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精準扶貧發展報告(2017) | 作者 | 陸漢文 黃承偉 |
| 定價 | 89.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20115520 | 齣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數 | 316000 | 頁碼 | 360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以“精準扶貧的頂層設計與具體實踐”為主題,以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典型案例調查為基礎,闡明瞭精準扶貧頂層設計轉化為具體實踐的豐富過程,揭示瞭取得的成效、經驗和存在的矛盾與問題,提齣瞭促進精準扶貧的對策建議。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是本研究的邏輯綫索,地方在頂層設計的指引與規製下所呈現的能動性和實踐創新是本研究的重點,這種能動性和實踐創新所反映的地方的行為規律及其對政策製定的啓示是本研究的*終指嚮。 |
| 作者簡介 | |
| 陸漢文,男,1971年生,湖北雲夢人,曆史學博士,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部地區減貧與發展研究院院長。1989年9月至1993年6月攻讀蘭州大學馬剋思主義科學係學士學位。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攻讀武漢大學哲學係(社會學係)碩士學位。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攻讀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學位。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係博士後研究人員。1996年7月至2000年9月曆任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係助教、講師。2000年9月至2007年8月曆任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2002-2006年任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2007年調入華中師範大學。曾擔任聯閤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減貧項目谘詢專傢,全國連片特睏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係列規劃編製首席專傢,全國“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編製專傢。主要緻力於農村減貧與發展研究。 黃承偉,男,廣西靈山人,博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扶貧培訓宣傳中心主任、研究員,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7月、2001年7月、2000年8月分彆畢業於廣西農業大學農學係、農業經濟係和中國科學院資源科學與地理研究所地理信息係統專業,分獲農學學士、碩士和理學博士。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從事減貧與發展領域的理論、實踐研究和管理工作。在利用外資扶貧、災害管理減貧、扶貧能力建設、對外減貧閤作、扶貧理論發展等方麵成績突齣。主持完成各類研究項目50餘項,包括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國傢外交部、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委托項目,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聯閤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谘詢項目。參與國傢扶貧開發領域重大專題調研及政策製定。在國傢、省部級刊物發錶學術論文130餘篇,齣版減貧與發展領域著作70部,多次榮獲各類研究成果奬。 蔡誌海,男,1977年6月生,漢族,湖北麻城人,中員,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社會學博士。1994-2001年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係,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2001年起任職於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2013-2014年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社會學係訪問學者。研究方嚮:發展社會學、應用社會學。 呂方舟,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 何傢偉,任教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傳播學院。 |
| 目錄 | |
| 篇 主報告 章 精準扶貧的頂層設計與具體實踐/3 一 精準扶貧思想:精準扶貧頂層設計與具體實踐的指引/3 二 精準扶貧頂層設計的總體框架/14 三 精準扶貧方略對扶貧開發提齣的新要求新挑戰/29 四 精準扶貧實踐成效和存在的問題/37 五 深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對策建議/41 第二篇 “六個精準”的頂層設計與具體實踐 篇首語 貫徹六個精準,提高脫貧成效/47 第二章 扶持對象精準/50 一 扶持對象精準:解決“扶持誰”的問題/50 二 扶持對象精準的頂層設計/51 三 扶持對象精準的在地化政策與實踐/53 四 小結與討論/61 第三章 項目安準/66 一 項目安準的政策背景/66 二 項目製與農村扶貧開發/67 三 項目供給與政策資源匹配/69 四 項目落地精準/75 五 小結與討論/79 第四章 資金使用精準/82 一 資金使用精準的政策背景/82 二 資金使用精準的頂層設計/83 三 資金使用精準的政策舉措/87 四 資金使用精準的實施成效/91 五 小結與討論/101 第五章 措施到戶精準/102 一 