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字典(部首序本) 9787517604228

中华大字典(部首序本) 978751760422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励 著
图书标签:
  • 工具书
  • 字典
  • 汉语
  • 语言文字
  • 中华大字典
  • 部首查字
  • 汉字
  • 词汇
  • 参考书
  • 综合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4228
商品编码:29655939030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大字典(部首序本)

定价:99.80元

作者:魏励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76042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中国人案头的工具书,收录古今中外各类汉字57000多个。天下汉字,尽收其中。仅用一本即可查遍所需汉字,便于携带。

内容提要


《中华大字典》是中国人案头的一部工具书。它规模较大:共收通用字、冷僻字、繁体字、异体字、义未详字、音未详字、汉子部件等57000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各类汉字皆能查出,是当今世界上收字*多的汉语字典之一。《中华大字典》注音准确:通用字注音符合规范,其他类型汉字注音皆有所本。《中华大字典》释义明晰:按照源流引申关系排列义项,例证精当,对古今字义演变、同义字词的差别以及使用习惯等予以辨析或提示。《中华大字典》检索便捷:正文字头按201部首排列,附有部首表、难检字笔画索引、通用字音序索引、字词辨析条目索引。一言以概之:天下汉字,尽收其中。

目录


序(曹先擢) 1~2凡例 3~ 5部首索引说明 6~7部首表 8~ 11难检字笔画索引 12~31通用字音序索引 32~ 92字词辨析条目索引 93~94正文 1~1410附录新旧字形对照表 1411汉字部首偏旁名称表 1412~1414现代汉语词类表 1415~1416汉语拼音方案 1417~1419计量单位简表 1420~1422数字用法简表 1423~1425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1426~1433历代主要字书收字数量简表 1434中国历史纪年简表 1435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简表 1436六十甲子表 1437四象二十八宿表 1437五行相生相克图 1438五更表 1438十二时辰表 1439十二生肖表 1439二十四节气表 1440主要引用书目表 1441~1443后记 1444~1446

作者介绍


主编魏励先生,商务印书馆编审。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字学、辞书学。主要论著:《简化字与繁体字问题》,《<现代汉语词典>字头的几点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对异体字的处理》,《谈<现代汉语词典>对简繁体的处理及其他》,《<中华大字典>述评》,《汉字规范字典》(主编),《简体繁体、海峡两岸东方汉字辨析手册》,《新华多功能字典》(副主编),《常用汉字源流字典》。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研项目“中华字库”工程6包《现代的汉语出版物用字及专门用字、非字符号的搜集与整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商务印书馆课题负责人。

文摘











序言



《辞海》——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式典范 出版信息: 商务印书馆出版(多版本,以最新修订本为参考) 核心定位: 大型综合性辞典,兼具工具书与百科全书的特质,是衡量国家文化与知识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 --- 一、 恢宏的体系与广博的视野 《辞海》的编纂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历经数代学者的心血,其目标在于构建一套涵盖古今、贯通文理的知识体系。《辞海》的特点在于其综合性和权威性,它不仅仅是一本收录词条的工具书,更是一部浓缩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精华的知识殿堂。 1. 词目收录的广度与深度 《辞海》收录的词目数量庞大,远超普通字典或百科全书的范畴。它严格遵循“百科性”原则,囊括了以下主要领域: 基础语文: 详尽收录汉字、词语、成语、典故,注重字源、词义的演变考证,兼顾现代汉语的规范用法。 自然科学: 涵盖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天文、地理等基础学科的概念、定律、重要术语及其发展历程。 社会科学: 深入介绍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核心理论与关键人物。 文化艺术: 详尽介绍文学、艺术、音乐、美术、建筑、宗教、民俗等领域的流派、代表作、重要人物及技法。 人物传记: 既有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也有近现代的科学巨匠、文化名人,力求客观、精准地勾勒其生平事迹与主要贡献。 地名与事物: 收录国内外重要地名、历史事件、重要机构、经典著作等。 与其他工具书侧重于语言学不同,《辞海》的每一个词条,都力求提供一个“微型百科全书式”的解释。例如,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解释,不仅包含时间、地点,还会涉及其背景、经过、影响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引用。 2. 结构与检索的科学性 《辞海》的排版和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检索需求和学习规律。虽然其内部可能采用多种检索方式(如音序、笔画、部首等作为辅助),但其主体的条目组织遵循逻辑性和专业性。 每一词条的释义结构严谨,通常包含以下层次: 1. 规范名称及拼音/标注: 确保准确性。 2. 核心定义: 简洁明了地界定词义范畴。 3. 引申义与旧有用法(如适用): 展现词义的动态发展。 4. 专业阐释或历史背景: 在专业词条中,会进一步阐述其原理或意义。 5. 参考文献或相关条目索引(交叉引用): 引导读者进行深度探究。 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使得初学者可以快速掌握基础概念,而专业人士也能从中找到深入研究的线索。 二、 学术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辞海》的每一次修订,都是一次对国家知识存量的系统性梳理和对时代发展成果的集中反映。 1. 坚守学术的严谨性 作为国家级的重量级典籍,《辞海》的编纂团队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专家学者。在释义过程中,他们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证据链的完整性。 古籍考证: 对于古代文献中的术语和概念,编纂者会溯源至原始文献,参照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确保对古义的理解不失真。 科学术语的准确性: 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必须与最新的国际标准和国内学科规范保持同步,避免使用过时的或不准确的表述。 历史观点的平衡: 面对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力求呈现主流学术观点,并在必要时注明不同学派的见解,以体现学术的包容性。 2. 紧跟时代脉搏的更新 《辞海》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不同版本的问世,标志着特定历史阶段的知识积累: 新概念的纳入: 近几十年来,诸如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经济模式、当代全球治理理论等领域的词汇被大量吸收。 旧有知识的修正: 随着考古新发现、历史文献的公开或科学实验的新突破,《辞海》会及时更正或补充陈旧的解释,保持知识的时效性。 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辞海》的修订也强化了对中国本土哲学思想、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介绍。 三、 对阅读与学习的价值体现 《辞海》并非供人从头到尾阅读的著作,而是伴随人一生的强大支撑工具。 对于学生而言,它是贯穿中小学到大学阶段,应对所有学科知识点查阅的“定海神针”,能有效弥补教科书知识的局限性。 对于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而言,它是一个快速建立跨学科视野的跳板。当研究涉及不熟悉的领域时,《辞海》能迅速提供该领域最核心、最权威的定义和背景知识,避免因概念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后续研究失误。 对于普通读者和文化爱好者而言,《辞海》是拓展眼界、提升文化素养的绝佳途径。通过查阅,读者不仅能理解陌生词语的含义,更能通过词条之间的关联,建立起宏大而精密的知识网络,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类文明的演进脉络。 总而言之,《辞海》以其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包罗万象的知识容量和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一座难以逾越的知识高峰。它代表着对系统化、科学化知识整理的最高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工具书的检索系统,简直是一场智力挑战赛。我明白“部首序”有一定的学术逻辑,但对于一个日常使用者来说,效率实在太低了。有时候,我就一个不确定的偏旁部首,翻遍了前言的部首表,找半天,结果发现我的理解和字典的归类逻辑完全不同。这还不算完,有些笔画数相近的字,放在一起排布,初看之下让人眼花缭乱,根本找不到焦点。我更希望它能有一个清晰的、现代化的索引系统,或者至少在部首查找的逻辑上能更加贴合现代人的思维习惯。现在查个字,感觉像是玩一个老式的、没有提示的解谜游戏,过程繁琐到让人想直接放弃,转而求助于电子词典。学术上的严谨性固然重要,但工具书最终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要求人去适应它僵硬的结构。

