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博大精深,古老而深邃。《易经》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可是,人们往往谈“经”色变,因为它太过深奥难懂。但这本《易经》入门,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易经》却改变的这种局面,阅读图书**章,人们便会了解《易经》的来龙去脉,明了构成八卦的几个必要因素,第二章解读《易经》卦爻辞。书中循序渐进分层剖析《易经》。
内容简介
《易经》入门,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易经》一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易经》,《易经》的形成和发展,它的功能和意义,以及解读卦象的方法。《易经》入门,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易经》简洁明了,摆脱了《易经》晦涩难懂的弊病,让人们轻松地读懂《易经》。
作者简介
林葳,原名刘屹松,湖北荆州市人。第三届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硕士,1989年进修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1999年始从事编辑工作,后从事专业写作。出版图书500多万字。原创作品有《楞伽智慧》、《财神传奇》等。
目录
第一部分
走进宇宙天地之门
第一节何为《易经》 /2
1.《易经》是什么 /2
2.《易经》的形成及发展 /3
3.《易经》的功能 /5
4.学习《易经》的意义 /6
第二节何为阴阳 /9
1.阴阳的划分 /9
2.阴阳的内涵 /10
第三节何为太极 /12
1.伏羲“一画开天” /12
2.从图像了解太极 /13
3.太极生两仪 /14
4.两仪生四象 /15
第四节何为八卦 /18
1.伏羲(先天)八卦 /18
2.文王(后天)八卦 /25
3.解读卦象的方法 /27
第二部分推开玄义妙智之窗
1.乾卦:该藏则藏,该显则显 /32
2.坤卦:马行坤道,以柔克刚 /35
3.屯卦:居上不傲,处困思变 /39
4.蒙卦:启蒙有规,循规则通 /43
5.需卦:执诚而守,待机而动 /47
6.讼卦:慎始无讼,持中止讼 /51
7.师卦:用兵之法,民众为本 /54
8.比卦:和谐相处,亲附之道 /58
9.小畜卦:养精蓄锐,待势而发 /62
10.履卦:慎行防危,胸怀坦荡 /66
11.泰卦:阴阳交泰,察变而为 /70
12.否卦:乱世之道,隐忍为上 /74
13.同人卦:与人和同,齐心协力 /77
14.大有卦:富有之道,应天而行 /81
15.谦卦:谦虚行事,慎始善终 /85
16.豫卦:安乐之道,顺情而动 /88
17.随卦:通时达变,顺从之道 /92
18.蛊卦:除弊治乱,固守本业 /96
19.临卦:统御之术,坚守中正 /99
20.观卦:详察万物,因势利导 /103
21.噬嗑卦:执法断狱,刚柔相济 /106
22.贲卦:文饰美化,恰如其分 /11O
23.剥卦:谨慎隐忍,退守待变 /113
24.复卦:正气回复,顺势而为 /116
25.无妄卦:行为无妄,心安理得 /120
26.大畜卦:德智蓄养,刚健笃实 /124
27.颐卦:养生之道,兼济天下 /127
28.大过卦:掌握平衡,以柔济刚 /131
29.坎卦:排难脱险,同舟共济 /135
30.离卦:依附行为,柔顺中庸 /139
31.咸卦:沟通交流,情动于中 /142
32.恒卦:人贵有恒,持正守道 /146
33.逐卦:以退为进,转危为安 /149
34.大壮卦:慎用强壮,忍耐自守 /153
35.晋卦:以德晋升,飞黄腾达 /156
36.明夷卦:用晦之道,内明外柔 /160
37.家人卦:理家之道,各尽本分 /164
38.睽卦:化分为合,求同存异 /168
39.蹇卦:匡济蹇难,力求突破 /172
40.解卦:与民休息,解困除难 /176
41.损卦:不患得失,以诚止损 /180
42.益卦:扶助他人,利人利己 /184
43.夹卦:除恶扬善,果决刚毅 /188
44.姤卦:遇合之道,防范邪恶 /193
45.萃卦:团结聚合,安和乐利 /197
46.升卦:稳健行事,顺势而升 /201
47.困卦:处困之道,思变则明 /205
48.井卦:“井”德之美,求贤如渴/209
49.革卦:变革之道,顺天应民 /213
50.鼎卦:去故鼎新,稳重图变 /217
51.震卦:从容淡定,化危为安 /221
52.艮卦:自我控制,把握尺度 /225
53.渐卦:循序渐进,动静相辅 /229
54.归妹卦:婚嫁之道,守德持家 /232
55.丰卦:丰不忘俭,持盈保泰 /236
56.旅卦:行旅之道,安定于正 /239
57.巽卦:谦虚柔顺,以屈求伸 /243
58.兑卦:悦人悦己,相互诫勉 /246
59.涣卦:拯济涣散,行事端正 /249
60.节卦:节制之道,不逾规范 /253
61.中孚卦:诚信之德,兴国安邦 /257
62.小过卦:小有过越,心存戒惕 /260
63.既济卦:防患未然,慎终如始 /264
64.未济卦:变易无穷,满怀信/268
