,可以说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此书,您会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宋璐璐,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专注于少年与儿童教育类写作,其中《玻璃鞋》《甜心小姐》等短篇小说被国内知名杂志收录,《跳跳熊》《我的身体真奇妙》等书在业界获得一致好评。
第一章
特立独行的犹太人育儿智慧 / 001
父母影响孩子的一生 / 002
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 / 002
让孩子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 006
倾听孩子的心声 / 009
别让爱成为枷锁 / 012
家长为孩子做什么 / 016
帮助孩子制订一个目标 / 016
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 / 019
平凡的孩子也可以很棒 / 022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 025
父母做什么,孩子就会学什么 / 025
妈妈笑了,孩子也会很高兴 / 028
妈妈有情绪,孩子也会很烦躁 / 031
千万别乱说脏话 / 035
你把虚伪传给孩子了吗 / 038
父母做事有风度,孩子处事就会有高度 / 041
第二章
重视对孩子品行的培养 / 045
提升孩子自身的品质 / 046
谦虚,不需要父母过多表扬 / 046
诚实,让孩子被认可 / 049
节俭勿奢,教育孩子不乱花钱 / 052
热爱劳动,让孩子获得全面的发展 / 055
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爱 / 058
孝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 058
像尊敬上帝那样尊敬老师 / 061
让生活处处充满爱 / 064
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 / 064
伸出友善的小手 / 068
在大自然中寻找快乐 / 071
第三章
犹太人眼中的自信与独立 / 075
自立,不要用爱捆住孩子的手脚 / 076
不要扼杀孩子的自主能力 / 076
让孩子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 079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082
让孩子养成独立的性格 / 085
苦难也是一种教育 / 089
我就是“小强” / 092
自信乐观,让孩子的天性获得解放 / 095
自信是人生的第一块护身符 / 095
自信,是父母赠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 098
乐观的孩子更快乐 / 101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 104
坚持,让孩子拥有顽强的毅力 / 107
告诉孩子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 107
做事要有始有终 / 110
忍耐力,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 113
专注细致,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 / 116
孩子专心,家长不再头痛 / 116
细致,父母要对孩子严要求 / 120
自制,让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 124
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 124
自制力,让孩子不再纵容自己 / 127
自主学习,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 130
让孩子疯狂爱上学习 / 130
妈妈“刻苦努力”,让人望而生畏 / 133
抓住孩子吸收知识的关键期 / 137
第四章
犹太人如何让孩子更杰出 / 141
情商——交友之道,让孩子成为小小外交官 / 142
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 142
团队是孩子实现价值的地方 / 145
帮助孩子结交真正的朋友 / 148
智商——发掘智慧,迈出早教第一步 / 151
教育从出生开始 / 151
智慧是抢不走的财富 / 154
孩子的智慧要靠父母去挖掘 / 158
因材施教,让你的孩子与众不同 / 161
财商——财富教育,把你的孩子打造成富翁 / 164
握住诚信,迈向成功 / 164
想赚钱就要懂得冒险 / 168
时间就是金钱 / 172
再富也得穷孩子 / 176
第五章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 181
感官能力,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 / 182
锻炼孩子的听力 / 182
嗅觉,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 185
用色彩训练视觉能力 / 189
语言能力,让孩子口吐莲花 / 193
表达要完整 / 193
用实物锻炼孩子的说话能力 / 197
英语——让孩子爱上ABC / 200
让孩子用语言交朋友 / 203
快乐识字,让孩子走到哪里读到哪里 / 206
创造力,让孩子的思维更活跃 / 210
民主的气氛激发孩子创造力 / 210
多发问,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 213
和孩子一起探究新鲜事物 / 216
想象力,为孩子插上翱翔的翅膀 / 219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 219
孩子的幻想没那么可怕 / 222
用表演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 226
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四肢的灵活度 / 229
鼓励孩子完成自己的创意 / 229
鼓励孩子发明创造 / 232
后记 / 235
拥有良好坚持性的孩子更容易成为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积极、乐观向上且适应能力强的人。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孩子形成坚持性呢?