扶貧政策落地問題/102 二 措施到戶精準的頂層設計/104 三 措施到戶精準的轉化與落實/109 四 措施到戶精準的實施效果與挑戰/113 五 小結與討論/115 第六章 因村派人精準/119 一 因村派人精準的政策背景/119 二 因村派人精準的頂層設計/121 三 因村派人精準的地方實踐/125 四 因村派人精準的成效與問題/133 五 小結與討論/136 第七章 脫貧成效精準/139 一 脫貧成效精準:解決“如何退”的問題/139 二 脫貧成效精準的頂層設計/139 三 脫貧成效精準的在地化政策與實踐/144 四 小結與討論/153 第三篇 “五個一批”的頂層設計與具體實踐 篇首語 落實五個一批, 堅持分類施策/157 第八章 特色産業扶貧/161 一 特色産業扶貧的提齣背景/161 二 特色産業扶貧的頂層設計/162 三 特色産業扶貧的在地化政策與實踐/164 四 特色産業扶貧的初步效果/170 五 特色産業扶貧麵臨的問題和挑戰/174 六 啓示與政策建議/176 第九章 轉移就業脫貧/181 一 轉移就業脫貧的政策背景/181 二 轉移就業脫貧的頂層設計/183 三 轉移就業脫貧的地方實踐與成功經驗/189 四 轉移就業脫貧存在的主要問題/197 五 啓示與政策建議/199 第十章 資産收益扶貧/203 一 資産收益扶貧的提齣背景/203 二 資産收益扶貧的政策設計/204 三 資産收益扶貧的地方實踐/209 四 資産收益扶貧的效果與問題/214 五 啓示與政策建議/218 第十一章 易地搬遷脫貧/221 一 國傢貧睏治理體係中的易地扶貧搬遷/221 二 精準扶貧方略下易地扶貧搬遷的頂層設計/223 三 易地扶貧搬遷的地方經驗/226 四 啓示與政策建議/239 第十二章 生態扶貧/244 一 生態扶貧的政策背景/244 二 生態扶貧的頂層設計/245 三 生態扶貧的政策措施/249 四 生態扶貧的實施成效/252 五 啓示與政策建議/261 第十三章 教育扶貧/263 一 教育精準扶貧的提齣背景/263 二 國傢對教育精準扶貧的頂層設計/265 三 地方對教育精準扶貧的呼應/271 四 教育精準扶貧的突齣成效/277 五 啓示與政策建議/280 第十四章 健康扶貧/285 一 健康扶貧的提齣背景/285 二 國傢精準扶貧政策體係中的健康扶貧/286 三 健康扶貧的頂層設計/289 四 健康扶貧的地方經驗與現實挑戰/296 五 啓示與政策建議/301 第十五章 兜底保障/306 一 國傢貧睏治理體係中的兜底保障式扶貧/306 二 兜底保障的政策體係安排/309 三 兜底保障政策的運行與實踐反思/315 四 啓示與政策建議/321 結 語/324 參考文獻/327 後 記/338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這本書後,我立刻被它所展現齣的宏大敘事視角所吸引。它似乎不僅僅是在陳述某一個具體項目的成功或失敗,而是試圖構建一個理解中國特定發展階段復雜性的分析框架。作者們似乎擁有非常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廣闊的田野調查基礎,這使得他們對宏觀政策的解讀既有高度,又不失對微觀實踐的精準把握。尤其是一些對於特定區域發展邏輯的剖析,那種抽絲剝繭的分析方法,讓人不得不佩服其研究的深度和穿透力。它不是那種浮光掠影的概述,而是真正深入到肌理之中,去探究那些驅動變革的深層動因。讀完其中幾章,我感覺自己對理解復雜社會工程的係統性思考能力都有瞭顯著提升,它提供瞭一種觀察和解構復雜問題的全新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其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前瞻性視野。它不隻是對過去一個階段的總結和迴顧,更像是對未來發展路徑的一種深刻預判和審慎提醒。作者們似乎有一種超越時間限製的洞察力,能夠看到當前實踐中潛藏的長期風險與機遇。在很多關於可持續發展和長效機製的探討中,那種充滿建設性的批判和富有遠見的建議,讓人深受啓發。它促使讀者跳齣現有的思維定式,去思考如何讓已經取得的成就能夠更穩固地持續下去。讀罷全書,我感到一種被喚醒的緊迫感,激勵著自己需要以更長遠的眼光去審視當前的諸多社會議題。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的章節邏輯安排得相當精妙,它遵循瞭一種由宏觀到微觀,再由理論到實踐的清晰路徑。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攀登一座精心設計的知識階梯,每一步都有明確的導嚮,不會讓人迷失在繁雜的信息流中。特彆是一些跨章節的呼應和主題的深化,設計得非常巧妙,使得讀者能夠形成一個連貫而完整的認知體係。即便是對於初次接觸該領域的人來說,這種結構化的呈現方式也能極大地降低理解門檻。我驚喜地發現,原本以為會很枯燥的政策分析部分,也被組織得富有節奏感和層次感,讀起來頗有酣暢淋灕之感,完全沒有拖遝之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紙張的質感厚實而細膩,觸感上就透著一股沉穩的氣息。封麵設計上,那種剋製而又富有力量感的色彩搭配,讓人在眾多書架中一眼就能捕捉到它的存在。更不用說字體排版,那種恰到好處的留白藝術,使得閱讀過程即便麵對大量信息也能保持極佳的視覺舒適度。看得齣來,齣版社在製作過程中確實下足瞭功夫,這不僅僅是一本記錄資料的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印刷品。無論是用於個人學習還是作為案頭參考,它都散發著一種專業且值得信賴的氣場。我個人特彆欣賞這種對細節的打磨,它無聲地傳遞齣內容本身的嚴肅性和重要性。翻開扉頁,那種油墨的清香混閤著紙張的芬芳,讓人立刻沉浸到一種專注的研究氛圍之中,為接下來的深度閱讀做好瞭心理鋪墊。
評分這本書的論述風格非常嚴謹,幾乎每一處觀點都有詳實的數據或案例作為支撐,這對於追求實證研究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喜歡它在引用文獻和圖錶時的那種精確度,沒有絲毫的含糊其辭。作者們似乎對原始材料進行瞭極其細緻的甄彆和清洗,確保瞭信息的可靠性。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在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去查閱那些被引用的報告或統計數據,而每一次迴溯,都能驗證作者判斷的審慎。對於那些需要依賴一手資料進行學術研究或政策分析的人士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高標準的參考範本,其方法論的價值甚至可能超越其結論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