我通常对“人人都能懂”这类宣传语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时候这等同于“内容被阉割”或者“深度不足”。然而,这本《易经入门》却真正做到了“浅入深出”。它没有为了追求通俗而牺牲《易经》的核心精髓——那种“时位互易”的动态平衡思想。书中对“时”的把握,即不同时间点(初爻、中爻、上爻)的含义变化,解释得尤为透彻。作者反复强调,六十四卦的解读绝不是简单的“吉”或“凶”的标签化判断,而是关于“如何应对当下情境”的行动指南。我发现,在阅读了关于“否”卦和“泰”卦的对比章节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近期工作中遇到的僵局。我不再急于寻求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开始思考,当前是处于“闭塞”的蓄力阶段,还是应该积极地寻求“沟通”的桥梁。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远比记住几个卦象的名称要有价值得多。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套实用的、可以随时调用的决策框架。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对“预测”层面的探讨,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的哲学高度上。很多关于《易经》的普及读物,很容易将重点导向如何趋吉避凶,但这本书的基调明显更加积极向上。它将《易经》视为一部关于生命哲学的“操作手册”,教导人们如何与自然规律和谐相处,如何保持内在的稳定。比如,它对“中庸之道”的阐释,结合了许多古代圣贤的训诫,但切入点非常新颖,强调“中”并非指平庸,而是指在极端状态下寻找最佳的动态平衡点,这与现代心理学中提到的“心流”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大的叙事视角,让人在日常的琐碎烦恼中抬起头来,看到更广阔的宇宙运行的规律。读完后,虽然我对六十四卦的掌握还远未精通,但至少我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坚实的认知基石,知道如何带着敬畏之心,继续探索这片智慧的海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很少看到一本如此厚重的哲学入门书,在视觉上能做到如此的友好和清爽。橙色的主色调运用得恰到好处,既烘托了主题的古朴,又通过留白和清晰的字体选择,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的压迫感。我特地关注了一下它在处理复杂信息时的可视化策略,这是很多同类书籍的阿喀琉斯之踵。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一套贯穿全书的图标系统,用来标注不同卦象的核心“主题词”和“警示点”,这样即使在快速翻阅时,也能迅速锁定关键信息。更别提它对爻辞的编排了,不再是密密麻麻的古文堆砌,而是采用了“原句——白话直译——意境阐释”的三段式结构,就像有位耐心的老师在你身边同步讲解。读到半夜,眼睛也不会感觉特别疲劳,这对于我这种碎片化阅读的上班族来说,太重要了。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体现了编者对读者群体(特别是初学者)的深度同理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人,那种沉稳的橙色调,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背后蕴含的厚重历史感,但又不至于显得过于晦涩难懂。我原本对《易经》一直抱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是一本只有大学问家才能啃下来的“天书”。然而,光是阅读这本书的导读部分,我的顾虑就烟消云散了。作者显然花了极大的心思去梳理那些看似错综复杂的符号系统和哲学概念,他没有一上来就抛出艰深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阴阳”的对立统一,以及六十四卦的象征意义,层层剥开,就像剥开一颗多汁的橘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将卦象与现代人的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困境联系起来,比如讲到“谦卦”时,引用了当代企业管理中“低调成功”的案例,这一下就让那些古老的智慧变得鲜活可触摸,不再是尘封在故纸堆里的僵硬教条。我甚至忍不住在读完某一章后,立刻去翻阅了附录中的一些原始爻辞,对比着书中的解读,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是阅读体验中的一次小小的“开悟”。这本书绝对是为像我这样,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心,却又缺乏专业背景的普通人量身定做的指南针。
评分说实话,我手里关于传统哲学的书不少,但大多数不是过于学术化,让人昏昏欲睡,就是过于通俗化,把深度给稀释成了“心灵鸡汤”。而这本《易经入门》,恰好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它的行文节奏掌控得非常好,初读时,你会被那些清晰的图表和逻辑梳理所折服,感觉作者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但当你深入到对具体卦象的详细解析时,笔锋又变得灵动起来,充满了故事性和画面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被后世过度解读的“迷信”色彩时所采取的批判性态度,他没有一味地神化《易经》,而是将其放在历史和思想流变的大背景下考察,强调其作为古代社会认知模式和辩证思维工具的价值。例如,书中对“变”与“常”的探讨,通过对比不同朝代的解读差异,展示了这本书自身所具备的生命力。这种既尊重原文又保持现代视角的解读方式,让我感到非常信服,也更容易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工具,而非仅仅是背诵一堆古老的口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