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精神管理:道本管理的基本命题 |
| 定价 | 68.00 |
| ISBN | 9787565407482 |
| 出版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齐善鸿 |
| 编号 | 1200279099 |
| 出版日期 | 2012-04-01 |
| 印刷日期 | 2012-04-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115.00千字 |
| 页数 | 253 |
| 上篇 精神与经济/3 追梦/4 管理宣言/6 学子誓言/8 D1一章现实的启迪 两座房子里的故事/10 社会现象之―/11 社会现象之二/11 社会现象之三/12 社会现象之四/12 社会现象之五/12 社会现象之六/13 D1二章历史的启示/14 历史的启示/14 历史五训/15 D1三章对管理的检讨 问管理/18 说管理/18 这是什么地方?动物园?驯兽场?/19 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20 人们变成了什么样?/22 企业文化、组织行为都做了什么?/23 D1四章管理错误八论/25 历史的启迪/25 我们的使命/26 一论管理/26 二论管理/27 三论管理/28 四论管理/28 五论管理/29 六论管理/30 七论管理/30 八论管理/31 D1五章管理者的精神逻辑解析 一、服务别人冤得慌/34 二、服务不如控制过痫/34 三、有不用过期作废/35 四、人走茶凉心底冷/35 五、收入低待遇差 没劲/36 六、干事的错误多 没法干/37 七、直率人不适合为官/37 八、小人得志、君子失意/38 九、抗上的总是正直的/39 十、无奈 应付度日吧/40 D1六章破解管理者自己的精神误区 D1一个故事从将军到奴隶/41 D1二个故事行动上的“太监”/42 D1三个故事观音拜菩萨/43 D1四个故事对“爬升”的误解/44 D1五个故事下级素质低/44 D1六个故事忙总有苦劳/45 D1七个故事魔鬼“逻辑”/46 D1八个故事上下角色混乱/46 D1九个故事痛苦链条的传动/47 D1十个故事“垃圾”收购员/48 D1七章精神管理体系的推导 精神的作用/50 理论源头的创新/51 精神的概念界定/51 精神管理的概念界定/52 七大理论前提/52 D1八章精神管理纲要/59 精神的呼唤/59 一个假设的故事/59 精神管理纲要/61 管理核心概念的新解/69 D1九章精神管理论/70 一、委托一服务理论/70 二、管理主体理论/71 三、精神一行为联动理论/71 四、管理公平理论/72 五、怠工理论/73 六、管理人性理论/74 七、新激励理论/74 八、情感管理理论/75 九、本能管理理论/76 十、新制度管理理论/77 十一、新劳动关系理论/77 十二、自我管理理论/78 D1十章管理十二金律/79 一、管理服务律/79 二、制度化管理律780 三、助人成功律/80 四、争过让功律/81 五、管理示范律/81 六、封闭循环律/82 七、管理效率律/82 八、管理督导律/83 九、功过连带律/83 十、管理伦理律V84 十一、下级定位律/84 十二、创新发展律/85 D1十一章精神管理的方略/86 反思自己/86 让你感受/87 我们自己的故事/87 让我们共同为自己思考/91 精神管理的十步法/92 D1十二章管理工具包/93 一、心灵工具包/93 二、精神管理的策略与技术/97 下篇/103 人一魔一神/105 地狱与天堂/107 木桶底洞效应/109 D1十三章管理陷阱与准则/111 32陷阱/111 有了清晰的准则地会有正确行动-32原则/113 D1十四章职业理性基本准则/117 五项理性原则/118 十项科学准则/118 D1十五章管理职业思维/122 一、化敌为友/122 二、机会大师/123 三、本能大师/123 四、重点主义/123 五、把蛋糕做大/124 六、色谱思缈124 七、两种真理/125 八、万-能思缈125 九、主动寻求制约/126 十、精神物质的“三明治”/126 十一、成败论英雄/126 十二、保持清醒/127 十三、组合成功/127 十四、“退出”是至高理性/128 D1十六章管理制胜方略/129 一为战略/129 二为目标/130 三为创新/131 四为优势/131 五为要害/132 六为克生/132 D1十七章管理宗法/133 一、人格魅力/133 二、本能链接/134 三、只为一个“情”字/135 四、动态平衡/135 五、关键是“度”/136 六、相生相克/136 七、照顾虚荣/137 八、积小成大/137 九、出其不意/138 D1十八章复苏我们的良知/139 听听我们自己身边的故事/139 人生良知作业/154 20道题/155 D1十九章人生新论/158 一曲悲歌/158 我们的困惑/159 人生新论:人人避不开的八十九个人生主题/160 D1二十章人生魔律――心灵鸡汤/214 重大发现/214 忏悔录/215 现代人的十三个心灵病状/216 D1二十一章人生幸福的诀窍/245 一、珍惜自己/245 二、宽容别人/246 三、莫忘感恩/247 四、理解命运J248 五、保持健康V248 六、坚持目标/249 七、自己做一回主 享受一下人生/249 八、追求卓越 享受平凡/250 九、自我统一:历史一现在一未来/250 十、快乐每一天/251 D1二十二章守住底线/252 十项戒律/252 |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精神管理(道本管理的基本命题)'由齐善鸿所著 '精神管理(道本管理的基本命题)'的主题和内容是作者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实践、研究、学习和思考的历程之后的心得 是在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崇尚和实践之后反复遭遇瓶颈时的一次对管理思想和实践的重新思考和突破 是对许多企业管理思想和理论的重新定位。“以道为本”的管理思想 就是将人、文化、技术等置于客观规律之下进行思考 主张以“道”作为管理的基础 尊道爱人 破除管理强势控制的枷锁 激活人性神圣的力量 使管理从外部制约转化为以内律为核心的服务式成长支持。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人健康发展 同时完成管理者自身的解放 真正实现用管理文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目的。 |
| 管理的理论 需要的不再是修修补补。 管理的思想 需要的是有效的检讨。 管理的创新 要遵循“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 管理的解惑 在于对思想源头的再认识。 管理的进步 需要在自我否定中完成。 管理的希望 在于理论家用科学精神替代虚荣。 管理的出路 在于承担起解救万民痛苦的使命! 我们所说的精神 是由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不断发展变化的 能够对我们所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和刺激进行筛xuan、识别、xuan择、分析和判断的一套意识系统 它决定着我们采取行动的行为模式。 精神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如同一种特殊的物质流、能量流 与我们用肉眼可识别的物质世界进行着相互作用! 精神管理 就是根据人的行为受精神决定这一规律 从人的精神开始 通过破解精神的错误逻辑 建立健康的、积极的精神体系 使人们在快乐和主动中完成现实中的各种行为 实现自我的进步、提高和发展并从中得到快乐、幸福的管理工程。 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就是完成和不断优化对自身的精神健康建设 并帮助部下建立健康的精神体系 同时指导其行为技能 很终形成对健康精神的自我强化 让每个人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 P51-52 |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精神”二字所蕴含的深度,它似乎在超越单纯的技巧和工具层面,直指管理中最核心、最难把握的部分——人的内心。