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吳圖南太極拳精粹
:38.00元
作者:於誌鈞著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5402567
字數:200000
頁碼:27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太極大傢》係列又一新作;
從吳圖南習拳40餘年弟子執筆,記錄一代太極拳大傢的坎坷人生和習拳心得;
全麵披露其功技理法
內容提要
本書係《太極大傢》叢書之一。
吳圖南(1885—1989),濛古族人,9歲開始習武,先後拜太極拳傢吳鑒泉與楊少侯(楊式太極創始人楊祿禪的孫子)為師,深得吳楊兩傢太極功夫之精髓。
吳圖南早年就讀京師大學堂,他除瞭是太極拳名傢,有高深的造詣外,還精通考古、文史和經絡學,並通英語、法語等。解放前曾在南京中央大學、西北聯閤大學等高校任教,並擔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解放後,繼續從事太極拳的普及和研究,並擔任全國武術協會委員、北京市武協副主席等職。主要著作有《科學化的國術太極拳》、《內傢拳太極功玄玄刀》、《太極刀》、《太極劍》等。
本書作者曾隨吳圖南先生習練太極拳40餘年,書中除瞭全麵展示吳圖南先生的三世七太極拳、玄玄刀、乾坤劍等功技外,同時記述瞭先生太極內功修煉、太極鬆功練法、九宮步練法等不傳之秘,以及先生口述的習拳心得,相信對廣大太極拳習練者嚮更高層次進階益處頗多。
目錄
作者介紹
於誌鈞(1931—),吉林市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授。自幼喜愛中國武術,1940年開始習武,拜形意拳傢劉自久先生為師,學習形意拳及刀、劍、槍等器械。1950年考入清華大學,同年9月拜我國太極拳傢吳國南先生為師,學習太極門拳械,有宋遠橋太極功、楊氏太極拳小架、內傢拳太極功玄玄刀、武當乾坤劍、太極推手、散手等。1973年,從清乾隆武狀元第三名槍術大傢萇乃周的第七代傳人鬍復生先生(時任林業部政治部主任)習得桓侯八槍。
於誌鈞武術著作頗豐,齣版有《楊式太極拳小架及其技擊應用》、《太極劍技擊大觀》、《太極推手修煉》、《太極拳正宗》、《太極拳推手正宗》、《中國傳統武術史》、《中國太極拳史》、《桓侯八槍——萇氏太極槍》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設計簡直是業界良心!作為一名視覺學習者,清晰準確的圖示對我至關重要。很多太極拳書籍的圖示模糊不清,或者角度選擇不佳,導緻我無法準確判斷身體的重心和關節的轉動方嚮。而這本書的圖片質量非常高,每一個動作的關鍵節點,無論是正麵還是側麵,都標注得非常清楚。尤其是那些對“對拉拔長”和“虛實轉換”的示意圖,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例。更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講解動作時,非常注重實用性。他不僅僅告訴我們“怎麼做”,更解釋瞭“為什麼這麼做”,背後蘊含的都是實戰的考量。例如,他對“掤、捋、擠、按”這四大基本勁的細緻剖析,讓我明白瞭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是攻防轉換的精髓所在。這本書對技術細節的追求達到瞭偏執的程度,對於追求精準度的練習者來說,簡直是愛不釋手。
評分老實說,我原本以為市麵上關於太極拳的書都大同小異,無非是動作口訣的堆砌,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從基礎功法到復雜套路,層層遞進,邏輯性極強。最讓我欣賞的是,作者非常注重“意”的培養。他花瞭大量的篇幅講解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將內在的氣機與外在的形體完美結閤。這對於我們這些追求內傢功夫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書中很多關於氣沉丹田、鬆胯沉肘的描述,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結閤瞭具體的身體感受和力學原理。我按照書裏提到的方法,在站樁時嘗試體會“內氣流動”,雖然進步緩慢,但確實感受到瞭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沉穩而又不失文采,讀起來非常享受,它不僅僅是一本拳譜,更像是一本武術哲學的導讀手冊,讓我對太極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境界。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太極拳愛好者的福音!我個人學習太極拳多年,一直在尋找一本既有紮實理論基礎,又能深入淺齣講解動作要領的教材。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首先,它對太極拳的曆史淵源和哲學思想的闡述,讓我對這項運動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動作層麵。作者對陰陽、虛實、剛柔轉換的分析極其精闢,很多我過去疑惑不解的地方,讀完後豁然開朗。特彆是關於纏絲勁的講解,不僅文字描述到位,還配有大量的圖示,讓我能直觀地感受到勁力的運行軌跡。書中的招式分解也非常細緻,每一個細節的要領都強調到瞭,比如手腕的配閤、呼吸的節奏,這些都是平時練習中容易忽略的關鍵點。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指導調整瞭自己的套路,效果立竿見影,感覺動作更加連貫自然,勁力也更加順暢瞭。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完全超越瞭我之前看過的許多資料,絕對值得反復研讀。
評分我一直覺得,學習太極拳最難的是找到一個“橋梁”,連接理論知識和身體實際感受。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成功,它提供瞭一條非常平穩且堅實的橋梁。作者在講解每一個動作時,都會穿插一些“身體感覺的描述”,比如如何體會腳下“抓地感”、如何感知“身體的軸綫保持不變”。這些描述非常形象,讓我能夠立刻在自己的身體上進行對照和檢驗。此外,這本書對不同層次學習者的包容性也很強。初學者可以從基礎的樁功和步法練起,而有一定基礎的人則可以深入研究那些關於勁路和發力的微妙之處。我發現書中對“棚勁”的論述尤其精彩,它不是簡單的嚮上頂,而是包含瞭一種嚮外的撐圓感,這種感受一旦建立起來,對改善整體的架勢穩定度有巨大的幫助。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內容紮實、體係完整、指導性極強的武術經典。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精煉”與“務實”。很多武術書籍為瞭湊字數,會加入許多與拳法本身關係不大的內容,讀起來讓人感到拖遝。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種問題,每一頁、每一段文字似乎都經過瞭韆錘百煉,直指核心。它的特點在於對技術動作的“減法”描述,去除一切華而不實的修飾,隻留下最本質的要領。例如,在講解步法轉換時,它沒有羅列無數種變式,而是提煉齣瞭幾個核心的重心轉移模型,一旦掌握瞭模型,其他的變化便能舉一反三。這種高度概括的能力,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功力。對於時間寶貴,希望快速抓住太極拳精髓的練習者,這本書無疑是最高效的選擇。它不像一本學術著作那樣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拳師,在你身邊耐心指導,讓你少走彎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