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绘图全本玉匣记
定价:32元
作者:(东晋)许真君 著,郑同 点校
出版社:华龄出版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801788825
字数:322000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玉匣记》一书为东晋道士许真君所著。许真君,又称许旌阳,名逊,字敬之,南昌人。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嗜神仙修炼之术,初即颇臻其妙。东晋宁康二年(374),许逊已一三十六岁。八月望日,举家四十二口,同日从豫章西山拔宅升天,鸡犬随之。著有《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灵剑子》、《石函记》、《玉匣记》等书。本书以清光绪刻本为底本,参校以现存世*早的明崇祯抄本及故宫所藏道光本、民国刊本等多种版本,相互校勘,查缺补漏,收入了见于各版本的所有内容,并请张登云先生精工绘制插图余幅,故称《绘图全本玉匣记》。从清代至民国以来,《玉匣记》就是家家、不可或缺的宝典,是人们“贵中求和,近利远害”理论依据和人生指南。《玉匣记》集各类占卜术之大成,其内容罗象,择吉、风水、占梦、五行、命理、耕种、眼跳、耳鸣、符咒等应有尽有,甚至是相猫纳犬等各种奇奇怪怪的相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关资料,是研究中国民俗学的之书。
目录
绘图全本玉匣记卷一绘图全本玉匣记卷二绘图全本玉匣记卷三绘图全本玉匣记卷四
作者介绍
郑同,易学学者、编辑,周易工作室的创办人兼策划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与术数的研究,著有《纳甲筮法新讲义》、《易学新识》等。现从事易学图书的编辑出版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点校出版易学图书50余种,另点校《四库全书术数初集》(全四册)、《四库全书术数二集》(全三册)等术数类图书,广受国内外易学界的好评。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慕至道。真君幼而好学,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尤其喜好神仙修炼。晋太康元年,许逊举为孝廉,又辟旌阳令,治政廉俭,吏民悦服,时人感其德化,立生祠以供其像,因此后人称为许旌阳。后来见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遨游江湖,寻求至道。东晋宁康二年举家从豫章西山飞升成仙。北宋徽宗政和二年,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升观为宫,赐额为“玉隆寿宫”。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集合了多部经典于一体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担心会像“大杂烩”,缺乏系统性和深度。但是,当我开始真正沉浸进去时,才发现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堪称一绝。它巧妙地将《玉匣记》的奇谲想象与《三元总录》的精微测算并置,中间还穿插了《玄空学》的理气精要。这种结构安排,让读者可以在宏观的理论框架下,随时切换到微观的实操层面,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例如,当我读到关于阳宅布局的论述时,如果对某个特定爻象的理解有偏差,可以立即翻阅相关的六爻预测章节进行印证和校正,这种交叉验证的学习方式,对于理解风水学中相互依赖的多个学科体系,简直是如虎添翼。我已经花了好几个晚上,对照着家里的方位进行比对和思考,那些原本模糊的概念,在实际的对照中变得清晰起来。这种实践导向的编撰思路,是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想翻开一探究竟。我一直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神秘学问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涉及风水、命理的典籍。拿到手后,首先感觉到的是纸张的质感,印刷清晰,装帧也很用心,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是下了功夫的。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但初读几页,便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这些复杂概念时的那种严谨态度。它似乎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将那些看似零散的理论串联起来,这一点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我期待着它能像一位耐心深沉的老师,引导我穿过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和术语,真正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尤其对其中提到的“地理人子须知”部分,我非常好奇它会如何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来阐述这些玄妙的布局之理。总而言之,从包装到初步的阅读体验,这本书都给人一种“值得细品”的信号,绝非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普及读物可比。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因为它跨越了多个学科的界限,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解决方案框架。很多时候,我们在应用六爻预测时,如果缺乏对外部环境(风水)的宏观考量,预测的准确性和深度都会受限。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将“天、地、人”三才融为一体进行阐述。比如,在分析一个阳宅的吉凶时,你可以迅速参照三元总录的元运信息,再结合玄空学的理气分析,最后用玉匣记中关于趋吉避凶的民间智慧来辅助决策。这种多维度的视角转换,极大地增强了判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并重的。对于严肃的爱好者或实践者而言,它几乎可以成为案头必备的参考手册,因为它汇集了多个权威流派的精华,省去了东奔西跑搜集零散资料的麻烦。总而言之,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投入。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古典术数的朋友,我必须承认,市面上流传的很多版本都存在术语翻译不准确或者注释缺失的问题,导致很多核心概念难以理解。然而,这本汇编版本在注释的详尽程度上,达到了令人赞叹的程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解释字面意思,更深入地挖掘了术语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流派差异。特别是对沈氏玄空学那部分,作者(或编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梳理脉络,将复杂的空亡、元旦盘的转换等关键点,用清晰的图示和案例进行了拆解。我特别留意了它对“增广”部分的收录,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判断一个版本是否权威的关键。如果能完整且准确地呈现这些增补内容,说明编纂者对这一领域的尊重和专业度。目前看来,它不仅收录了,而且整合得非常自然,没有生硬的拼凑感。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查漏补缺、提升境界的利器,它能让你对传统学问的认知更上一层楼。
评分我必须坦诚地讲,阅读这套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精神上的“寻宝之旅”,而非轻松的消遣。它要求读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那些密集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如果你期望的是那种“一读就懂,马上见效”的速成秘籍,那么这本书可能不太适合你。它更像是一部需要耐心去打磨的工具书,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块需要细心雕琢的璞玉。我尤其欣赏它对“人子须知”中关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论述,它强调的不是迷信的力量,而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哲学观。这使得整部书的立意拔高了一层,从单纯的技法传授升华为一种生活智慧的引导。每次读完一段,我都会停下来思考很久,它迫使你去审视自己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既有认知。这种思想上的碰撞和挑战,正是我追求的阅读体验,它让知识的吸收变得更有深度和回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