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管理:管什么和怎么管的艺术(第4版)》编辑推荐: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知识,学习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成为生活和职场的卓越管理者。学习和实践管理的回报有很多,比如怎样与各种组织和人打交道、怎样与上级和同事相处、怎样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拓展自己的才能和技能、管理多样化的团队、从目标的实现中体验成就感,等等。但是,系统地掌握这门知识,远不是阅读几本畅销书的分散视角就能窥见全斑。而要将这门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不从其理论和实践中提炼菁华、融会贯通,则会事倍功半。
基尼齐教授的《认识管理》以读者为中心的易读风格、丰富的管理工具、大量有代表性的真实管理者和组织的例子、引人思考的前沿议题、强调根据真实数据而不是狂热和直觉作出管理决策,结合种种优点,能很好地实现作者的目的——“帮助你成为成功的、有能力的管理者”。你会发现,回归基本面,学习和应用管理思维,才能掌握管理的精髓,才是成为卓越管理者的正确方式。这一切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
基尼齐和威廉姆斯提供了一部不可思议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可理解度高的、注重实用的管理与组织行为教科书。书中介绍了大量有代表性的管理者和组织的实际例子来展现管理的四项职能。比我们现有的书籍做得更多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帮助导师和学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补充材料。
——Kevin S. Groves,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这是一部非凡的管理原理教科书,卓有成效地向大学生展现了管理学和领导学的迷人之处。它吸引人且实用,还综合了一系列支持性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以增进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在采用基尼齐的书之前,我们比较了十几本教材,我们非常高兴选择了它。
——Gary B. Roberts,肯尼索州立大学
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兴奋起来可不容易,方式是融入新的、关联的和有趣的例子。这本书恰好做到了。它让我的教学更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好的材料和指导,学生们获得了宝贵的教育。
——Laura L. Alderson,孟菲斯大学
基尼齐和威廉姆斯的这部教科书非常漂亮且编排合理。它的写作吸引阅读的兴趣,而且与我现在所使用的教材相比,有多得多的例子、应用、总结和案例。总的来说,这本书从导师和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都代表了学习管理的一种卓越方式。
——Jeffrey Anderson,俄亥俄大学
基尼齐和威廉姆斯撰写的这部教科书十分注重以读者为中心……它以一种容易理解和应用的方式向读者提供对关键管理概念的理解……作者在写作这本管理教科书时也考虑到了读者对阅读教科书的看法。
——Erika E. Small,卡罗莱纳海岸大学
基尼齐和威廉姆斯的教科书是市场上好的书。我的学生喜欢它,我也一样。其写作好地迎合了当今学生的阅读风格,保持了良好的效果。
——Stephen F. Hallam,阿克伦大学
基尼齐和威廉姆斯提供了精炼的、前沿的和易读的论述,涵盖了在全球市场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话题。它对管理基础的重要元素进行了充分描述,并且不会使阅读者不知所措。通过教材网站还能得到一些其他支持性材料。
——Pamela A. Dobies,密苏里大学
基尼齐和威廉姆斯提供了一部不可思议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可理解度高的、注重实用的管理与组织行为教科书。书中介绍了大量有代表性的管理者和组织的实际例子来展现管理的四项职能。比我们现有的书籍做得更多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帮助导师和学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补充材料。
——Kevin S. Groves,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这是一部非凡的管理原理教科书,卓有成效地向大学生展现了管理学和领导学的迷人之处。它吸引人且实用,还综合了一系列支持性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以增进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在采用基尼齐的书之前,我们比较了十几本教材,我们非常高兴选择了它。
——Gary B. Roberts,肯尼索州立大学
作者:(美国)安杰洛?基尼齐(Angelo Kinicki) 布赖恩?威廉姆斯(Brian K. Williams) 译者:刘平青 等
安杰洛?基尼齐(Angelo Kinicki),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他1982年获得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凯瑞商学院任教,2005年荣任领导学领域的Weatherup/Overby讲席教授。
基尼齐教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负有声望。作为教师,他获得过多项教学奖,包括约翰?蒂茨杰出研究生教师奖(2009—2010、2004—2005)、MBA和硕士杰出教学奖(2007—2008)、研究生教学杰出奖(1998—1999)、继续教育教学杰出奖(1991—1992)以及本科教学杰出奖(1987—1988)。他还入选美国大学名人录并获美国商学院荣誉团体奖。
基尼齐教授是一位积极的研究者,他在各类高水平学术和专业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合作出版7部大学教材。他的教材被全球数百所大学采用。他丰富的科研经验使他入选Personnel Psycholog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和Journal of Management等期刊的编审委员会。
