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辅导读本
定价:35.00元
售价:17.5元,便宜17.5元,折扣50
作者:张安顺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802509313
字数: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辅导读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系统、通俗的阐述,内容翔实,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简明易懂,有助于广大工会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学习理解。
目录
讲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概要
一、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提出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涵义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
七、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二讲 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一、正确认识中国工会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二、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
三、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必须从工会自身性质和特点出发,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自觉接受党对工会的领导,必须坚持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的统一
第三讲 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一、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
二、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牢牢把握工会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和高度的政治性的统一
三、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
四、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使劳动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充分认识、尊重和肯定
五、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为重点,推动职工在共建的基础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六、工会要始终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第四讲 坚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一、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认识问题
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品格
三、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工会责任
四、以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来推动工会工作
第五讲 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及其法律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第六讲 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
二、工会要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
四、工会要切实履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五、工会应积极推动党政主导的维权机制建设
六、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
第七讲 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
一、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构成
二、加强立法参与,积极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
三、加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积极配合、、政协加强劳动法律执法检查、监察和视察工作
四、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的法制观念
五、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第八讲 坚持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
一、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是中国工运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是通过工会组织的统一得以实现和加强的
三、工人阶级队伍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是中国工人阶级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四、与时俱进,努力坚持和维护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
第九讲 坚持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
一、充分认识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对外交往的重要意义
二、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对外交往工作
三、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是新形势下中国工会肩负的历史责任
四、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工人权益的旗帜,推动建立国际工运新秩序
第十讲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一、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三、建设学习型工会,提高工会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四、着力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履行基本职责、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作用
五、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工会内部民主
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七、进一步改进作风,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
八、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必须重视工会理论建设
第十一讲 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一、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注重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
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必须加强工会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实践运用
五、广泛掀起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热潮
六、各级工会要切实加强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组织领导
附录一 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决议
附录二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关注社会公平的读者,我对书中关于工会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部分尤为关注。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工会在促进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化解劳动争议、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福利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展现了工会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中国工会组织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此外,书中还对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分析,比如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地服务包括新业态劳动者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体。书中提出的创新思路和实践方法,让我看到了中国工会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决心和能力。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窗口,让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相当合理,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梳理,更注重实践的指导意义。书中对当前中国工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如何加强工会组织的代表性、如何提升工会的服务能力、如何应对新业态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个人认为,对于基层工会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读物。它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化对工会性质和使命的认识,更能为他们开展实际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中国特色”这一概念的解读。它并没有简单地照搬西方工会模式,而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强调了工会作为党的助手和职工娘家人的双重属性。书中对于工会如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这种结合中国实际的探索,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中国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工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充满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最近购入了一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辅导读本。拿到书的那一刻,精美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对中国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劳动者权益和工会组织建设感到兴趣,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求知欲。 翻开书页,首先吸引我的是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概念,而是从中国工会历史的源头讲起,梳理了各个历史时期工会在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适应新形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内容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典型案例的分析,那些生动的实践故事,让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企业工会如何通过集体协商,成功化解劳资纠纷,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这让我看到了工会组织在现实中的巨大作用。
评分我一直对国家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这本书恰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它不仅讲述了工会发展的历史脉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发展阶段,工会如何扮演了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角色。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工会如何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稳定器”和“润滑剂”作用的论述所吸引。 书中提到,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传统的产业工人面临着新的就业压力和权益挑战,而新兴的经济领域也涌现出许多新的用工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工会如何调整策略,拓展工作领域,吸纳新的会员群体,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工会组织在适应时代变化方面的智慧和努力。书中还对工会如何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推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进行了详细阐述,这让我看到了工会组织在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以一种非常宏大而又细致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工会组织如何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自我革新,发展壮大。它不仅是理论的梳理,更是一部生动的实践史。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中国工会发展所遵循的“中国特色”进行解释的部分。它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结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勾勒出了中国工会独有的发展路径。 书中详细阐述了工会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它还探讨了工会如何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我从中看到了中国工会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