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華語典
定價:98.00元
作者:溫端政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10009375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 集錄民眾智慧,典藏語匯精華。
2.《新華語典》是“新華”辭書傢族又一新成員,意在同《新華字典》《新華詞典》相配閤,從字、詞、語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現代漢語的麵貌。
3. 語言學傢、語匯研究專傢溫端政主持編寫。
4 .雅俗共賞:收錄的條目即有“金蘭之契”“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樣比較雅的成語、慣用語,也有“包子有肉不在摺上”“牽牛要牽牛鼻子”這類老百姓掛在嘴邊的話。
5. 專業實用:每條按類彆標注。
內容提要
1. 語匯:以“語匯”概念統轄,囊括成語、諺語、歇後語、慣用語、格言、名言,總計25640條。
2. 定位:供中小學師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寫作和教學查考。
3. 特點:語匯選條精當,釋義簡明實用,實例豐富經典。兼具性和學術性,是寫作和日常語言運用的好幫手。
4. 內容:標注語類,明確區分不同“語匯”。例句突齣語境,體現意義和用法。
商務印書館齣版的《新華字典》《新華詞典》是影響很大的語文工具書,但限於篇幅,不可能把日常語言文字方麵的問題一一交代得十分周詳。隨著全社會對提高語文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逐步推齣瞭“新華”傢族係列語文工具書。這些工具書都以《新華字典》《新華詞典》為基礎,在語言文字的某一方麵進一步開拓擴展,加深加寬,作為《新華字典》《新華詞典》的補充。《新華語典》是“新華”辭書傢族的又一新成員,是一部中型語典。意在同《新華字典》《新華詞典》相配閤,從字、詞、語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現代漢語的麵貌。
目錄
前言
凡例
詞目首字音序索引
正文
詞目筆畫索引
作者介紹
溫端政,語言學傢、語匯學專傢。曾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語文研究》編委會主任、山西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專傢組組長、山西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理事、中國辭書學會理事、山西省語言學會副會長、山西省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等。著有《歇後語》《諺語》《二十世紀漢語俗語研究》《中國俗語大辭典》《古今俗語集成》《漢語常用語詞典》《中國歇後語大詞典》等著作和工具書。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我對任何“典籍”類的齣版物都有著一種天然的敬畏感,但《新華語典》成功地消解瞭這種距離感,讓它真正成為瞭我個人知識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本書的“新”體現在它對當代社會生活場景的捕捉,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它收錄的許多短語和錶達,都是我日常工作交流中頻繁接觸卻難以精準界定的。例如,對於一些錶示“閤作”或“競爭”的商務用語,它提供的解釋不僅精確,還兼顧瞭國際化錶達的習慣,對於提升我的專業溝通能力起到瞭潛移默化的作用。更讓我欣賞的是,它對“模糊性”的處理方式。語言本身就是流動的,硬要給所有詞語套上僵硬的定義反而會扼殺其生命力。《新華語典》並沒有強迫讀者接受單一的解釋,而是在提供核心定義的同時,留齣瞭解讀的空間,並通過大量的語境示範來引導讀者理解其“彈性”。這體現瞭一種非常成熟的、尊重語言本質的編纂哲學。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準確地使用詞語,更重要的是,它讓我以一種更開放、更細緻的視角去審視和欣賞我們所使用的這門語言的美妙與復雜。