评分

我简直不敢相信,如此权威的一部工具书,在装帧上竟然如此草率。拿到手里就感觉轻飘飘的,封面硬度堪忧,稍微用力一点就担心它会散架。内页纸张的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那种薄薄的、反光的纸张,不仅吸墨性差,而且特别容易留下指纹和油渍,简直是“一次性”使用体验。要知道,字典这种工具书是需要长期使用的,经不起反复翻阅的折腾。我记得我小时候用的那本厚厚的字典,纸张厚实,封面坚固,用个十几年都跟新的一样。对比之下,这部“中华大字典”的制作工艺,简直是对经典的一种亵渎。我不是一个特别注重外在的人,但工具书的耐用性是底线,这部字典的耐用性,可能连及格线都达不到。

评分

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便携性”完全是自欺欺人。它太厚、太重了,虽然名义上是“字典”,但实际上更像一块砖头。我尝试把它放进日常通勤用的双肩包里,结果我的背部立刻发出了抗议的信号。如果我需要带着它去图书馆或办公室进行深度查阅,我得掂量一下我的身体承受能力。一本好的工具书,应该在保持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化其物理形态,让使用者可以无负担地携带。这部厚重的体量,几乎宣告了它只能“卧于书桌之上”,成为一个静态的存在。对于需要移动办公或经常更换阅读环境的人来说,它提供的价值会因为其沉重的物理形态而大打折扣,很不方便。

评分

让我非常不解的是,作为一部“大字典”,它在收录最新词汇和专业术语方面的表现极其保守。我注意到很多近年来快速普及的新技术词汇、社会热点词汇,在这本书里要么查不到,要么只有非常陈旧的解释。这让它在面对当代汉语的快速发展时,显得力不从心。字典的价值在于其与时俱进,能够准确地反映语言的最新面貌。如果一部号称“大字典”的工具书,在收录新知方面如此滞后,那它的权威性和实用性都会大打折扣。我总不能查一个现代概念,还得靠它回到上个世纪去寻找答案吧?感觉它更像是一部被精心保护起来的文物,而不是一个活跃的、能够指导我们理解当下世界的语言宝库。对于需要紧跟时代脉搏的用户来说,这本书的更新速度是个硬伤。

评分

这部字典的排版简直是灾难,字太小,行距又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次查一个不认识的字,都得眯着眼睛,脖子扭得像个风车,生怕一不小心就看串了。而且,很多生僻字的解释也含糊不清,简直是让人抓狂。我本来是想买来给孩子做学习辅助的,结果现在成了折磨我们祖孙三代眼睛的“刑具”。说实话,作为一部工具书,最基本的易读性都没有保证,实在是对不起它的名字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厚度。我甚至怀疑编纂者是不是从来没有自己试着用这本字典查过东西。如果可以,我宁愿去图书馆翻阅那些装帧更精美、字体更大方的老版本。这本新出的版本,除了价格还算凑合,真是一无是处。希望出版社能重视读者的使用体验,而不是只顾着把字硬塞进有限的空间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