安杰洛还是一位知名的国际顾问,与企业的高管团队一起实施组织变革以提高组织有效性和盈利能力。他已与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和各行各业的新创组织共事。他的专长包括:推动战略运营规划、诊断组织和工作单元问题、实施绩效管理系统、设计和实施绩效评估系统、开发和管理员工态度调查、领导高管培训项目。他开发了一个名为绩效管理领导力调查(PMLS)的360度领导反馈工具,被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广泛采用。
安杰洛的长处之一是他能够教授大学里各个层次的学生。他运用互动的教学环境来提高本科生对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理解。他强调MBA学生应用管理理念解决复杂问题;博士生学习从事学术研究的艺术与科学。
布赖恩?威廉姆斯(Brian K. Williams),大学教材出版商哈珀与罗出版公司的管理学编辑、非虚构类贸易套书出版商J. P. Tarcher的主编。他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和传播学硕士学位,已合作出版21本书。
第一篇 导论
第1章卓越的管理者002
1.1管理:内涵与效果004
管理的艺术性004
为何组织重视管理者:乘数效应005
卓越管理者的财务回报006
学习与实践管理的回报006
1.2成为卓越管理者的六个挑战008
挑战1:管理竞争优势——领先竞争对手008
挑战2:管理多样性——未来不等同于过去010
挑战3:管理全球化——管理范围的扩展010
挑战4:管理信息技术010
挑战5:管理道德标准011
挑战6:管理自己的幸福和人生目标011
1.3管理者做什么:四项主要职能012
计划:本书第三部分讨论012
组织:本书第四部分讨论013
领导:本书第五部分讨论013
控制:本书第六部分讨论013
1.4金字塔力量:管理的层级和领域014
传统的管理金字塔:层级和领域014
管理的三个层级014
管理领域:职能管理者和总经理016
三种组织的管理者: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互利组织017
1.5管理者的角色扮演018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的有用发现018
管理者的三种角色021
1.6企业家精神021
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在寻求机遇中承担风险022
1.7卓越管理者需要的技能025
技术技能——执行一项特定工作的能力025
概念技能——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025
人际技能——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025
管理者有价值的特质026
本章小结031
管理实践032
自我评估034
道德困境035
第2章管理理论036
2.1演化的视角:管理学鸟瞰038
循证管理038
关于管理的两种首要视角039
学习本章的五个现实理由039
2.3古典观点:科学管理和行政管理040
科学管理:泰勒和吉尔布雷斯夫妇所开创041
行政管理:法约尔和韦伯所创立042
古典观点的问题:过于机械化043
2.3行为观点:行为主义、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043
早期行为主义:孟斯特伯格、福利特和梅奥所创立044
人际关系运动:以马斯洛和麦格雷戈为先驱045
行为科学方法045
2.4量化观点:管理科学和运筹学046
管理科学:用数学来解决管理问题047
运营管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交付产品或服务047
2.5系统观点048
系统观点049
系统的四个部分050
2.6权变观点052
2.7质量管理观点054
质量管理观点054
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致力于持续改进的组织055
……
第二篇管理环境
第三篇计划
第四篇组织
第五篇领导
第六篇控制
《认识管理》是美国各大商学院广泛采用的一部经典教材。
在竞争白热化的北美出版市场,这本书之所以受到读者的长期亲睐,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抓住学生渴望成为“卓越管理者”的内在驱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喊出部分美国年轻一代“接管世界”的梦想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系统学习《认识管理》,由学生成长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不失为一种理性准备和可行的路径。
二是呈现清晰的管理构架,提供丰富的管理工具库和案例。全书由六篇构成,引言之后,分别是管理环境、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五篇,为读者提供一幅触手可及的管理构架。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全书穿插丰富的管理工具库以及通过网络不断更新的实践案例,使本书在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极大地增强了可操作性与可读性。本书很快在众多管理教材和读物中脱颖而出。
三是帮助学生通过自我评估来检测学习的效果。本书的另外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每章之后都有“自我评估”的量表与工具,并附有参考答案,从而方便读者在每个阶段通过自查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学习的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接受了这本教材的翻译任务。一方面是给自己“补课”。求学过程中,理论基础并没有打得很扎实,毕业执教后忙于做课题、写文章,功底不够无论如何是走不了太远的。翻译的过程不轻松,但也是一次愉悦的系统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为国内蓬勃发展的管理学科“添砖加瓦”。国内管理学院或商学院纷纷选择了国际化发展目标,鼓励在国际上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国际认证便是很好的例证。我们认为,国内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精心选择一些在国外一流大学通用的、学术水平和思想深度公认比较优秀的教材,把它们翻译过来,提供给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做参考,也是国际化过程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和举措。
参与本书翻译工作的还包括赵雪云、高凯、屈金照、李婷婷、魏霞、吴莹、郭苗苗、马银亮、王雪、李静、吴晓磊、苏雪琴等。由于每个人水平有限、文风有别,虽然校者和责任编辑几易其稿,其中的纰漏甚至错误再所难免,恳请读者进一步批评指正!
