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郑子太极拳理拳法:郑曼青宗师传人的武学秘宝 |
| 作者 | 杨竣雄 |
| 定价 | 88.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 ISBN | 9787506867894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作者14岁初入郑子太极之门,师从陈曲宽师父,深得郑子太极真传。这是一本属于平凡人看的太极拳书。在拥有完整太极拳训练体系之下的学习,能让一位病体孱弱的人,逐渐恢复健康。多一个人学会,就少一个人受罪。多一个人健康,就能少占用一张病床。 为了写这本书,作者苦思冥想许久,历经多次作废重来,才规划出故事性的讲述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描述营造一个可供想象的练拳环境,让您能边阅读边产生情境,以便能够更融入更有参与感。 非常希望您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天24小时陪伴您、教导您的老师。可以时时翻阅,常温常新。 如果您愿意,更可以把读书心得给到心炁门公众微信号,或是为此书专门成立的郑子太极拳理拳法群(群号:325363868)。任何疑问或想法,作者都会予以回复并做详细解答。 |
| 作者简介 | |
| 杨竣雄 号诸罗遁叟,毕生修炼郑子太极拳、丹鼎道功、洗髓功等完整训练体系,尽得此三大宝贵武学之正宗真传。 原任世界百强企业高管,于35岁之年创业经商。45岁之年从商界退休,创建心炁门养生学会。下半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养生武学,让每个人都能因习练功法而更健康,因此而减少占用一张病床。 |
| 目录 | |
目录导读:主角舍我其谁1 目录4 序言:缘起:永怀师恩无以为报5 章亚健康毁身心,万念俱灰遇太极8 晴天霹雳8 一次重要的邂逅9 养生与摄生10 体用一致二者兼备12 第二章筑基功法太极之重14 明师点拨传授功法14 搭桥:贯通任督河车倒运16 扣心斋:导接阴阳炁机循环17 落胯:太极之始根劲之初19 靠山功:补炁添髓通体鼓荡19 行功:清升浊降接地之力22 熊经功:抱圆守一肾炁归元23 勤练月余卓有成效25 第三章郑子太极拳法详解:准备篇28 第四章郑子太极拳法详解:至十四式28 第五章郑子太极拳法详解:第十五至二十八式28 第六章郑子太极拳法详解:第二十九至三十七式28 第七章无处不练太极武者诞生28 太极生活化太极生活化28 高级功法提前预告30 回首来时无限感概33 太极修炼即将展开35 第八章心炁门文章精选37 篇郑子太极拳完整训练体系介绍38 第二篇徘徊生死边缘的往事40 第三篇太极拳首先是把照妖镜44 第四篇功体、器械与用药45 第五篇荷尔蒙是内家功法的核心关键47 第六篇少则得多则惑49 第七篇求松是为了形成弹簧体结构51 第八篇推不动属外家使不上力才是真太极54 附录:太极拳经拳论经典58 致谢:贵人无数心存感激60 |
| 编辑推荐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传统武术的书籍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文字描述很难真正传达肢体的微妙变化。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排版清晰,图文并茂的程度拿捏得恰到好处。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有限的语言去描摹无限的境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关键招式时,会引用古代典籍中的一些论述作为佐证,这极大地增强了书内容的权威性和历史厚重感。读起来,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现代出版物,而是在翻阅一本祖师爷留下的手稿。尤其是在探讨“劲力如何从足底发出并贯穿全身”的那几个章节,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体会“根基”的重要性,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心悦诚服。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书中的一些理念来调整自己的姿态,比如走路时如何保持“沉坠感”,结果发现,原来日常的行走都可以成为一种修炼。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几套花哨的招式,而在于它帮你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自洽的武学认知体系。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只是想找一本轻松的书来读,没想到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沉稳、内敛,没有那种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的宣传辞藻,通篇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专注于武道本身的大家风范。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阐述拳理时,常常会将看似矛盾的概念进行辩证统一的解释,比如“柔中寓刚”、“虚实相生”,这些概念在书里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被拆解成了可操作的、可感知的身体体验。我尤其欣赏它对于“意念与呼吸的配合”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写得极其细腻,仿佛作者在用笔墨为你把脉。通过阅读,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力量”的理解,意识到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肌肉的膨胀,而是源于一种内在的稳定性和控制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视角,让你对武术乃至生活本身都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充满了匠心,拿在手里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看得出来出版方在制作上是下了血本的。我是一个对细节非常敏感的人,所以首先注意到的是书中对图示的运用。那些图解人物的动作,线条流畅且准确,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僵硬刻板,而是能捕捉到动态的瞬间。更赞的是,作者在图示旁边会配上非常精炼的文字说明,精准地指出了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和受力方向,这种“视觉辅助+文字精炼”的组合拳,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一个特定的“缠丝劲”动作困惑了很久,在网上看了很多视频也理解不透,结果只用了半小时研读这本书中对应的章节,那个关键的“螺旋”感就忽然在我的身体里被“激活”了。这本书对于想自修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盏明灯,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学习路径,让你知道下一步应该练什么,该往哪个方向去深入思考。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拿到手就感觉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料扎实。封面设计得很古典,透着一股子老派武术的韵味,拿到手里把玩都觉得是一种享受。我最近刚好对传统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种注重内功和哲理的流派,所以这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在文字叙述上非常严谨,不像有些武术书籍那样故弄玄虚,而是真正下了功夫去解析动作和心法的内在逻辑。每一次阅读,都能感觉到作者在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功力。比如,对于“松紧转换”的描述,书中用了好几页纸来细致阐述,从肌肉的微观层面到整体的气血运行,层层递进,让人豁然开朗。我试着按照书里的指导调整自己的站桩,竟然真的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身体协调感,那种感觉非常奇妙,仿佛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说着同一个“故事”。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武学修炼的“说明书”,而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感悟集”,非常适合那些真正想深入研究武术原理的人。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琢磨其中的某些词句,体会其中的深意,那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很多其他读物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是极其令人满足的,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耳边轻声点拨迷津。我留意到,书中在介绍每一个重要的练习方法时,都会预设读者可能会产生的常见误区,并提前给出详细的纠正指导。这种先知先觉的写作模式,极大地减少了初学者走弯路的时间。例如,在讲解如何放松肩胛骨时,作者详细列举了五种最容易出现“僵硬”的错误姿势,并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那种僵硬的感觉,让人听了就忍不住对照自己的身体检查。从物理结构到能量流动的全方位解析,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更深入到了“道”的探讨。对于我这个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日常保持身体的“中正安舒”,减轻了长期的颈椎和腰部不适。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身体工程学”和“生命哲学”的宝典,值得反复研读,每次翻开都会有新的领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