●从易到难
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要让他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可以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并且坚持下去。一开始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高难度的任务,那会让他望而生畏,增加心理负担,以致产生对抗或放弃的行为。对于一些较大难度的任务,父母可以把它分割成几个小目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孩子就会很愿意完成任务了。
●巧妙运用孩子的兴趣
有些父母在孩子自己会认字以后,就会放弃和孩子共同读书的习惯。事实上,孩子在读故事书时,他们并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假如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故事的发展以及会有怎样的结尾,让孩子渐渐融入到故事里,就会让孩子感到读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对于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把孩子的兴趣穿插其中,对孩子来说,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让孩子养花种草来培养耐心
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养花种草的计划中,或者父母直接给孩子买些花籽,让孩子把花籽种在花盆里。看植物慢慢发芽、长叶、开花,感受生命的成长。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懂得,不管你如何着急,今天播下的种子也不可能明天就开花。要想有收获,你还要经常耐心地给它们浇水,有时还需要给它们拔草、松土,让它们享受到足够的阳光,这样你才能收获美丽的花朵。
●按孩子的规律培养
坚持性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提高。1~3岁的孩子稳定性和注意力都相对较差,很容易转移兴趣,而且容易受到干扰。3~4岁的孩子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但是偶尔还会出现“抵抗”的行为,比如天冷喜欢赖被窝等。而5~6岁的孩子可以主动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比如坚持自己洗脸、穿鞋、脱衣等,因此
父母要按照孩子的生活规律巧妙地培养孩子的坚持性。
……
写在前面的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培养孩子上父母都是不遗余力地使出浑身解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成为有用之才。是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寄托。
在教育孩子上,方法有很多,但是哪一种方法更为有效呢?
研究证明,孩子接受教育越早越好,甚至早到孩子出生之前。于是,早教成了爸爸妈妈们必须温习和钻研的“功课”。
现在,早教已经被爸爸妈妈们所认可。许多父母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蒙台梭利、斯宾塞、卡尔?威特等一大串儿权威的教育家的名字。
在这写在前面的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培养孩子上父母都是不遗余力地使出浑身解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成为有用之才。是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寄托。
在教育孩子上,方法有很多,但是哪一种方法更为有效呢?
研究证明,孩子接受教育越早越好,甚至早到孩子出生之前。于是,早教成了爸爸妈妈们必须温习和钻研的“功课”。
现在,早教已经被爸爸妈妈们所认可。许多父母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蒙台梭利、斯宾塞、卡尔?威特等一大串儿权威的教育家的名字。
在这个领域,国外的早教经验比较丰富,开展得也较早,形成许多权威性的理论。但是在引进这些外国经验时出现了一些争议,有的认为必须全盘接受,有的认为西方的经验不适合中国国情,有的认为可以借鉴,不一而足。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是出于对孩子的负责任,目的是让孩子能接受最适合的早期教育。
纵观当前许多流行的早教书,大多是国外名家的著述,鲜有详尽解读其精髓、按照本土的阅读习惯而精心编排的。由于国外著作理论性强,有些理论交叉在不同的章节中,大家在阅读学习时,显得既费时又费力,还很难懂。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决定下大力气去研读国外的各种早教著述,找出更适合中国父母的早教方法。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历史成因的不同,在思想上和方法上也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说,基本规律还是相同的,那就是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差异不大。应该本着去粗取精、洋为中用的原则,根据是否适合本土的教育环境来取舍。这就是“嘿!我是早教书”系列图书出版的初衷。
我国家教作家吕巧玲、宋璐璐应邀担纲了本套丛书的编撰工作,她们以实际育儿经验和长期研读诸多家教典籍的心得,精心创作出“嘿!我是早教书”系列解读精髓本,呈献给广大读者。其特点是本土化、可读性强、突出重点,围绕孩子身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详尽的解读、支招,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情节生动,说理性强。
本套丛书的最大特点是适合现代父母阅读,在孩子身上所出现的很多问题在这里都有解释。有精彩的案例,有详尽的理论解读,有具体的实施措施,通过这一环扣一环的解读,既点出了名家教育的精髓,又结合了本土实际情况进行逐一答疑,使您做父母更为轻松,在家里就能调教出一个聪明无比的小天才。
一书在手,尽享名家教育精髓。若广大读者在研读本套丛书的过程中能得到启发,将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开卷一定有益!
