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當然會生病:情緒排毒治百病

不開心,當然會生病:情緒排毒治百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佑驊 著
图书标签:
  • 情绪健康
  • 心理学
  • 身心健康
  • 情绪管理
  • 压力管理
  • 自我疗愈
  • 健康生活
  • 疾病预防
  • 情绪排毒
  • 积极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周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862727935
商品编码:16075055
包装:平裝
开本:25开
出版时间:2015-05-07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你想什麼,就會造就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別讓自己不開心,讓情緒排毒改變你的命運。◎
  情緒,是來自心的訊息。排毒,必須從心排起。
  情緒才是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關鍵,破解台灣十大死因的情緒關鍵
  冷讀術的情緒讀心術,破解情緒密碼的身心靈平衡法——
  ● 原來藥草也可以化解負面情緒?
  ● 小小糖球竟然充滿大大的療癒能量
  ● 花的能量可以平衡你的情緒
  ● 來自EFT祖師爺的最正統情緒釋放技巧
  ● 居然也有「上帝啊請消除我的記憶吧」這種方法?
  ● 你也可以對自己的大腦直接輸入正向指令
  ● 露易絲賀密傳「鏡子法」讓你更愛自己
  美國地產大亨唐納.川普說過:「贏家和輸家的差別,端看一個人在面對命運轉折時,所做出的反應。」
  股神巴菲特也曾說過:「如果你無法控制你的情緒,你就無法控制你的金錢。」
  因此,當我們面對選擇時,能夠不被負面情緒所影響,是決定你人生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當你的理想與現實兩相不符時,負面情緒就會在此刻生成。當壓力來臨時,身體會自動轉為防禦機制,經由自律神經的直接反應啟動「戰或逃」反應;而我們的血液會因自律神經的高度活絡,流向四肢的肌肉,而剩下在大腦的血液,往往只足夠供給滿足原始反應的爬蟲腦而已。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能做出多有智慧的決定呢?
  而當身體暴露於強大的壓力下,久而久之,就會累積成疾病。
  能夠擁有真實有效的技巧來處理你的壓力與負面情緒,是生活在現代的人不可或缺的能力,但是,學校與家庭從來都沒有教導你該怎麼做。
  「吸引力法則」簡單而論說:正面情緒帶來正面結果。所以反過來說:身體、心理與心靈總是充斥著負面情緒的人,會帶來負面結果。所以假設你擁有著覺得工作不滿意、感情不順利、健康出毛病等等的負面想法與狀況,你必須要從根基——情緒層面做處理才是根本之道。
  加拿大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在多年諮詢經驗中,找到了情緒與身體健康之中連結的奧祕,並將這些年來所領悟到的心得集結而成《不開心,當然會生病:情緒排毒治百病》一書,經由文字闡述出,如何透過情緒的平衡,幫助讀者找回身心健康。
  疾病,其實就是你的情緒地圖,是你的心發出的警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即使不菸不酒,也很重視養生、注意飲食,但仍然逃不過病魔的侵襲。所以,排毒必須從心排起,治病當然就是從治心開始。
  本書詳細解說情緒與健康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分門別類整理各種負面情緒所造成的疾病影響,教你如何排除負面情緒,針對身體從頭到腳所發出的警訊,對症說明且進行情緒療法,讓你可以察覺自己的身心密碼,成為自己好的健康顧問。
  以下例舉七種負面情緒與身體的對應關係:
  第一種:挑剔、愛找毛病
  喜歡挑剔的人,內心希望掌控身邊的人事物,尤其嘴巴喜歡碎碎唸;這可能是幼年被管太多,或保護過度所引起。這類人的身體,最容易出現與關節有關的問題,如關節炎。
  第二種:生氣、憤怒
  人會生氣,是因為遇到生命中無法的障礙,希望透過發怒的方式,表達生氣的情緒或轉移。長期愛生氣的人,可能會導致身體發熱;任何與「熱」有關的疾病,如發燒、發炎及感染之類的問題,都與易怒的情緒有關。
  第三種:後悔、懊惱
  容易後悔的人,經常覺得自己是犧牲者。這樣的人較易充斥無力感與無助。臨床經驗發現不少癌症患者,都容易耽溺在懊惱的情緒中。
  第四種:對自己憤怒、罪惡感
  容易產生罪惡感,並會指責自己、對自己發怒,是一種自我攻擊與懲罰的行為,容易導致泡疹或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的問題。
  第五種:羞恥感
  這是一種普遍性的罪惡感,經常處於羞恥感的人,較易出現自我維持方面平衡的問題,對應到身體時,就容易產生血液方面的問題,連肝臟、免疫系統也會受到影響。
  第六種:悲傷
  當一個人覺得失去、匱乏與損失時,就會引起悲傷的情緒。經常陷入悲傷情緒的人,會出現呼吸系統與水分調節系統,如腎臟與膀胱的問題。如果持續壓抑,則會衍生為肺部、耳朵及鼻竇相關的問題。長期累積容易演變成心臟方面的問題。
  第七種:恐懼
  恐懼會引起腎上腺全面抗壓系統的啟動,當腎上腺素分泌時,血液會跑到四肢準備戰逃反應,因此,長期處於恐懼或壓力大的人,較易出現腸胃問題,然後再影響到腎與膀胱。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王佑驊
本以西醫為目標,因緣際會與自然醫學相遇。在自然醫學之路上,發現「情緒」才是萬病之源,進而一頭哉入身心靈的全人療癒領域,醉心於身心靈成長研究與教學。最後,成功將所學專業與身心靈整合,讓「心病還需心藥醫」不僅是一個論點,更能落實在生活中徹底實踐。定期召開《情緒排毒?改變命運》學程,已成功協助許多人走出人生瓶頸、開創命運,拿回生命的主導權。
學歷:
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人體機能運動學畢業
加拿大自然醫學院自然醫學博士
加拿大自然醫學醫師
美國自然醫學會認證醫師
美國生物能回饋治療師
美國情緒釋放技巧治療師
澳洲撥恩技巧治療師
撥恩技巧教師
美國IAPC高級催眠治療師
美國NLP高階執行師
量子深層意識轉化創始人