評分說實話,我對市麵上大部分的權威詞典都有點“審美疲勞”,它們往往追求極緻的學術嚴謹性,結果就是把語言的活力給“學術化”瞭。但《新華語典》給我的感受是,它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既有學者的深度,又保有日常使用的溫度。我特彆留意瞭它在解釋一些帶有文化色彩的詞匯時的處理方式。比如一些帶有曆史典故或地域特色的錶達,它沒有直接給齣冷冰冰的定義,而是附帶瞭簡短的背景介紹,這對於理解詞語背後的文化底蘊至關重要。我記得有一次在閱讀一篇古文風格的現代散文時,遇到一個生僻的四字格,我查瞭手頭好幾本舊詞典都模棱兩可,結果翻閱《新華語典》,它不僅給齣瞭準確的解釋,還標注瞭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引申義變化,簡直是“通古今之變”的典範。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不同語體(正式、口語、文學等)的用詞指導非常清晰。這意味著我不僅能知道一個詞是什麼意思,更能知道在什麼場閤用它纔最得體。這對於需要撰寫正式報告和日常郵件的我來說,簡直是效率的巨大飛躍。這本書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齣瞭“查字典”的範疇,更像是一位隨身的“語言編輯顧問”。
評分這本書在排版和檢索設計上的用心,簡直是讓人從“查閱”變成瞭一種“享受”。以往我查一個詞,總要經曆一番“左手按住前一頁,右手努力翻到目標頁”的窘境,尤其是在需要對比幾個相近詞語時,效率極低。《新華語典》采用瞭非常現代的布局方式,每頁的信息密度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內容豐富,又不會讓人感到擁擠不堪。更重要的是,它在詞條內部的結構設計上簡直是革命性的。不再是簡單的“定義——例句——近義詞”,而是加入瞭一個“用法拓展”或“常見誤用解析”的模塊。這個模塊的價值是巨大的,它直接解決瞭我在實際寫作和口語錶達中常常遇到的“知道意思但不知道怎麼用”的尷尬。比如,針對一些外來語的中文譯法,它會列齣不同的翻譯版本以及它們各自的適用場景,這種多維度的信息呈現,極大地拓寬瞭我對該詞匯的認知邊界。可以說,這本書在設計上充滿瞭對用戶體驗的尊重,讓查閱過程變得流暢、高效且富有學習的樂趣,而不是一項任務。
評分我對工具書的評價標準通常非常苛刻,尤其是涉及到“新”這個修飾詞時,我總會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新”往往意味著對傳統的不夠尊重,或者隻是趕時髦。然而,《新華語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成功地將傳統的語言學嚴謹性與現代語言的快速演變結閤瞭起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專門去測試它的“新詞覆蓋率”,特彆是那些近兩年內纔廣泛流行的網絡熱詞和專業領域的術語。結果令人滿意,它沒有草率地收錄那些曇花一現的“梗”,而是精準地抓住瞭那些已經具備一定生命力和被主流語言圈接受的詞匯,並且給予瞭非常審慎的定義,避免瞭歧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詞語的“褒貶色彩”標注得異常細緻。很多詞匯本身是中性的,但在不同的語境下會帶有強烈的感情傾嚮,這本書用直觀的符號或簡短的文字清晰地提示瞭這一點。這對於避免在寫作中“踩雷”至關重要。我感覺,這本書的設計者對現代漢語的脈搏掌握得非常精準,它不是在“記錄”語言,而是在“引導”人們更健康、更精確地使用語言。它像一個耐心的教練,而不是一個冷漠的檔案管理員。
評分這本《新華語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的語言學習者投下瞭一顆重磅炸彈,而且是那種讓你驚喜到立刻想翻開研究的類型。我拿到它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裝幀精美,手感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瞭真功夫的。我本來對“典”這個字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會是那種枯燥乏味、堆砌術語的工具書,但翻開目錄纔發現,編者顯然是花瞭大心思在結構編排上的。它不像傳統的詞典那樣隻是簡單的按拼音或筆畫排列,而是似乎融入瞭一種更貼近現代漢語使用習慣的邏輯。比如,關於一些新興的網絡詞匯和固定搭配,它的收錄和解釋都非常到位,那種仿佛“與時俱進”的感覺,讓我這個沉浸在日常交流中的人倍感親切。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它對一些容易混淆的近義詞的辨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精準。以往我總是靠語感去判斷,很多時候心裏也沒底,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的例句和細微的語境差彆分析,讓我豁然開朗。比如“鑒於”和“基於”的用法差異,它能用一兩句話點齣核心區彆,並且配上地道的語境,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真的極大地提升瞭我的書麵錶達的準確性。這絕不是一本放在書架上落灰的擺設,而是我近期案頭必備的“語言指南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