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坐月子一天一页
定价:49.80元
作者:王琪编著
出版社:江苏*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553732954
字数:140000
页码:28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开
商品标识:23521899
编辑*
套装购买更*:《完美孕产期三部曲,怀孕+胎教+坐月子一天一页》 这是一本坐月子宜忌和月子餐食谱大全,也是一本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大全。坐月子必知宜忌128条。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剖宫产妈妈、哺乳妈妈、非哺乳妈妈的特殊宜忌;新生儿喂养与护理的宜忌..条条宜忌,打开书,一看全知道。
从分娩当天到产后第42天,妈妈和宝宝的变化与护理、1天5顿月子餐..在这里你都能得到专家*的指导。
指导新爸爸每天做什么。每天都列出新爸爸该做的事,让宝宝不再疑惑“爸爸去哪儿”了,给宝宝穿衣服、换尿布,伺候妻子坐月子..让新爸爸的坚毅、乐观和智慧陪伴整个月子期。
“月子特别护理”版块。针对剖宫产妈妈、非哺乳妈妈、月子里可能产生不适的妈妈非常贴心地给出了特别的提醒和饮食指导方案。
内容提要
新妈妈产后遇到的各种问题,父母、公婆、朋友们都给出各自的建议。到底听谁的?相信传统老说法,还是现代新观念?真愁人!现在有了本书,新妈妈不再愁,所有问题轻松搞定!拥有30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孕产专家“亲自”指导你坐月子。
不论是毫无孕产经验的新妈妈,还是准备伺候月子的老人,不需费心研究,不用到处打听,只要翻到书中对应的那一天,便知道今天该吃什么;照着书做,就能让新妈妈和宝宝得到*全面的呵护。你会发现,坐月子竟然如此简单!
好月子,从每一天“坐”起。愿这本书能陪伴新妈妈舒心度过月子期,让新妈妈和宝宝感受到*温柔的关爱和*专业的呵护。
目录
坐月子必知宜忌128条
能吃不能吃
能做不能做
剖宫产特殊宜忌
哺乳妈妈宜忌
非哺乳妈妈宜忌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宜忌
冬季坐月子宜忌
夏季坐月子宜忌
*部分 月子日常护理
第1天
爸爸:全程陪护
准备好待产包
考虑好是否要进产房
无论生男生女,都要表现得很开心坐月子必知宜忌128条
能吃不能吃
能做不能做
剖宫产特殊宜忌
哺乳妈妈宜忌
非哺乳妈妈宜忌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宜忌
冬季坐月子宜忌
夏季坐月子宜忌
*部分 月子日常护理
第1天
爸爸:全程陪护
准备好待产包
考虑好是否要进产房
无论生男生女,都要表现得很开心
分娩当晚陪床
妈妈:彻底放松自己
见红了,先洗个澡
有宫缩,不用着急去医院
破水后要马上去医院
出现强烈便意,切勿用力上厕所
感觉快要生了却独自在家该怎么办
顺产3个产程
导乐指导和家人陪伴
吃深色巧克力补充体力
爬楼梯,增加宫缩强度
选择适合的分娩姿势
阵痛来临不要大喊大叫
积极配合用力
选择无痛分娩
不要因为男医生就拒做指检
顺产当天吃什么好
先吃些汤和粥
产后第1餐:黄芪羊肉汤
产后第2餐:花生红枣小米粥
产后第3餐:西红柿菠菜面
剖宫产:6小时后喝萝卜汤促排气
剖宫产术前4小时应禁食
少吃易产气食物
排气之后以流食为主
术后6小时内不能枕枕头
术后24小时要卧床休息
密切关注阴道出血量
宝宝:皮肤皱皱的“小老头”
戴着手环或脚环
天生会吃奶
会握住你的手指
能看清并记住20~30厘米内的物体
除了吃,就是睡
新生宝宝要接种哪些疫苗
第2天
宝宝:排出墨绿色胎便
尽量不要抱着宝宝睡觉
3个月前睡觉不要枕头
爸爸:看护好自己的宝宝
妈妈:红色恶露量增加
妈妈产后第1次下床
妈妈产后第1次排尿
前3天刷牙用指漱
月子餐
早餐 红糖小米粥 煮鸡蛋
午餐 什菌一品煲 米饭
日间加餐 薏米红枣百合汤 苹果
晚餐 什锦面
晚间加餐 牛奶红枣粥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42天
..
