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跟谁都能聊得来
作者:陈建伟 著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开本:16
印张:13.5
字数:220
定价:32.00元
书号:ISBN 978-7-5158-1647-0
上架建议:成功励志·沟通口才
编辑推荐
能找一个随时随地愿意和你聊天的人,真的很难。
跟朋友一起喝茶,兴致很高地分享一件事情,你刚开始说,她叫服务员来续杯;再接着说,她问你有没有带面巾纸;再要开始说,她拿起手机回了个短信。然后你沉默了。她让你接着说,你说“说完了”。她问你然后呢,你会回答“没有然后了”。再也没有分享的兴致。
其实,人的内心在本质上是孤独和寂寞的。我们需要一个“聊得来”的人来取暖,那种被认可和接纳的感觉,便是刚刚好的温度,温暖我们的内心和灵魂。
目 录
第一章 共鸣为先,频道统一才不会冷场
热情寒暄,制造和谐的气氛
带着微笑,拨动对方的心弦
好的称呼,让沟通成功一半
无论如何,一定要开发出共同话题
第二章 学会倾听,找准话题切入点
用心倾听,进入对方的世界
投入你的感情,用心去听
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
听出话中的言外之意
第三章 注重表达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回应
表达精准,才能让对方正确会意
让对方听懂你的话
试着转换自己的立场
不要忽略沉默的价值
第四章 率先发问才能把握先机
手起问题,斩落答案
直指人心,一语问出结果
多问一句,获得更多信息
用问句引导对方说下去
第五章 用情感说话,温柔地表达
话不在多,以情动人
多用“你”,少用“我”
让你的声音更好听
保持同情心,学会安慰他人
第六章 和谐地沟通,救场不冷场
换一种表达,说中听的话
失意人面前,不说得意的事
关键时候,帮人摆脱窘境
处事灵活,化干戈为玉帛
第七章 放下你的傲慢与偏见
细忖那些评价,端正不良心理
放下自己,沟通无阻
“好为人师”,缘起何因
覆水难收,三思后说
第八章 瞅准时机,幽他一默
幽默:活跃交谈气氛的绝招
张冠李戴:一种别致的幽默技巧
“夸大其词”:渲染出来的幽默
幽默式批评:避免尴尬又能增进感情
第九章 别拿情商不当回事
人都是感性动物
沟通如搔痒,找准位置重要
不要让自己轻易钻进死胡同
记忆深刻,源自交谈愉悦
第十章 什么人“不招待见”
千万警惕,不要出口伤人
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面对负能量,以退为进是妙招
为什么你的话没人听
第十一章 拒绝一个人不等于得罪他
突破自我,放下你的杞人忧天
换个方式,把不好听的话说好听
不便答复,把重心转移掉
缓兵之计,敷衍对方的请求
第十二章 扮演好你的角色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了解对方的心理定位
没有互动,就没有沟通
第十三章 立身处世,内方外圆好沟通
为你的自由设置“天花板”
礼节和真诚是双保险
拒绝“暴力沟通”
进退有尺,行止有度
第十四章 注重思考,别把强势当优势
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建立心理默契,才能真正沟通
不卑不亢,亮明自己的观点
让批评的话语悦耳起来
内容介绍
会聊天的人更受欢迎。会聊天,新朋友就会一个接着一个来!本书通过实例分析了聊天高手的必备修养,传授您打破沉默的聊天方法,教您运用巧妙的聊天手法来展开与接续,进而培养出让场面热闹的聊天能力。您只要依照本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修习,就一定能够成为聊天高手、交际大王。
作者介绍
陈建伟,沟通专家,畅销书作者。在自媒体平台较有影响力,有着十多万粉丝,几百万的阅读量,和近万的收藏量。曾著有多本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书籍,帮助了很多年轻人提升了技能,重获了自信。代表作品《超级聊天学》。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作者 周维丽
定价 26.00元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4051532 出版日期 2012-01-01
字数 180000 页码 203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359Kg
内容简介
一直来,我们推崇敦厚、谦让的品格,从小,父母一边潜移默化一边耳提面命地教育我们要谦让,要相信吃亏是福,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所以遇事不争,委曲求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社会越来越遵循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经是懦弱、无能、自卑的代名词。
我们时刻受到不好意思的伤害——
不好意思争取合理利益,从而处处受损;不好意思拒绝无理要求,从而麻烦不断;不好意思赞美,从而失去升迁机会……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一书,让你彻底意识到不好意思的危害,完全去掉不好意思的心理疾病。
学会拒绝别人和要求,学会赞美和沟通,不再懦弱和自卑,做生活中的主人!!!