我猜想作者是通过挖掘人的精神需求、内在价值,来构建一套全新的管理体系。这种思路与我平时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员工士气”的重要性不谋而合,但这本书似乎将“士气”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哲学高度。我尤其对“基本命题”这个词感到好奇,它暗示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逻辑严谨的,是能够经受住推敲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帮助管理者理解如何去触及员工的精神层面,如何去培养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在实践中常常感到困惑,找不到突破口的管理者而言,这本《精神管理》可能就是那盏指路明灯,能够帮助我看清管理的本质,找到激发团队潜能的“钥匙”。这本书的厚重感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很扎实,并非泛泛而谈。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标题上就充满了东方哲学色彩,尤其“道本管理”这四个字,让我联想到一种更为自然、顺应规律的管理方式。在当下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商业社会,我常常感到,传统的、强调控制和指令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失效,而寻找一种更具人文关怀、更注重内在精神的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不同于西方管理理论的、更适合东方文化背景的管理哲学和实践方法。我对其中提到的“基本命题”感到非常好奇,这是否意味着作者提炼出了一些关于“精神管理”的核心原则,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和改进管理?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提升管理者的精神境界,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个团队,创造一个更具活力、更富创造力的工作氛围。这本书的出版方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这让我对内容的学术性和严谨性也多了一份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又极具力量的气质,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要深入探究的冲动。我感觉它并非一本流俗的管理学著作,而是试图从更本源、更深刻的角度去理解“管理”的内涵。“道本管理”这个概念,让我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以及如何将这种智慧应用到现代社会,特别是企业管理领域。我期待书中能够解答一些我一直以来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比如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如何才能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外部的奖惩机制。作者提出的“基本命题”,我想一定是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提炼出来的精华,它可能包含着一些颠覆性的观点,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管理模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框架,帮助我理解和掌握“精神管理”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足以让我感受到作者非凡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标题“精神管理”就足够吸引人,而“道本管理”更是将东方智慧与现代管理理念巧妙结合。我对其中提到的“内在驱动力”、“心智模式”等概念尤为好奇,感觉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管理他人,更是关于如何管理自己,如何通过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来影响和带动团队。作者提出的“基本命题”更是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我猜测这其中蕴含着一套系统性的、具有东方哲学底蕴的管理方法论。在当下这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传统的、偏重物质激励的管理方式似乎越来越显现出其局限性,而这本书所揭示的“精神管理”之道,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更具可持续性的管理思路。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逐步领略“道本管理”的精髓,学习如何通过精神层面的引导,激发员工的潜能,构建更具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团队。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纸质和印刷都属上乘,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亲切的感觉,这本身也预示着内容的高质量。
评分我被这本书所传达的某种“道”的理念深深吸引,即便还未完全理解其管理层面的具体应用,但那种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探求,对“无为而治”的思考,已经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作者似乎在试图打通东方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的任督二脉,用一种更宏大、更深邃的视角来审视管理这门艺术。我特别对“道本”这两个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让我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老子的《道德经》,其中蕴含的“道”的智慧,是否能被具象化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原则?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智慧融入到现代企业的运营中,如何让管理者摆脱“事必躬亲”的疲惫,而通过“化育”的方式,让组织像自然一样生生不息。这本书的定位——“道本管理的基本命题”,预示着它将提供一套 foundational 的理论框架,这对于正在寻求企业转型升级、寻找更深层次管理动力的我来说,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感觉这不像是一本教条式的管理书籍,而更像是一次关于管理本质的哲学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