智慧、能力、知识三者同行
曾经有一位犹太专家这样说过:“通常,在犹太人的家庭环境中允许而且鼓励一个人从自己性格的特立独行中寻找快乐。相反,如果有一天犹太人想要把他的孩子塑造出单一固定的性格,那将是犹太人的末日。”这就说明,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性情、品质、爱、自由与生活能力的培养。
据说,在犹太人的家庭中,孩子小时候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了,你的财产被抢光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如果孩子回答的是珠宝或是金钱,母亲就会十分耐心地教导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不是珠宝,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夺走的,只要你还活着,智慧就永远伴随着你。”由于历史的原因,犹太人经常遭受迫害,往往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于是,追求智慧和汲取知识就成了他们的立身之本。犹太人的教育观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它的精髓就是在科学的前提下
对孩子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培养。对于其他人来说,领悟犹太人的教育观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为被万千父母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些理念的理论性较强,一般读者很难理解,因此,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些晦涩难懂。
基于此,才有了这本书的问世。本书出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父母有一个更清晰、更明确的思路,让父母在第一时间了解犹太人的教育理念,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犹太人教育理念的精髓,植入到现代的早教书中,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更加适合现代的父母翻阅。书中的每一小节都有案例、解析、支招,逻辑思维清晰,便于理解。最重要的是,书中精选的每一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启迪意义,家长在阅读之后一定会深受启发。69个关于真爱的家教小故事,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爱的礼物。阅读这些故事,您每天只需要花费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会受益匪浅。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震撼。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教育理论,而是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育儿智慧融为一体。作者以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敬意,深入挖掘了犹太民族独特的教育观,那种注重个体价值、激发内在驱动力的理念,让我对“赏识”二字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认为教育是灌输知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唤醒,是点燃。犹太人对孩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珍视,对错误的反思和学习的重视,以及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都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更多可能性。书中那些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仿佛就发生在我的眼前,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更是一本人生的启迪录,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懂得赏识的父母。它让我意识到,赏识并非流于表面的赞美,而是基于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是看到孩子内在的光芒,并帮助他们将其发扬光大。
评分这本书所呈现的犹太教育理念,对我而言,简直是一场颠覆。一直以来,我们所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更强调统一的标准和既定的目标,而这本书则以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如何尊重并放大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犹太民族在历经磨难,却依然能够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这其中必然有其独特的教育秘诀。而这本书,正是将这些秘诀层层剥开,让我看到了其精髓所在。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过于急功近利,是否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书中关于“质疑”与“辩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引导而非强制来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多提问,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有时他们的想法显得稚嫩或不成熟。这种转变,虽然需要耐心和调整,但看到孩子眼中闪烁的求知欲和自信的笑容,我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让我审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足。犹太民族在教育上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书中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如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都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我尤其被那些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的榜样作用”的论述所打动。我意识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赏识”教育,并非只是对孩子的表扬,更是一种对孩子潜能的信任和对其努力的认可。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一种发自内心的支持。我开始尝试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多一些倾听,少一些评判;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这种转变,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更多的闪光点,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之路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刻思考的读物。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将犹太民族独特的赏识教育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被书中对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强调所深深吸引。犹太教育并非一味地强调知识的灌输,而是更注重引导孩子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探索,如何去发现。这种教育方式,恰恰是当下许多教育模式所欠缺的。书中的观点,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犯错,去尝试,去跌倒,然后从错误中学习,从经验中成长。“赏识”在这里,便是一种对孩子尝试和努力的肯定,一种对他们成长过程的尊重。它不是虚假的赞美,而是真正看到了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并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和支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更加透彻,也更加明白如何才能真正地“赏识”我的孩子,并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分我一直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它不仅仅是简单介绍犹太教育,更是深入探究了其“赏识”教育的核心价值。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将犹太教育神化,而是将其置于历史和文化的宏大背景下进行解读,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现实意义。那些关于“学习的乐趣”、“成长的耐心”以及“对失败的积极解读”的章节,让我受益匪浅。我曾一度陷入对孩子学业成绩的焦虑之中,这本书则像一剂清凉剂,让我重新找回了教育的初心。它让我明白,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是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培养一个有独立思想、有健全人格、有幸福感的人。书中的案例,无一不体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赏识”在培养下一代过程中的强大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