作者简介
周维丽,心理咨询师,作家,长期以来一直潜心从事心理学及人体潜能开发工作。2009年,周维丽在诸多地方发起“从现在开始改变”的活动,已有近两百万人开始参加到活动中来。《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一书主张人们要学会拒绝和要求,不再懦弱和自卑,做“强势”的自己,充分体现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所得,必将为你的人生带来好运。
目 录
第一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失败的心理定律
你有一个信念,就是你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你就会觉得你在工作中很有信心,你常常这样想并在实践中想方设法去做好工作,信心就会更强、这就是你的行动加深了你的心态。反之,时常的过多的消极心理暗示,久而久之,消极因素就会如毒蛇般盘踞在心头。
1.贴标签效应:懦弱自卑
2.蝴蝶效应:影响生活
3.登门槛效应:利益受损
4.酒·污水效应:难成大事
第二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对症下药的前提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1.自卑心理——经常丧失许多自我发展的机会
2.羞怯心理——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孤僻心理——享受自我而不愿参与群体活动
4.多疑心理——人为地制造交往的阻力和障碍
第三章 一个人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别“不好意思”
自信的力量,在于即使自处逆境,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自信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自信,是一种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自信,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人生的坚强支柱。
1.把握自卑的分寸 有种自卑叫自信
2.彻底地踩碎自卑 拥有自信的姿态
3.自信需自我 人生低谷可坚守
4.点滴中培养自信 不灭的信念之火
第四章 行事果断——做一个拒绝“不好意思”的人
人生路上,有得有失,要取要舍。要取得成功,你必须学会拒绝,拒绝安逸,拒绝诱惑,拒绝眼前的利益……当然一定要对“不好意思”说不。懂得拒绝“不好意思”的人,生活才会赐予他更多,才会使他成为生活的强者。聪明的你,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微笑着领悟了拒绝的真谛?
(一)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
1.为什么中国人大多好面子?
2.该低头时就低头:走出面子的误区
3.求人办事遭冷遇,千万不可拂袖去
4.丢掉虚荣的面子,解救他人的脸面
(二)口是心非难受——都是“不好意思”闯的祸
1.拒绝当做家常饭 生活才会有滋味
2.拒绝他人莫伤情 此门学问须精通
3.拒绝他人之境界 幽默艺术来应用
4.该说“不”时就说“不” 但让对方别说“不”
(三)金口难开不合适——都是“不好意思”犯的错
1.口才哪能天生会 艺术原则须牢记
2.轻松打开话匣子 一见如故不陌生
3.自我表露近关系 不会可以用笑容
4.家庭幽默促亲情 交谈相处有禁忌
(四)忠言逆耳不利行——都是“不好意思”出了错
1.以批评为镜可以明得失:兼听则明
2.把批评自己的人当敌人:为渊驱鱼
3.批评是把双刃剑,把握分寸与方法
4.若是猛打一巴掌,切记定要揉三下
第五章 圆熟变通——做个“好意思”的人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你要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在生活中学着做个“好意思”的人。容人之过,大度睿智地低调做人,放下自我的清高,多走动走动,去欣赏别人的优秀,赞扬他人闪光点,在生活中试着做个“好意思”的人。
(一)溜须拍马得学会
1.恭维:提要求给压力
2.奉承:心甘情愿来上当
3.善于吹捧 搔到痒处
4.专心倾听 眉目传情
(二)卑辞厚礼事好办
1.放下清高 庸俗一点
2.送礼有门道 “礼”到理也到
3.七个讲究在 以礼来服人
4.平时多烧香 不忘拜冷庙
(三)赞不离口好“促销”
1.赞美的话在当下 轻启玉口有艺术
2.适当赞美获好感 背后赞美更有效
3.喜听好话是天性 多谈对方得意事
4.毋对自己太吝啬 别忘随时鼓鼓掌
(四)知恩图报是良言
1.“谢谢”两字很平常 会说之人得人心
2.心中常常怀感恩 生活天天乐悠悠
3.感恩之花须培育 手中玫瑰常拥有
4.感激别人的宽容 感谢生活的馈赠
第六章 脸“厚”心“黑”——人活世上够“意思”
为人处世非有“厚”的功夫不可。如果为人内向腼腆,不能忍受各种在处世交往中的屈辱,过于顾及自己的虚荣心,就不能够与朋友和敌人相处,更不可能抓住机会显示自己,即使本身有出众的才智,也会淹没在芸芸众生里面。我们主张“黑”,不是简单的诡计多端、狡诈阴险,它更多包容了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内涵。谁要想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与质量,谁就要拥有较别人更多的智慧与韬略,这是现代人要成功所必需的。
1.脸薄心软怕得罪 事情注定要办坏
2.学做鳄鱼流点泪 死皮赖脸不要累
3.心慈手软办坏事 软硬兼施是王道
4.古谚“无毒不丈夫” 制敌于万劫不复
这本书的价值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觉得自己说话不够有说服力,尤其是在需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总是显得底气不足,容易被别人的想法左右。这本书让我明白,说话的底气不仅仅来自于自信,更来自于对沟通对象的深刻理解和对沟通情境的精准把握。书中很多关于“如何影响他人”的章节,并不是教你 manipulative 的手段,而是告诉你如何通过真诚的沟通,让对方理解你的立场,甚至产生共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用故事来打动人心”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冰冷的数据和理论,不如一个生动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人的关注和认同。我开始尝试在和同事交流项目想法时,用一些小故事来佐证我的观点,发现效果比以前好很多,大家更能理解我的思路,也更愿意支持我的提议。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实用的沟通“利器”,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人际交往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人际交往“救命稻草”!