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外文书名:
丛书名:
平装: 20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0024115, 7510024110
条形码: 9787510024115
商品尺寸: 25.6 x 19 x 1.2 cm
商品重量: 440 g
品牌: 后浪出版公司
编辑推荐
《开拍之前:故事板的艺术(插图第2版)》编辑推荐:国内引进的首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电影故事板的著作,帮助制片人 更合理地制订预算、拍摄团队更好地拟定计划和沟通交流。〈br〉超过150幅精选自《战舰波将金号》、《乱世佳人》、《阿甘正传》、《超人归来》等经典影片的场景草图和故事板例图,以及大量说明图和示意图,展示故事板创作过程中的关键元素和重要技法。〈br〉精心设计的同步练习方案,让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敢于尝试制作故事板。
我看艺术创作,天才不可恃,所谓“七分人事,三分天也”。每当看到成功艺术品或一出好看电影,在欣赏艺术趣味之余,亦应了解成功背后之人事操作,一位影像强烈的导演,更能透过故事板牢牢控制住整部戏的风格脉络,看似纸上谈兵,实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李仁港,导演
电影导演手里的故事板像什么?它就像建筑师的图纸,旅行家的地图,军事家的作战图。
——金依萌,导演
给所有想在开拍之前描绘出作品样貌的电影人提供了一整筐宝贵的建议。
——VIDEOMAKER MAGAZINE,美国视频制作杂志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哈特(John Hart) 译者:梁明 宋丽琛 合著者:金依萌 李仁港
约翰·哈特(John Hart),作家、演讲家、电影故事板画师、平面设计师、摄影师。现居纽约,著有《电影布光》(Lightingfor Action)。
梁明,第五代电影导演、摄影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摄影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获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摄影奖,主要电影作品:《童话》、《夏天,有风吹过》、《黑楼孤魂》、《黑眼睛》、《两个人的芭蕾》、《女帅男兵》等。著有《电影色彩学》、《影视摄影艺术学》、《镜头在说话:电影造型语言分析》(合著),译有《电影和电视制作》(合译)等。
宋丽琛,电影学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供职于中国电影博物馆。
内容介绍
本书对好莱坞电影工业中前制阶段的故事板环节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故事板画师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绘制故事板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等。
全书包括超过150幅作者亲自绘制的场景草图、故事板画稿,并以从早期默片经典到当代电影的镜头草图为例,使读者掌握绘制故事板时的关键要素,如取景构图、人物布局、摄影机角度、空间透视、明暗关系等实用技巧,借此引导读者了解故事板的历史与发展,掌握这门视觉语言,并完成自己的作品,从而帮助电影创作团队有效地制订计划、清楚无误地交流沟通、精确地做预算。
目录
序 带着蓝图拍电影
译者序
前言
图例索引
第一章 电影故事板概述
建议作业
第二章 电影故事板画师是创作团队的一员
建议作业
第三章 电影故事板画师与故事板
3.1 导演的视角
建议作业
第四章 电影故事板的基本要素与绘制原则
4.1 三分法
4.2 前景、中景和背景
4.3 提高绘画技巧
4.4 拍摄角度
4.5 构建电影故事板
4.6 经典电影示例
建议作业
第五章 利用透视增加真实感
5.1 透视
5.2 经典电影示例
建议作业
第六章 设计、构图与色彩
6.1 动态人物绘画
6.2 人体比例
6.3 光与影
5.4 色彩的重要性
6.5 黑与白
6.6 设计与构图
建议作业
第七章 电影故事板中的动作说明
建议作业
第八章 光源和景深
8.1 光源
8.2 景深
8.3 经典电影示例
建议作业
第九章 镜头、镜头的动态以及它们在电影故事板中的功能.
9.1 蒙太奇
9.2 剪辑
9.3 动态设计
建议作业
第十章 动态故事板:运动控制的未来
10.1 制定镜头拍摄顺序
10.2 剪辑
10.3 特技效果
10.4 真实世界的动态故事板
建议作业
重要词汇
延伸阅读
出版后记 提前为现场拍摄扫清障碍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传统理论书籍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它更像是一位前辈在和你推心置腹地交流经验,毫不保留地分享那些从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中提炼出来的“窍门”。比如,作者提到如何用最经济的手段,在故事板上就暗示出未来大场景的复杂性,这对于预算有限的独立制作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没有过多纠结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或生硬的术语,而是用大量的案例和场景构建,让你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识。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领悟,感觉自己的创作工具箱又多了一把趁手的利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在开拍之前,就已经把电影拍完了,把所有的错误都提前修正了。
评分读完这本“开拍之前”,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他不仅仅是罗列技术要点,更是在传递一种创作哲学。书中那些关于如何预见拍摄现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前在故事板阶段就找到解决方案的经验分享,对于我们这种实操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视觉节奏控制”的那几章,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比喻解释了如何通过画面的密度和运动来引导观众的呼吸,这比我之前看的任何一本教科书都要生动得多。它真正做到了将抽象的艺术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我甚至开始期待下一部作品,已经迫不及待想把书中学到的那些构图技巧和运镜设计应用到我的项目中去检验效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对“预可视化”重要性的认知。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对“插图第2版”这个副标题持保留态度,担心内容会过于侧重于简单的绘图技巧。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深度远远超出了对“画画”本身的探讨。它深入到制片流程的方方面面,从导演的意图传达到与摄影师、美术指导的沟通桥梁,故事板是如何充当这其中的核心媒介的,都有详尽的论述。作者非常强调故事板在团队协作中的粘合剂作用,这一点在学院派教学中常常被弱化。书中关于不同类型电影(比如动作片和文戏片)在故事板处理上的区别分析,让我意识到工具的使用必须服务于内容的表达,而不是反过来。这种全局观的培养,对于未来想成为独立电影人的我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电影制作的圣经!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那些关于镜头语言和叙事节奏的讨论中,简直让人醍醐灌顶。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尤其是在解析如何通过视觉元素来构建情感张力方面,简直是大师级的展示。我特别喜欢他分析经典影片片段时,那种庖丁解牛般的剖析方式,每一个分镜、每一次运镜选择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用意。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拍”,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样拍”。对于一个刚入门的电影学生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清晰的思维框架,让我不再迷茫于浩如烟海的电影理论之中。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导演,坐在你身边,耐心而又富有启发性地指点迷津,让你对“故事板”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觉得它只是简单的草图,而是电影成型的蓝图。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简直是行业标杆!我必须得夸赞一下那些精美的图例,它们清晰地展示了不同镜头角度和景别所能带来的心理暗示。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理论性的描述,如果仅仅依靠文字,很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精心挑选的对比图,瞬间就能让晦涩的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尤其是关于三幕剧结构与故事板流程相结合的演示部分,那种清晰的逻辑递进,让人感觉自己像是在搭建一座精密的建筑,每一步都精确无误。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艺术画册,让人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电影眼睛”都被训练得更敏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