第二部分 月子特别护理
PART A 剖宫产妈妈的特别护理
预防术后24小时内出血
尽早开奶
手术后不宜吃太饱
产后6小时进食
选择合适的床
剖宫产后不适合平卧
不宜长时间仰卧
产后早下床活动
术后7天内使用腹带
了解体质再进补
不同体质不同吃法
寒性体质的饮食调养
热性体质的饮食调养
中性体质的饮食调养
气虚体质的饮食调养
血虚体质的饮食调养
阴虚体质的饮食调养
阳虚体质的饮食调养
如何护理剖宫产伤口
不要过早揭掉伤口的痂
改善饮食习惯
保持疤痕清洁
7天以后饮食与顺产妈妈一样
定期查看伤口及恶露
多久可以恢复性生活
剖宫产伤口发炎怎么办
预防产后便秘
剖宫产妈妈产后4周再运动
运动方式
第2天饮食
早餐 红糖桂圆小米粥 苹果
午餐 小米粥 当归鲫鱼汤
日间加餐 萝卜水 黑芝麻糊
晚餐 红枣茶 西红柿面片汤
晚间加餐 红糖水 桂花藕粉羹
第3天饮食
..
第4天饮食
..
PART B 非哺乳妈妈的特别护理
PART C 产后不适食疗调理
附 录
四季如何坐月子
南北方不同的月子饮食
作者介绍
王琪国家“十五”科研攻关项目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专家库成员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市孕产期保健技术专家指导组成员她是一位拥有30多年临床实践的*孕产专家,也是一位喜爱宝宝的外婆。在她的职业生涯里,以特有的亲和力,让几十万孕妇得到*细心的指导,迎来一个个健康的小生命。
她还是北京电视台、人民网健康论坛等媒体的特邀嘉宾,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大众普及健康教育工作,并且出版了多本孕产育儿*书。
她在微博上说:“看见一个个女性成为母亲是我生命中的幸福源泉,我爱母性的伟大。”期待新妈妈及其家人能在她的指导下,不再为选择传统还是现代坐月子方式而头疼,能轻松*健康营养、*合理的月子每一天。
文摘
媒体*
1天5顿照着书上做,轻轻松松“*”*营养月子餐。
江苏省名中医、南京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陈霞
128条产后宜忌,让新妈妈坐个健康、安心的月子。
北大妇儿医院*儿童保健专家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主讲 南亚华
新妈妈每天怎么吃,新生儿要如何照顾,新爸爸应该做什么,说得既具体又全面。
准妈妈 刘薇薇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为了避免“信息过载”。在怀孕后期,我已经被各种育儿APP、论坛和长辈的“经验之谈”轰炸得头昏脑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答案”,让我无所适从。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且有逻辑的框架。它没有过度渲染坐月子的“神圣性”或“痛苦性”,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阶段。比如,它会很坦诚地讨论“产后恢复的个体差异”,不会强迫你一定要在某个固定时间达到某个指标。这种允许“不完美”和“个体化调整”的态度,极大地缓解了我的“完美主义焦虑”。我记得有一章是关于“访客管理”的,这简直是太贴心了。在那个阶段,如何礼貌又坚定地拒绝那些不请自来的探视,保护自己和宝宝的休息空间,是一门大学问。书里提供的措辞和应对策略,比我自己憋在心里生闷气有效多了。它教我的不是如何做月子,而是如何“管理”我的月子。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对我来说,已经超越了“坐月子”本身。它更像是一份关于“自我照顾”的入门手册。在很多传统观念里,坐月子意味着牺牲自我,完全围着孩子转。但这本书,却一直在强调妈妈的情绪健康和身体恢复同样重要。它会用很轻松的语气聊一些诸如“如果你今天情绪低落,可以试试这个简单的拉伸动作”或者“允许自己有发呆的时间”之类的话。这种对妈妈心理状态的关注,在我看来是极其难得的。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尊重,一种对女性在经历生命重大转变时所需要的细致呵护的尊重。它让我明白,坐月子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个需要耐心、温柔和科学支持的过渡期。最终,这本书帮助我度过了一个相对平稳、少走弯路的月子期,让我带着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育儿旅程。它留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恢复,更是一种面对挑战时,沉着应对的信心。
