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江湖秘局
定价:29.80元
作者:王辉著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2041019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91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棋谱详细介绍了象棋中各种着法的运用,并做了详尽的剖析。为使读者对本谱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我们在保存原谱风格的基础上,在很多地方进行了个别的改动。本书深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所选棋谱因其精深、奥妙而流传甚广,影响很大,棋局颇具代表性。
目录
局 伸炮过河
第2局 马踩边兵
第3局 飞相局 对左中炮巡河车
第4局 飞象拦马
第5局 渡卒欺车
第6局 双炮过河车对双马
第7局 五七炮对屏风马
第8局 左炮封车
第9局 兑兵
0局 平炮邀兑
1局 平车弃马
2局 五七炮进三兵对反宫马进三卒
3局 飞相局 对挺卒
4局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5局 飞相局 对士角炮
第l6局 对兵局
7局 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
8局 仙人指路对飞象
9局 中炮对三步虎
第20局 中炮对反宫马之一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绝的侦探小说,《迷雾中的钟声》完全摒弃了传统福尔摩斯式的逻辑推演,转而深入探讨了集体潜意识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北欧小镇,镇上的居民似乎共享着一个古老的、不为人知的秘密。作者的叙事手法极其高超,他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每一个证人(或嫌疑人)的陈述都自洽且充满谎言的缝隙,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推翻自己的判断。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案件的“真相”并非一个简单的“谁干的”,而是一个关于“为什么会发生”的社会病理学分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烘托气氛上的功力,那种潮湿、阴冷、挥之不去的压抑感,透过文字扑面而来,让你仿佛能闻到海风和腐朽木头的味道。读到高潮部分,我几乎是屏住呼吸一口气读完的,那种精神上的震撼感,远超一般的悬疑作品。它不仅仅是在破案,更是在揭示人性深处的幽暗,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久久不能从那个迷雾笼罩的小镇中抽离出来。
评分这部《星河彼岸的呼唤》简直是科幻迷的福音,它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充满哲学思辨的未来世界。故事的主线是关于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下面临的终极抉择,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将重点放在炫目的特效或无休止的太空战争上,而是聚焦于“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异化与坚守。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记忆碎片”的设定,当个体记忆可以被上传、下载甚至修改时,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书中的几位核心角色,他们的挣扎和选择,让人不禁反思我们自己对“永恒”的渴望是否恰当。文字的节奏感极强,时而如史诗般磅礴,时而又如同耳边低语般私密。有一段描述主角穿越虫洞时感官体验的文字,那种超越已知物理定律的描述,读来令人头皮发麻,既是恐惧,又是对未知宇宙的终极向往。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关于时间、空间、意识本质的探讨,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这本书拉伸、重塑了一遍。这绝不是一本可以囫囵吞枣的作品,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才能体会到它深藏于星尘之下的智慧光芒。
评分我最近接触了一本关于西方现代音乐理论的专著,书名是《结构与情感的张力:十二音体系的解构与重塑》。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乐迷来说,一开始确实被那些密集的乐理符号和复杂的数学模型吓到了,但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具有引导性。他没有直接抛出康德和勋伯格的晦涩理论,而是从巴赫的和声学基础入手,循序渐进地展示了传统调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的。我最受启发的是他对“不协和音”的重新定义,作者认为在新的音乐语境下,不协和音不再是需要解决的“错误”,而是表达特定情感张力的有效工具。书中穿插了大量20世纪初的音乐片段分析,通过文字的描述,我仿佛真的“听”到了那些断裂的、尖锐的旋律是如何表达战争的焦虑和现代都市的疏离感的。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美”的边界的认知,让我明白艺术的进步往往伴随着对既有规则的挑战和破坏。读完后,再去听那些看似“刺耳”的现代乐章,已经完全是另一种心境了。
评分我最近读的这本《园林意境与苔藓哲学》,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园林学的认知。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设计假山流水的设计手册,而是一本关于“慢”哲学的深度探讨。作者从最小的单位——苔藓入手,去解读中国园林中“静谧”和“时间感”的营造。他花了极大的篇幅去描述不同湿度、光照条件下,苔藓色彩和形态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与文人雅士的心境变化联系起来。这种微观的观察,将宏大的哲学命题变得可触摸、可感知。比如,书中对比了江南园林的“虚实相生”与北方皇家园林的“气势磅礴”,指出前者更注重“留白”,而这种留白正是留给观者内心感受的空间,这与苔藓的“不争”哲学异曲同工。阅读这本书的体验非常治愈,它迫使我放慢了阅读速度,甚至在读到某一章时,我特意起身去阳台上观察窗外那块被遗忘的角落,试图从中寻找书中描述的那种“微小世界里的无限”。这本书的配图也极为考究,黑白摄影的质感,完美地衬托了文字所营造的清冷、幽远的意境。
评分翻开这本《古籍新探: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我仿佛被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那个充满诗意与烟火气的时代。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没有宏大的叙事,却在那些琐碎的日常里,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比如书中对宋代文人如何处理与市井生活的关系,如何看待“仕”与“隐”的纠结,描绘得入木三分。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点茶”习俗的描述,那种仪式感和文人对雅致的追求,即使隔着千年,也能感受到那种沁人心脾的宁静。书里引用了大量当时的诗词、笔记,文采斐然,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像是在与古人对饮,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心事。尤其是关于他们如何应对官场的倾轧与不如意,那种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无奈与自持,让人唏嘘不已。这本书让我对宋代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不再是教科书上刻板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个体,生活在那个既辉煌又矛盾的时代里。全书的装帧设计也颇具古韵,拿在手里,光是触摸纸张的纹理,就是一种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