此外,本书的责任编辑徐樟先生,从译文错误到标点符号,他一丝不荀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编辑技能帮助和督促我们减少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在此深表感谢!
刘平青
2013年3月
在基础管理教材和管理畅销书汗牛充栋的今天,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引进出版这本管理学领域的导论性教材呢?
首先,这不是一部平庸之作。它是被200多所美国高校采用,在管理原理课程上采用多的教材。从2003年的第1版,到现在的第4版,众多教师、学生和其他读者的持续反馈,使本书在结构、内容和技术运用上趋于尽善尽美,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美国教材市场拔得头筹,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正如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的加里?罗伯茨教授所说:“它吸引人且实用,还综合了一系列支持性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以增进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在采用基尼齐的书之前,我们看了十几本教材,我们非常高兴选择了它。”
要系统地学习管理学这门知识,远不是阅读几本畅销书的分散视角就能窥见全斑。而要将管理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不从其理论和实践中提炼菁华、融会贯通,则会事倍功半。从管理的本质入手来学习和应用管理思维,才能掌握管理的精髓,才是成为卓越管理者的正确方式。
其次,本书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可确保读者扎实地掌握管理知识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在结构上,本书分为6篇16章,将为什么要成为管理者、管理者的职责以及管理理论背景放在第一篇,将管理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管理动态放在第二篇,使读者在心理和认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在后面四篇分别介绍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在内容上,十分强调实用性,每一章都有一个管理工具箱,并关注以顾客为中心、国际化、多样性、道德规范、信息技术、企业家精神、团队和小企业等前沿议题,且运用大量真实管理者和企业的例子,务求让读者认识真实的管理世界,而不仅仅是学习书面知识。书中还有很多别具匠心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细节,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再次,作者安杰洛?基尼齐教授的丰富经验是本书品质的有力保障。在教学上,基尼齐教授多次获得本科生和研究生杰出教学奖,并入选了美国大学名人录。在管理实践上,他是一位知名的国际顾问,与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合作过,他开发的360度领导反馈工具,被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广泛采用。这些教学和实践上的经验,使他能够好地体察真实世界的管理到底是什么样子,并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传授管理知识和实践。
本书可促使读者思考管理中面临的道德困境。相信大多数人会认同,符合道德规范是一名成功的、卓越的管理者必备的特征之一,而商业世界应该尤其重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经常碰到是否执行对其本人或其组织有利,但是不道德甚至是非法的行为。考察这些道德困境及其解决方法是本书从头至尾都在强调,并在每章道德困境专栏探讨的话题。
感谢刘平青教授精湛的翻译,能够很好地忠实于原著,忠实于作者的写作目标:使管理原理的学习尽可能地简单、有效率和成效。
本书可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其他专业读者的管理入门之用,还可作为企业、事业、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员在职学习和提高用书。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3月
第1章 卓越的管理者
你应该能够回答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内涵与效果
主要问题:成为卓越管理者或职场明星有何回报?
1.2 成为卓越管理者的六个挑战
主要问题:挑战会让人有活力。管理者面临的六个挑战是什么?
1.3 管理者做什么:四项主要职能
主要问题:管理者实际上在做什么,即管理的四项主要职能是什么?
1.4 金字塔力量:管理的层级和领域
主要问题:在晋升、降职或平调时,管理者需要了解的管理层级和领域是什么?
1.5 管理者的角色扮演
主要问题:要成为卓越管理者,必须成功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1.6 企业家精神
主要问题:我是否具备成为企业家的素质?
1.7 卓越管理者需要的技能
主要问题:成为卓越管理者需要培养哪些技能?
