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秒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定价:28.00元
作者:尹建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63450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本书可供家长读、教师读,像我这样关心教育的人也会从中得到效益。
——学者 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作者的一位老同学
你的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这些文章读一次根本不够。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你的文章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一位网友给作者的留言
以前我也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令人失望。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道该如何做家长了。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我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只恨没有早一些读到这些文章,你为什么不早些写出来呢?!
——一位*先读完全文的家长
内容提要
本书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本书有以下特点:
本书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目录
序言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前言 走好这趟单程旅行
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1.打针有些疼
2.不要捉弄孩子
3.给小板凳揉揉痛
4.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5.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6.像牛顿一样
7.古诗滋养的孩子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1.让孩子识字不难
2.开“小卖部”
3.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4.修得一支生花笔
5.“好阅读”与“坏阅读”
6.阅读需要诱惑
7.不看“有用”的书
8.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9.写作文的大技巧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1.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2.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3.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4.遇到一个“坏小子”
5.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6.“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3.替孩子写作业
4.不写“暴力作业”
5.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6.不考100分
7.考好了不奖励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1.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2.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4.“不管”是好的“管”
5.做“听话”的父母
6.学会开“家长会”
7.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1.女儿的“隐私”
2.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3.睡觉不怕吵学习不怕吵
4.不怕小动物
5.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6.小小独行侠
7.上海遇记
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1.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2.不上学前班
3.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4.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5.“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索引
作者介绍
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表现出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文摘
序言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丝毫没有一般育儿书籍那种严肃刻板的味道。它更像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散文集,夹杂着一些深刻的哲思。行文流畅,情感真挚,读起来让人有一种“啊,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强烈共鸣感。书中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极其生动,那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对一次餐桌上的对话的记录,就能折射出权力关系、沟通障碍以及解决方案的雏形。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使得那些复杂的教育理念变得非常接地气,很容易被不同教育背景的父母所接受和消化。我甚至会推荐给一些完全不看育儿书的朋友,因为它本质上讲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是普适性的价值。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逻辑和实操性的读者,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时,甚至有些担心它会不会过于理想化,脱离了我们忙碌的现实生活。但出乎意料的是,书中的很多建议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不是那种空洞的口号。比如,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爆发,作者提供的思路不是简单地“制止”或“忽略”,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这种深入挖掘“为什么”的方法论,对我这个习惯于“解决问题”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教会我,育儿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漫长的、需要极高同理心的艺术创作。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它不咄咄逼人,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急于给孩子贴标签,而是更愿意花时间去观察和记录,去理解他行为模式中的深层逻辑。这种细腻的观察,无疑为我们亲子关系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
评分这本书最震撼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爱”的重新定义。我们总以为爱意味着给予最好的物质条件,意味着满足所有的要求,意味着事事周全。但这本书却揭示了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控制”和“不信任”。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独立面对世界、犯错修正的空间。这种“放手”的勇气,对父母来说才是最大的考验。我曾经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而过度干预,结果反而削弱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过程中,我数次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那些“为你好”的举动,有多少是源于爱,又有多少是源于自己的恐惧和焦虑。作者用温柔而坚定的笔触,引导我们去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并将这种接纳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支持性的力量。这种心灵层面的洗涤,远超出了任何一本育儿技巧书的范畴,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平和、更智慧的成年人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育儿观念的固有印象。它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式指南,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内心充满智慧的母亲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充满真诚的对话。作者娓娓道来,每一个观点都有她真实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支撑,让你不得不信服。我尤其欣赏她对于“尊重孩子天性”的执着。在当今社会,我们太容易被“别人家的孩子”和各种“精英教育”的焦虑所裹挟,总想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象中的完美模样。然而,这本书却温柔地提醒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他们有自己生长的节奏和轨迹。读着读着,我仿佛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那种强加的控制欲和无意识的比较,在书中被解构得非常彻底。它鼓励父母放下“标准答案”,去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去感受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和挣扎。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比任何技巧层面的指导都来得深刻和持久。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平静”。在信息爆炸、育儿焦虑弥漫的今天,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不断地内耗。而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宁静的港湾,让人卸下外界的评判标准,回归到家庭内部最核心的关系上。作者的文字中透露出一种强大的内在秩序感,她不是在教你如何“管理”孩子,而是在启发你如何“管理”自己的内心。当父母自身的精神状态稳定了,自然就能以更从容、更有远见的方式去应对孩子的成长挑战。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转而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陪伴的质量上。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刻意练习都要有效。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育儿经,不如说是一剂对抗现代生活浮躁和焦虑的良药,它让人找回了育儿最本真的乐趣和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