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九八四(插图 中文导读英文版)
定价:39.00元
作者: 乔治· 奥威尔著 唐安然 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3023484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名著双语读物系列丛书中的一种。阅读西方经典英文名著不但可以提高读者的人文修养,而且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对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等非常有帮助,并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但阅读原版英文名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中文导读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内容背景,降低阅读难度,进而加快阅读速度。
编写本系列丛书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准备参加英语国家留学考试的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对于留学考试,无论是SSAT、SAT还是TOEFL、GRE,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了解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而阅读西方原版英文名著是了解这些知识重要的手段之一。
内容提要
《一九八四(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是世界上伟大的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大洋国”。“人洋国”的统治阶级是“内党”,“内党”的是“大哥”;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真理部”、“和平部”、“仁爱部”和“富足部”。这些部门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大哥”的领导。主人公温斯顿仅仅属于“外党”,他服务的机关是“真理部”。温斯顿的家与所有私人居室一样,有一个无孔不入的现代化设备,叫做“电子屏幕”,人们无时无刻不受它的监视和支配。后来,对“大哥”产生怀疑的温斯顿,与外围党员茱莉亚产生了感情,因而成为了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仁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成为“思想纯洁者”,自愿被处死。
目录
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二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第三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作者介绍
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1950),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ArthurBlair),英国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代表作,该作品与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俄国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
......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在重温这部伟大作品的同时,也给自己的英语输入增加一些“重量级”的素材。市面上很多双语读物为了追求“易读性”,往往会牺牲原著的精髓,要么中文翻译过于口语化,要么英文版做了大量删减。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扎实的,它的中译本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保留了奥威尔那种冷峻、精准的笔触。我特别留意了注释部分,虽然我没有看到具体的插图,但文字本身传达出的信息量已经足够我消化一阵子了。比如,对于那些特定的政治术语和时代背景下的俚语,译者没有简单放过,而是用更现代或更清晰的中文进行了阐释,这对于初次接触这部作品,或者对二十世纪历史背景不甚了解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读到某些段落,我甚至会把目光从屏幕或卡片上移开,单纯地感受文字带来的力量,那种被凝视、被控制的恐惧感,穿透了时空的限制,清晰地投射到我眼前的纸页上。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对于我这个非科班出身、但对经典文学抱有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语言环境。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外语,最难跨越的不是语法,而是“语感”——那种对句子节奏和语气把握的能力。通过这种对照阅读,我开始留意到英文原文是如何通过语序的变化来强调某种情绪的,而中文又是如何通过动词的选择来重现那种压抑或反抗的张力。例如,在描述温斯顿内心挣扎的那些片段,英文的精炼和中文的铺陈之间形成了奇妙的互补。这种互补性,让我对“信达雅”这三个字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它不是一个生硬的翻译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本高端的学习手册,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将两种语言的优秀表达方式内化到自己的思维结构中去。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对“体验感”要求比较高的读者。拿到一本期待已久的书,包装和印刷质量是我衡量其价值的第一个维度。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不如一些精装艺术品那般华丽,但它的实用性和耐看性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纸张的厚度适中,即便是长时间的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中英文的字体选择和字号搭配非常和谐,彼此之间既保持了清晰的界限,又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舒服的共存感。我通常习惯在咖啡馆或者安静的午后阅读,需要随时在两种语言间切换,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完美地支持了这种“混搭”的阅读习惯。它没有那种廉价的、影印版的粗糙感,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处理上是下足了功夫的,这让阅读过程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任务”。这种对物理载体的尊重,往往也预示着内容本身也是值得尊重的。
评分我通常不会轻易给一本经过“双语处理”的书打高分,因为很多时候,翻译质量往往是这类书籍的阿喀琉斯之踵。然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国内出版界在严肃文学引介上的努力有了新的认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阅读策略的升级。我发现,当我不再担心理解某个深奥的英文句子而感到焦虑时,我的注意力就能更纯粹地集中在小说的叙事逻辑和哲学思辨上。这种“无障碍”的阅读体验,使得我能更快地进入到那个反乌托邦的世界中去。它成功地降低了原著的门槛,但丝毫没有降低其思想的高度。对于那些犹豫着想读《一九八四》但又担心语言障碍的潜在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最友好、也最负责任的入口。它就像一位耐心又博学的向导,领着你穿过语言的迷雾,直达核心的震撼。
评分这本封面设计得相当朴素,但拿到手里,那种纸张的质感却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庄重感。初翻开时,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它这种中英对照的排版所吸引。说实话,对于很多像我一样,英语阅读能力卡在一个瓶颈期的“学习者”来说,这种并列呈现的方式简直是救星。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一些核心词汇和复杂句式时的处理方式,不是那种僵硬的直译,而是更贴近语境的流畅表达。我记得有一段关于“双重思想”的描述,如果只看英文原版,初读时会有些晦涩,但对照中文,那种深刻的讽刺感和压抑感立刻就渗透进来了。这不仅仅是一本用来“翻译”的书,更像是一个搭建在两种语言间的桥梁,它鼓励你去对比、去理解作者在选择每一个词时的微妙考量。我试着先读英文段落,遇到不解之处,立刻向下看中文辅助,这种“跳跃式”的学习,让阅读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查字典,而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带有探索性质的对话。对于希望通过经典文学来提升自己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的读者,这种排版上的用心,绝对是加分的关键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