管理者工具箱
怎样成为职场上的明星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尽量实用。一个体现就是每章的开头都会有“管理者工具箱”这个部分,它会为你提供即将探索的主题的一些实用建议。
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你成为成功的、有能力的管理者,确切地说是明星管理者、卓越管理者,就像本章题目所示一样,你的表现会明显优于其他管理者。就像罗伯特?凯利(Robert E. Kelly)所说的:“明星管理者是培养的,不是天生的。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工作理念。”下面是凯利给出的九个“明星策略”,它能帮助平庸的管理者成为卓越的管理者:
?主动精神:凯利认为,主动精神就是做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能够对公司的核心使命有所贡献——即做一些超出本职工作范围但是能帮到他人的事情。主动精神意味着你要经历活动的全过程并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构建网络:卓越的管理者懂得构建网络以提高自己的生产率,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就像凯利所说的,“平庸的管理者等待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通知他人去获取信息。明星管理者明白没有知识网络,工作是难以完成的,你需要提前准备构建网络。”
?自我管理:卓越管理者知道怎样领先于比赛,而不是空等比赛的到来。他们纵观全局,思考怎样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也深知自己是谁,怎样高效率地开展工作。
?看事情的角度:凯利认为,平庸管理者总是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卓越管理者努力站在老板、同事、顾客和竞争对手的角度看问题。视角的深度使他们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
?追随能力:卓越管理者不仅知道怎样脱颖而出,而且懂得如何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既是领导者也是追随者。这就是你帮了别人,别人以后也会关照你。
?领导力:卓越管理者通过了解他人的兴趣爱好和通过说服他人,能够把他人的一面引导出来。人们都希望领导者知识渊博,能为项目带来能量并激发其他成员的能量。
?团队精神:卓越管理者只参与他们认为能够带来改变的工作团队,他们会是非常优秀的参与者。凯利认为,“一旦这个团队聚在一起,他们就会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组织才能:平庸管理者认为,办公室政治令人厌恶。而卓越管理者则会尽量避免办公室的是是非非,他们知道怎样处理这些利益关系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他们知道,不只有一个观点是对的,而是会有许多观点并存。
?自我表现:在正式或非正式会议上,卓越管理者都知道怎样构思自己的信息,并合理地安排以引起大家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掌握“自我表现”,他们学会使他们交流的语言跟大家所说的语言相一致,然后用对自己有益的方法传达这些信息。
好消息是,这九个策略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就像提高体育技能一样。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每天勤加练习。
讨论:要成长为卓越管理者,你认为现在需要在哪两种品质上努力?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对于事物背后的原理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次拿到《认识管理》这本书,我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探索的心态。管理学听起来好像只是关于“管”和“理”,但我觉得它的背后一定蕴含着更深层次的逻辑。比如,为什么有些团队能够高效运转,而有些则显得混乱不堪?领导者是如何影响团队士气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效益?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这些我心中的疑惑,不仅仅是告诉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管理学的核心要素,比如组织架构、决策过程、沟通协调、激励机制等等,并且能提供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我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封面设计倒是挺简洁大方的,一看就是那种适合放在书架上,偶尔翻阅的类型。我一直对管理学有点好奇,总觉得它是那种看起来高深莫测,但实际上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这本书的名字《认识管理》正好戳中了我的痛点,想着能给我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至于在面对一些管理相关的术语时一头雾水。毕竟,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一些“管理”的概念,比如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协调,都算是一种微观的管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和蔼的老师,把我从零基础带入管理学的大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复杂的理论,让我明白管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为什么它如此重要。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让我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毕竟,学习知识最终还是要落到应用上的。
评分我对各种新事物都保持着开放的态度,而管理学在我看来,就是一门充满智慧和实践价值的学科。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一种专业又不失亲和的感觉,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够“读得懂”的管理学入门读物。我之前对管理学的一些印象,可能更多地来自于影视剧或者一些零散的报道,感觉比较表面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更真实、更深入的管理学世界。我希望它能介绍一些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比如不同流派的管理思想,或者在不同情境下适用的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启发性的思考,让我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管理。或许,它还能帮助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潜能,或者指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评分我一直认为,管理学不仅仅是企业高管的专利,它其实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规划一次家庭旅行,到组织一次朋友聚会,再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计划,都离不开“管理”的影子。我选择这本书,是希望能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提升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我希望它能讲解一些基础的管理原则,比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些经典的管理职能,并且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阐述,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简单易学的实践技巧,比如如何制定 SMART 原则下的目标,如何进行有效的向上管理,或者如何处理团队中的冲突。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常见的管理误区分析,并提供规避建议,那对我来说就更有价值了。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考虑职业生涯的下一步规划。感觉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如何更有效地带领团队、如何更高效地完成项目等方面,总觉得有些瓶颈。我之前也零星看过一些管理学的文章或者碎片化的信息,但总感觉不成体系,缺乏一个宏观的视角。这本书的书名《认识管理》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完整的管理学知识框架。我希望这本书能介绍一些基础的管理理论和模型,比如斯金纳的“X理论”和“Y理论”,或者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让我知道前人在这方面是怎么思考的,有哪些经典的理论可以借鉴。同时,我也很关心书中是否会谈到一些现代的管理趋势,比如敏捷管理、赋能型领导等等,这些是否能为我当前面临的挑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一点我非常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