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王鼎钧作文四书:讲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文学种子共4册 论说文和抒情文一样,都来自生活

正版 王鼎钧作文四书:讲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文学种子共4册 论说文和抒情文一样,都来自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作文指导
  • 写作技巧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王鼎钧
  • 论说文
  • 抒情文
  • 思维训练
  • 文学素养
  • 名师推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翩若惊鸿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038
商品编码:28569600508
丛书名: 王鼎钧作文四书讲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文学种子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页数:304
字数:1

具体描述

 

王鼎钧作品系列:讲理

定价:2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038

版次:1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王鼎钧作品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页数:304

 

 

内容简介

“论说文和抒情文一样,都来自生活,都是作者心灵的自鸣。生活中有情有理,即使是从来没进过课堂的人,天天也在抒情说理,现在要做的练习是,如何把这种能力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上来……我觉得学写论说文和学习数学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设下定理程式,一步一步推进,由简及繁,由浅入深。” 

——王鼎钧 

本书从一个国文老师的作文课开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层层推进,给出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建立是非论断的骨架 —— 为论断找到有力的证据—— 配合启发思想的小故事、的话、诗句,必要的时候使用描写、比喻,偶尔用反问和感叹的语气等 —— 使议论文写作有章可循,不啻为研习者的路标。而书中丰富的事例,也是台湾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作者简介

王鼎钧,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 年《左心房漩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王鼎钧作品系列:作文七巧

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定价:22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045

版次:1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王鼎钧作品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0

字数:165000

 

 

内容简介

《作文七巧》讲的是“直叙”、“倒叙”、“抒情”、“描写”、“归纳”、“演绎”、“综合”七种写作技巧。你可能会说:“这些手段,我早就听说过了。”可是,别人讲的,有这么精彩吗?王鼎钧学养深厚,写作经验丰富,他在给你“一瓢水”的时候,其背后拥有汪洋大海。他在解释抒情的时候,顺便写道:“身为读者,应该明白抒情文是不能‘考据’的。他说‘我的血管连着她的血管’,你干吗要解剖呢?他说‘我饮下满杯的相思’,你干吗要化验呢?他说他将在银河覆舟而死,你又何必搬出天文知识呢?他说他在那里坐成禅,坐成小令,坐成火山,你又何必摇着头说不可能呢?”

 

作者简介

王鼎钧,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 年《左心房漩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目录

“作文四书”总序杨传珍

答问(代序)

·记叙的技巧

直叙

倒叙

·抒情的技巧

抒情

·描写的技巧

描写

·议论的技巧

归纳

演绎

·四种写法的综合应用

综合

·附录

希望你来做

 

 

 

王鼎钧作品系列:作文十九问

三联出版,王鼎钧新作-本书发掘十九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丰富的举例,解答学习作文的困惑。其中有方法和技巧,更有人生的经验和识见 定价:24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052

版次:1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王鼎钧作品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6

字数:140000

王鼎钧作品系列:文学种子

三联出品-王鼎钧曾获行政院新闻局图书著作金鼎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推荐奖、吴鲁芹散文奖。 定价:26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069

版次:1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王鼎钧作品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1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文学种子》是一本带领你由教室到文坛,由写作业的学生向作家过渡的书。每个人都有文学潜能。当你碰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郁闷得影响了学习的时候,如果选择文学的方式进行发泄,排解郁闷的同时,或许还得到了一首诗或一篇散文。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当然,这是无意识的释放。如果你读了《文学种子》,由无意提升到有意,境界就不同了。

 

内容简介

《王鼎钧作品系列:文学种子》从语言、字、句、语文功能、意象、题材来源、散文、小说、剧本、诗歌,以及人生、宗教信仰与文学的关系等角度,条分缕析,精妙点明作家应有的素养和必备的技艺。

 

作者简介

王鼎钧,山东兰陵人,1925年生,抗战末期弃学从军,1949年到台湾。曾在报社任副刊主编,也当过教师。51岁时移居美国,一直在纽约居住。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丰,成就很大。20世纪70年代他的“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和《我们现代人》三本励志小品文),在台湾总发行量逾60万册。他淡薄名利,穷毕生之力于“写出全人类的问题”,风格多样,题材丰富。丰沛的内在能量,不渝的创作忠诚,对散文艺术的努力开拓,使之成为一代散文大家。

目录

“作文四书”总序杨传珍

代序文学四愿

语言

语文功能

意象

题材来源

散文

小说

剧本

体裁选择

胎生与卵生

新与旧

真与假

人生

再谈人生

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

附录

猫猫虎虎

复活疑案

一家之主

月亮像什么?