經歷:
溫哥華Be Well Now Center自然醫學醫師

現任:
晴康身心靈中心執行長

著作:
《自然醫學DIY》、《情緒排毒治百病》、《放下的力量》

部落格:drwang.pixnet.net/blog
臉書:www.facebook.com/Dr.Wang.ND
網站:www.quantumrichard.com

精彩书评

◎聯合推薦
美國自然醫學國寶級醫師/J. Pizzorno
身心靈暢銷作家/張德芬
中山大學醫科所所長/羅錦興



目录

【推薦序】一場身心靈完整醫療改革
【作者序】排毒,必須從心排起

第一章 情緒與病症之間的祕密
1-0健康的瓶頸
1-1我生病,故我壞掉?
1-2六年以前決定你的一生
1-3時代不同,壓力也不同
1-4情緒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1-5信念與價值觀是如何形成的?
1-6壓力大會導致內分泌失衡
1-7心理創傷對免疫系統的傷害
1-8心才是身體訊息的指揮官
1-9中醫與情緒
1-10壓力的七個來源
1-11情緒排毒治百病

第二章 情緒排毒法
2-0排毒,從心排起
2-1壓力檢測法
2-2化解負面情緒的西方藥草
2-3排解情緒的同類製劑處方
2-4平衡情緒的自然能量——花精
2-5 EFT情緒釋放技巧
2-6消除不愉快記憶的TAT技巧
2-7創造正面與積極的TTT技巧
2-8露易絲?賀 幫助你愛自己的「鏡子法」
2-9打造自己的快樂筆記本
2-10處理負面情緒的其他技巧
2-11情緒釋放過程可能產生的情況——好轉反應
2-12健康食品補充建議

第三章 打造身心靈健康的人生
3-0虛無飄渺的靈
3-1心與靈沒有實體,問題都是由身體顯現
3-2何謂內在小孩與分靈體?
3-3創造自己的神蹟
3-4上癮也是一種病
3-5扯後腿的小惡魔——重覆模式與負面信念
3-6意外、小孩、寵物,都是你的鏡子
3-7數位時代的科技依賴症候群
3-8鬼打牆的追根究柢
3-9生命的痛苦,是神性最大的愛

第四章 疾病,是你的情緒地圖
4-0了解來自身體的請求
4-1生命靈魂的源起——頭部、顏面及五官疾病訊息解析
4-2需要暢通的轉運點——頸部疾病訊息解析
4-3無形的重擔——肩膀疾病訊息解析
4-4與世界的接觸點——手部、上臂疾病訊息解析
4-5忠於自我的情緒源——胸腔疾病訊息解析
4-6細微的不適也是情緒註解——臟器疾病訊息解析
4-7生命的支撐點——腰、脊椎疾病訊息解析
4-8下半身能量轉運點——骨盆系統疾病訊息解析
4-9性與自我認同——生殖系統疾病訊息解析
4-10新方向的指引——下肢、足部系統疾病訊息解析
4-11令人無力的惡性腫瘤

第五章 破解治病的迷思
5-0全觀你的身心健康
5-1病痛,不是中止不適就算療癒
5-2過敏原,跟你想的不一樣
5-3疼惜你的心肝!解讀心臟與肝病
5-4自己的健康也與家人有關
5-5男人說不出的痛——性功能障礙與情緒關係
5-6月經,反映了女性的祕密心事
5-7疾病的神魔轉捩點

