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 | ISBN | 单价 (元) | 
| 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上) | 9787010148380 | 198.00 | 
| 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 9787010148403 | 196.00 | 
| 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下) | 9787010148397 | 186.00 | 
| 
 | 合计: | 580.00 | 
内容简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的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汇编。书中汇集了国家及各省市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务院批准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来,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全国统一部署,陆续出台实施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这对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 2020 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总体部署,为回应社会各界学习贯彻主体功能区战略和规划的要求,凝聚各方面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共识,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谋划发展,现将全国及分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汇编出版,供各有关方面研究参考。我是一名关注城乡发展的规划师,长期以来,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工作中的核心课题。《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上中下)》这部巨著,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框架和操作范本。上册中对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基础、历史演进以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的论述,为我们理解这一规划的根本出发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赞赏书中对“协调发展”的强调,它并非简单地追求均衡,而是基于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阶段,进行差异化的定位和引导,最终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中册关于各类型主体功能区发展导向的详细阐述,让我对如何为不同区域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例如,在“重点开发区域”的规划中,书中不仅强调了产业集聚和要素流动,还特别指出了要关注其对周边区域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这对于打破区域壁垒、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评分最近我花了相当一段时间去研读《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上中下)》,作为一名对国家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模式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和启发是巨大的。我一直以为,所谓的发展就是到处都搞建设,发展经济。但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国家的发展是有“重点”和“侧重”的,而且这种“重点”和“侧重”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考虑到了长远影响的。上册中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定义和划分原则,让我对“因地制宜”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具体政策和战略布局上。中册和下册的内容,将这种宏观的战略具体到了各个省份和地区,让我看到了不同区域被赋予的不同发展使命。比如,书中提到某些区域是“优化开发区”,意味着可以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而另一些区域是“限制开发区”,则意味着要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这种差异化的处理方式,让我看到了国家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而是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感受到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审慎和远见,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来自内陆省份的普通市民,我通常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是关于本地的发展变化,对于全国性的战略规划了解不多。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了《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上中下)》,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开始翻阅。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国家的发展并不是“一刀切”的,而是有如此细致入微的考量。特别是下册中关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划分,让我对我们家乡附近的一些山区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只是觉得那里山清水秀,不适合大规模开发,现在才知道,原来它们被列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保护任务。书中提到,对于这些区域,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保护和修复,而非扩张。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也让我对家乡的未来有了新的期待。我不再担心过度开发会破坏原有的自然风光,反而觉得,在国家规划的指引下,家乡的生态优势会成为一种宝贵的发展资源。书中对于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论述,虽然角度是宏观的,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够看到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能够理解家乡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独特地位,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者,有幸拜读了《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上中下)》这套巨著。坦白说,在阅读之前,我对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虽然有所耳闻,但对其具体内涵、实施路径以及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深远影响,一直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而这套规划,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上册从宏观战略层面,深刻阐释了为何要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其背后的历史逻辑、现实需求以及预期的目标,都描绘得极为清晰。中册则将这种宏观战略落地到具体的区域实践,对于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例如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域、生态功能区等,都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定位、发展导向和政策支持的阐述。这让我非常直观地看到了国家在区域发展上的差异化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区划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优化开发区域”的论述印象深刻,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些区域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如何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来提升竞争力,同时又不能牺牲长远的发展潜力。这套规划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理论的阐述,更在于其务实的指导意义,为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最近翻看了《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上中下)》,虽然我主要关注的是环境保护领域,这本书的宏观视角和对各区域发展定位的深入探讨,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尤其是在阅读下册关于生态功能区的规划部分时,虽然书中重点阐述的是如何通过功能区划来约束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系统,但我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一些具体的生态修复项目。比如,书中提到对于一些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需要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而这让我立刻想起了我们当地正在推进的一项湿地恢复工程,在湿地的选择、植被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评估等方面,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的原则和方向,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宏观和科学的指导。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虽然侧重于区域整体的规划,但其中蕴含的生态保护理念,对于具体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个人一直认为,任何生态保护工作,都离不开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部分空白,为我们基层执行者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政策解读,更像是一部关于国家发展蓝图的“说明书”,让我们看到了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生态保护应该如何融入其中,如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协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