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发现母亲(实践本):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定价:29.80元
作者:王东华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2100456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本书汲取中外教育实践之精华,汇集当今杰出父母经典案例,由教育专家、《发现母亲》作者王东华教授等本士专家执笔,共同助您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教出*好的孩子。
内容提要
本丛书是一套汇集中外家庭教育经典案例的丛书,精选数十位对当今中国父母极富指导意义的教育个案。并配以对中国家庭极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汇集在这里的数十个中外家庭虽属不同阶层,但他们都善学知教。因此在培养孩子“好习惯”“好成绩”“好人格”等方面都有许多难得的心得体会和做法。其极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相信会给我们的父母以极大的启发。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认为孩子的“素质”。更多地是出自家庭而不是学校。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孩子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父母的成功经验,是当前中国家庭进行素质教育的*好读本,值得每一所家长学校、每一个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向其家长推荐。并值得每一位父母学习和参考。
目录
总序·向杰出父母们学习
才艺儿童:中国快乐琴童的成长秘密
01.精神财富是贫寒家庭向上的力量
02真正的知识不是别人教出来的
03.在家里给弟弟妹妹做“教育部长”
04.我的短暂而愉快的老师生涯
05.慢性子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
06.不要错过训练记忆力的佳时期
07.边学边玩才能保护孩子的弹琴兴趣
08.起初慎之毫厘,才有后来的稳行千里
09.音乐为女儿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10.要把幸福指数计入孩子的教育成本
11.“缺课学习”锻炼了女儿的自学能力
12.“评人论事”锻炼了女儿的思考能力
13.从“梦想旅行”到事业的方向
14.组织各类活动锻炼了女儿的交往能力
15.“社会责任感”也是培养出来的
16.以民间组织的形式推广母亲教育
17.与家长们一道为孩子们举办各类活动
18.志愿者的奉献与社会各界的帮助
19.母亲教育得到党和的有力支持
听障儿童:“赏识教育”人周弘的教育心经
01.残酷的诊断书
02.艰难的起步
03.功夫不负有心人
04.专找孩子的优点
05.奇迹的诞生
06.教育的奥秘:坚信孩子“行”
07.不要吝啬你的“赏识”
08.需要一种反思
特殊儿童:海伦·凯勒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01.面对一个任性和撒野的孩子
02.残疾孩子有他特殊的性格和心理
03_教育的课是让孩子学会“服从”
04.对于特别顽皮的孩子要实行环境隔离
05.海伦渐渐学会了依赖和服从
06.让孩子开窍是教育的一个关键
07.像对耳朵说话那样对着海伦的手说话
08.我是这样教海伦形容词及抽象词语的
09.海伦是怎样学会使用书籍的
10.要引导和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
11.大量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的佳途径
12.对人生的探求是心灵成长的需要
13.我教海伦语言的一点经验
14.海伦是怎样学会说话的
15.海伦是如何考大学、上大学的
16.我是这样让海伦走上写作之路的
学困儿童:从重度脑瘫到中国杰出学生
01.孩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02.因为孩子,家里的关系雪上加霜
03.用录音机教孩子说话
04.整整3年,孩子终于学会了握笔写字
05.从听读开始,教孩子写好作文
06.学会打字,孩子开始体味成功的快乐
07.数学,自己给自己开辅导班
08.轮椅,满载着社会的爱
09.初二,画笔开始了新的人生
10.带着希望,孩子走上了手术台
11.高考,孩子又一次命运冲刺
12.离婚,孩子给了我勇气
13.拿到大红录取通知书
14.陪着孩子上大学
15.让孩子心里充满快乐与爱的光明
16.刻苦读书才是大的幸福
17.苦未尽甘未来,我们走过的都是风雨路
资优儿童:台湾神童的培养手记
竞技儿童:国际象棋家族的“犹太家法”
作者介绍
王东华,男,1963年6月生,安徽芜湖人。《发现母亲文库》总编,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专著《新大学人》(4075字),为‘93深圳(中国)文稿公开竞价首部成交著作。其致力人类文化启蒙的另一教育专著《发现母亲》(80万宇),19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文字排版都很舒服,让人愿意沉下心来慢慢品读,但内容本身带来的震撼才是我最想说的。它彻底打破了我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比如“打是亲骂是爱”之类的老旧思想,这本书用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大量生动的家庭场景重现,有力地证明了爱与尊重才是教育的基石。我最受触动的是关于“情绪管理”的那部分。作为家长,我常常被孩子的小脾气搞得情绪失控,结果往往是火上浇油。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情绪急救包”,教会家长如何在自己情绪平稳的前提下,引导孩子认识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这种对家长自身成长的关注,是我在其他育儿书中很少看到的。它要求我们先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才能去教育一个正在学习情绪管理的孩子,这种要求非常高,但也非常真实和必要。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初为人父母的我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之前一直觉得养育孩子就是本能反应,跟着感觉走,结果磕磕绊绊,走了不少弯路。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它没有给我那些空洞的说教,而是非常实在地阐述了“好孩子是教出来的”这个核心理念,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具体操作方法。比如,书中对如何建立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有着独到的见解,让我这个平时和孩子交流总是碰壁的家长茅塞顿开。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积极倾听”和“共情式回应”,这些技巧我回去马上尝试了,效果立竿见影。孩子明显感觉到了被理解和尊重,愿意和我分享更多心事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亲切又专业,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更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专家面对面交流。它让我从心底里对“教育”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一场充满智慧和爱的共同成长之旅。
评分自从开始阅读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变了,不仅仅是对待孩子,也包括对自己的反思。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不是冷冰冰的理论手册,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强调的“个性化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书里给出的建议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圣旨,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引导我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去灵活调整策略。例如,对于内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书里给出了截然不同的鼓励和引导方式,这一点非常细腻和人性化。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工具箱”,里面装着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螺丝刀,而是各种形状的专业工具,可以精准地应对我家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维重塑,它让我对未来养育之路充满了期待而不是恐惧。
评分我是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入手这本书的,她家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听话,我就好奇她有什么秘诀。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那不是什么天生的好基因,而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起作用。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光关注结果——孩子听话、成绩好,更注重过程——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和责任感。书中关于“延迟满足”的训练方法特别有意思,它不是通过惩罚或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巧妙设计的日常情境,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坚持和努力的价值。我以前总是急于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现在我学会了后退一步,给孩子留出“犯错”的空间,而这本书教我的就是,如何在他们犯错时给予最有效的支持,而不是立刻去纠正或包办。这本书的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读完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一次系统的升级,对育儿这件事的掌控感和信心都大大增强了。
评分说实话,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书,原本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市面上育儿书太多了,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陈词滥调。但是这本书,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尤其欣赏它对孩子心理发展阶段的细致分析,作者仿佛能洞察孩子每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背后的原因。读到关于“规则建立与界限设定”那一章时,我简直想给作者鼓掌叫好。过去我总是因为怕孩子不高兴而对不当行为姑息,结果反而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书里提供的那套既坚定又不失柔和的规则制定流程,实用性极强。我按照书里的建议调整了家里的“规矩”,虽然初期有阻力,但坚持下来后,家里的气氛明显稳定了许多,冲突也减少了。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管”孩子,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理解”孩子,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最珍贵的。它让我从一个焦虑的“管理者”转变为一个有章法的“引导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