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正面管教儿童心理学》
作 者:周礼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书 号:978-7-5496-2110-1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字 数:170千字
定 价:35.00元
开 本:16开,15印张
页 数:240
CIP数据:(2017)第107712号
类 别:①家庭教育②儿童心理学IV.①G78②B844.1
一、成人:“欲立艺者,先立人”,培养孩子的人格是*一位的,而人格又体现在优良的习惯里,所以这就得从各个方面着手。
二、成长:这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家长要应对和处理好。比如,孩子害羞,不懂得问候别人,与别人打交道,家长就要主动让孩子多接触别人,接触社会,训练孩子在这一方面的弱点,使其慢慢改变现状,向着好的一面转变。
三、成才:这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对于学习这件重要的事情,家长更应该重视起来。其实,这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一个真正优秀的人都是终身学习的。
第1章 成 人 篇(32节)
1.游戏中的小知识 …002
2.人前不教子 …004
3.孩子,请闭眼 …007
4.对孩子你别“哄” …009
5.孩子吵闹,应对有艺术 …012
6.女儿向我买时间 …015
7.给孩子分床有技巧 …017
8.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可忽视 …020
9.早教不当可能会害了孩子 …022
10.我给女儿写“情书” …025
……
第2章 成 长 篇(32节)
1.*好的教育是陪伴…082
2.别把听话作为教育孩子的指挥棒 …084
3.有些话不妨反着说 …087
4.教育孩子,不看脸色看“聊效” …089
5.跟家庭“软暴力”说拜拜 …091
6.教育孩子不妨顺杆爬 …094
7.家庭幸福有利于孩子成功 …097
8.教育孩子要就事论事 …099
9.巧用激将法 …102
10.孩子害羞怎么办 …104
……
第3章 成 才 篇(28节)
1.家庭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 …159
2.善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 …161
3.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163
4.教育孩子请将“你不要”换成“你能行” …166
5.教育孩子要掌握好“火候” …168
6.把孩子的成长当作一辈子的事业 …170
7.别拿孩子与别人比较 …172
8.教育孩子不妨多用暗示 …175
9.教育孩子重在体验 …177
10.教育孩子要把握好时机 …179
基本信息
书 名:《好妈妈正面教育孩子的60个细节》
作 者:邹玲霞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书 号:9787549620074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字 数:170千字
定 价:35.00元
开 本:16开,15印张
页 数:240
作者简介
邹玲霞,高*教师,1995年-1998年,从教于威海市第六中学。自1998年调入威海市长征小学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任教22年来,一个“爱”字,始终是自己工作的主旋律。
取得的德育工作荣誉:2007年9月荣获“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9月获“区师德标兵”称号;2014年9月荣获“区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5年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2016年9月荣获“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内容简介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关系底线是:孩子遇到麻烦、危险时,敢于、乐于对父母说,表现为“理解、信任、尊重、学习、帮助”这十个字。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家长要善于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个性,用真正的爱去教化孩子,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他们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目录
第一章 孩子不是你的梦想继承者
◎ 协助孩子找到他自己想要走的路
◎ 会哭的孩子,一定有糖吃吗
◎ 家长要懂“挫折效应”
◎ 如何让孩子了解看书的趣味
◎ 纸上谈兵的知识,不是真实的知识
◎ 谁偷走了孩子学习的乐趣
◎ 孩子不是你的梦想继承者
第二章 孩子受用一生的能力
◎ 感恩是一种品质
◎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 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 自信的秘密
◎ 大方地说出你的名字
第三章 别过度关心和保护孩子
◎ 天赋未必等于兴趣
◎ 跟孩子沟通,千万别有“沟”没有“通”
◎ 当孩子耍赖不做家务时
◎ “爱的教育”不是“滥爱教育”
◎ 给孩子挖几条“沟”
第四章 当好父母是家长一生的事业
◎ 不用物质诱惑学习
◎ 不要求孩子每次都考100分
◎ 拒绝“暴力作业”
◎ “语言暴力”不等于激将法
◎ 学会与孩子商量
◎ 别让孩子患上“情感饥饿症”
第五章“小人物”,大梦想
◎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学习的对象
◎ 给孩子找到自己梦想的时间
◎ 学得多,就“保证”有前途吗
◎ “你好棒”给孩子注入信心
◎ 早起的鸟儿不一定有虫吃
第六章“尊重效应”——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 不要窥探孩子不能说的秘密
◎ 孩子需要一分钟
◎ 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种享受
◎ 给孩子一个呼吸的空间
◎ 让孩子“天然”成长
◎ 自尊是孩子成长的氧气
◎ 尊重孩子的兴趣
第七章 惩罚不等于棍棒
◎ 该不该让孩子玩电玩
◎ 做父母先做好玩伴
◎ 陪孩子看有用的电视节目
◎ 体罚是“暴力教育”,更是“事故教育”
◎ 别为了面子,挑战孩子的心理极限
◎ 不要让责备错过最佳时机
◎ 别让称赞超过有效期
第八章 皮格马利翁效应
◎ 良性暗示成就一个孩子
◎ 孩子需要被肯定
◎ 重视孩子的提问
◎ “早恋恐惧”比早恋更可怕
◎ 小孩不坏
◎ 信任是家长给孩子的一张信心卡
第九章 非常父母的个性教育
◎ 不耻于向孩子请教
◎ 孩子都是理财达人
◎ 孩子的面子动不得
◎ 家有“坏老爸”
◎ 宝贝,这件事你得自己做
◎ 不要干涉孩子的交友权
第十章 不要以“声”作则,要以身作则
◎ 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 如何让孩子不挑食
◎ 你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 谁动了孩子的想象力
◎ 教育孩子,不能有大小之分
◎ 孩子是在模仿中成长的
基本信息
●分类:畅销书·亲子教育
●ISBN:978-7-5472-3617-8
●开本:32开
●定价:38.00元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页数:页
●发货日期:2016年11月
● 目标读者:中小学生家长
● 关键词:陪伴、习惯、性格塑造、情绪管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
内容简介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他人生的第一课,父母则是他的第一任老师,也将会是他的终身老师。你要想让孩子按照你设定好的方向前行,你自己就要先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身作则,以自己榜样的力量去影响诱导孩子的发展,而不是以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种无声的潜意识教育方法,能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本书从父母的角度入手来写,告诉父母,与其不停地唠叨孩子,不如先管好自己。因为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与你息息相关。你要想让孩子成为*好的自己,你就得先成为*好的父母。内容涉及到做人价值观、培养好习惯、塑造好性格、关注心灵成长、管理好情绪、激发智能、纠正错误等方面,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把生涩、枯燥的教育观点寓于其中,让读者在精彩的故事中领悟家庭教育的真谛!
......