评分我属于那种比较追求效率和科学逻辑的人,对于那些传统习俗里“听起来有道理但说不出科学依据”的部分,我总是持保留态度的。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在讲解一些日常护理细节时,它会下意识地去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要求“照做”。比如,关于如何正确的喂养姿势,书里配的图示非常清晰,而且特别强调了对妈妈自己身体的保护,比如腰部支撑和肩颈放松的技巧。这对我这种经常因为喂奶姿势不对导致落枕的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有一次半夜起来喂奶,宝宝哭得急躁,我当时非常疲惫,姿势完全乱了套,结果第二天早上肩膀僵硬得抬不起来。当时我就赶紧翻到相关章节,书里关于“疲劳状态下的临时调整”那里,给出的几个小贴士非常实用,让我迅速缓解了疼痛。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强调“妈妈健康”和“宝宝成长”之间找到的那个微妙平衡点。很多书只关注宝宝,让妈妈感觉自己成了个纯粹的“工具人”,但这本书会时不时提醒你:妈妈好了,宝宝才能更好。这种以人为本的关怀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是真正懂坐月子的妈妈们需要什么。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坐月子”这事儿,听着就挺严肃的,得细致着来,马虎不得。我当时的状态,大概就是那种新手妈妈特有的焦虑——既想把月子做好,又怕哪里做得不对,给身体留下隐患。所以,我挑书的时候,特别看重那种“实操性”和“可信度”。我希望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真真切切能指导我每天应该做什么、吃什么、怎么休息的“行动指南”。翻开目录的时候,我注意到它似乎是按时间线来编排的,这正合我意。我需要的不是一本大百科,而是一个“每日任务清单”。我记得刚开始看的那几天,我几乎是捧着它,对照着自己的身体感受来对照书里的建议。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个靠谱的“月嫂助理”,随时都能解答我那些琐碎却又重要的问题。比如,关于恶露的变化,关于什么时候可以下床活动,甚至是一些关于情绪波动的安抚,书里都有提及,而且描述得非常贴合实际的初为人母的状态。那种被理解的感觉,在坐月子这个相对封闭和脆弱的时期,真的非常宝贵。我尤其欣赏它那种不故作高深,直接切入痛点的叙事方式。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习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医学教科书,也不是那种过度煽情、充满粉色滤镜的育儿日记。它的语言风格,我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语气温和,但绝不啰嗦的前辈,在跟你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章节会穿插一些“过来人小经验”或者“避坑指南”。比如,关于如何应对胀奶期的不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热敷或冷敷”,而是细致到告诉你“什么时候用热敷促进排出,什么时候用冷敷抑制过度充盈”,这种颗粒度的讲解,是大量实战经验沉淀下来的结果。而且,这本书的“一天一页”的结构设计,非常适合我这种被宝宝占据了所有时间和精力的状态。我不需要抽出专门的大块时间去“学习”,只需要在换尿布的间隙,或者趁着宝宝小憩的几分钟,翻开当天的内容,快速吸收今天要点。这种“碎片化学习”的设计,完美契合了坐月子期间的实际生活节奏,最大程度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和压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