一直以来,我都在为如何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而苦恼。有时候,面对一些比较强势或者喜欢抱怨的人,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恼了对方,或者被对方带偏情绪。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教会了我如何“读懂”人,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它分析了不同性格的人在沟通中的特点,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相应策略。比如,书中关于如何与“挑剔型”人士沟通的章节,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不再感到束手无策,而是能更冷静、更有技巧地回应。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应付”别人,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它强调了同理心和真诚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沟通不是一场博弈,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效果真的非常显著!以前那些让我头疼的社交场景,现在变得轻松了不少,我发现自己也能在其中游刃有余,甚至还能帮助到别人。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情商修炼手册”,让我对人际交往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比较“直”的人,说话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进。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说话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技巧,更需要对人心的洞察。它深入地分析了我们在沟通中常犯的一些错误,比如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负面情绪,或者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这些都可能成为人际关系的“绊脚石”。书中关于“如何用积极的语言化解冲突”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教我如何用更委婉、更温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是在意见不合的时候,也能保持冷静和尊重。我尝试着在和家人、朋友沟通时运用这些技巧,效果出奇地好,大家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变得更加融洽了。我不再担心因为说话不当而产生误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信和从容。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这类“沟通技巧”的书一直有点保留,总觉得有些套路化,不太真实。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空洞的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揭示了说话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来影响他人,同时又不失真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提出有分量的问题”的章节。我以前总觉得提问题很普通,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导对话的方向,激发对方的思考,甚至能改变对方的看法。它让我意识到,我以前问问题的方式太过于简单和直接,缺乏深度。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开始学会如何用更开放、更具启发性的方式提问,这样一来,我不仅能获取更多信息,还能让对方感受到我的思考和投入。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有效地赞美”以及“如何巧妙地拒绝”,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境,而这本书给出的建议,既实用又非常人性化,不会让人觉得生硬或尴尬。
评分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启发!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点内向的人,尤其是在社交场合,总是担心自己说错话,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所以很多时候就选择了沉默。看着别人轻松自如地聊天,我总是觉得很羡慕,也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的推荐,名字就深深吸引了我,感觉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内容简直让我眼前一亮。它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只是罗列一些生硬的技巧,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们为什么会“不好意思”,以及这些心理障碍是如何阻碍我们与人沟通的。书中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让我感同身受。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倾听的艺术”的部分,以前我总以为说话是主角,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学会倾听,真正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才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它教会我如何通过积极的反馈和提问,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再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甚至开始主动去和同事、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