作为一名来自中国式家庭的家长,我不得不说,这套书中的第三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有着太多独特的文化烙印和传统观念,有时候这些观念既是我们的优势,也可能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羁绊。这本书的作者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点,并且以一种非常温和但有力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曾经以为,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一种必然,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但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种观念。 书中对“虎妈猫爸”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过度焦虑和攀比心理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我意识到,我很多时候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带着自己的期望和焦虑,而不是真正去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实操性的建议,教我们如何摆脱“中国式家长”的思维定势,如何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放手”的讨论,这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可能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有时候恰恰是适度的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跌倒,去成长。
评分终于入手了这套书,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我的阅读体验。一直以来,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总觉得自己像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险家,虽然充满热情,却也时常感到迷茫和无助。市面上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我常常在选择时犯难,生怕错过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又担心被华而不实的宣传所误导。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了我一种踏实感,没有过于花哨的图案,而是简洁而有力量,仿佛在默默地传递着一种“教育之道,在于用心”的理念。 拿到书的第一天,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本。它并没有上来就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将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孩子逆反心理时提出的几个方法,那些方法不是强制性的命令,而是巧妙地引导,让孩子在无形中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主动做出改变。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建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惊奇地发现,原本令我头疼的“小摩擦”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我开始意识到,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管”,而是更深的“理”。书中对亲子沟通的细节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如何倾听孩子心声的部分,让我反思了自己以往与孩子交流时的一些不足。
评分这套书的内容,真的是非常全面且富有洞察力。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育理论,而是将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中国式家长特有的教育困境融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思考框架。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智慧,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上来就给出严苛的规则和指令,而是通过引导、启发和陪伴,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如何理解孩子情绪的技巧,如何有效处理亲子冲突,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书中对“正面管教”的阐述,让我明白,所谓的“管教”,并非是惩罚和控制,而是引导孩子学习承担责任,学习自我约束,学习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开始尝试用更温和、更尊重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去理解他们的需求。这种转变,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也让我更加有信心去面对育儿路上的种种挑战。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默默地指引着我,让我在这条充满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评分阅读这套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旅程。我一直以为,教育孩子是单向的输出,是家长将知识、经验和价值观灌输给孩子。但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孩子的过程,更是我们家长不断学习、反思和进步的过程。第一本书中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章节,让我对孩子的行为有了更科学的解释。我明白了,孩子之所以会表现出某些行为,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某个阶段,或者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某种情绪的波动。这种理解,让我能够以更包容、更耐心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问题”。 我尤其喜欢书中强调的“积极心理学”在亲子教育中的应用。它鼓励我们关注孩子的优点,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而不是只盯着他们的不足。这种积极的反馈,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够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美好,去肯定他们的努力,去赞美他们的进步。这种转变,不仅仅影响了孩子,也让我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和轻松。我发现,当我对孩子持有积极的态度时,孩子也会更愿意积极地回应我。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我育儿路上的“及时雨”!我一直深信,好妈妈的养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的。这本书的内容就完美地印证了这一点。作者用非常生动、接地气的语言,分享了她作为母亲的成长经历,以及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和解决方法。我发现,书中提到的很多困惑,恰恰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比如,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沉迷于电子产品、和小伙伴发生冲突等等。作者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教会我们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具体情况,去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我特别欣赏书中强调的“共情”能力。作者反复提到,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去感受他们的世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同情,而是一种深入的理解和连接。当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和孩子沟通时,我发现孩子变得更加愿意敞开心扉,他们的情绪也更容易平复。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实用技巧,比如关于阅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如何教育孩子,更是在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懂得爱、更懂得理解的母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