後記
【附錄一】身體與病症訊息一覽表
【附錄二】王博士身心靈課程訊息






























































前言/序言


書名:療癒身心的古老智慧:喚醒內在的生命力 作者:[請在此處填寫作者姓名] 內容簡介: 在這本深入探討身心靈連結的著作中,我們將踏上一段探索人類生命本源與自癒能力的旅程。這本書並非專注於單一的情緒管理技巧或疾病的特定療法,而是旨在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引領讀者重新認識身體與意識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如何運用古老智慧與現代科學的交匯點,來激活與維持內在的平衡與活力。 本書的核心理念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強大復原能力,這種能力需要被理解、尊重並適當地引導。我們將從哲學、歷史和實踐等多個層面,深入剖析「健康」的真正含義——它不僅是缺乏疾病的狀態,更是一種持續演進的動態平衡。 第一部:追溯生命的原點——身體的無聲語言 我們將從人類歷史上對於疾病與健康的早期理解開始,探討不同文明如何看待身體的「氣場」、「精微體」與物質層面的交互作用。這部分將引導讀者學會傾聽身體發出的細微信號,這些信號往往在顯性症狀出現之前就已存在。我們不會過度渲染神秘主義,而是著重於如何通過覺察,理解這些信號背於我們生活方式、環境壓力乃至於深層信念的連結。 覺知與連線: 如何建立與身體的有效溝通管道,區分生理需求與心理投射的訊息。 環境的影響: 探討我們所處的物理與能量環境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生命能量流動,包括空間的結構、聲音的頻率與自然光線的重要性。 能量流動的基礎: 介紹古代哲學中關於生命能量(如中醫的「氣」、阿育吠陀的「Prana」)的基本概念,著重於如何通過呼吸、姿勢與日常習慣來優化這種流動,而非探討具體的疾病治療。 第二部:內在煉金術——平衡的藝術與實踐 本部分將聚焦於如何主動地參與到自身的平衡過程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那些跨越文化和時代被證明有效的實踐方法,這些方法旨在調理內在的元素與節律,而非針對特定的病症進行干預。 古老飲食智慧的現代解讀: 探討不同文化中對於「平衡飲食」的理解,強調食物的能量屬性與個人體質的匹配性,關注於如何運用食物來支持整體系統的穩定性,而非限制性的節食或營養素的計算。內容會涵蓋不同季節、不同生活階段對飲食結構的動態調整建議。 靜心與專注的力量: 介紹多種源於不同傳統(如禪修、觀想、詠誦)的靜心技巧,重點在於如何通過訓練心靈的專注力,降低認知負荷,從而允許身體進入更深層次的修復狀態。這部分將詳細闡述專注力如何影響神經系統的調節機制。 律動與身體智慧: 探討如瑜伽、太極、舞蹈等強調身體與呼吸和諧運動的重要性。這些練習被視為是將內在能量外顯化的過程,幫助身體釋放積壓的緊張與僵化,重新找回自然的柔韌性與協調性。 第三部:心智的拓樸學——信念系統的重塑 我們深信,個體對世界的認知與核心信念,深刻地形塑了其生理體驗。第三部將引導讀者探索心智結構的深層運作,學習如何溫和而堅定地調整那些阻礙生命力完全展現的內在模式。 敘事的重構: 分析人類如何通過不斷重複的內在敘事來定義自我和現實。我們將提供工具,幫助讀者辨識那些限制性的信念,並學習如何用更具支持性和賦予力量的敘事取而代之。 情緒的流動性: 與其將情緒視為需要被消除的「負擔」,本書倡導將其視為信息載體。我們將探討如何以不加評判的態度接納所有情緒的體驗,理解它們傳達的訊息,並學會在不被情緒淹沒的前提下,促進其自然流動與轉化,從而避免能量的長期阻塞。 連結與歸屬感: 探討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與他人、與自然界建立真實、深刻連結的重要性。強烈的社會支持系統與歸屬感如何成為抵抗壓力、促進長壽的關鍵因素。我們將提供方法,以深化人際關係的質量,並重新建立與廣袤世界的和諧感。 結語:持續的探索者 本書的最終目的,不是提供一個終極的答案或一勞永逸的解方,而是提供一套可供終身實踐的框架和一套思考工具。它鼓勵讀者成為自己生命狀態的積極探索者和觀察者,學會在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中,靈活運用這些古老而普世的智慧,持續地滋養和維護自己內在的生命力,達到一種穩健而豐盛的生命狀態。這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健康本身的指南,而非僅僅是「修復」不適的說明書。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必须得提一下,它绝对不是那种老学究式的说教,而是带着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幽默感,有时候读到关键的理论节点,作者会突然冒出一句类似“你不是在矫情,你只是需要一个有效的排污口”这样的俏皮话,瞬间就能把严肃的气氛冲散。这种“亦庄亦祎”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原本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心理学名词,变得像邻家大妈的经验谈一样亲切自然。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完美主义者的自我苛责”,作者用了“给自己的KPI定个延期”这个说法,我当时就忍不住笑出了声,但笑过之后,那个原本像石头一样压在心头的任务感,似乎真的松动了一点。这种通过幽默建立的心理距离感,非常有利于读者放下防备心,真正去接纳书中所提供的方法。它成功地规避了“自救指南”常有的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以一种平等甚至略带“同谋”的姿态,陪伴读者一起面对那些难以启齿的小情绪。

