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用惯用语词典
定价:18.00元
售价:13.1元,便宜4.9元,折扣72
作者:温端政,沈慧云,巫建英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801268600
字数:
页码:28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通用惯用语词典》为“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之一,选收现代汉语中通用的惯用语近三千条,供具有初、中等文化程序的读者使用。
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首字声母、韵母相同的,按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排列。首字同音的,按笔画数排列。
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每个条目注音。
一律使用规范字形,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印的《简化汉字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
先解释条目中的疑难字、词,再解释条目的字面义。不止一个义项的,分项说明。在解释字面义的基础上,重点解释条目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释义之后配有例句,辅助说明条目的语义和用法。副条也出例句。每个度项至少举一例,例句不止一个的,中间用竖线隔开。例句都选自式正的出版物。有语源的可列出语源,但本词典不以溯源为主。自编的例句,作为补充,若引例已能体现条目的语义和用法,就不再自编例句。
省略例句中与理解条目无关的文字,省略的部分用省略号表示,为使句句语义贯通而增补的文字用括号表示。
词条有异形,且都通用的,选择通行面更大的作主条,另外的作副条。副条以“也作”形式出现,不注音不释义。副条首字与主条不同的,另出条、注音,但不释义不举例,注明见主条。
对条目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加以提示。
为便于检索,正文前有《词目首字音序索引》和《词目笔画索引》。
说实话,我对工具书一直抱有一种又爱又恨的心态。爱,是因为它们确实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持;恨,是因为很多工具书要么内容陈旧,要么设计得过于刻板严肃,让人提不起兴趣去翻阅。然而,这本《通用惯用语词典》成功地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装帧设计带着一种沉稳而不失雅致的气质,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用心打磨的作品。我最欣赏它的编纂理念——它似乎不仅仅是在罗列词条,更是在梳理中文表达的“脉络”。当我查阅一个词时,常常会发现它会追溯到这个惯用语的文化源头或者历史背景,这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以前我只是“会用”,现在我开始“懂了”——懂它为何会产生,懂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出现的侧重点变化。这种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语言的兴趣。它不像字典那样冷冰冰地给出定义,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引导你进入一个充满智慧和故事的语言世界。我甚至开始享受起查阅和学习的过程,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无疑是最高的赞誉了。
评分我最近在准备一个非常重要的演讲,主题是关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说实话,我一直担心自己的表达会显得空泛、缺乏力度。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通用惯用语词典》。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翻阅,没想到它成了我演讲稿的“秘密武器”。我发现,如果能在关键论点处恰到好处地嵌入一个意蕴深远的惯用语,整个陈述的格局和气势都会瞬间提升。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收录的惯用语非常全面,覆盖了从日常交流到高雅文学的各个层面,而且它的分类方式很巧妙,有时候我只是在找一个“气势”相关的词,翻阅相关的章节时,总能意外地发现更贴切、更震撼人心的表达。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近现代才形成,但已广为流传的“新惯用语”也有所收录,这体现了编纂者紧跟时代步伐的严谨态度。这本词典让我有信心去驾驭复杂的语言,让我的文字不再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而是充满了古典韵味和力量感的表达。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常常需要为自己的作品题写对联或短句,对文字的精准度和美感要求极高。以往我都是依赖记忆和一些零散的笔记来寻找灵感,结果常常是“形似而神不似”,用词显得生硬或不合时宜。自从拥有了这本《通用惯用语词典》,我的创作效率和作品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的排版不仅仅是清晰,更重要的是,它在词条下方常常会标注出这个惯用语最适合的语境——是用于赞美、劝诫、讽刺,还是描绘景物。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简直太重要了。我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找到一个既符合书法意境,又饱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词组。它不仅仅是一个查询工具,更像是一个虚拟的“语言顾问”,时刻提醒我用词的恰当性与艺术性。我可以想象,对于所有从事文字工作、编辑、翻译的朋友们来说,它绝对是案头不可或缺的良伴,能够帮助我们在快速的创作节奏中,依然保持对语言的敬畏和精准的把控。
评分这本新近入手的《通用惯用语词典》简直是我的“语言救星”!我最近在尝试阅读一些比较老派的文学作品,发现里面那些弯弯绕绕的表达方式,我这个习惯了网络用语的“新新人类”真是吃力。每次遇到一个陌生的成语或者典故,都得停下来,掏出手机查半天,效率低得令人发指。这本词典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检索起来一点也不费劲,不像有些工具书,厚得像砖头,要找个词跟大海捞针似的。我特别欣赏它对每一个惯用语的解释,不仅仅是给出一个简单的释义,还会附带好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句,而且这些例句的场景非常生活化,让我能立刻理解这个表达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差别。比如,有些成语看起来意思相近,但用起来却是天差地别,这本书通过丰富的例证,把这种精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手里握着一个可以随时指导我探索中文深层含义的向导。对于那些希望提升自己中文表达深度和广度的朋友们,我强烈推荐你们入手一本,相信我,它会成为你书架上最常被翻阅的“宝藏书”。
评分我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老顽固”,对任何新兴的语言学习方法都持保留态度,我坚信,想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扎实的基础词汇和表达习惯是绕不过去的坎。这本《通用惯用语词典》完全符合我对传统学习工具的最高期待。它的内容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最难得的是,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避免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我发现,即使是那些我自以为已经掌握的常用表达,在这本书里也能找到新的解读角度。比如,它会解析一些带有地域色彩的惯用语是如何逐渐被吸收到通用语境中的,这种“演化史”的描述,让我对语言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在词条旁标注的“语用频率提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标记,却能清晰地告诉我,这个表达在现代社会中是高频使用的,还是偏向古典文学的“冷门”表达。这种实用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结合,使得这本书的学习曲线非常平滑,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研究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真正做到学有所获,用有所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