空白

人我三段论

花非花

闲话作家


《生活这口井:观察、思考与表达》 内容简介: 我们都生活在这片名为“生活”的广袤土地上,每天都在经历、感受、思考。然而,真正能够将生活化为文字,将胸中万千丘壑化为篇章的,却寥寥无几。是我们的生活不够丰富吗?是我们的感受不够深刻吗?抑或是,我们仅仅缺少了一把打开生活宝藏之门的钥匙? 《生活这口井》正是这样一把钥匙,它引导我们深入挖掘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平凡的日常中汲取不凡的灵感,将观察到的点滴转化为触动人心的文字。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写作理论手册,而是一次与您并肩同行的探索之旅,一次关于如何“看见”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的深度对话。 一、 观照万象: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写作的源头活水,在于我们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看到了,实际上只是匆匆一瞥,未能捕捉到事物的本质。本书将带领您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景象: 细节的力量: 我们常常被宏大的叙事所吸引,却忽略了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微小的、具体的细节。一片落叶的纹理,一次眼神的交流,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故事。本书将教您如何捕捉这些“瞬间”,如何从细枝末节中窥见整体的脉络。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解析如何运用感官去体验世界,如何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融会贯通,构建出立体而鲜活的画面。 “看见”的艺术: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是用心去感受,用头脑去分析。同样的场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生活这口井》将训练您超越表象,探究事物背后的逻辑、情感和意义。我们会探讨如何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如何带着问题去发现,如何将观察所得与自身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视角。 生活的“留白”: 生活并非时时刻刻都充满戏剧性的冲突,更多的是平淡与静谧。《生活这口井》教您如何发现和欣赏这些“留白”,如何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注入张力,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时间的流淌和情感的积淀。我们将通过对不同生活场景的剖析,引导您理解“无声胜有声”的艺术。 二、 沉潜思辨:提炼深刻的思考力 仅仅有观察,而无思考,文字便会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生活这口井》致力于培养您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的能力,让您的文字具有思想的光芒: 从“知”到“识”: 观察到的事物,需要我们去理解、去分析、去判断。《生活这口井》将引导您从简单的“知道”跃升到“认识”的层面。我们会探讨如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演绎,如何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质疑与探究: 思考始于疑问。本书鼓励您对生活中的一切保持好奇心,敢于质疑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观点。我们会提供一系列的思考工具和方法,帮助您打破思维定势,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价值判断与情感共鸣: 优秀的文字,往往蕴含着作者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生活这口井》将教您如何在文字中不动声色地融入您的思考和感悟,引发读者的共鸣。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方式,巧妙地传递您的观点,让读者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深度。 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论说文强调理性与逻辑,抒情文侧重情感的表达,但它们都根植于生活,并且能够相互渗透。《生活这口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理性思考与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我们会展示如何用理性的分析来支撑感性的抒发,如何用生动的情感来阐释深刻的道理,从而写出既有思想深度又不失温度的作品。 三、 精雕细琢:锤炼细腻的表达力 有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还需要精湛的文字技巧来呈现。《生活这口井》将带您走进文字的艺术世界,让您的表达更加精准、生动、有力量: 语言的“雕塑”: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而语言的锤炼,便是对思想的雕塑。本书将指导您如何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如何构建最流畅的句式,如何运用最生动的修辞手法,让您的文字如同精美的工艺品,赏心悦目。我们将通过大量的语言分析和范例,帮助您领会遣词造句的奥妙。 结构的力量: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清晰合理的结构。本书将为您揭示不同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的结构特点,以及如何在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部分做到引人入胜、层层递进、余味无穷。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各种逻辑顺序和叙事技巧,让您的文章脉络分明,逻辑严谨。 “说”与“写”的转换: 很多人说话滔滔不绝,但一到写作就“卡壳”。《生活这口井》将帮助您实现口语思维与书面语的有效转换,让您的文字既保持口语的自然流畅,又不失书面语的规范和美感。 文体之间的融通: 无论是论说文还是抒情文,它们都深深地根植于生活。《生活这口井》将打破文体的界限,教您如何在论说文中融入生动的生活细节,在抒情文中体现深刻的理性思考。您将学会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文体特征,使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感染力。 情感的“描摹”与“渲染”: 好的抒情文,能够精准地描摹出复杂的情感,能够巧妙地渲染出浓郁的氛围。《生活这口井》将引导您如何去捕捉和表达内心的细腻情感,如何通过具体的意象和场景来烘托情绪,让读者感同身受。 逻辑的“铺陈”与“递进”: 好的论说文,能够清晰地铺陈论点,有力地递进论据,最终令人信服。《生活这口井》将教您如何构建严密的逻辑链条,如何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让您的观点掷地有声,言之有物。 《生活这口井》的特色: 贴近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紧密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展开,理论讲解以丰富的实例为支撑,旨在让您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写作技巧。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从基础的观察方法到深层次的思考模式,再到精细的语言表达,本书的编排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适合不同水平的读者。 启发性强,强调独立思考: 本书并非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提供方法和思路,鼓励读者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见解。 覆盖面广,适用于多种文体: 本书所教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仅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常见文体,也能触类旁通,为其他类型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谁适合阅读《生活这口井》? 渴望提升写作能力的学生: 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本书都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强大的支持。 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职场人士: 清晰、有条理、有见地的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能。 对生活充满热情,希望将感悟化为文字的普通读者: 写作是记录生活、梳理情感、与世界对话的绝佳方式。 所有对文字艺术抱有兴趣,愿意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写作者。 《生活这口井》是一本关于“看见”与“表达”的书。它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口生命的活水,等待被挖掘,等待被抒发。让我们一起,用笔尖去触碰生活,用文字去丈量世界,让“生活这口井”源源不断地流淌出属于您自己的精彩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作文七巧》这本书,我原本以为会是那种教你一些“小技巧”来应付考试的读物,但实际阅读下来,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种“思维体操”,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角度和方法,打开了我们看待和处理写作问题的不同维度。书中的“七巧”并非独立的技巧,而是相互关联、融会贯通的思维模式。比如,它讲到“移情入景”时,并不是简单地教你堆砌华丽的词藻,而是引导你去感受景物的情绪,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从而让描写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因为我之前写景总是流于表面,缺乏内涵。《作文七巧》让我明白,真正的“巧”在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悟,在于如何将这些内化后再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教会我从平凡的日常中挖掘不平凡的意义,让我的写作拥有了灵魂。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都变得不一样了,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趣味。