评分

我是在一个情绪特别低落的周末,偶然在朋友的书单里看到了这本书的推荐,当时那种“病恹恹”的状态,让我对任何可能带来改变的建议都抱有强烈的渴望。我不是那种会主动去研究复杂理论的人,我需要的是直接、有效、而且能立刻代入生活场景的指导。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引入的“情绪代谢”的概念,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它没有把负面情绪描绘成洪水猛兽,而是像身体里的废物一样,需要被有效地“排出”和“转化”。书里对于日常生活中那些常见的“情绪堵塞点”的描述,简直是神还原,比如“社交后的电量耗尽感”或者“对未完成事项的持续内耗”,这些细节的精准捕捉,让我感觉作者完全理解我这种“间歇性崩溃”的人。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开心起来”,而是循循善诱地告诉你“为什么你不开心,以及你身体里的哪个部分正在为此‘抗议’”,这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让我找到了一个出口,一个可以安全地把那些纠缠不清的感觉放出来审视的容器。阅读的过程更像是进行一场深刻的内心对话,而不是单向的知识接收。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灰调的蓝色,配上醒目又带着一丝戏谑的标题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拿起它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滑面印刷,而是带着微微磨砂感的环保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觉得内容也一定分量十足。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心理学教科书,毕竟书名听起来就很有“治疗感”,但翻开内页才发现,排版非常人性化,大量的留白让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使是长篇的论述也不会让人感到压迫。而且,里面穿插的那些手绘插图,线条简单却很有力量,不是那种填充式的装饰,而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引导情绪和视觉放松的作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章节开头和结尾部分所做的那些小小的“情绪自检清单”,它们不是那种标准化的问卷,而是更像朋友间的悄悄话,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自我审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这种从外在到内在的细致打磨,让我对接下来要阅读的篇章充满了期待,感觉这本书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个精心准备好的“情绪疗愈工具箱”,光是摆在书架上,都能带来一种平静的力量。

评分

从整体结构来看,这本书的逻辑递进非常清晰,它似乎遵循了一个非常符合人类学习和接受新概念的流程。第一部分像是在建立理论基础和共识,让你明白“生病”是常态,而不是你的个人缺陷;中间部分开始深入到具体的情绪剖析和工具箱的介绍,这是实操的核心区域,内容密度最大,但也最引人入胜;而最后一部分,则更多地回归到了“持续性维护”和“关系中的情绪流动”这一宏观视角。这使得整本书读完后,不会有一种知识突然中断的失落感,而是有种“毕业”后的豁然开朗。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处理当下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我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一种新的“情绪安全机制”。我不再那么害怕负面情绪的来袭,因为我知道自己有了一套流程可以应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遇到不顺心就彻底瘫痪。这本书更像是一次系统的“情绪操作系统升级”,让我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情绪挑战,有了一种更从容的预判和应对能力,这份内心深处的稳定感,比任何短期快感都来得珍贵。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对“行动”层面的强调。很多情绪管理书籍,会花大量篇幅讲解情绪的起源和分类,这固然重要,但往往在“然后呢?”这个问题上戛然而止。然而,这本书似乎非常务实,它非常重视“微小行动的累积效应”。书中设计了一系列“情绪排毒小练习”,这些练习的共同点是耗时极短,通常不需要任何外部资源,比如“五分钟的‘无意义赞美’练习”或者“记录一次‘我没有选择’的瞬间”。我尝试了其中一个“情绪垃圾分类法”,要求我把一天的烦恼按照“可控”、“不可控”、“可忽略”三个维度标记出来,这个简单的动作,竟然极大地清晰了我的思维结构。它教会我,情绪的重量往往不是来自于情绪本身,而是来自于我们对它的“错误归档”。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了多少宏大的哲学见解,而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可以在日常琐碎中立刻生效的操作手册,让“治病”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今天下午三点半就能完成的一项小任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