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记(共4册)/曾国藩全集
定价:226.00元
作者:曾国藩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2021118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以书生身份而克平乱世,戎马倥偬间亦为学不倦,并在事业和学问上都取得成功的人屈指可数,而曾国藩便是其中之一。他解太平军之危,救清廷与累卵之间;有家书传世,著书立说,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然而又有晚年对天津教案的处置不力。这一切使其文韬武略、传奇一生始终为人们评说纷纭,也使他成为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文正公全集》。《曾国潘全集》由曾国藩的35位门人编校而成,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包括奏稿、批牍、书札、文集、诗集、日记、杂著、十八家诗钞、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鸣原堂论文、求阙斋读书录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实践,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全集的编辑者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曾国藩的人格魅力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于后世。
内容提要
《日记》自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世前终,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在这150余万的文字当中,详细记录了曾国藩每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展现了这位大人物从壮年到老年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日记涉及修身、养性、读书、治学、治家、为官之道、处事之方等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当今读者有借鉴意义。日记所处的时代时局动荡,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列强环伺,曾国藩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的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目录
目录
卷
道光十九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道光二十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
咸丰九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
第二卷
咸丰十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文摘
序言
阅读曾国藩全集中关于他学术思想和对儒家经典的解读部分,我发现他远非一个单纯的执行者,而是一个深刻的思辨者。他并非完全墨守成规的卫道士,而是将传统义理与现实需求相结合的实践派。他对于“义理”与“利”之间关系的探讨,尤其引人深思。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如何调和理想主义的儒家道德标准与残酷的现实政治需求,并为之找到一个自洽的解释系统,是全集里非常精彩的哲学层面内容。这不同于空洞的理论争论,而是根植于血与火的经验之上的智慧沉淀。他努力在“修身”的理想与“治国”的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种在理想与现实间拉扯、挣扎并最终求得平衡的过程,读起来非常真实且引人入胜。
评分这本《曾国藩全集》里的其他卷册,尤其是那些关于他治军和理财的篇章,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对曾国藩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略显刻板的“中兴名臣”形象上,读了这些内容,才真正体会到他复杂且极具现实操作性的智慧。比如,他如何从一介文人,一步步建立湘军,那套近乎于“人治”与“制度”结合的组织管理哲学,放在今天看也毫不过时。他对手下将领的选拔、约束,以及对地方资源的调度和平衡,细致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读到他处理棘手军务的信札时,总感觉像是旁听了一堂顶级的危机管理课。书中对军队后勤保障的论述尤为精妙,没有空泛的理论,全是基于晚清实际财政状况下的精打细算和权谋运用,体现了一个上位者在巨大压力下必须具备的超凡定力和实用主义精神。这部分内容,对于想了解传统官僚体系如何高效运转的读者来说,是极佳的案例库。
评分如果说《日记》是曾国藩的个人内心独白,那么全集里其他关于他与同僚、与皇帝往来的奏折和信函,则展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圆融的处世之道。这部分内容简直就是一本生动的“情商教科书”。他深谙如何在君权下周旋,既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又绝不轻易触碰龙鳞。他处理与湘军内部,特别是与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的复杂关系时,那种进退有据、既拉拢又保持距离的平衡艺术,令人叹服。有几封信中他批评下属的文字,措辞严厉却又不失体面,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维护了对方的颜面,体现了极高的情商和分寸感。这让我意识到,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仅要有硬实力,更要有能将硬实力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的软技巧。
评分全集中关于曾国藩晚年思想精髓的阐述,简直就是一剂对抗现代社会焦虑的良药。它不像一些成功学读物那样肤浅地鼓吹“努力”,而是深入挖掘了“静坐”和“反思”在个人修养中的核心地位。我特别关注他论述“敬畏心”和“自律”的那几部分。在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极度分散的时代,曾国藩反复强调的“格物致知”和“日日求进步”的内在驱动力,显得尤为珍贵。他不是在教你如何快速成功,而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强大、能够抵御外界诱惑的人。特别是他对自己“笨拙”的坦承,反而衬托出其坚持不懈的强大毅力。读这些文字,总让人有一种被温柔而坚定地鞭策的感觉,它迫使你慢下来,审视自己的动机和行为的根基,而不是盲目追求表面的光鲜。
评分全集里那些关于曾国藩对地方乡绅、士大夫阶层进行“规矩”教化的记录,充满了对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结构的深刻洞察。他如何试图用一套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去重塑一个旧时代的官僚和精英阶层,其难度不亚于在泥潭中建高楼。他深知“人治”的弊端,却又不得不依赖于“人”的力量来推行改革。书中详述了他建立地方团练、整顿地方治安、疏通河道等具体工程时,如何与地方豪强进行复杂的利益博弈和思想引导。这部分内容让我看到了一个改革者在推行自上而下的变革时,必须面对的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重重阻力,以及他是如何通过耐心、坚持和策略,逐步蚕食和整合这些力量的。那种在巨大惯性中推动变革的艰辛和智慧,是只看传记或选集很难体会到的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