评分

初次接触王鼎钧先生的这套《作文四书》,纯粹是因为书名中“正版”二字吸引了我,加上“作文四书”这个组合,让我觉得这应该是一套系统、权威的作文学习指南。拿到手后,翻开《讲理》这本,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操性”。书中并没有罗列一大堆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例子,将“讲理”这个概念具化。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组织论据的部分,它不是简单地说“要有论据”,而是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类型论据的特点、如何选取、以及如何运用才能更有说服力。比如,讲到“类比论证”时,作者不仅给出了例子,还指出类比的局限性,这让我在学习时能够更加审慎。书中的语言也十分平实易懂,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学术术语,即使是作文基础相对薄弱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读完《讲理》,我感觉自己不再畏惧写议论文,甚至开始享受在文字中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的过程。它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引导我掌握论证的艺术。

评分

这套“王鼎钧作文四书”,真的给了我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论说文和抒情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模式,需要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但读完这四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它们其实都源于同一个地方——生活。论说文需要我们从生活中提炼道理,用逻辑去支撑;而抒情文则需要我们从生活中汲取情感,用文字去渲染。无论是《讲理》的逻辑框架,还是《作文七巧》的思维转换,亦或是《作文十九问》的深度反思,以及《文学种子》的情感捕捉,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引导我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生活,然后将这份理解和感悟,转化为有力量、有温度的文字。这套书让我不再把写作看作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视作一种与生活对话、与内心交流的美妙过程。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写作,是将生活化为文字,又将文字赋予生活。

评分

《作文十九问》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反思性”。王鼎钧先生以问答的形式,触及了写作中几乎所有读者会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它不是那种直接给出答案的书,而是通过提问,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自我剖析。比如,书中关于“如何找到写作的灵感”的讨论,我印象特别深刻。作者并没有给出“多读书、多看报”这样泛泛的建议,而是深入探讨了灵感产生的机制,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火花。这让我意识到,灵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积累和顿悟的结果。通过《作文十九问》,我学会了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写作,找出不足,并主动去寻找解决之道。它让我明白,写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而自我反思正是这个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写作中的盲点,也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

评分

《文学种子》这本书,我拿到时,还带着一丝对“文学”这个词的敬畏。我总觉得文学创作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我这样的普通人,离“文学”太遥远。然而,《文学种子》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告诉我,文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植根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书中强调的“观察”和“感受”,是文学创作最原始的驱动力。我喜欢它里面那些关于如何从细微之处捕捉情感,如何将朴素的语言升华为艺术的讲解。它并没有教我如何模仿名家,而是教我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感受。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内心的“文学种子”仿佛得到了滋养,开始慢慢发芽。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平凡的生活,也能孕育出动人的故事。我开始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份情绪,每一次经历,并尝试着用文字去记录和表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