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京瓷到日航,
稻盛哲学的不败秘诀!
★ 80岁高龄
★ 1155天的苦战
★ 从1800亿的亏损到1886亿的盈利!★拯救日航是稻盛和夫辉煌的“后一战”
★详细披露日航复兴背后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日本的财经媒体集团——日经社产经记者深度调查,揭秘稻盛管理哲学
★ 在抱怨自己的不幸之前,为何不再加把劲呢?
★ 我一次都没有想过自己会不会失败。
如果我真的怀着那种消极的心态,那么我恐怕就会真吃败仗。
日本航空公司JAL是日本乃至整个亚洲有一定规模的航空公司,为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曾一度被视作“日本株式会社”战后经济繁荣的骄傲象征。然而在2010年,日航宣布破产,从而进入由日本政府主导的破产重组程序。这是日本历史上金融业外的破产案。当时80岁高龄的稻盛和夫临危受命,执掌濒临破产的日航。在短短的1155天之内,让日航扭亏为赢,而且重新上市,创造了管理界的奇迹。日本产经记者大西康之对稻盛拯救日航的历程进行了深度调查,在本书详细披露了日航复兴背后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借助这则轰动的经典案例,全面总结这位管理大师独特的经营哲学和管理法则。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一战,不但轰动了日本,更是企业家极其推崇的活教材。
大西康之
日本大的财经媒体集团——经济新闻社编辑委员,产经记者。
1965年出生。1988年从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毕业。之后进入日本经济新闻社,担任产业部记者。自1998年起在欧洲总部(伦敦)工作,2004年开始担任日经商业记者,2005年开始担任同部门编辑委员,2008年开始担任日本经济新闻产业部副部长。2012年起担任产业部编辑委员。
著有《三洋电机——井植敏的告白》(日经BP社)等作品,风行日本财经界。
前 言 /007没有可以复苏保证的“战后大破产事件” /009
“生存率7%”的生死战 /011
JAL 受到了政府的偏袒 /014
航空业门外汉引起的怪现象 /016
身为企业家的后一战 /018章 次集团争球
一分钱都不会交给你! /023
就算公司垮了,飞机也要照常起飞 /025
只要坐着当一个“装饰品”就可以了 /028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文化差异 /031
没时间玩什么“精神论” /033
“这个老爷子的实力是货真价实的吗?” /037
“小毛孩军团”能做企业管理吗? /039
掌握JAL 的驾驶舱 /042第二章 企业管理没有“禁句”
目的是追求员工的幸福 /049
茶话会席间飞起来的毛巾 /051
匿名信乱飞的“劳资”“劳劳”矛盾 /053
如果我不用心管理公司,你们可以杀了我 /057
就算泄露了也没有关系 /059
被臭骂一顿,才明白了他的真心 /061第三章 从“厌恶”开始的旅程
只有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才能改变JAL /065
国土交通部长前原屡败屡战,获得胜利 /068
小泽一郎和稻盛和夫 /071
高明的“破产律师” /073
“能够力挽狂澜的只有稻盛先生一个人” /075
稻盛朗诵西行法师的和歌 /078
只有汉方医才能让人恢复元气 /080
奋斗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合力,重建就有希望 /082
令人失望的“达沃斯论坛” /085
ANA 追求的公平 /086
公司管理只需遵循“理所当然” /088
稻盛和夫在中国的影响力 /091第四章 垄断是不好的
ANA 有可能被JAL 收购 /097
反垄断的血在沸腾 /099
让索尼的盛田、里库路特的江副眼前一亮的通信业
进军 /100
名为“0077”的劣势 /102
既然要做就一定要赢 /105
拯救自己“厌恶”的JAL /107
对分限者的反抗 /109
保持“平民”的生活意识 /110第五章 这就是企业管理吗?
