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漢字規範字典
定價:49.00元
售價:30.4元,便宜18.6元,摺扣62
作者:魏勵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001204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2013年批準發布《通用規範漢字錶》,為幫助讀者學習和使用這一字錶,主編對1996年齣版的《漢字規範字典》進行瞭大幅度的修訂,詳細解讀每個漢字的知識,包括字形結構、筆畫、部首、字級、筆順等,還設有辨析提示闆塊,包括簡化字的簡化方法、普通話異讀詞的審音情況、異形詞的整理、同義詞差彆等。另設有17個附錄。
字頭條目包括規範字8111個(以及對應的繁體字、異體字),簡化偏旁12個。
正文部分除注音、釋義外,增設漢字知識闆塊和辨析提示闆塊。
附錄部分包括16種知識性簡錶。
魏勵,男,1977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係。1982年研究生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係語言文字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師從蔣善國先生。1982-2001年任職於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2001年12月始任職於商務印書館。現為編審。為《現代漢語常用字錶》《現代漢語通用字錶》研製者之一,參加瞭《通用規範漢字錶》課題的前期研製工作,參加瞭國傢標準《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7萬字)、國傢標準《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部首序和筆順序》、“中華字庫”工程6包等課題的研製工作。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本“漢字規範字典”抱持著一種“工具書就那樣吧”的心態,但接下來的使用體驗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我主要是想確認一些日常寫作中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比如一些繁簡互換的微妙之處。這本書在處理這些細節問題時,展現瞭一種近乎“偏執”的精確度。它沒有采用簡單粗暴的“對錯”二分法,而是通過對曆史用法和語體風格的分析,為讀者提供瞭選擇的維度。比如,某個字在古代文獻和現代官方文件中略有不同的寫法,它都會用非常精煉的語言指齣其適用範圍,這對我這種需要進行大量文字編輯工作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而且,這本書的檢索係統設計得極為人性化,除瞭傳統的部首和拼音檢索外,它還增加瞭一種基於字形結構的視覺檢索輔助功能,這對於那些隻記得大緻字形卻想不起讀音的用戶來說,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種對用戶痛點的精準把握,絕非一般字典能夠做到,足見其編纂團隊的用心良苦和對現代信息檢索需求的深刻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內頁排版,給人的感覺非常大氣且富有曆史的厚重感。我注意到,在處理一些高頻齣現的規範字時,編者使用瞭特殊的字體印刷技術,使得字形輪廓的清晰度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對於矯正我個人在書寫時的一些細微偏差非常有幫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一些古代常用字在簡體化過程中的“取捨”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種探討並非簡單的政策解讀,而是結閤瞭語音學和漢字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解釋瞭為什麼某些筆畫被簡化,以及簡化後對詞義的潛在影響。這種深入到文化和認知層麵的解析,讓原本枯燥的“規範”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且富有邏輯性。每次翻開它,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古人文字的對話,它不僅告訴我“應該怎麼寫”,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應該這麼寫”。這種注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治學態度,讓整本書的學術價值得以彰顯,絕對是案頭必備的良心之作。
評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本“漢字規範字典”的,它在我原本雜亂的工具書架上顯得格格不入,但一旦開始使用,就立刻展現齣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它給我的感受是極度的“充實感”,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解釋,似乎都經過瞭多重專傢的交叉驗證。我最感興趣的是其中關於“通假字”在現代規範語境下的處理原則。在當代語境下,很多通假字已經不再被接受,但這本書仍然保留瞭它們的部分用法,並極其審慎地給齣瞭其在特定文學作品或特定專業領域中依然具有參考價值的界限。這種處理方式,體現瞭對傳統文化保留的尊重和對現代語言效率的兼顧。相比市麵上很多追求輕薄化和網絡化檢索的字典,這本書選擇以這種厚重的實體形式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對漢字書寫和規範化精神的緻敬。它不僅是文字的記錄者,更像是漢字秩序的守護者,它的存在,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穩定、可靠、值得信賴的文字標準參照係。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漢字規範字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百科全書式”的廣度與深度。我原以為規範字典無非就是收錄瞭最新的國傢標準字形,然後配上標準的讀音和解釋,但這本書遠遠不止於此。它在每一個詞條下,都附帶瞭一個簡短但極具洞察力的文化背景介紹,比如某個常用詞的詞源變遷,或者某個生僻字在不同曆史時期的使用語境差異。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豐富瞭學習的樂趣,讓我在查閱具體字形的同時,不自覺地被拉入到漢字發展的漫長河流中去。閱讀體驗上,排版非常清晰,密密麻麻的文字被閤理地劃分成瞭不同的區塊,即使是大量的注釋和引證,也不會讓人感到眼花繚亂。我特彆喜歡它在解釋“規範”與“變體”之間的張力時所采取的立場,它既堅守瞭標準化的必要性,又以一種包容和理解的態度,探討瞭語言的生命力所在。這種既“方正”又“靈活”的編纂思路,使得這本書在嚴肅的學術性與日常的參考價值之間,找到瞭一個非常巧妙的切入點。
評分這本“漢字規範字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既傳統又現代的感覺,挺抓人眼球的。書的裝幀很考究,紙張的質感摸上去也相當不錯,讓人有愛不釋手的感覺。我本來是想找一本能係統梳理現代漢字規範的書,結果打開後發現,它在字體演變的曆史脈絡上做瞭大量的挖掘,這部分內容寫得非常深入,甚至涉及到一些古代文獻中的字形考證,這超齣瞭我原本的預期。比如,它對一些異體字的收錄和解釋,不僅僅是羅列,而是結閤瞭社會使用習慣和國傢標準進行瞭詳細的辨析,這種細緻入微的態度,體現瞭編者對“規範”二字的深刻理解。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常用字時的那種嚴謹性,每一個筆畫的起收、結構的位置關係,都有明確的圖示輔助說明,對於正在學習書法或者對漢字結構有較高要求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寶藏。書中的引文和例句選擇也很有品味,既有經典名句,也不乏現代語境下的應用,這使得整部字典的知識性與實用性達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總的來說,這本書的體量和深度,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漢字文化史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