“的计划”和“的借口” /115
数字背后都有理由 /117
从数字的罗列中读出其背后的故事 /120
天合联盟还是寰宇一家 /121
JAL 的客户们享受到的优惠会怎么样 /123
想到彻底想通为止 /125
当一辈子飞行员 /127
机器会出故障,人会失误 /130
拿起跷跷板的支点就可以了 /132
不完整的同伴意识救不了公司 /135第六章 阿米巴的威力
传道士的阿米巴人生 /141
人类有追逐数字的本能 /143
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盈余 /145
必须让所有员工拥有企业家的意识 /147
每一班航班的收支要在第二天统计出来 /149
把沾上油污的手套洗了再用 /152
必需的服务行业发生亏损是很奇怪的事情 /154
成功克服787 型客机的难题 /156
自己做决定,自己说 /158
对突发事件的反射神经变得更为敏锐了 /161
价格应该由企业家决定 /163第七章 总人数为4 人的驻军
一个员工都没有的“幽灵部门” /167
稻盛亲信中的亲信 /169
“阿米巴”和“稻盛哲学”是车的两个轮子 /172第八章 我喜欢能吃苦的笨蛋
组织一定会变得臃肿,人一定会官僚化 /179
心怀佐渡岛 /180
造出新钞一样的产品 /182
守护“家庭”的高领导人应尽的义务 /185
再出色的计划也要靠员工来执行 /186
只能自己解决 /189
公司经营里没有魔法 /191
身为“创业家的妻子”的觉悟 /193
后记 /195
日本强的商业圈 /197
“动”“静”同时存在的人 /199
把“不可能做到”改成“我要做到” /200
就算登上高峰也不会枯萎 /203
JAL 和空客的绝密高层会议 /204参考文献 /211
《稻盛和夫的最后一战》是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书。我原本以为会读到一些关于商业斗争的技巧,但这本书所传递的,远比这些要深刻得多。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坚持与抉择。书中的描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直击人心。稻盛先生身上那种“不为自己,只为他人”的精神,在“最后一战”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我被他那种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组织、为社会负责的态度深深打动。书中对于他如何平衡“利己”与“利他”,以及如何在残酷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纯粹的初心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咀嚼着那些关于“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思考,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内心的修炼。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外部的征服,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它提醒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该保有那份纯粹的初心,并为之不懈奋斗。
评分坦白说,拿到《稻盛和夫的最后一战》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些犹豫,毕竟“最后一战”这个词带着些许沉重。但当我翻开第一页,便被深深吸引了。书中所描绘的,并非是一场简单的商业博弈,而更像是一场关于责任、关于担当、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稻盛先生在生命的晚年,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一场又一场的“最后一战”,去承担那些别人无法承担的重任,去解决那些别人束手无策的难题。书中对他处理复杂局面的冷静与决断,以及他对人性的洞察,都让我惊叹不已。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那些细节的刻画,比如他如何在关键时刻稳定军心,如何用简单的道理化解复杂的矛盾,这些都展现了他超凡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家在面临人生终点时的豁达与担当,也让我对“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激励着我,在任何年龄,都应该保持学习和成长的姿态,并用自己的力量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评分这本《稻盛和夫的最后一战》我实在是太好奇了,简直是一口气读完了!作为一名一直以来都对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哲学充满敬意的人,我一直关注着他晚年的动态。这本书的书名就充满了戏剧性,“最后一战”,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他一生中无数次面对挑战、化解危机、创造辉煌的时刻。然而,这次的“最后一战”究竟是指什么?是关于京瓷的接班人问题?还是KDDI的困境?抑或是日航的重振?亦或是他个人身体上的某种斗争?书中的描述引人入胜,将我带入了他晚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者通过大量细致的采访和查证,勾勒出了稻盛和夫先生在那个特殊时期所面临的压力、他内心的挣扎,以及他如何运用他那套独特的“经营哲学”来应对。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关键决策点的详细解析,让我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他决策时的深思熟虑和果断。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位企业家的传记,更是一次关于人生智慧、领导力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信念的深刻探讨。我从中汲取了很多力量,也对“利他”和“敬天爱人”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稻盛和夫的最后一战》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在人生中迷茫、寻求方向的人准备的。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书,也不是一本告诉你如何打败竞争对手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价值的书。稻盛先生在书中,用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晚年的“最后一战”,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的追求。他所面对的挑战,无论是对企业的拯救,还是对人生的思考,都充满了智慧和勇气。我被书中那些朴实无华的道理所打动,比如“凡事都要拼尽全力”、“要以利他之心待人”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在无数次的实践和反思中提炼出来的真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对人生使命的坚守。它像是一位智者,在娓娓道来,引领我走向一种更深刻、更持久的幸福。
评分读完《稻盛和夫的最后一战》,我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传记,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坚韧、最闪耀的一面。稻盛和夫先生,这位传奇人物,在人生的暮年,再次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书中所描绘的“最后一战”,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而是他在面对人生终极课题时,所进行的深刻的自我对话和外界的较量。作者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细腻地展现了稻盛先生在关键时刻的内心活动,那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那些关乎数万人生计的决策,他又是如何凭借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和智慧,一一化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他如何处理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在看似绝望的境地中找到突破口的部分印象深刻。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领导者,不仅要有远见卓识,更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以及在孤独中坚守信念的力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成功”的定义,不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精神的升华和对他人的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